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海南淮山无公害栽培技术

2022-11-16钟春雄张振华陈青肖开杰

农业与技术 2022年19期
关键词:淮山块茎种薯

钟春雄张振华陈青肖开杰

(1.海口市琼山区农林服务中心,海南 海口 570100;2.海口市琼山区旧州镇人民政府,海南 海口 570100;3.海口市琼山区甲子镇农业服务中心,海南 海口 570100)

山药,为百合目(Liliales)薯蓣科(Dioscoreaceae)薯蓣属(Dioscorea)的一年生或多年生缠绕性藤本植物。按照植物学分类主要有甜薯、参薯、薯蓣、褐苞薯蓣、日本薯蓣,其中北方山药大多属于薯蓣种,极少数为参薯,南方山药大多属于日本薯蓣种、参薯种、甜薯种[1]。山药在中药上称为淮山、山药、怀山药,在南方地区尤其是广西、广东、海南等地称之为淮山[2]。我国是山药重要的原产地和驯化中心,种质资源非常丰富,品种多样化,分布区域辽阔[3]。而由于海南有着独特的光、热、水等优越的自然条件,生物生长繁殖速率比温带和亚热带要好,因此,可以终年种植淮山,但风、旱、寒等气候灾害频繁,淮山丰产栽培难度比内地大[4]。同时无公害山药是无污染、无毒害、安全优质的食品。生产种植无公害山药对产地、肥料、农药等有较高的要求。笔者根据本地种植经验,并结合省内实际情况,总结出一套海南淮山无公害栽培技术,要点如下。

1 品种选择

淮山海南四季可种,不同品种的淮山在成熟期、品质、抗病性、产量等方面存在差异,目前淮山在海南有十几个主栽品种,海南主栽品种有当地“云淮”系列(“云淮1号”、“云淮2号”、“云淮3号”、“云淮4号”)品种和广西农科院的“桂淮”系列(“桂淮2号”、“桂淮6号”、“桂淮7号”和“黑美人”)品种等。在选择品种上种植户可根据自身实际及市场需求选择合适品种。海南本地农户因种植习惯及市场需求多种植“云淮”系列品种,该品系主要在2007年后从广东、广西等地引进并选育而成;而淮山种植大户一般会在“云淮”和“桂淮”系列中选择早、中、晚熟品种混合种植,以便错开产品上市时间,确保收益。

2 地块选择

为适应海南湿润多雨的气候,方便排水减少湿涝,一般在地块选择上多选择地势高、地下水位3m以下、排灌方便的地块,并习惯在地块上做成高垄,在垄上进行栽培,因为淮山无主根,仅仅依靠须根吸收营养,因此在耕层厚度方面多选择在20cm以上,地处避风向阳,中性沙壤土相结合,土壤pH6.0~8.0的微酸或中性的地块。同时可以事先进行土质检测,土壤含有机质2%,全氮0.15%的沙质壤土为高产田。忌重茬,不宜在果园栽种或与蔬菜等连作,避开上年种植花生、红芋的地块,以免受病虫危害,降低商品价值。

3 整地施肥

种植前1~2个月对土地进行耕翻并整平。挖好四周环田沟,疏通田间横、纵沟,确保雨天不内涝。种植前1~2个月,在整平的田块按照行距180~200cm,沟宽60~70cm,沟深0~100cm,进行开沟。开沟时应将土壤彻底打碎且均匀,至少1~1.2m土层内不能有黏土、土沙粒等夹层,否则会影响块茎的外观,导致淮山商品率下降。若土层过浅,淮山沟深度达不到,块茎就难以伸长而造成畸形,也会导致商品率降低。土壤中土质也必须均匀,碎石过多会影响块茎外观,产出块茎会因畸形率高而无商品价值。待表土晒干后,施腐熟的农家肥或有机肥2500kg·667m-2,复合肥(15-15-15)50kg·667m-2作为基肥。

4 播种

4.1 种苗选育

4.1.1 块茎繁殖

作为种薯的淮山,应选取健康、均匀、薯皮完好、皮色新鲜、芽眼饱满、无病害黑斑、无病虫害侵染的粗壮薯块作种薯用。播种前在伤口处蘸涂生石灰粉可以起到种薯消毒的作用,蘸涂生石灰粉后的淮山可以放在通风有阴网(阴网不可过密)处7d左右,等愈伤组织形成后。栽植前进行二次消毒(用40%多菌灵300倍液浸泡种茎15min,捞出晾干即可),将浸泡后的种薯平放在苗床上,用3cm厚的湿土覆盖,保持温度25~30℃进行催芽,当萌芽率达到80%以上时,挑选芽长1cm左右,较为茁壮的种薯大田移植。用栽子制备种薯在传统淮山栽培中,一直是常用做法,块茎繁殖只是在栽子不足时才使用,因为淮山顶芽只在栽子上才有,块茎繁殖产生的芽只能算是侧芽,虽然块茎繁殖具有栽子制备种薯不具备的其他优势,但是长期使用,种质退化是必须面对的问题,调查发现,海南云龙地区“云淮”系列种植资源退化与块茎繁殖存在重要关系。

