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疫病监测与养猪场疫病防控对策
2022-11-16朱云芳
朱云芳
山东省招远市金岭畜牧兽医站,山东招远 265499
生猪养殖过程中不可避免的问题就是猪疫病问题,需要做好相关监测工作和防控工作,最大程度上避免猪疫病带来的经济损失或者是食品安全问题,从而保证生猪养殖业以及生猪产业经济向好发展。本文将从生猪疫病监测与养猪场疫病防控方面的问题展开研究,为生猪养殖业发展提供借鉴。
1 猪疫病感染症状特点简述
1.1 隐性感染特点
通常情况下猪疫病感染的特点为隐性感染,对于我国大部分生猪养殖来说,因为长期使用猪疫病防控措施,导致一部分猪疫病发生之后没有明显的症状或者特征,而这也就给实际猪疫病监测工作带来了阻碍。养殖户和当地的动物疾病防疫站无法明确的了解到猪疫病的实际情况,给错过最佳防治时间的情况发生提供了条件[1]。
1.2 多种症状疫病特点
猪疫病具有隐性特点,而这样特点之下就会导致实际猪疫病在发生以及检测到之后可能会出现多种疫病症状同时显现的情况,这样的情况下会导致猪的身体健康越来越差。且养殖户因为在疫病相关方面的知识掌握得不够全面,在实际用药治疗方面就会出现用药遗漏的情况,或者是盲目加大某一项用药剂量,导致错过了最佳疫病治疗时间,甚至最后出现生猪死亡现象,给养殖户个人带来沉重的经济损失,也会给当地其它的生猪养殖户生产带来一定的影响,干扰到当地的正常生猪生产经济发展。
2 猪疫病监测方法
2.1 流行病学调查法
流行病学调查法可以有效用于生猪疾病监测中,主要是采用针对猪疫病的发病情况、猪患病的数量以及疾病的种类等相关信息做好分析和调查工作。不管是养殖户还是当地的动物防疫站都需要对这类信息进行储存,便于免疫接种工作安排以及疫病排查工作有效进行,同时这些相关数据也可以成为明确猪疫病具体情况的重要依据,为兽医提出有效疫病控制、治疗办法提供重要的数据支持。
2.2 健康状况检测法
虽然猪疫病大多为隐性特点,但是有效检测生猪的健康状况也可以为疫病监测提供有效依据。这种监测的方式就是利用对猪群以及个体进行健康情况监测,每天填写健康检测表,一旦个别生猪出现异常情况,需要及时做好隔离工作,并且请示当地的兽医进行具体分析后采取对应的治疗手段。
2.3 实验室监测法
常见的猪疫病都可以使用实验室监测法,例如口蹄疫以及猪瘟等,实验室监测法要比一般的监测方法复杂,但是实际监测结果更准确,也就能够为养殖户提供更加详细的养殖和疫病防治方案,促进养殖场科学化、系统化管理发展。需要注意的是实验室监测法的取材以及相关材料运输都需要有严格的程序,确保从动物身上取得的样品是没有在运输途中受到污染的,并且取样与监测工作之间的间隔时间需要尽量缩短。有条件的大型养殖场可以自己建立合格、系统的监测实验室,配备专业监测人员便于第一时间进行相关工作,同时也便于监测养殖场内的环境,在疫病暴发之前做好相关应对工作,将养殖户的经济损失降到最低。
3 猪疫病监测和养猪场疫病防控有效措施
3.1 科学合理安排饲养工作
为了保证养猪场内的生猪身体健康且免疫力较强,需要确保喂养工作做到位,即首先明确饲料的质量,科学选择不同阶段的生猪所需要的饲料。饲料的质量和合理性都是影响到生猪疫病防控的关键,是生猪成长过程中每天都要接触到的。科学合理喂养工作可以分为以下几点:第一点是选择高质量的生猪饲料进行喂养,饲料要满足生猪的成长需要,同时还可以提供一定的营养元素为生猪的健康打下基础,提高生猪抵抗疫病的能力;第二点是做好猪饲料检查工作,养殖户不能为了饲料便宜而购买非正规厂家生产的猪饲料,也不能为了方便而大量囤积饲料,导致饲料质量出现问题或者是因为储存环境不到位导致生猪饲料变质,而生猪食用了出现问题的饲料之后会导致身体状况出现问题,大大增加了疫病风险,降低了生猪自身的免疫力。因此,在猪疫病监测与养猪场疫病防控工作中,首先要做好饲料喂养工作,保障饲料的质量和安全,为生猪提供良好的饲料喂养环境。
