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养猪场不进行消毒的几种错误做法

2022-11-16李正华

吉林畜牧兽医 2022年7期
关键词:猪只圈舍猪群

李正华

江苏省盐城市亭湖区农业农村局,江苏盐城 224001

虽然规模化养猪场均重视生物安全对疾病的防控,采取比较先进的设备来对圈舍和舍外进行消毒,但是一些小型养猪场,在消毒过程中还存在一些误区。在猪群没有发生疫病期间、冬季或夏季、空舍期间、猪群发生呼吸道疾病等情况下,不对猪场或圈舍进行消毒处理,促使环境中病原微生物蓄积数量增加,时刻威胁着猪群的健康状况。所以下面列举几种错误观点,希望充分认识消毒的重要性,根据不同季节或时间采取相应的消毒措施,来提高消毒效果,达到降低猪群感染疾病的目的。

1 没有疫病流行期间不消毒

我们知道消毒的目的是杀灭或消除环境中存活的病原微生物,来切断病原传播途径和保护健康猪群,从而达到防控疾病发生的目的。

在饲养过程中有的没有疫病流行,但是外界环境中时刻存在传染源,尤其是外界疾病流行时,它们释放的病原体会污染空气、饲料、饮水、车辆或动物等,由此入侵健康猪群而发生疾病。如果不能及时清理消毒和净化饲养环境,环境中的病原体含量就会蓄积增加到一定数量而引发疾病发生或流行,所以在没有疫病流行的情况下也需要根据本场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消毒程序,安排专业人员来定期做好消毒工作,并且注意消毒药物的稀释和使用数量,保证消毒效果,及时杀灭环境中存活的病原微生物。

2 冬季不进行消毒

寒冷冬季由于外界温度较低,一般通风量较小且舍内外温差较大,致使舍内潮湿,再加上消毒后会降低舍温,给猪群带来较大的冷应激,所以大多猪场在冬季不进行带猪消毒。因为环境潮湿刺激病原微生物繁殖加速,环境中病原体蓄积到一定程度后会引发猪群开始发病。因此,应坚持定期消毒,在冬季可以适当增加消毒剂使用量,进而减少单位面积内使用的消毒液数量,可以适当减少舍内潮湿程度。同时在保持温度的前提下,尽量增加通风量,最好在舍顶端采用24 h不间断通风,不仅将舍内潮湿的空气排放出去,还可以减少病原微生物含量,通风本身就是一种很好的消毒方式。为确保猪群安全和健康,在中午前后,外界温度较高的时候进行消毒,可以减缓冷应激对猪群产生的危害。

3 夏季不进行消毒

一些养殖户认为夏季气温很高,一些病菌耐受不了高温,因此在夏季不进行消毒。实际上夏季是病原微生物繁殖的最佳季节,因为环境中不仅温度较高,最主要的是湿度还较高,这样就会增加病原微生物的繁殖速度,同时夏季场区杂草和树木生长茂盛,一些昆虫、蚊蝇等有害动物活动猖獗,都会增加猪群感染发病概率。尤其是大肠杆菌、链球菌、支原体等,只有在夏季才容易净化这些病菌,因为在夏季可以使用更多的消毒液来浸泡病菌,从而彻底杀灭环境中的病原微生物。同时夏季进行消毒时可以减少消毒液浓度而增加使用消毒液的数量,不仅起到良好的消毒效果,还可以帮助猪群降低体温,达到防暑降温的作用,所以夏季消毒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4 饮水中不消毒

许多养猪场只重视环境消毒而忽视饮水消毒的重要性。定期进行饮水消毒可以将猪群饮用水中的微生物杀灭,或抑制微生物的繁殖,减少猪只摄入体内微生物的数量,达到降低发生疾病的概率。同时对饮水进行消毒还能够消除饮水中的异味和抑制饮水中藻类的生长,确保水线畅通不发生堵塞。但是饮水消毒时一定要正确掌握使用消毒剂的浓度,如果浓度超标就会损害猪群消化道或呼吸道黏膜,引起猪只发生消化不良,甚至诱发各种疾病,影响猪群身体健康状况。

同时将饮水消毒与清理水线区别对待,清理管线使用的消毒剂酸性较强,清理结束后一定要用清水冲洗干净后才能给猪群提供饮水。建议在饮水消毒时选用二氧化氯制剂,它属于氧化剂,使用后无污染、无残留,不会给猪群带来伤害。有的氯制剂在反应后会形成次氯酸,能够刺激猪只消化道黏膜,引起消化不良或肠道疾病。一般建议在晚上对饮水系统进行浸泡消毒,在早晨将消毒药物排放处理,然后用清水冲洗干净后,猪群才可以饮用。这样不仅消毒效果比较理想,还可以避免消毒药物对猪群产生的影响。

5 免疫期间不消毒

有的养殖者认为猪群免疫期间如果消毒会影响消毒效果,所以在免疫期间不进行任何消毒,这样就会促使环境中的病原微生物进行大量的蓄积,增加对猪群感染的风险。再者,免疫接种疫苗会给猪只带来应激反应,并且猪只产生疫苗抗体过程中,机体抗病能力较差,这些都会增加猪群感染疾病的概率。

