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起向未来
——推动中国急诊事业高质量创新发展

2022-11-15赵晓东于学忠

中国急救医学 2022年3期
关键词:联体专科高质量

赵晓东, 于学忠

2021年是党和国家历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中国共产党迎来百年华诞,“两个一百年”历史交汇;“十四五”规划开始实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踏上新征程。百年奋进,初心如磐,使命在肩,中国急诊专科医联体自2018年成立以来,以“共融、共享、共赢、共发展”为主旨,以患者利益为导向,以构建急诊命运共同体为使命,全面落实国家分级诊疗政策,创新发展丰富了急诊医疗体系,主要体现在理念创新、体制创新、机制创新、模式创新。

努力推动我国各地医院急诊急救的均质化发展是我国急诊发展的必由之路,中国急诊专科医联体顺应时代潮流,坚持与时代同步伐,在前行中探索,在探索中创新,不断在总结经验中锐意进取,持续丰富发展了分级诊疗在急诊实践的理念基础与内涵。自成立以来,中国急诊专科医联体至广大而尽精微,在构建发展“八大体系”[1]主体框架下,在广大急诊同仁的支持下,集中体现了我国未来一段时期内急诊学科建设的发展方向,不断增强了急诊学科的内驱力、发展力与持续力。2022年,中国急诊专科医联体航向更加清晰,步伐更加坚定,构建新发展格局将迈出新步伐,高质量发展将取得新成就。

1 健康中国指引中国急诊事业迈入高质量发展时代

2021年,国家层面持续发布系列推动医疗卫生高质量发展相关政策文件,6月国务院发布《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国办发〔2021〕18号)》[2],同年国家卫生健康委陆续发布《关于印发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促进行动(2021-2025年)的通知(国卫医发〔2021〕27号)》[3]、《关于印发《“十四五”国家临床专科能力建设规划》的通知(国卫医发〔2021〕31号)》[4]、《关于印发“千县工程”县医院综合能力提升工作方案(2021-2025年)的通知(国卫办医函〔2021〕538号)》[5]等一系列政策文件,国家政策集中深入精准、权威深刻明确了我国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全局的方向性、根本性、战略性,也做出了我国急诊学科进入强起来新发展阶段的战略判断,对中国急诊事业的可持续高质量发展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指导意义,成为中国急诊专科医联体未来工作开展的理论依据、历史依据、现实依据。

2 中国急诊专科医联体建设向纵深发展

中国急诊专科医联体自成立以来,结合中国国情与时俱进,因地制宜分层分面,贴近临床适应新时代广大患者与学术建设要求,不断总结既往取得的经验,持续完善中国急诊专科医联体体系发展。医联体注重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地巩固发展成果,进一步深入构建急诊分级诊疗体系主体框架,推动医联体建设体系的高效协同,不断提升医联体履职服务于急诊临床的能力水平。中国急诊专科医联体为推动和实践急诊专科建设的均质化,提升急诊专科能力专业化,推进各级医院急诊学科管理能力的现代化提供了有力组织保障。

中国急诊专科医联体坚持面向健康中国战略与广大患者需求相结合,坚持学术、公益性原则,统筹各级医疗机构急诊专科,坚持新发展理念,形成整体效应,以灵活、科学有效地针对管理体制架构,形成了适应新时代医疗健康需求的急诊分级诊疗职能体系主体框架。现已成立全国29个省级急诊专科医联体及中医院急诊专科医联体,覆盖全国700多家医院,而后陆续成立地市、县级急诊专科医联体、中国国企医院急诊专科医联体。中国急诊专科医联体体系为探索专科分级诊疗纵向挺进奠定了体系理论基础,同时凝聚了更加广泛的急诊力量与共识,激发了各级医院急诊学科发展的强劲动力。