3.2 加强药物防治措施
药物防治措施是动物疾病防治措施中常用的手段,是通过合法、合规的药物增强动物的体质,提升其免疫力和对疫病的抵抗力,最大程度上减少动物出现疫病的情况。而针对生猪疫病防控,主要注意两点:第一点,生猪的日常饲料或者是饮水中可以适当使用药物,关于药物的剂量以及详细的药物使用时间需要由专门的兽医提供指导,养殖户个人切勿随意更改药物剂量。通过这种在饲料以及饮水中添加药物的方式可以有效减少生猪的应激反应,但是又能为生猪抗病毒以及抗感染提供药物支持;第二点,一旦发现生猪有疑似疫病征兆并且已经确认了疫病情况后需要依照兽医的意见定时投喂药物,但切记药物投喂需要确定好时间,不能过度使用药物,否则生猪会产生抗药性,一旦之后疫病复发,原先采用的治疗方法就不能发挥出效果了。只有按照较为严格用药剂量和用药方法开展药物防治工作,才能最大限度发挥出药物在猪疫病防控中的积极作用,取得有效的防控成果[2]。
3.3 强化免疫工作
免疫工作是基层动物防疫工作的重要内容,常见的免疫方法是采用疫苗注射的方式。而为了确保猪疫病防控以及监测的合理性和科学性,养猪场要积极配合当地的动物防疫站开展免疫工作,积极学习生猪疫苗接种工作的详细知识,并且在按照当地动物防疫站的相关免疫程序时,做好免疫工作后续数据记录环节,将猪群的详细情况通过记录表或者是网络平台记录下来,定期汇报给防疫站,生猪接种疫苗之后出现应激反应也需要及时与防疫站取得联系之后开展应急处理工作。而防疫站在保存好疫苗的同时,采取有效的运输措施,保障疫苗在到达养殖户手中时疫苗没有失活,并且能够发挥出较好的效果。同时疫苗稀释工作以及疫苗监测工作也需要当地相关人员重视起来,在进行疫苗接种之前还需要检查好一次性器械的密封程度,对非一次性器械则是需要依照器械消毒办法进行药剂消毒或者高温消毒,进行彻底杀菌,防止器械中携带病菌感染生猪。总体而言,只有保障了疫苗的质量才能确保疫苗的安全性以及疫苗自身的免疫功能,才能更好地帮助养殖户开展养殖场疫病防控工作。
3.4 加强养猪场环境管理
养猪场自身的环境对于生猪健康来说有着重要的影响。一方面是养猪场自身的位置问题,养猪场应当开办在远离化工厂并且场地较为开阔的地方,化工厂排出的污染物会影响到养猪场内的饲料和饮用水,而较大较空旷的场地可以给生猪提供更好的运动锻炼环境,帮助生猪提升免疫力。此外,养猪场内的卫生环境也需要做好,要定期开展卫生大扫除,做好日常杀菌消毒工作,建立消毒中心,对进入养猪场的人员和车辆进行登记消毒,不进行多种动物混养,减少病菌繁殖的机会,从根源减少生猪疫病。同时,对于养殖场内生猪产生的排泄物也要做好处理工作,可以在养殖场内或者离养殖场较近的地方建立沼气池或者堆肥地区,在对生猪的排泄物进行消毒处理之后直接运送到沼气池或者堆肥区域内进行无害化处理,切勿将生猪粪便不处理就任意堆放,导致滋生蚊虫。此外,生猪生活在温度适宜、湿度适应、光照适宜且经常通风的环境中,其患病率也会下降。因此,除了做好卫生工作,还需要进行科学规范化管理,养猪场内可以划分不同的区域由不同人员分管,减少工作人员的工作压力同时能够做好相关记录工作,减少生猪养殖的密集,控制好养猪场内的空气,对于生猪排泄物要做好无害化处理,例如做成沼气池原料或者有效堆肥,最大程度上避免发生猪疫病[3]。
4 结语
综上所述,猪疫病对于生猪养殖业发展来说有着严重的危害性,而生猪疫病监测和防治又是较为繁琐的工作,不仅需要养殖户重视,还需要当地的动物防疫站重视起来。在养猪场日常工作中加强管理,提高饲养管理、卫生管理以及免疫工作管理的科学性,以宣传或者培训的方式帮助养殖人员正视猪疫病监测以及养猪场疫病防控相关工作,主动关注相关方面的工作知识,并且支持当地的生猪疫病防治工作开展,进一步推进基层养猪场向着规模化、科学化、合理化方向发展,为广大消费者带来质量更优、品质更加的猪肉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