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新疆棉花标准发展现状
2022-11-15朱选志
文/朱选志
1 引言
新疆是我国重要的优质棉生产基地,新疆棉花生产面积、单产和调出量居全国首位,占全球棉花总产量的20%。棉花收入占新疆农民收入的三分之一多,主产区可达70%。棉花作为新疆优质农产品及国家储备物资,棉花产业已成为新疆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和促进农民增收致富的民生产业。
行之有效的棉花标准体系,在规范新疆棉花产业链的各个环节中可发挥显著的作用,能够更好地为新疆棉花发展提质增效,提升棉花品质,维护市场秩序,真正做到服务新疆棉花产业,保障新疆棉农的利益收入,同时也确保了国家战略储备的安全与保障。
依据全国标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数据,现行有效的棉花标准有353项,国家标准45个,其中强制性标准6个、推荐性标准39个;行业标准99个;地方标准209个,新疆棉花地方标准83个。其标准领域涵盖了棉花产业链的各个环节,包括棉花的品种、种植、采摘、加工、检验、存储、贸易等。
2 新疆棉花标准发展现状
新疆棉花标准的发展离不开新疆棉花产业的大力发展。1949—1980年新疆棉花处于少量种植阶段,1981—1990年新疆棉花产业初具规模,1991—2000年新疆棉花处于全面快速发展阶段,2001年至今新疆棉花处于市场化竞争阶段。
新疆棉花的飞跃式发展离不开政府的大力推进。新疆棉区迅速扩张、棉花相关产业及产业群体的全面成长、纺织业加工能力增长较快等因素对于新疆棉区跻身世界主要产棉区行列起到了决定性作用。
新疆棉花产业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带动了服务于棉花生产的相关产业,例如棉花新品种的培育、良种繁育及地膜、化控等专用农资,棉花种植、节水灌溉设施,棉花采摘等加工机械设备的长足发展。但是其中也不乏相当数量的产量低、质量差、效益不佳的次宜棉区和风险植棉区的盲目介入,造成新疆棉花产业参差不齐的发展态势。
为此,党和政府对棉纤维标准工作十分重视,组织专门人员研究制定棉纤维标准和检验工作条例。早在1949年的全国棉花生产会议上,就规定了棉纤维统一含水、含杂标准,并讨论拟定了棉花品级标准、长度标准和等级差价等。1950年、1951年和1953年连续3年召开全国棉纤维检验会议。1972年5月,召开了“全国棉花标准改革会议”,经国务院批准后,由中央五部委联合颁布了棉花(细绒棉)国家标准GB 1103(试行草案),从1972年9月1日起在全国试行。该项标准历经1999年、2007年、2013年3次修订,成为棉花产品的唯一国家强制性标准,也是棉花标准体系中使用范围最广、覆盖面最全面的一项标准。新疆棉花在执行棉花(细绒棉)国家标准GB 1103及其他44项国家标准外,结合新疆当地实际,陆续制定了新疆棉花地方标准88项,总体133项标准,涵盖了棉花的品种、种植、采摘、加工、检验、存储、贸易等棉花产业链的各个环节,从而不断提升了新疆棉花产业整体发展水平,为新疆棉花产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3 新疆棉花标准发展的优势
一是有助于新疆棉花标准理念及相关知识的传播。新疆棉花种植面积在3700万亩左右,产量保持在500万吨左右。新疆当地政府每年组织相关专业棉花管理部门对棉花种植者、经营者和生产加工者进行棉花标准培训,开展标准示范区建设,组织其观摩高标准农田建设等,不断使新疆棉花标准变成具体可操作、可遵循、“看得见,摸得着”的标准规范,从而有助于新疆棉花标准理念及相关知识的传播。
二是有利于服务质量的提升。标准能够将某些隐性的棉花要素通过具体的标准实现显性化。既可以让棉花种植者、经营者在执行标准的时候有章可循,也可以让棉花的质量标准便于识别。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新疆棉花“提质增效”发展到了一个重要阶段,而完善的标准就能够将“提质增效”数字化,按照数字化规范新疆棉花产业的各个流程,制定相关标准。新疆棉花产业可以通过借鉴相关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提高标准化水平,使新疆棉花产业执行标准时更有效率,降低时间成本;同时也使新疆棉花凭借自身的质量显性标准识别市场,选择最为满意的贸易流通,体现“优棉优价”,达到市场经济引导的目标,使新疆棉花产业在国际竞争中也毫不逊色。
三是有助于规范新疆棉花产业市场秩序。棉花标准既对各类不同的棉花行业进行归纳分类,制定其共有的基础标准;又针对具体行业的特性,制定相应的技术标准;同时还探索基础标准与技术标准的接口,制定棉花行业的综合标准。因此,棉花标准在棉花产业各个环节发展中,是与合作伙伴、利益同盟对接的、兼容的话语系统和共同决策体系。棉花标准具备同一性、兼容性。对于新疆棉花产业规范市场秩序、实现良性健康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4 棉花团体标准是新疆棉花标准发展的新方向
棉花的国际标准、国家标准、地方标准都属于棉花产业的“入门级”要求。这些标准是纤维标准技术委员会根据协商一致的原则制定的,制定标准程序环节较多、周期较长,而且标准起草成员来自不同的利益主体:企业关注市场利益,消费者关注消费权益,政府部门则关注公众利益和社会效益,专家学者则考虑的是技术方面的因素。这就使得标准的关注焦点不一致,制定标准更可以说是一种博弈的过程,因此这些标准的灵活性较弱。
而近几年国家注重的团体标准能够充分释放市场主体标准活力,优化标准供给结构,提高产品和服务竞争力,助推高质量发展,团体标准具备以下特点:
一是棉花团体标准更加适应市场。提高棉纤维质量,首先必须考虑到标准的适应性。棉花团体标准是由团体成员自己制定,团体成员一旦决定制定某项棉花标准,标准制定工作组便能够集中精力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完成,不需要开过多的会议,也省掉了立项、审查、批准、标准草案审查、颁布、出版等环节。棉花团体标准相较于正式棉花标准,制定速度快、紧跟棉花市场变化需要,有极高的市场适应能力。
二是棉花团体标准更加实用。棉花团体联合制定标准的目的很明确,就是为了适应市场需要或控制市场,是相同利益主体协商一致的产物。所以团体标准更符合市场的要求,对新疆的棉花种植者、经营者来说也更为实用。
三是棉花团体标准更具代表性。新疆作为全国优质棉花主产区和棉花初加工基地,同时也有着1100余家棉花收购加工企业。棉花团体标准的制定将极大地促进这些棉花种植者和经营者执行标准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棉花团体是棉花行业内若干家同类型的种植户、合作社和企业等自发组织成立的团体,可以代表整个行业的先进标准理念,由其制定的团体标准也是基于高度关注团体内的共同利益,能够体现出棉花团体标准的精确度和专注度,从而更能够在新疆棉花产业中起到示范引领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