4.1.2 脱毒繁殖

即组织培养,鉴于目前块茎繁殖淮山品种退化问题比较明显,尤其是“云淮”系列。吸取海南香蕉、地瓜(东方、桥头、海头产台湾品系)成功经验,脱毒繁殖将成为未来发展趋势。淮山的组织培养是在无菌条件下,利用茎尖、块茎、叶片,在人工配制的培养基上培养,给予适宜的环境条件,育成幼苗的过程。组织培养法的优点是能短时间满足用量需求,繁殖系数大,不受季节限制且能较容易获得脱毒苗。以单芽茎段为外植体,采用不同种类、浓度的植物生长调节剂进行离体培养是淮山茎段组织培养的主要方法[5],而就目前来看山药的脱毒繁殖在国内主要集中在怀山药也就是铁管山药上,如李成龙在怀山药的细胞培养及脱毒微型块茎繁育技术研究中用Ⅰ型、Ⅱ型和Ⅲ型脱毒微型块茎均能形成脱毒种栽,其中Ⅰ型脱毒种栽较佳。Ⅰ型、Ⅱ型和Ⅲ型脱毒种栽均能提高铁棍山药产量,提高幅度分别为26%、21.63%和16.33%[6]。

4.2 播种时期、密度

4.2.1 传统做法

淮山块茎发芽要求地温在15℃左右,生长期间最适合温度在25~30℃。为防烂种死苗,种植季节应避开高温多雨、寡照低温的季节。干旱季节(海南岛2—4月),温度适宜,阴雨少,适合淮山种植,生育周期一般为7~8个月。一般可在11月种植早熟品种,翌年6—7月即可收获;3—4月种植晚熟品种,11月—翌年2月收获。种植时按株距20~25cm将种薯平放在畦中间,每穴一段,然后培土(盖细土约5cm厚),约种1800~2500株·667m-2。其中云龙淮山早、中、迟熟品种的种植期分别在每年的12月—翌年2月、3—5月和6—8月,生育周期一般为210d。播种时在培好的垄上开宽度约为6cm,长10~15cm平行斜小沟,斜度为15左右,下端深约25cm,置入松软填料,将种薯按株距20~25cm纵向平放在浅沟内,深度为5~15cm,然后进行培土。“深耕浅种”的特定种植方式有利于薯块向下生长,这也是云龙淮山个大粗长原因所在。

4.2.2 套管种植做法

套管种植也叫定向结薯栽培,可以有效解决淮山种植过程中使用劳动量大的问题,但从目前在海南云龙等地的推广情况看,实际并不理想,可能与当地土壤性质关系较大。经深入了解海南种植的关键技术还有待解决。其中重点是土壤选择,在套管内土壤选择上表土不能进入套管,有机肥不能进入套管,化肥不能进入套管,废旧土壤不能进入套管;在套管外土壤选择上一般较为适宜的土壤为沙壤土或壤土,不宜用黏性土壤,同时地下水位过高或者土壤较湿的地方都不适宜套管种植淮山[7]。

5 田间管理

5.1 水肥管理

淮山耐旱忌渍水,适宜湿润疏松的土壤环境。在定植前一般浇1次透水后,到定植覆土后不再浇水,在淮山发芽期和薯块形成期水分供给上,当淮山有50%~70%出苗后可以浇第1次水,水量大小以促进块根向下生长,润湿表层土壤为宜。重点防止水分集涝作,在薯块迅速膨大期,如果长时间土壤干旱,每7~10d浇1次可使土壤表层湿润的水。立秋后,为使块茎加快长粗,可加大水量,每10d浇透水1次,如果雨水过多要及时排涝。为提高品质,在采收前30d要停止浇水。

当淮山出苗后,藤蔓和薯块加快伸长发育时,开始施“提苗肥”,建议施用生物有机肥300kg·667m-2、尿素20kg·667m-2、硫酸钾20kg·667m-2,适量施用硼肥(硼肥建议根施,不建议喷叶);6—7月根据植株长势和长相进行病虫害预防与防治,建议在喷施叶面肥(补充镁、钾元素)时加入复合芽孢杆菌,并配以矮壮素、烯效唑等(控制植株过旺),每7~15d喷施1次,连续喷3~4次,叶腋中长出的花蕾“零余子”应及早全部摘除,以降低不必要养分消耗,使养分多供给块茎,达到增产的目的,留种者除外。

5.2 中耕除草

由于淮山爬架后生长极快,会形成一定隐蔽度,所以只在早期进行中耕除草。因此在出苗后应及时锄草,避免杂草与淮山争夺养分。而在山药播种后到出苗前这一段时期,可浅锄或化学除草,后期以人工拔除为主,但就目前习惯来看多使用芽前除草剂(如乙草胺、莠去津、噻吩磺隆、氟乐灵等),因海南地形多样,杂草种类多样,以及近些年来农药滥用导致杂草抗药性提高,在正式使用前必须进行小面积实验,确定效果后再施用,以免产生药害。在沟壑种植的绿肥(马齿苋、阔叶丰花草、假花生),应及时铲除作为绿肥施用。