3 创新是中国急诊专科医联体高质量发展的源动力

一个学科领域要突破发展瓶颈,根本出路在于创新。中国急诊专科医联体通过科学论证,结合丰富实践与理论基础,用全局性辨证思维,创新性提出了建立中国急诊专科医联体“八大体系”理念,包括MHT(多医院合作)体系、科技创新体系、能力建设体系、科普体系、文化建设体系、质控改进体系、一体化信息体系、党建体系。基于八大体系之下医联体本着逢山开路、遇河架桥的精神发挥主动性和创新性,不断有所发现、有所创造、有所改进,不断推进理论创新与实践创新。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国办发〔2021〕18号)》(以下简称“意见”)提出从六个方面部署推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的重点任务,一是构建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新体系;二是引领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新趋势;三是提升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新效能;四是激活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新动力;五是建设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新文化;六是坚持和加强党对公立医院的全面领导。中国急诊专科医联体八大体系目标紧贴“意见”的核心理念,是“意见”具象延伸的深度实践。医联体基于对新时期发展方向的判断与理解,抓住利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集中主要资源和精力,把握重大、难点、关键、根本问题,针对基层医院、临床科室、学科发展急需亟待解决的短板,做到以下四个方面。

3.1从急救医疗水平看聚焦人才培养能力提升

推动急诊事业高质量发展需要强大的人才资本和人才资源作支持,是强化创新驱动、抢占未来发展制高点的根本支撑。院内外急救、手术抢救、应急救援、亚学科建设、新技术应用、基层急诊科建设、科室管理、创新发展、科研转化等对能力建设需求越来越大,这不仅关系到急诊医学学科的生存与发展,也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核心根本。人才培养将是未来医联体工作的重要内容。医联体始终树立正确的人才观和强烈的人才意识,重视人才工作,坚持海纳百川、兼容并蓄、因材施教的原则,持续为中国急诊事业培养人才。2019年4月17日医联体正式成立“中国急诊培训学院",以此为基础打造能力建设体系,扶持教学基地与导师团队,完善教学体系,组建帮带教学小组,开展“百市齐放、千县提升”能力建设专题项目,初步建立了急诊学科人才培养体系。2020年经国家卫生健康委批复,急诊领域成为率先成立的三个专业学院(急诊、骨科、耳鼻喉)之一,更为急诊人才培养事业加速注入源动力。

急诊领域人才需要具备政策上过硬、技术上过关的属性,医联体以培养时刻胸有祖国、胸怀党和人民健康的新时代急诊人才为使命,不断激发人才培养的创新创造活力,遵循人才教育发展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建立符合中国急诊人才发展成长的教育体系,以住培体系、专培体系、日常继续教育体系三大教育体系构建具有科学性、可行性和竞争力的人才培养体系。通过建立100家培训基地,实现专病类型、培养层次、区域布局的动态调整机制。统筹整合多元化资源,开展临床人才需求评估预测,逐步储备500人以上的专业型、复合型、管理型方向的高水准的师资团队。不断丰富教学资源素材积累,以全球视野结合中国国情,聚焦临床科研及学术前沿,以解决临床实际问题为导向,集结临床权威专家制定系列专培教材,邀请教育专家、科研专家、统计学专家、大学教授、新媒体出版等相关行业、跨界专业人士及学者参与教学内容的创新与探讨。完成并计划编撰10余部系列教材,更新制定了20余部急诊领域专家共识、指南及指导意见。

中国急诊专科医联体不断探索教学方式的创新,以培养目标医生为主体,以理论实践结合为主导,更新人才培养理念,创新人才培养方式。围绕专业能力、创新能力、科研能力、管理能力四大医生能力,培养特长人才、复合人才、基层人才、骨干人才四大人才类型,布局中国急诊专科医联体人才培养战略。临床实践能力提升从技术入门、技术互动、技术进阶、技术转化建立成长路径,以临床常见的问题及困难为切入点,通过问题为导向,循环讲解、循环演练,创新探索更丰富的教学模式,以互助一对一,多学科延伸,科研力量与专业技术带动提高人才培养的主观能动性,不断为各级医院急诊学科培养更多中坚力量。

3.2从学科发展推动急诊专病中心建设

按照党中央、国务院战略部署,为促进公立医院和医疗卫生服务体系高质量发展,实现健康中国战略的要求,调动地方和医院的积极性,国家卫生健康委根据我国居民疾病谱、人民群众看病就医情况,统筹考虑不同层级、不同地区医疗机构和不同专业的发展,制定了“十四五”国家临床专科能力建设规划,对临床专科能力建设作出整体性、系统性、制度性安排,推动我国临床专科能力建设工作的可持续高质量发展,形成临床专科能力建设的长效机制。《关于印发《“十四五”国家临床专科能力建设规划》的通知(国卫医发〔2021〕31号)》(以下简称“规划”)指出,按照“规划引领、分层建设、项目支持、全面推动”的思路,实施临床重点专科“百千万工程”,促进临床专科均衡、持续发展。“规划”将加强核心专科能力建设放在首要位置,其中特别强调了急危重症领域作为核心专科能力建设的方向之一。

