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国有企业财务内部控制思考

2022-11-15朱莉

经营者 2022年4期
关键词:信息沟通企业财务财务

朱莉

(绵阳创新资产经营管理有限公司,四川 绵阳 621000)

一、引言

自2008年我国颁布《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以来,企业内部控制经过了十多年的发展,内部控制体系越来越完善,企业的财务内部控制意识越来越强,信息化建设也为企业防范各类风险提供了保障。当前国有企业面临的内外部环境因素复杂化,对财务内部控制工作的要求也在逐渐提高,国有企业须构建有效的财务内部控制体系,保障资产安全、完整,使各项管理活动合规,提高自身的经济效益。

二、财务内部控制相关概念

财务内部控制的目的在于保障企业各项经济活动顺利推进,指导企业的经营活动有序开展。要规范企业各项经营管理活动,对企业的财务管理实施全面控制,促使财务活动与内部控制的各项要求相适应。

三、国有企业财务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

(一)财务内部控制环境不佳

财务内部控制环境是企业财务内部控制工作的基础,但部分国有企业内部人员并没有认识到财务内部控制工作的重要性,甚至认为财务内部控制工作仅是财务部门的工作,没有严格按照财务内部控制体系的要求落实管理机制,导致财务内部控制难以有效执行。

(二)财务风险评估不合理

长期以来,国有企业对财务风险的重视程度不足,没有成立专门的风险管理部门或风险管理岗位,也没有通过科学的评价机制分析各类风险。

(三)财务控制活动不完善

财务控制活动主要包括预算管理、会计管理、固定资产管理等。但在财务内部控制的过程中,很多国有企业各环节的管理机制不明确,主要的控制活动不够规范。

(四)财务信息沟通不力

很多国有企业没有制定财务信息沟通机制,财务信息难以在企业内部得到及时、有效的传递,内部人员对财务信息沟通比较懈怠,没有明确财务信息沟通的责任。

(五)监督体系不完善

当前,我国大部分国有企业的监督靠内部审计完成,但部分国有企业的内部审计不具有独立性和权威性,甚至由财务部门负责,这严重影响了内部审计工作的开展。

四、国有企业财务内部控制改进策略

(一)优化财务内部环境

财务内部控制环境是企业财务内部控制工作的基础,很多企业没有对财务内部控制各环节工作落实相关管理要求,控制环境无法得到保障,因此企业要着力加强对财务内部控制环境的建设,具体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形成对财务内部控制的正确认识

首先,企业内部管理层要转变自身的管理理念,认识到财务内部控制工作的重要性,改变传统管理模式下对内部控制工作的错误认知,不能将财务内部控制工作仅当成财务部门的工作。应该认识到财务内部控制贯穿经营的各个环节,只有全体员工参与财务内部控制,对各项工作进行深入梳理与分析,并根据财务内部控制工作的要求,优化企业各部门的管理制度,形成有效的管理体系,切实提高财务内部控制工作水平[1]。

其次,企业在管理过程中,要将财务内部控制工作作为落实企业管理要求的重要方法,重视财务内部控制建设,构建财务内部控制体系,通过有效的措施推动财务内部控制体系顺利落地。管理层应要求全体员工主动参与到财务内部控制建设中,拉近企业员工和企业管理层之间的距离。管理层要亲自参与财务内部控制工作,在企业内部加强培训宣传,形成上行下效的氛围,促进企业更好地发展,不断优化企业财务内部控制工作的具体管理方案与组织架构,明确各岗位、各部门的考核指标,促使相关人员落实财务内部控制工作。

2.研究财务内部控制工作和企业战略的衔接点

财务战略是企业内部控制工作的指引,财务内部控制工作必须结合战略目标有序推进。企业要制定财务内部控制工作的目标,实现国有企业的资产保值、增值,避免国有资产流失。要确保国有企业在可持续发展的轨道上做大做强,须明确企业的管理目标,使企业内部的各项管理流程精细化,使风险得到控制,从而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的目标。企业要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研究内部控制实施的具体规划,对自身的内部环境和各项管理工作进行全面分析,判断自身要达到财务战略要求所需要的资源支持,通过合理的管控机制全面管控财务内部控制工作中的各类问题,并制订应急处理方案,实现对财务内部控制工作的全面分析与指导。

(二)改进财务风险管理体系

1.构建专业的风险管理团队

首先,国有企业要制订风险管理人才培养计划,结合自身的总体战略,明确对财务内部控制人员的要求,确保企业的各项风险可防、可控,要加强人力资源规划,按照国有企业的管理模式与管理机制,培养一批专业的风险控制人员。

其次,要重视对风险管理人员的招聘。国有企业要根据自身的管理工作目标,制订企业财务、内部控制工作人员的招聘计划。

最后,要加强风险管理人员培训。国有企业要形成一套针对风险管理人员的培训机制,明确风险管理人员的培训需求,在内部落实培训计划。开展培训工作之前应做好需求调查,明确培训重点与培训方向,在企业内部汇总、整合各项风险管理计划之后,根据自身的情况落实培训跟踪机制,确保培训计划有效执行,并不断总结经验,使培训机制不断完善,动态调整培训工作[2]。

