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荔县农机专业合作社发展现状及对策

2022-11-16杨艳艳

农机使用与维修 2022年5期
关键词:大荔县机械化农机

杨艳艳

(大荔县农业机械化发展中心,陕西 大荔 715199)

0 引言

农业机械化是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关键抓手和基础支撑。2021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大力推进农业机械化,提高农机装备自主研制能力,推进农机作业社会化服务、农机维修与配件供应等产业发展等政策,充分体现了农机在农业生产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1 农机专业合作社建设现状和发展前景

1.1 大荔县农机化发展现状

大荔县是农业大县,更是农机大县、农机强县。随着国家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的深入开展,大荔县农机化水平迅速提高,过去春耕生产繁重的体力劳动场面,已被智能化农机装备代替,农业机械购置发展迅猛,农机作业遍及千家万户,为创办和发展农机专业合作社打下了坚实的基础[1]。近年来,大荔县农机管理部门注重创新发展,多措并举,充分发挥农机购置补贴等政策支持引导作用,引导农民购置使用先进适用的农业机械,为春耕秋收机械化生产保驾护航,推动了农机专业合作社的快速健康发展。截至2021年底,全县农机总动力达116.8万kW,拥有各类拖拉机17 130台,其中大中型拖拉机(56 kW以上)1 323多台,拥有联合收割机1 409台,秸秆青收机62台,小型田园管理机23 500余台,农机装备呈现出马力提升、性能高效、配套科学、集成合理的新特点。

1.2 机械化作业水平全省名列前茅

随着新技术的推广和新模式的应用,大荔县农业生产机械化水平不断提高,机械化作业水平全省领先,主要农作物生产实现全程机械化。2021年大荔县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到95.5%,小麦、玉米、花生、红萝卜等主要农作物及存栏千头奶牛养殖场基本实现生产全程机械化,小麦、玉米、花生、红萝卜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分别达96.8%、94.5%、86.7%、92.2%,瓜果菜、畜牧、水产等农业特色产业生产全程机械化体系基本建立,各项农机化指标均居全省前列;农机作业服务范围逐步从小麦、玉米等粮食作物全面拓展到经济作物、林果业、畜牧业、设施农业和农产品加工等更为宽广的领域。

1.3 大荔县农机合作社发展前景

大荔县从事社会化服务的社员共计600余人,形成了以富民、雍鸿等规模较大的6家县级经销(维修)企业为龙头、46个镇村代销(维修)点为桥梁的农机销售(维修)网络;农机专业合作社有22家,农机大户426个,拥有各种农业机械3 600余台套,农机服务总收入近千万元,全县农机作业总面积9.73万hm2,合作社作业面积达3.33万hm2左右,承担了大荔县近1/3的农机作业任务。其中四季、明堂、荔盛、清林等合作社规模较大、运作规范、服务周到、装备齐全、效益良好。这些合作社通过农业生产托管、流转土地、跨区作业、订单作业等多种形式进行适度规模经营,有效解决了农业劳动力老龄化带来的种不好地和无人种地的问题[2]。总之,大荔县农民机手成立农机合作社也经历了一个从初探、盲目到理性的过程,从刚开始的农田收获、土地耕整比较单一的机械化作业服务,到现在农田的耕、种、收、植保及灌溉的全程机械化服务,并有向畜牧水产养殖、农产品初加工等相关领域发展壮大趋势,未来农机专业合作社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2 大荔县农机专业合作社发展存在问题