开局关系全局,起步决定后势。中国急诊专科医联体以满足重大疾病临床诊疗需求为导向,围绕群众医疗服务需求和严重危害人民群众健康的重大、疑难疾病,先后建立了上消化道出血快速通道、急诊高血压急救单元等以专病为抓手的学科单元的建设探索。新时期以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深入学习理解政策理念,先谋后动、规划引领、借鉴经验,按照高质量发展要求,2021年启动了“复苏医学中心建设”工程,这又是在中国急诊专科医联体学科建设发展之路上的一次重大突破,是既往专病单元建设经验总结基础上更高起点、更高层次、更高目标的举措。

复苏医学中心是在中国急诊专科医联体学科发展规划建设的新理念上,体现出了前瞻性、引领性,是新时代急诊医学事业高质量发展标杆的具体体现,是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条件、造福患者、与死神争时间抢速度的“保命工程”。它不仅是对人民群众生命的承诺,更是发挥当前医疗水平、评价医院服务水平的重要窗口,同时映射了国家或地区对人民生命保障的决心与水平,是实施健康中国战略实践的重要标志之一。

复苏医学中心筹备前期经过专家实地走访,多方意见咨询,多轮评估论证,本着尊重规律、把握节奏、接茬实干,经得起历史检验的原则,坚持“全球眼光、国际标准、中国特色、高点定位”理念编制,从顶层设计制定了第一阶段复苏医学中心建设标准。标准包括空间要求、硬件配置、软件设施、队伍建设、信息要求、知识普及、质控体系等七项内容。在建设期间,中国急诊专科医联体全面动员、持续推进,全国遴选试点医院,总结优化建设发展经验,充分发挥医联体上下联动、广泛覆盖的优势,构建以复苏医学为中心的省市急抢救医疗服务新格局,为提升城市急抢救医疗服务能力做出新的重大贡献。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寄予厚望的中国急诊专科医联体复苏医学中心呼之欲出,一幅新时代急诊学科建设与发展的新画卷徐徐展开。

3.3注重科研科技创新推动急诊学科发展

中国急诊学科在“十四五”时期以及更长时期的发展对加快科研科技创新提出了更为迫切的要求。科研创新将紧密结合临床,以服务患者为导向,提高救治效率效果为目标,为科研合作创新转化搭建平台,针对急诊的热点、难点协作攻关,推动创新与产品转化并应用于临床,同时注重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中国急诊专科医联体已经建立了“中国急诊科研创新转化基地”,设立了专项科研基金,开展包括智慧心肺复苏单元、智能呼吸机、智能生命体征数据采集系统等专业领域的科研创新探索,同时发掘培养一批爱科研、懂科研、会科研的创新科研中青年人才,带动提升科研骨干思维转换能力,关注临床方案解决现实问题,建立创新科研转化的长效机制。

“穷理以致其知,反躬以践其实。” 循证医学是医学发展的最重要的决策理念、方法和证据支撑,深刻影响到医疗卫生决策、实践、教育和研究的各个方面,基于急诊医学特点,循证医学显得更为重要。在基础医学研究和信息技术发展突飞猛进的新时期,给急诊循证医学带来了新内涵和新要求。中国急诊专科医联体肩负丰富中国急诊医学循证责任,贯彻“循证医学始于临床,让循证医学回归临床”的发展理念,为广大急诊临床医生的临床科研提供方法学和技术上的指引和支持,不断创造条件开展关注实际、注重结局的试验研究,更好地服务于临床实践。目前组织开展了包括消化道出血真实世界研究、急性感染多中心真实世界研究、高血压急症多中心真实世界研究、心肺复苏多中心真实世界研究、高血钾真实世界研究等多项研究。