其实猪群免疫接种大多采用注射方式,即使采用饮水免疫,如果使用的是灭活苗,实施消毒措施也没有什么影响。在免疫期间猪群大约有1周多的免疫应答期,这时猪只体质较差,对外界环境中的病原微生物抵抗力较差,更需要加强消毒来净化环境,避免疫苗毒株受到外界病毒的干扰。如果猪群采取的活苗喷雾或饮水免疫时,在免疫前后2~3 d不建议进行消毒,否则会杀灭机体内的疫苗株,从而影响免疫效果。

6 猪群出栏后不立即消毒处理

一些养猪场在猪群出栏后,如果不着急安排下一批猪群进来,就会空着猪舍不做清理和消毒工作,在下一批猪群进来之前才安排人员整理消毒。殊不知大多病原体可以通过粪便排泄到饲养环境中,并通过空气、人员、工具、车辆等传播给健康猪群,如果空舍后不立即清理和消毒,这些病原体就会成为传播疾病的定时炸弹,并且在环境中繁殖和蓄积数量更多,给猪场中其它猪群带来严重威胁。

因此应立即清理粪便和舍内污物,将这些病原体含量较多的废弃物质彻底清理出来,并且进行生物发酵无害化处理,将里面含有的病原体进行彻底消杀。清理过程应由内而外、自上而下的彻底打扫、冲洗和消毒,最好用几种种消毒药物消毒2~3次,以便将舍内存活的病原体彻底清除和杀灭,避免发生交叉感染或传播给下批猪群。有条件的可以使用火焰喷灯进行火焰消毒,有利于彻底杀灭存活的寄生虫虫卵,消毒处理后再放置不用的空圈舍,在饲养猪群之前再使用甲醛和高锰酸钾进行熏蒸消毒,在熏蒸消毒之前需要将圈舍封闭起来,熏蒸24 h后,再开启通风口进行通风。

7 发生呼吸道疾病期间不消毒

一些管理人员在猪群发生呼吸道疾病后,就不会给猪群实施喷雾消毒。他们认为猪群感染呼吸道疾病后,需要使用抗生素药物来治疗,喷雾消毒过程中产生的雾滴被猪只吸入机体后,消毒药物就会阻断抗生素药物的治疗,进而降低治疗效果,延误病情或增加治疗难度,给猪群带来巨大危害。有的养殖户认为在消毒过程中,雾滴蒸发后可以产生潮气,不仅蒸发过程中吸收大量的热量,降低圈舍温度,如果在寒冷冬季就会给猪只带来冷应激,加重呼吸道疾病的严重程度。同时圈舍湿度增加,还会促使环境中病原微生物的繁殖,增加猪只感染其他病菌的机会,诱发猪群感染各种疾病。

这种观点是非常错误的,虽然从理论方面看似有些道理,但是猪群在感染呼吸道疾病后,往往通过分泌物向环境空气中排放大量的病原菌,如果不进行及时消毒处理,环境中就会蓄积大量的病原菌,时刻对健康猪只产生威胁。所以需要增加消毒频率,每天消毒至少1次,将病猪排放到环境的病原菌及时杀灭。但是需要选择刺激性较少的消毒药物,避免对病猪呼吸道产生强烈的刺激作用。还需要在中午前后温度较高的时候进行消毒,避免雾滴蒸发过程中降低舍温给猪群带来的冷应激。还可以结合通风管理,及时排出圈舍内的潮湿空气,降低湿度过高给猪群带来的危害。另外猪群感染呼吸道疾病时,也需要新鲜和充足的空气,有利于减少有害气体对呼吸道黏膜产生的损伤,帮助病猪尽快恢复健康。

8 小结

总之在猪群饲养过程中,需要重视消毒工作对防控疾病的重要性。如果在猪群没有发生疫病时,就认为环境是干净的,不对猪群进行消毒,就会增加环境中病原菌的含量,尤其是外界发生疫病后,对猪群造成很大威胁。在免疫疫苗期间,需要根据使用疫苗的种类采取相应的消毒措施,避免猪群在体质下降的情况下,感染各种疾病。如果在冬季或夏季不重视消毒管理,圈舍内病原菌繁殖速度加快,也会对猪群产生危害。在空舍期间也需要及时清理掉废弃物质,保持圈舍彻底清洗和消毒后,再准备使用。在猪群感染呼吸道疾病后,需要注意一下消毒细节,做好消毒工作,促使猪群维持健康状况。

猜你喜欢

猪只圈舍猪群
猪气喘病的防治措施分析
如何做好猪免疫前的评估工作
深度学习在猪只饲养过程的应用研究进展
基于姿态与时序特征的猪只行为识别方法
羔羊安全过冬留意五方面
一种畜牧养殖圈舍的设计
小规模养猪对常见猪疾病的预防和治疗
饲养密度对猪群生产性能及健康的影响
冬季种猪蹄裂的防治方法
中国猪文化与国人健康(甲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