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牛绦虫病的防治和体会

2022-11-16杜新宇

吉林畜牧兽医 2022年7期
关键词:绦虫驱虫病牛

杜新宇

黑龙江省大庆市银浪牧场有限公司,黑龙江大庆 163000

根据多年的生产工作经验可知,牛感染的绦虫病主要就是多种绦虫寄生在牛只的小肠中,属于危害性非常严重的寄生虫病。牛易患的寄生绦虫中,莫尼茨绦虫是最严重也是最常见的虫体。该虫具有近似球形的头部,能够在牛只的肠壁上进行吸附。莫尼茨绦虫在实际疾病流行的过程中终末宿主是绵羊、山羊、奶牛、鹿和骆驼等动物,虫卵或者是孕节都会伴随着终末宿主粪便的排泄而排到体外,虫卵如果被中间宿主(主要就是地螨类)食入,其虫卵中的六钩蚴就会经过机体的消化道而进入体腔,从而不断的发育为具有感染性的似囊尾蚴。当终末宿主食入有似囊尾蚴的地螨之后就会受到感染。贝氏莫尼茨绦虫需要在犊牛的体内经历47~50 d的发育之后而成为成虫,绦虫在牛只的体内生存2~6个月之后则会被排出体外。绦虫病会严重影响牛只的正常生长发育,还会导致病牛出现大批死亡的现象。在农村基层的生产过程中,仍然有不少的饲养者忽视寄生虫病的危害,所以每年秋季仍然会出现因为寄生虫病感染而造成死亡的牛只[1]。

1 流行情况

牛带绦虫的成虫一般都是乳白色,通常长度达到4~8 m,最长的能够达到25 m。观察可见虫体的前端比较细而逐渐向后变宽变扁,其头节稍微接近方形,直径在1.5~2.0 mm,没有顶突和小钩存在,顶端会稍微呈现凹入,通常会因为含有色素而呈现出灰色。存在四个杯形的吸盘,直径大概在0.7~0.8 mm,分别位于头节的四角位置。其颈部呈现细长状,大概能够为头节长度的数倍。链体都是由1 000余个节片所组成,每个节片都分别有雌雄生殖器官各一套。绦虫呈世界性的分布特点,成虫主要是寄生在人的小肠中,幼虫在生产中会寄生在黄牛、水牛、羊、鹿等动物的肌肉中。如果牛在采食饲草的时候吞食虫卵,卵就会在其十二指肠中孵化为六钩蚴虫,这种幼虫能够穿过肠壁而随血流或者是淋巴管带至肌肉中,一般会在2个月之后发育为牛囊尾蚴。人如果食用没有煮熟并且含有绦虫的牛肉就会发生感染,并且在人体内大概3个月就能够发展变为成虫。

在我国每年的夏秋季节属于牛绦虫病集中发生的时间段,临床中发现所有年龄的牛群都具有易感性,但是其中小于6个月的牛群属于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群体。根据生产经验发现,每年9月份前后牛群如果感染寄生虫病出现死亡的情况是最多的。根据一般的生产规律可知,5、6月份膘肥体壮的犊牛大多会在8月份出现连续发病的情况,9月份还会有大量的牛发生死亡。根据相关的报道发现,发生以上情况的主要原因是每年的5~7月气温通常比较高,此时就是地螨最猖獗的时间段,所以在牛只吞食地螨后的2个月以后就会逐渐出现发病表现,最终造成病牛的死亡。

2 致病作用

机械作用:因为莫尼茨绦虫属于大型的虫体,可以长达数米,宽在1~2 cm左右,如果牛体内出现大量寄生的情况时,就会呈现出集聚成团的状态,造成其肠腔狭窄,从而影响摄入的食糜通过,严重的会造成肠阻塞、套叠或者是扭转的问题出现,发病的最后会因为体内发生肠破裂而引起腹膜炎造成死亡。

夺取营养:虫体在牛的肠道中生长速度很快,通常每个昼夜就能够生长8 cm,这样就必然要从宿主的体内夺取大量的养料作为支撑,从而满足其实际生长的需求。这样就一定会对牛尤其是犊牛的生长发育产生严重影响,造成其呈现出迅速消瘦的状态,最终机体会比较衰弱。

中毒作用:虫体的代谢产物及其分泌的毒性物质如被牛机体吸收后,就能够引发机体的各组织器官出现炎症以及退行性的病变,改变体内血液的成分,明显降低红细胞的数量,减少血红蛋白,从而会出现低色素红细胞。此外,中毒作用还会对于病牛的神经系统和心脏及其他器官的活动产生影响。当患牛的肠黏膜完整性被损害的时候,就能够引起继发性的感染,并且同时会降低犊牛机体的抵抗力。