科技发展、互联网技术持续为急诊注入新动能,其中以5G技术为代表的急诊急救系统打破常规,以5G急救车为基础,配合人工智能、AR、VR和无人机等打造的全方位医疗急救体系,大大缩短抢救响应时间,为患者争取更大生机。日前“5G+医疗健康应用”正式立项,中国急诊专科医联体探索利用5G技术构建高速率、低延时、大连接5G一体化信息体系。建立完善科技创新急诊专家智库,深化远程会诊平台,建立建设急诊大数据平台、急诊在线教学平台、急诊诊治管理平台、质管控制管理平台,开发人工智能辅助工具及临床决策助手,培育可推广的急诊5G智慧医疗健康新产品、新业态、新模式,加快推进部署急诊5G网络、新型基础设施及应用终端,助力多级医院急诊医疗水平的均质发展,快速有效解决基层地区急诊资源不足的问题,大幅度提升救治能力及服务质量。

3.4从社会环境看提高居民急救健康素养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预防疾病和获取健康知识的需求日益增加。急诊急救健康素养不仅是衡量卫生健康工作和人民群众健康素质的重要指标,也是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综合反映。世界卫生组织倡导各国大力开展健康素养促进工作,为实现千年发展目标提供保障。开展健康科普实施全民健康素养促进行动,满足人民群众健康需求,倡导树立科学健康观,促进健康水平,营造健康文化,对于推进卫生健康事业和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2019年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健康中国行动组织实施和考核方案》,强调了科普作为重要内容及实施考核标准,通知明确了健康科普工作的具体任务。提出推进健康科普“两库”工作,到2022年实现“建立并完善健康科普专家库和资源库,构建健康科普知识发布和传播机制”目标,实现“建立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开展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的绩效考核机制”目标。

基于当前急诊急救社会现状和工作要求,坚持以人民健康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牢固树立大卫生、大健康的观念基础,把提升健康素养作为增进全民健康的前提, 根据不同疾病、不同人群特点,有针对性地加强健康教育与促进,共建共享,让健康知识、行为和技能成为全民普遍具备的素质和能力,加强社会动员和统筹协调,坚持打造品牌、创建平台、媒体宣传的方针,中国急诊专科医联体联合专业学会、社会科普媒体组织发起了“急诊急救领域健康科普知识传播计划”,聚焦包括急诊急救领域的相关健康科普工作,聚焦危、急、重、险相关突发事故或疾病的急诊急救知识开展科普宣传。包括制作可视化科普信息,建立科普基金,组建制作团队,出版科普书籍,举办科普大赛,构建传播机制等。将专业的医学知识通过可视化的形式准确地传递给大众,从而帮助大众做好相关知识储备,提高公众对急诊急救的关注度,改变不良生活习惯,倡导健康生活方式,积极预防疾病发生,让广大群众成为自身健康管理的“第一人”,为推动我国急诊急救防治事业做出贡献。

东风浩荡万里澄。中国急诊专科医联体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抓住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抓重点,补短板,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已经形成上下贯通、执行有力的组织体系;在贯彻政策落实、完善学科体系、构建教育体系、制定规范指南、探索创新模式、开展科研项目等各个方向同步推进,实现了急诊学科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创新发展,形成了多维度阶梯化的发展模式。

展望新时期,高质量发展大势浩荡前行,高质量发展共识格外凝聚,奋斗号角分外嘹亮。在防疫工作成为常态的背景下,急诊事业不仅面临着更加艰巨的任务和考验,也蕴藏着无限的生机和活力。中国急诊专科医联体永远坚守初心使命,砥砺前行!新时期顺应国家健康战略,于医学时代大潮中探究急诊发展规律,乘势而上、勇于变革、奋发有为,永葆生机与动力,在新时代新征程展现新气象新作为。惟愿每一位急诊人都奋力永进,在时代大潮中勇立浪头、奋勇搏击,以一份优秀的答卷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猜你喜欢

联体专科高质量
坚持以高质量发展统揽全局
咸阳何以“一路向阳”——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
高质量项目 高质量发展
2020年全国成人高校招生统一考试时间表
“三部曲”促数学复习课高质量互动
医联体:“联体”更要“联心”
医联体,“联体"更要“联心"
山东省首个专科医联体成立 55家联盟医院正式挂牌
中国全面启动医联体建设试点
论国内本科和专科的异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