APP下载

电路原理课程理实一体化教学方法与实施途径研究

2022-11-16

农机使用与维修 2022年5期
关键词:理实原理电路

朱 龙

(江苏省东海中等专业学校,江苏 东海 222300)

0 引言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各行各业对于高校的毕业生提出了更高的能力要求,要求毕业生不仅具备丰富的理论知识,而且应当具备相应的实践工作能力,这不仅是对高校学生提出新的要求,高校的教育模式也必须随之优化和调整。电气专业是高等教育的主流专业,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理论和实践能力要求都比较高,由于电气专业的知识内容较多,教学过程中常常过于重视理论教学而忽视实践能力的培养,导致毕业生难以将所学的知识应用到实践之中。为改善传统教育教学存在的弊端,以电路原理课程教学为基础,探索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应用,能帮助教学过程突破传统,引发学生更高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提高电路知识的实践应用能力。

1 电路原理课程教学现状

电路原理是电气专业的必修基础课,也是电气专业学生早期接触的专业课程之一,该课程的主要学习内容包括电流电压、电阻电路、电路定理、动态电路的时域分析、正弦稳态分析、三相电路、非正弦周期电流电路、线性电路、均匀传输线等知识。教学过程中的理论教学内容较多,按照传统的教学安排,该课程包括前期的理论课堂教学和后期的电路实验两部分。由于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分别授课,前期理论知识过于集中学习,后期实践过程很难将全部的理论知识进行验证和应用,导致学生常出现知识遗忘、知识混淆等问题。但从电路实验教学来说,实验过程多为固定模式,学生按照步骤一步一步实验并填写数据,很难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不利于提高实践能力。导致在实验过程中学生不能很好地将抽象的电路理论知识转换为实践经验,也没有办法将所学元器件及电路知识与实际电路一一对应,造成学生对知识的实践能力不足,更谈不上创新和拓展[1]。

2 理实一体化教学方法的优势

理实一体化教学是在传统教学模式上发展而来的合理教学方法,主要目的是改善传统教学过程中理论与实践脱节、重理论轻实践的问题。理实一体化教学方法的应用使理论课与实践课结合开展,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知识学习与实践动手能力培养相统一。理实一体化不是简单地将理论授课和实践教学进行结合,而是从传统教学和学生认知的实际出发,分析如何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并在实践过程中升华理论知识的学习,最终实现理论实践的有机结合。理实一体化教学需要进一步挖掘教师的授课能力,提升教师授课过程的引导作用,突破创新教学全过程,尝试将理论教学转移到实验室或将实验设备融合到理论教学过程中。

对于电路原理授课而言,理实一体化教学能够使学生在学与做的过程中更好地融入课堂,其具备以下显著优势。一是实践性显著增强,通过将理论知识碎片化地融入实践,学生在理论学习同时就达到学以致用的效果,有效保证了实践能力的提高;二是学习兴趣明显提升,在学与做的科学匹配下,学生更容易体会到知识学习和应用的乐趣,学习过程变得更加生动形象,学生学习主动性明显提升;三是师生关系明显改善,理实一体化教学增加了师生之间的交流,教师与学生更多以讨论、尝试的方式进行学习,改善了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的刻板局面[2]。

3 理实一体化教学实施的难点

3.1 理实一体化教学知识点的选择

理实一体化教学的实施不应刻板地对每个知识点进行实践内容的设计与匹配,而是要根据电路原理知识的特征有针对性地进行理实一体化教学。对于教师而言,哪些知识点需要与实践相关联、如何关联成为电路原理授课过程的一大难点。一方面,理论与实践的合理关联要求教师在原有知识和能力的基础上充分提升,做到对每一个知识点理论掌握的同时还必须扩展实践经验,而教师的教学任务繁重,在有限的时间内实现实践能力的快速提升存在一定难度,常导致教师在针对电路原理开展理实一体化教学时对知识点的实践教学不合理,理论实践的连接过程生硬,对学生能力的提升不彻底;另一方面,受到学校教学条件的限制,存在部分教学知识点在实践教学阶段因设备设施不足,导致实践活动无法顺利开展的问题,教师在设计理实一体化教学知识内容过程不能充分考虑学校实际情况,导致课程开展中出现难以实施或实施效果不理想的问题[3]。

3.2 理论与实践教学的时间分配

采用理实一体化教学后,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时间比例分配成为影响授课质量的重要因素,电路原理课程本身的知识内容较多,教学过程中还要进行知识扩展,导致理论知识的教学本身所需的学时较长,按照原本的教学思路,能够留给学生参与实践教学的时间较短,若教师不经合理设计就开展理实一体化教学,常出现因实践课程的增加导致理论知识无法讲深讲透,甚至教学任务无法完成[4]。反之,若教师仍坚持按传统思路进行理论知识讲解,则导致实践教学所占课时明显不足,理实一体化教学对于学生学以致用的促进效果难以凸显,人才培养的目标难以达成。还有部分教师应用理实一体化教学后过于重视实践教学,导致学生理论知识学习不牢固,未来工作可能出现对难度较大的综合性工作项目难以胜任等问题。

