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玉米生产全程机械化的研究

2022-11-16高贞子

农机使用与维修 2022年5期
关键词:全程机械化农机

高贞子

(1.永城市农机服务中心,河南 永城 476600;2.永城市农业机械化学校,河南 永城 476600)

0 引言

近年来,我国对农业生产发展的政策支持力度逐渐加大,加强对农作物种植的重视,通过对农作物生长条件以及种植环境的有效分析,并对农作物产量的影响因素进行充分探讨,以此加强对农作物生产机械化的研究,在农作物种植过程中逐渐引进机械化生产设备。玉米作为主要农作物,种植面积逐渐增加,对玉米生产过程中耕整地、播种、植保、收获、烘干、秸秆处理的每个生产环节实行机械化作业,有效提高玉米产量和品质,提高整体的生产效率,从而带动农业产业的长期稳定发展。

1 玉米生产全程机械化的重要意义

玉米全程机械化生产是指在玉米种植生产过程中充分应用农机具开展生产作业,并采用农机农艺相结合、保护性耕作等农机化新技术,从而提升土地肥力,保护生态环境,提高玉米作物产量。玉米生产全程机械化,能够在提升农业生产效率的基础上减少劳动成本,实现农业集约化生产,优化农业生产条件,提升粮食生产的投入产出比,实现农业增效、粮食增产、农民增收。

1.1 节约成本

目前,在玉米生产过程中,逐渐引进机械化设备,在耕整地、播种、植保、收获、烘干、秸秆处理的每个生产环节实行机械化作业,在大量使用机械化生产设备的条件下,实现农业劳动力的减少,降低劳动强度,增强玉米的生产效率。为此,在玉米全程机械化生产过程中,减少大量的人工费用,可有效降低生产成本,达到良好的节本增效成果,逐渐推动玉米的高速生产,有助于展现出机械化生产的优势,为农业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1.2 提高单产

在玉米全程机械化生产中,通过机械化精心耕作可以疏通土壤、优化土壤条件、减少病虫草害的发生率,保证玉米种子的良好萌发。采用机械化播种能够保证玉米的“一播全苗”。保证玉米植株间距、行距,提升玉米作物田间的光合作用效率,保证适时播种。避免由于土壤温度较低,影响种子的出苗率及病害发生概率。机械化播种能保证播种深度适宜、一致,提高种子发芽率。采用农机农艺融合,玉米种植行距与机械化收割行距一致,可降低收割损失。并能够充分保证生产质量,增加玉米产量,使其单产在机械化的作用下得到不断提升,进行有效突破,由此达到玉米增产的效果。

1.3 增加收入

在我国市场经济模式下,不断针对农业生产机械化进行深入探索,逐渐加强对农业生产效率的提升,对玉米机械化生产进行详细探讨[1]。由此,在玉米种植过程中,加大对机械化设备的引进和使用,可有效减少玉米生产投入,提高玉米产量和质量,增加玉米的销售收入。通过对机械化生产进行不断研究,提高机械化设备的性能,继而对玉米高产起到重要作用,能有效增加农户收入,带动区域经济发展,提升农村的经济水平。

2 玉米生产机械化关键机具应用

2.1 全程机械化应用中耕地机具

玉米全程机械化强调从初始种植前期田间准备阶段便开始利用机械机具展开耕整地工序,为后续机械作业奠定基础,因此,对耕整地机具的研究十分重要。耕整地机械在玉米生产中的应用主要在于打破犁底层,针对一些新种植土地具有恢复耕层结构的作用,同时,还能减轻病虫害和杂草问题,进一步提升蓄水保墒功能。现阶段,比较常见的耕整地机具有铧式犁、圆盘耙等,是比较先进的机械,能够一次性实现对土地的深松、起垄以及镇压等工序,效率相对较高。

根据配套模式来看,比较常用的机械类型当属Triple-Tiller联合整地机,这一机具的优势在于深耕范围大且综合性很强,拥有25 cm的齿形距,能够满足标准的松土需求,同时,适用于多种环境。牵引式Triple-Tiller联合整地机还可以根据土地类型选择机械规格,宽度一般在3~5 m范围内,能够结合需求选择安全螺栓固定齿、双弹簧自动复位齿、弹簧齿,以及V、T、S三种镇压辊。此外,比较典型的机具还有东方红IDZL-250深松机械和牧神IZL-7.0整地机,适合大规模玉米生产作业。

