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秋香菜的栽培技术要点分析

2022-11-16程文霞

中国科技纵横 2022年6期
关键词:菌核病松土香菜

程文霞

(天津市武清区南蔡村镇政府,天津 301709)

秋香菜耐寒性强,12℃~26℃的温度最适宜栽培,冷凉季节栽培成效最佳,可细分为大叶型和小叶型2种品种,小叶型适宜秋季栽培,以食叶为主,叶质薄嫩,营养丰富,颜色新绿,口味独特,香气十足。秋香菜生长期短,喜温凉厌高温,高温季节栽培易抽苔,产量和品质均易受影响,常以秋栽为主,大田、园田等均适宜栽培,栽培技术较为简单、便于操作[1]。

1.科学整地与基肥施肥

秋香菜具有生育期短、主根粗的特点,由于芽软导致顶土能力差,但吸肥能力强。选地和整地时要结合以上特点,优选土壤肥沃、肥力强、饱水性好的土地,使秋香菜栽培时遇旱可浇水、遇涝可排水。整地时要深耕、细耙、整平,使土壤疏松、土质肥沃、水份与空气通透性良好。选地时要注重科学性,5年以上未种植过秋香菜的土地不建议重茬栽培,应以倒茬栽培方法,提高秋香菜产量和品质,西红柿、黄瓜、豆角、茄子等蔬菜均可作为前茬进行倒茬,前茬蔬菜采收后,要全面深翻整地,清除作物残体,消杀病虫害。秋香菜要做畦栽培,一般畦宽度为1m,长度需结合实际地形、水源、水量等因素而定,要以有利于田间管理的畦形进行整地。基肥施肥以30t/hm2~50t/hm2腐熟农家肥为宜[2]。

2.秋香菜种子处理与播种

秋香菜种子为半球形,种子外面包裹一层果皮。为了帮助种子尽快顺利发芽,预防发芽慢、出双苗等问题,播种前要先将种子皮搓开,以促进秋香菜单株正常生长。秋香菜最适宜的播种期一般在8月中旬,最晚不超过8月末。秋香菜以条播和撒播为主,播种量为60kg/hm2~65kg/hm2,条播行距一般在10cm~15cm,开沟深度为5cm,撒播开沟深度为4cm,条播和撒播均需覆盖土壤2cm~3cm,覆土后踩实浇水,保持土壤饱水量充足,以利于出苗。播种后要定期查苗,一旦发现土壤板结影响幼苗顶土要及时喷水松土,保持土壤湿润,以帮助幼苗快速出土生长。

3.加强秋香菜栽培管理

田间管理是保障秋香菜高产优品的基础,是秋香菜栽培技术的核心要点。通过人工田间管理可为秋香菜整个生长发育期提供适宜的生长环境,营造温度适宜、干湿度适宜、肥水充足、土壤肥沃、栽培密度合理、无杂草营养争夺的栽培条件。田间管理要精耕细作,定期细致的中耕、松土、除草必不可少。要结合实际栽培情况进行早疏苗、精定苗、灌溉、追肥[3]。

3.1 精耕细作和定苗

当秋香菜幼苗长到高约3cm时要进行间苗,以完成科学定苗,合理控制栽培密度,夯实高产和优品的栽培基础。在精耕细作方面,通常整个秋香菜生长期,至少进行2~3次中耕、松土、除草。第1次在幼苗顶土发芽时,用手扒锄或者小耙轻度的破土皮以松土,消除土壤板结层,以利幼苗生长。同时进行田间除草,拔除早出土的杂草。第2次在幼苗长到高约2cm~3cm时进行,条播可使用小平锄适当深度的破土皮以松土,同时进行除草。第3次在幼苗长到高约5cm~7cm时进行,适当深松土和除草。如此精耕细作,有助于秋香菜幼苗的高产生长。当秋香菜叶完全覆盖地面后,无论条播还是撒播何种方式,均不再进行中耕和松土管理,及时除草即可。

3.2 秋香菜灌溉和追肥

秋香菜定苗前通常不需要浇水灌溉,原因在于以利控上促下、蹲苗壮根。定苗后要及时灌溉稳苗水,灌溉量以不淹没幼苗为标准。秋香菜在植株旺盛生长期需水量较大,需要结合实际情况保持土壤饱水量充足,可适当加大浇水灌溉频率。大致可以全生育期浇水灌溉5~7次为宜,生育期的前3次浇水灌溉,每隔10d浅浇1次,从第4次浇水灌溉开始,要缩短间隔时间,每6d~7d浅浇1次。为了使土壤始终保持适宜的湿润状态,秋香菜采收前,要控制浅水。浇水灌溉的同时要科学进行追肥,以利高产优品,第1次浇水时要轻追提苗肥,亩施尿素约10kg,至此后,每浇2~3次水就追肥1次,以10kg~12.5kg尿素为宜。