3.3 师生间教学关系的转换

采用理实一体化教学的知识内容,授课过程往往与传统的教师讲授模式存在明显差异,理实一体化的授课更倾向于师生之间的互动教学,学生需要跟随教师的节奏积极与教师及周边同学交流,才能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应用电路原理知识的能力,并提高学生的创造性。但在课程实际开展的过程中,如何使学生转换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模式,如何使学生愿意与教师沟通交流,愿意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成为理实一体化教学的又一个难点。此外电路原理的授课教师如何转变自身角色,如何利用自身的角色转换和授课方式创新,将学生引入到理实一体化教学过程中,也是教学实施的一个重点和难点[5]。

4 理实一体化教学的实施途径

4.1 教材与教学流程优化

在传统的电路原理教学过程中,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教材是分离的,这种教材很难应用到理实一体化教学中,因此,学年组应积极成立理实一体化教材研究小组,根据传统授课知识点分析适合理实一体化教学的教材内容,做到既保留重要的知识内容,又做到实践内容的有机结合。电路原理这一课程本身十分适合理实一体化教学,电流电压、电阻电路等大部分知识都能很好的与实践教学相结合,教材编制合理设计理论知识与实践练习内容,使教师利用教材便能实现优质的理实一体化教学。此外,教学流程的优化设计也是理实一体化教学的重要工作,教师应结合理论和实践教学特点,合理设计理论和实践教学各自比例,优化传统的教学评价体质,学生的期末成绩充分考虑理论知识、动手能力、创新能力、观察能力、课程参与度等因素,使教学与评价的过程更为合理[6]。

4.2 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创新

对于电路原理这一课程而言,作为大多数高校的第一门专业课程,其教学效果直接影响到学生对专业学习的信心和专业热情。在电路原理课程中实施理实一体化教学,要重视以下工作的开展:一是将理论知识碎片化,将适合于理实一体化教学的知识点进行筛选,并合理设计实践内容,教学过程不再采用传统的讲解理论知识的形式,而是在理论教学过程中融入实践教学,使学生摆脱单一的学习方式,做到理论知识点讲授后即进行实践教学,通过实践教学深化理论教学;二是实践内容分类化,将实践教学的内容分为基础应用、电路设计、难题处理三种类型,避免千篇一律的实践形式,可通过由简至难的实践教学安排提升学生的自信心,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4.3 引入现代化教学手段

电路原理的理实一体化教学应与其他现代化教学手段相结合,可考虑采用传统课堂教学与线上教学相结合的形式开展。线下教学在传统课堂教学中引进项目教学法、多媒体教学法,例如,在讲解电阻电路时,可通过多媒体配合仿真软件展示电路结构和工作原理,使学生更直观了解抽象的电路知识,基础知识学习后,可将学生进行分组,并向各组提出实践任务,同学以小组的形式解决实际问题。项目实践教学可根据教学条件和设备设施合理设计,充分利用现有设备、器材开展实践教学,条件不允许时,可采用虚拟仿真的教学形式,使学生利用仿真软件处理实际问题,确保学生在实践过程充分接触电路相关的各项知识[7]。

4.4 师资队伍与教学水平的提升

教师是开展理实一体化教学的重要因素,良好的教学实施离不开强有力的教师队伍,因此,教师也必须在理实一体化教学实施过程中不断提升自身。由于电路原理的教学内容与学生日后工作息息相关,因此,教师应当在自身理论知识提升的同时,积极利用校企合作条件到企业参与生产,不断提高自身的实践能力,丰富工作阅历,以此提高自身对理实一体化教学的感悟,将自身在企业工作和学习到的技能、感悟应用到理实一体化教学中,帮助学生在学习中不仅提高理论实践能力,增强专业认知,提高未来的工作能力。教师还应利用企业学习和实训机会转变传统教学理念,努力使自身符合双师型发展定位,使理实一体化教学过程融入技能传授流程,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实操能力。

4.5 及时听取学生的反馈和建议

学生既是教学的参与者,也是教学质量的评价者,在电路原理课程教学过程中,学生是否能够学懂,实践技能是否掌握,技术应用有无难点都是教师应当关注的问题,因此,教学质量的反馈十分重要。尤其是三相电路、线性电路等相对复杂的实践教学和综合性的实践任务,教师更应该在课后向学生咨询学习效果,认真听取学生的体验和建议,做到教学方法与形式的不断优化。

5 结语

综上所述,在电路原理课程中应用理实一体化教学方法,有效改善了传统教学理论与实践分离的问题,有利于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应用方式相结合,真正做到学以致用。在实际授课过程中,教师对于理论知识讲授和实践内容的比例安排应做到细致合理,力争重要知识点同步实训,利用实践教学提高学生理论学习兴趣,使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相互促进,帮助学生真正将电路原理这门专业课学习好、掌握好、应用好。

猜你喜欢

理实原理电路
电路的保护
了解咳嗽祛痰原理,有效维护健康
解读电路
平均场正倒向随机控制系统的最大值原理
巧用立创EDA软件和Altium Designer软件设计电路
基于MATLAB模拟混沌电路
“电气控制与PLC”理实一体化课程研究
化学反应原理全解读
通信原理教学改革探索
理实一体化教学的实践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