2.2 全程机械化应用中播种类机具

在落实玉米生产全程机械化的过程中,播种机具是最关键的核心部分,对种子种植间距、肥料使用、发芽率等均有特定要求,强调扰动小且科学的免耕种植方式,实现一次性开沟、施肥、播种、覆土等工序,保证操作的精密度和科学性。现阶段所采用的机械化播种机具主要有两种类型,其一是气吸式,其二是机械精密播种。例如MTR系列的气吸式播种机,其优势在于能够根据品种的多样性选择种盘,并保证实现一穴一粒十分精准。在新一代设计方面提供监控作业系统,能够及时发现漏播情况做到实时监控。现阶段我国也在不断吸取国外经验,并制作出精度较高的2BQX-6Q系列的精密播种机,能够有效实现监控,自动化水平较高,但仍有待提升的部分,例如机动性能和容量等。

2.3 收获机种类及技术分析

在玉米生产收获全程机械化落实过程中,可以将机械按照其性能分为两种类型,第一是自走式联合收获机,其优势在于便于维修、转动灵活、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秸杆粉碎质量好、作业损失小等特点。第二是悬挂式联合收获机,主要利用拖拉机,将收获机组安装在保险杠上并用压板压紧螺丝以保证其稳定性,在利用扁铁进行固定。其优势在于机动性能较好且具有一定经济性,还可拆卸用于其他作业。其缺陷在应用过程中会影响驾驶者视野,收获机组长、转弯半径大且作业前需要开割道。

一般情况下,玉米联合收获机主要有分禾、输送、摘穗、剥皮以及籽粒回收和秸秆切碎等装置。首先在分禾装置中进行扶正处理,并在拨禾链的作用下保证玉米秆位置精准,再将其拉到摘穗板上完成摘穗工序,完成后继续传输至剥皮锟和剥叶器上再传输至集穗箱或脱离箱中。比较常见的收获机为德国克拉斯所生产的JAGUAR900系列自走式收获机,其优势在于能够实现自动装载,机械化水平较高,且动力性能强劲,容量也具有很大优势,能够提升收获效率,同时底盘配有轮压系统,能实现线路控制功能。

2.4 打捆机具

打捆机具也是落实全程机械化玉米生产的重要部分,能够实现打捆包膜一体化操作,并将一些秸秆、叶片等原料进行压实并整理成捆,最后在用特殊拉伸膜进行包裹方便后续操作。包膜过程会形成一个发酵环境能够实现发酵贮藏,保证气密性,更加方便运输或商品化操作。

3 玉米生产全程机械化的具体措施

3.1 加强农机化作业技术水平

现阶段,随着我国科技水平的快速发展,农业机械的质量不断提高,将其不断引进到农作物生产过程中,对农业机械化发展具有着较大的推动作用。为此,农户在玉米生产全程中,应当加强对机械化设备的使用,并对农机设备进行逐渐优化,以提升机械化作业的效果,不断提高农机化作业水平,提高农机设备的使用效率。在玉米全程机械化生产过程中,应当设立具体的服务组织部门,对新型农机具的使用进行广泛宣传推广,大力发展农机专业合作社和农机维修网点建设,为农机户提供良好服务和示范引领。

农业机械的长时间使用,会产生不同程度的损坏和技术状况下降,影响玉米生产过程中的机械化作业效率,降低作业质量。因此,农机服务组织人员应当深入到农户中对农机进行全面检查,掌握农机运行的实际情况。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及时解决,不断提高农机的使用效率。同时,坚持农机农艺融合,机械化与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融合,机械化与信息化融合,推动农机装备、服务组织和作业水平向质量效益并重,形成适合当地推广的机械化生产模式,提高玉米综合生产能力,促进农业持续增产,农民持续增收。