3 患病表现

患牛感染的初期可见其食欲下降比较明显,从而会造成机体呈现营养不良的状态。之后会随着病情的不断发展,可在其日常排泄的粪便中出现乳白色的节片,似孕卵状。随着疾病更进一步的发展,可见病牛出现下痢的症状。此时选择消炎止泻功能的药物针对病牛加以治疗,可以有效缓解下泄的情况,但是因为并不是对症用药治疗,在2 d之后还会出现下痢的症状。此时病牛病情就发展到比较严重的阶段。临床中明显可见病牛有贫血的问题,还可见其眼结膜、乳房或口腔中都出现明显的苍白状。放牧的牛群患病之后表现出掉队的情况。继续观察病牛可见其腹围不断的增大,食欲在很大程度上出现减退,其中个别病牛严重的会有绝食的现象出现。发展至疾病的后期,病牛如果遇到障碍便会出现倒地的情况,将其扶起后能够继续进行采食。除此之外,生产中会有部分病牛出现痉挛的状态,或者是呈现回旋的状态,最后会因为昏迷而发生死亡。剖检病死牛可见其心、肝、肺等器官的颜色都呈现出淡红色,同时血液呈现稀薄似水的状态,并且能够在病死牛的小肠内发现有大量的虫体存在。

4 诊断要点

4.1 临床诊断

生产中牛只感染绦虫病之后一般会在临床中表现为食欲减退,精神状态比较差,机体状态相对虚弱,发育呈现迟滞的情况;感染相对严重的病牛会有下痢表现,观察其排泄的粪便中会出现成熟的绦虫节片。病牛呈现出迅速消瘦的变化,机体贫血,有时会有痉挛表现或者是呈现出回旋运动的情况,最后以死亡告终。

4.2 实验室检查

实验室检查主要采用饱和盐水浮集法以检查病牛排泄粪便中的虫卵。如果感染是莫尼茨绦虫卵可见呈现近似四角形或者是三角形,无色的半透明状,并在其卵中存在梨形器,观察梨形器中可见有六钩蚴存在。用水对粪便进行清洗,有时可以找到节片。

4.3 诊断性驱虫

生产中可以先选择驱绦虫的药物开展诊断性的驱虫措施,如果在病死牛的小肠中发现绦虫也同样可以确诊患牛感染绦虫病。

5 防治措施

地螨属于绦虫寄生在牛体内的中间宿主。处于温暖且多雨的季节时,地螨一般都是会在早上爬到牧草上吸收雨露,而放牧的牛群如果采食这些草之后自然就会造成小肠发生感染。因此实际进行放牧的时候,应该尽量避免出现这种情况,待露珠消散之后再放牧牛群。但是冬季地螨会钻到土壤中的腐败层,可以选择微量元色和多种维生素添加在牛群日常采食的饲料中,以有效避免牛只机体缺乏微量元素而表现出啃泥的情况。我国每年的6~10月份应该选择效果比较理想的驱虫药物,对于预防牛群感染绦虫病的效果比较理想。

在由舍饲生产方式转变为放牧之前可以组织牛群进行一次驱虫工作,以减少牧地受到污染的情况;在放牧一个月之内进行第二次的驱虫措施,一个月之后要进行第三次驱虫处理。对于日常生产中牛群排泄的粪便都应该采取集中处理,一般是通过堆积发酵或者沤肥的方式,至少持续2~3个月,以消灭虫卵。此外,配合翻耕草地,改种牧草,经过3~5年地螨的数量会大大的减少,所以在实际养牛生产中提倡采取圈养的方式开展牛只饲养,条件允许的饲养场采取轮牧的方式最适宜。

当前在临床生产中治疗绦虫病患牛一般采取药物治疗,生产中常用的治疗药物如吡喹酮,每次投喂8~12 mg/kg;也可以选择丙硫咪唑,按照15~20 mg/kg的比例添加;硫双二氯酚则应该按照80~100 mg/kg使用;氯硝柳胺的添加比例是75~80 mg/kg。每个星期要选择重复用药,通常每个星期用药一次。如果病牛感染比较严重,可以选择几种药物进行配合使用。

6 防治体会

农村基层开展养牛生产一般都拥有肥沃水土以及丰盛牧草的生产条件,所以部分的饲养者都采取放牧的方式从事养牛生产。放牧对于促进牛只的生长速度效果比较良好,而且能够有效提升产仔率等。一般情况下,农村的饲养户大多都是属于小规模的养殖生产,饲养者的饲养生产专业水平也相当有限,并不具备科学性的饲养生产意识,一旦牛群感染患病也不能够给予充分的重视。有的饲养者会一味追求高经济效益,一旦发现牛群感染绦虫病之后就随意的用药,最终会导致感染绦虫病的患牛在疾病的后期伴随出现严重腹泻以及贫血的问题。此时,饲养者一般会采用止泻药物,通过注射或者是灌服的方式给病牛用药,但是并不能从根本上治愈绦虫病。部分饲养者会采取相应的驱虫措施,但是不能够选择有效的驱虫药物而造成治疗无效的结果。因此,饲养者应该在日常多加学习先进且具有科学性的养牛生产知识,多与专业的技术人员进行经验交流,以更好的推动养牛业的健康发展。

猜你喜欢

绦虫驱虫病牛
生猪驱虫正当时
护理高烧病牛应做到“五多”
晚秋
牛羊绦虫病的预防和中西医治疗分析
论牛结核病的症状表现与治疗措施
牛羊绦虫病的预防和中西医治疗分析
驱虫产品怎么选
家里主子这么多驱虫怎么办
论牛结核病的防治措施
夏季猪群驱虫抓好五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