大荔县农机专业合作社发展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存在着一些问题。

2.1 社员综合素质不高,缺乏专业人才

截至目前,大荔县的小麦、玉米等主要农作物基本实现了全程机械化,机械化率达到95.5%。新型机具的购机需求在逐渐增长,农业机械总动力在不断增加,但是农机人才却没有相应的增加,整个队伍一直处于薄弱、减少的状态。管理人员和农机手年龄普遍偏大,大多已经超过50岁,学历以初中以下为主,受过专业教育的人数较少。从调查数据来看,目前大荔县农机部门具有高级技术职称的仅有4人,中级职称8人,助理工程师13人,这一现状与目前农机现代化发展需求有着很大差距。能够熟练运用外语、计算机信息管理的人员更少,这样的人才结构距建设与争创农机一流水平的要求相差甚大。少数的年轻从业者也是在父辈带领下,农忙时节从事一些临时性简单工作,农机专业合作社面临着竞争力偏低、效率不高、功能弱化、后继无人的情况。造成这种结果的主要原因一方面是因为农机行业投入大,劳动强度高,收入低,导致年轻人从事农机行业的意愿不高,加之人员不稳定,所以培养难点多。另一方面,经营管理型人才、财务人员缺少也是影响现代农机合作社发展的重要问题,多数农机合作社发展过程中都不同程度面临人才缺乏问题,难以适应新形势下现代农业发展的需要[3]。

2.2 农机合作社管理制度不健全,基础设施建设滞后

在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的推动下,农机合作社各种农机具数量剧增,但合作社“三库一间”等基础设施建设不到位,基础设施薄弱,修理间、机库间、油料间等,没有做到统一管理和规划,缺乏具体有效的管理制度,制约了农机合作社的创新发展。多数现有的场库棚不能适应机具存放需求,特别是一些大型机械,如自走式联合收割机、玉米收获机等无专用库房存放,常年日晒风吹雨淋,造成机器老化,损耗十分严重,影响机具有效使用。部分农机合作社管理方面不够规范,在章程制定、财务管理、工商登记、民主议事、科学决策、股金设置等方面没有完整的制度。据统计,大荔县能够真正运用规范化管理的农机合作社不足6家,部分新成立的合作社基础设施简陋,面积小,库房少,场地狭窄,服务能力弱,难以经营运作,多以松散为主,组织紧密度不够,根本没有统一作业、统一服务、统一管理,不能适应合作社规范化的要求,难以形成统一的运行机制,农机合作社的作用没有真正得到发挥[4]。

2.3 开拓产业不足,服务领域太窄

大荔县现有的农机专业合作社大都由农机大户组成,主体结构单一,多以粮食生产机械化作业为主要服务内容,在农忙时节向周边群众提供耕、种、收机械化作业服务,如拖拉机、深耕犁、旋耕机、联合收割机等,主要从事机耕、机播和机收工作,只有联合收割机实现了跨区作业,机械的利用率不高。对于产前农资供应、产中作物管理、产后加工销售等方面涉及较少,怕担跨行业风险,服务面窄,开拓产业少,收入低,效益相对比较低。一家一户的小块经营和复杂的种植模式,宜机化程度低,导致农业机械化生产进程缓慢,制约了合作社的快速发展。

3 大力发展农机专业合作社对策及建议

3.1 加强农机人员培训教育,努力壮大农机人才队伍

人才是发展的第一要素,强化对农机专业合作社负责人的培训,努力提高负责人的综合管理水平,才能为农机合作社又好又快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保障。所以要鼓励广大农机手积极参加高素质职业农民培育班,多方渠道培养一批农机驾驶操作、维修等方面的技能型人才,培养成为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有效解决高素质人才缺乏问题。大力开展新机具、新技术的示范推广和现场演示活动,对机手进行现场指导和培训,指导农机户学会使用新型机械,并把农机化新技术应用到农业生产中去。最后建议政府相关部门扶持高等农业院校开办专业课程,采用成人教育、联合办学等多种形式培养急需的农机人才。