4.秋香菜病虫害的综合防治

4.1 菌核病的综合防治

秋香菜菌核病是常见病害,在保护地中的发病率高达50%,主要寄生在土壤中,温室栽培为菌核病菌创造了有利的繁殖条件。针对以往发病规律经验分析,温室栽培的发病高峰期在12月份,大棚栽培发病高峰期在4月份。患菌核病的秋香菜茎基部或者茎分杈处被病斑浸染,病斑环绕病变部位一圈后向上和向下扩展,潮湿环境下,病变部分表面还会长出白色菌丝,进一步发展为皮层腐烂,内生黑色菌核。病地应实行轮作栽培,全面消毒土壤,以1kg/亩40%五氯硝基苯拌细土50kg,施入土壤中进行消毒,选种时优选无病种子,或者药剂拌种消毒,扣棚栽培后,喷施1次1000倍液的菌核净,间隔10d后再喷施1次,立春前后加喷第3次,之后每隔7d~9d喷施1次,以此频率用药物防治菌核病。生态防治主要以加强通风为主,降低生长环境湿度。

4.2 叶枯病和斑枯病的综合防治

叶枯病和斑枯病流行性危害较大,一旦发病会迅速蔓延加重病情,主要危害秋香菜叶片,叶片患病后变为黄褐色,温度高时病变部位会腐烂,病情恶化后期会沿着叶脉向下蔓延到嫩茎和心叶,造成减产的不良后果。要对种子进行消毒,以克菌丹或者多菌灵500倍液浸种10min~15min,随后将种子冲洗干净后播种。其次是加强田间管理,在扣棚初期,生长环境湿度偏高时要及时通风排湿,一旦发现病害要及时喷药防治,可以在多菌灵600~800倍液、代森锰锌600倍液、70%甲基托布津800~1000倍液、百菌清500倍液药液中,选择2种以上混合喷施,预防和治理效果最佳。

4.3 根腐病的综合防治

根腐病高发与低洼、潮湿的栽培土地,秋香菜根系发病后,主根呈黄褐色或者棕褐色的软腐状态,须根锐减,抓土力丧失,可轻松从土壤中扒断根系,地上部位植株发育迟缓,矮小枯黄,失去售卖价值。结合根腐病发病特点要科学选地,尽量不要选择低洼地进行栽培,湿度要合理控制,不能长期过于潮湿。可用多菌灵1kg农药均匀拌土50kg,播种前撒于播种沟内,以药物预防和治理根腐病,在易发病地块还要增施300倍液的重茬剂。由于根腐病大多高发于冬前10月份,因此要在扣棚前进行早防治,可用普力克500倍液或者多菌灵600倍液进行灌根防治。

5.秋香菜的采收与储藏

秋香菜的采收与生长环境温度有关,高温时播种后30d采收,低温时播种后40d~60d采收。采收时可间拔,也可一次性全拔。秋季栽培时足够近期食用外,剩余的秋香菜还可储藏起来,可以采用埋土冻藏的方法进行储藏,以供冬春两季食用。食用前以0℃~10℃的温度进行解冻,色味如初。

6.结语

秋香菜栽培全过程中田间管理和病虫害防治是关键,科学选地和播种是前提,只有为秋香菜提供最适宜的栽培环境才能够抵御不良影响,实现高产优品的栽培目标。整体来说秋香菜无论在苗期还是生长旺期,对生长环境的温度和湿度要求不算苛刻,只要不长期处于高温和潮湿的环境,结合病虫害综合防治、灌溉施肥等,秋香菜可在1个月或者2个月后顺利采收,且易于储存,采收后可立即食用也可冷藏备用。

猜你喜欢

菌核病松土香菜
推土机松土器结构改进与动力学分析
你知道香菜用英文怎么说吗?
桑葚菌核病综合防治技术综述
太气人!国外居然有人成立“反香菜联盟”,“爱香菜联盟”在哪里?
The proof of the pudding is in the eating
推土机松土器结构改进与有限元分析*
松土对坡耕地产流产沙的影响研究
液态地膜+甲基硫菌灵对桑椹菌核病的防效试验
2012年津市地区油菜菌核病发生实况调查及原因分析
不同耕作方式对赤红壤甘蔗产量、糖分及效益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