5.3 搭架栽培

淮山茎为藤蔓状,脆弱且细长,因此搭立支架可使其不容易折断,更好生长。在实际种植时一般等每条淮山种茎蔓长长至7~8cm时,除选留1条健壮的蔓外,其余的去除,这样可以使养分集中,促进藤蔓及时生长爬架,使块茎更好生长。淮山蔓高20~30cm时,及时搭人字形支架扶蔓,台风较大地区可用水泥柱搭建平面架,支架一般高度为1.5m左右,在距地面1.2m处交叉捆牢,以便通风透光,减弱病虫害的发生。一般用尼龙网引蔓上架,同时增加支架高度能有效提高叶面积系数和产量。支架间距及加固支架设立可因地制宜,一般每5~6m至少进行1次加固。部分做立体种养殖模式(养猪-鱼塘-塘岸中淮山-垂钓)的地区,可以根据需要做成绿庭形式,以供游人乘凉。

6 病虫害防治

淮山病虫害有加重的趋势,主要是由于海南气候高温多湿,病虫害易高发,同时随着近些年农业耕地的扩大,房地产的发展,生态环境也发生了变化。为了防治淮山病虫害发生,减少生产损失,推荐采取预防为先,农业措施为主原则,选用无病虫种苗,播种前进行严格的种苗消毒,多施生物有机肥,搞好田间排水,控制好小环境温湿度,推广轮作。

6.1 虫害防治

地下害虫不仅啃食、咬断淮山根部及嫩芽,使淮山块茎正常生长受阻,容易产生畸形,并且啃食处的伤口也容易感染线虫为病菌入侵创造条件,导致根结线虫病发生和茎块腐烂。淮山地下害虫主要有蛴螬、小地老虎、食叶蜂、蝼蛄等,幼虫可用50%辛硫磷500倍液或75%敌敌畏500倍液,拌鲜泡菜叶或麸皮于傍晚堆放,每2~4m放1堆,每堆50~100g,每667m2投掷100堆左右,对于金龟子、夜蛾成虫等可利用黑光灯诱杀,减少虫口密度。在喷施叶面肥时可同多角体病毒、阿维菌素、吡虫啉等广谱杀虫剂合理混用。在生物菌剂(如金龟子绿僵菌)使用方面,可在下底肥时与有机肥混合或者日常灌溉时水中加入对应计量生物菌剂进行灌根,可有效控制地下害虫的发生和危害。

6.2 病害防治

海南属于热带地区,高温高湿病害较为普遍。对于真菌性病害(炭疽、锈病、猝倒病、茎腐病)多使用霜脲·锰锌、咪鲜胺、烯酰吗啉、苯醚甲环唑、吡唑醚菌酯、戊唑醇中的1~2种进行合理施用。对于细菌性病害(青枯病、叶枯病、枯萎病、软腐病等)多用有机铜类、中生菌素、乙蒜素等配以适量细胞分裂素(噻苯隆、三十烷醇)进行防治。鉴于长期实践,海南很多地区施用有机肥并没有进行充分腐熟的现状,容易引发细菌性病害,建议定期施用复合芽孢类菌粉进行灌根,同时控制根结线虫病。

根结线虫病,在海南地区属于常见难防的病害。主要采取合理农业轮作,深耕暴晒减少虫源。化学防治,主要施用辛硫磷、阿维菌素、敌敌畏(敌敌畏非禁用农药,氧化乐果禁用,基于很多人长期知识误区特此标注)进行灌根。复合芽孢菌粉拌肥作基肥或定期灌根也是今年推广方法之一。

7 收获

在淮山地的一头,顺行挖深45~65cm的沟,然后顺次将淮山小心挖出,防止损伤,去净泥土,折下上部笼头贮藏作为种栽。对于登记分类可参照《淮山等级规格》(NY/T 1065-2006),就地整修,剔除病虫果、损伤果和畸形果,分级包装;淮山贮藏运输适宜温度10~16℃;同时按照《热带水果和蔬菜包装与运、输操作规程》(SB/T 10448-2007)的要求,使用前均要清洁消毒,防止被污染病毒病菌;使用后要及时清洁使用和贮藏的工具设备,以备二次使用;运输过程中要禁止和有毒、有害、有异味及挥发性物品混贮混装。

猜你喜欢

淮山块茎种薯
阳春淮山卖高价 种植户喜笑颜开
马铃薯种薯退化的原因及预防
短期窖藏下马铃薯块茎品质指标的变化趋势
小厨师成长记
块根块茎类植物细胞悬浮培养技术与应用
马铃薯种薯贮藏性能和贮藏技术分析
白及须根与块茎的多糖成分比较研究
不同油莎豆品系块茎形成规律的比较研究
脱毒马铃薯微型种薯繁育技术
四川省马铃薯种薯体系现状、问题和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