3.2 强化部门指导,加大资金扶持力度

农机管理部门要加强服务和指导,精心指导农机合作社和扶持农机合作社健康发展,要充分发挥农机购置补贴的导向作用,鼓励补贴资金向农机合作社倾斜,积极引导合作社承担规模化作业、设施农业全程机械化、粮食全程机械化等相关农机化发展项目。2021年,在陕西省农业农村厅的支持下,大荔县承担了全省首例设施蔬菜农业机械化试验示范县建设创建工作,大荔县新颖农业产业园、福泽农机专业合作社参与了项目的实施和机具试验示范推广工作。通过对新型设施农业机械操作现场演示,引导、支持、鼓励广大农民和农机专业合作社、种粮大户、家庭农场购买使用先进的设施农业机械,推进了设施农业全程机械化发展进程,为新机具、新技术的推广工作打下坚实基础,有力地推动了农机合作社的发展。资金短缺一直是困扰大荔县农机专业合作社快速发展的最大问题,建议相关部门加大对管理规范、规模大、效益好的农机专业合作社给予重点扶持,加大资金扶持力度,安排项目时要优先考虑农机专业合作社,增强农机合作社发展后劲[5]。鼓励涉农金融机构,每年核定一定的贷款指标或推出一些适合农机合作社的信贷产品,支持当地农机产业做大做强。

3.3 推进合作社抱团发展,提高合作社产业经营程度

根据目前调研情况来看,大荔县发展较好的农机合作社,如明堂农机合作社、荔盛农机专业合作社经济实力较强,管理人员素质高,有能力将更多的资金用于合作社发展,而发展较差的合作社缺少资金投入,发展遇到瓶颈,导致二者差距越来越大。为了快速提高农机合作社产业经营程度,必须扶持部分龙头合作社,推进联合抱团发展,做大做强产业规模,农业科技才能得到有效应用,土地的资源利用率才会大幅度提高,才能从根本上解决“谁来种地、咋种好地”的问题,因此,组建联合社势在必行。2021年8月27日,渭南市把农机合作社理事长和企业带头人等农机化精英人才组织起来,成立了农机协会,要求成员在实现抱团发展的同时,团结一致,互通有无,做好做精农机服务。该协会的成立促进农机行业组织建设,提升农机组织内部管理水平,必将为大荔县农业机械化发展和农机专业合作社发展注入更加强劲的动力。

3.4 拓宽服务领域,增强发展后劲

一是扩大土地经营规模。土地适度规模经营是下一步农业的发展方向,农机专业合作社要在土地适度规模经营中占有重要位置。要大力引导农机合作社积极承包流转土地,暂不具备土地流转条件的,合作社要积极开展合同作业、订单作业等,为土地流转打好基础。二是拉长服务产业链条。农机专业合作社随着自身的发展和壮大,应把单纯的耕、种、收服务向农业生产两端延长,从产前供应,到田间作物管理,延伸到产后的粮食收储等,不断拉长服务产业链条,增强合作社经济效益。三是拓宽经营服务领域。要努力寻找、开拓新的经营服务领域,在农业生产方面,放眼特色服务,开展特色种植,发展精致农业,不断把农机专业合作社做大做强。

3.5 壮大农机社会化服务,做强农机化产业链

培育壮大农机作业服务公司、农机合作社、农机服务专业户等农机社会化服务主体,鼓励农机服务主体创新服务方式,推进农机社会化服务向农业生产全过程、全产业延伸,推动农业适度规模经营。促进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支持农机社会化服务区域中心建设。推广“全程机械化+综合农事”服务模式广泛开展农业生产托管。提升农机应急抢收抢种抢烘及排涝抗旱服务能力。鼓励大中专毕业生退伍军人、科技人员等创办领办新型农机服务组织,引导鼓励农机服务主体与家庭农场、种植养殖大户、农民合作社及农业企业等规模生产主体构建农业生产服务联合体探索实现农机互助、设备共享、互利共赢的有效方式,提高农机使用效率。

4 结语

农机合作社的规模发展,不仅能促进农业生产机械化水平的提高,还能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助推乡村振兴建设。因此,我们必须抓住机遇,寻求对策,促进农机专业合作社规范、健康的发展。

猜你喜欢

大荔县机械化农机
沃得农机
黄河流域需要更多“冬枣式”农业——关于大荔县特色农业发展的思考
春来好时节 农机备耕忙
陕西省大荔县:推进数字化乡村建设 打造乡村便捷新生活
陕西大荔县饶益寺历史初探
不一样的农机展
农业机械化
对我国煤矿岩巷掘进机械化配套的探讨
从骡马化到机械化、信息化
生活中不应该有机械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