3.2 强化农作物生产薄弱环节

在现代化农业的发展过程中,为了提高农业经济发展,推动其在市场中的竞争力,以此不断加强对机械化设备的应用,完善玉米生产方式。针对农作物生产的薄弱环节进行充分研究,加强对玉米机械化生产的探索,采用不同的机械设备,利用相关农机作业技术,提升玉米生产效率,逐渐达到高产高质的效果[2]。为此,相关人员在玉米生产过程中,需充分解决机械化问题,对玉米生产的各个环节进行充分研究,明确各个环节应用机械化设备达到的效果。并且,在设备应用过程中,需对其存在的不足之处进行合理分析,以找到相应的薄弱环节,提高机械化应用效率,使用不同手段提升玉米生产产量,由此逐渐发挥出机械化生产的作用,提高玉米生产收入。

3.3 发挥示范区带动作用

在推广全程玉米机械化生产过程中,应当先建立相应的示范区,加强对机械化生产设备的应用,提高科技的使用效率。在此基础上,逐渐扩大玉米生产规模,提高整体的生产能力,对玉米生产全程机械化进行合理分析。并对机械化使用进行充分改进,增强设备的使用性能和适应性,有助于快速实现机械化生产的目标,达到良好的生产效果。以此有效增强玉米生产的经济效益,坚持机艺融合、因地制宜,筛选适合当地玉米生产全程机械化的农业机械,推广适宜于当地的玉米机械化生产模式、技术路线,制定具体的机械化作业规程。培育壮大农机服务市场主体,增强农机合作社等农机服务组织的作业服务能力和覆盖能力,逐渐推动玉米生产全程机械化,充分发挥示范区的带头作用[3]。

3.4 加大机械化专业培训

在玉米生产全程机械化引进过程中,由于农机生产作业人员受到专业技术水平限制,对机械化生产作业设备未能正确操作,无法发挥机械化设备的最佳优势,降低玉米生产速度,减少玉米产量,不利于玉米的生产发展。因此,相关职能部门应当对生产人员开展形式多样的新技术、新技能培训,及时召开新机具现场示范演示会,加快新装备和新技术推广,让其掌握更多的新知识新技术,提高相关人员使用农机技术的熟练程度,达到良好的使用效果。在机械化培训过程中,还需邀请相应的农机农艺专家到实地进行讲解,让农户了解机械化设备的重要性,明确设备的使用方法[4]。并且,促使农户对农业机械设备进行日常维护保养,提高设备的使用年限,避免其产生较大的故障,影响设备的正常使用。

3.5 积极争取财政的扶持

在全程机械化生产设备的使用过程中,前期需要投入较多的资金,以对全新设备进行有效应用,但部分农户通常具有保守思想,未能积极更新引进先进设备,继而难以实现玉米生产全程机械化的目标。因此,政府应当根据机械化生产的实际情况,制定相符合的政策,完善相关的政策内容,加大财政扶持力度,不断设立相应的补贴政策,为农户提供大量的资金保障,从而促使农户积极参与到机械化生产中,引进全新的生产设备,增大玉米的产量。促使农户能够充分感受到机械化生产带来的益处,不断转变自身的观念,加强对机械化设备的运用,逐渐带动农业经济的稳步提升,由此推动机械化生产的全面普及。

4 结语

总而言之,当前,玉米生产全程机械化的水平逐渐提升,促使机械化设备的使用范围逐渐扩大,不断将其应用在玉米生产过程中,有效提高玉米生产效率,增加玉米产量,为农户带来较大的经济效益。同时,在机械化推广过程中,还应当从各个方面进行考虑,采取不同应用方式,为农户提供良好的资金支持,以此对机械化设备进行全面宣传,促使其得到大范围的普及,由此可有效推动农业生产向现代化方向发展,促进农业的稳定持续发展,为我国经济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猜你喜欢

全程机械化农机
沃得农机
春来好时节 农机备耕忙
全程“录像”,写观察日记
不一样的农机展
手工制鞋全程LOOK
全程监控的更多可能性
农业机械化
对我国煤矿岩巷掘进机械化配套的探讨
从骡马化到机械化、信息化
生活中不应该有机械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