2.全面分析国有企业各类财务风险

国有企业要动态分析自身在发展过程中的财务风险,避免风险对企业造成严重后果。

国有企业要认识到,在发展的过程中,各类因素都可能给自身带来不确定的影响,因此要全面分析经营环节的各类因素,通过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式,判断各类因素可能对企业造成的影响。当无法获取定量分析数据或定量分析不符合成本效益原则时,应该采用定性分析的方式分析企业可能面临的各类财务风险,并针对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和风险的影响程度,将风险分为不同的级别。将发生可能性大或影响程度高的定义为重大风险,将发生可能性一般或影响程度一般的定义为一般风险,将发生可能性小且影响程度低的定义为次要风险。对于重大风险,国有企业要及时采取应对措施,避免其发生给企业造成不可挽回的后果。对于一般风险,国有企业要通过风险分担、风险控制的措施,将其控制在可接受范围内,避免一般风险对国有企业产生影响。对于次要风险,国有企业可以采用风险承受的方式应对,因为次要风险发生的可能性较低,且难以对企业造成明显影响。例如,国有企业将资产负债率高于某一值设定为重大风险,因为资产负债率过高时,表明国有企业可能存在偿债方面的风险,可能出现偿债能力不足甚至破产的情况,增强企业的偿债能力,可以避免企业资金链断裂。

(三)优化财务控制活动

1.优化全面预算管理

全面预算管理是财务内部控制活动中的重要管理流程,国有企业要通过优化财务预算管理体系,使财务控制更加有效。

首先,要明确预算组织体系。国有企业要在内部设立预算管理委员会,作为预算管理工作的决策机构,负责预算的最高决策,并在预算管理委员会下设预算管理办公室,负责预算的日常管理工作。企业内部的其他部门作为预算管理的执行部门,要明确自身的工作任务,并根据预算工作要求制定相应的管控措施,落实预算管理。

其次,国有企业在预算编制过程中要按照上下结合的原则,听取基层人员的意见,同时落实管理层的要求,通过上下协调与反复沟通,形成最终的预算管理指标。预算编制不仅要采用增量预算法,还要结合零基预算的方式开展预算编制。零基预算法主要用来对企业内部变化较大、发生频率较低的费用进行编制,如会议费、培训费等;而对于变动小的费用,如企业的水电费、人工薪酬等,可以采用增量预算法。

再次,预算编制完成之后,要严格按照预算工作的要求执行。各项费用的收支要控制在预算范围内,对于超预算的,要严格执行预算外审批流程,只有通过审批才能执行。在预算执行过程中,要对预算开展情况进行定期的差异分析,判断预算管理要求和企业的战略匹配程度,分析企业在预算执行各环节是否存在差异,并对差异及差异产生的影响进行深入探讨,使预算执行更加有效。

最后,要加强预算工作考核。企业在预算考核过程中要完善考核机制。预算管理要求考核各主体对预算进行完善,并通过合理的奖惩机制,促使企业内部成员主动按照预算要求开展收支。

2.优化企业的固定资产管理

首先,国有企业要针对固定资产管理工作明确岗位职责,针对固定资产的采购、使用、维护、处置等各环节的工作内容,明确各岗位的管理要求。

其次,加强固定资产日常管理。国有企业要对固定资产加强日常管理,编制固定资产管理卡片,为各类固定资产统一编号,并通过信息系统及时记录固定资产的发放、流转等状态。

再次,建立固定资产的清查盘点机制。国有企业要对固定资产进行定期盘点,分析是否存在账实不符的情况,使企业管理层及时掌握情况,并制定相应的管理措施,对相关责任人进行追责。

最后,优化固定资产的报废工作流程。国有企业报废固定资产时要对固定资产的原值、净值等信息进行分析,对金额较大的固定资产,应该聘请专业的资产评估机构进行价值评估。

3.优化资金管理活动

资金管理是资金投资、筹资、日常管理活动的总称。优化资金管理能够防范国有企业在经营过程中的资金风险,提升国有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国有企业资金管理内部控制的目标是论证投资方案的可行性,优化筹资项目,并在日常资金管理中控制资金风险。

投资活动中的主要风险包括没有按照决策程序开展投资,投资效益差导致国有资产流失等问题。筹资活动中的主要风险包括筹资结构不合理、筹资成本过高、筹资规划不完善导致的企业资金链断裂。资金日常管理过程中的风险主要是银行账户的管理未经审批、银行账户管理混乱、人员分工不明确等。

为了改进国有企业的资金管理活动,要规范各层级人员在投资工作中的权限和责任,按照投资金额大小,对重大投资进行集体决策,并报国资委审批或备案,防范舞弊行为。在筹资活动中,要对投资方案的合理性进行评估,结合经济形势和企业的资本结构,分析能否有效控制成本。在资金日常管理活动中,要明确资金支出的审批权限,并规范银行账户的开立、变更、撤销流程。

(四)及时沟通财务信息

1.国有企业内部要完善信息沟通机制

通过信息沟通使企业管理层的决策更加贴合企业的实际情况。企业要加强上下层级的沟通及同一层级之间的沟通,实现持续有效的沟通,并根据沟通对象及时对工作作出反馈,形成良性沟通机制,推动内部控制体系的完善[3]。

2.针对财务信息沟通构建制度体系

企业要对财务信息沟通进行全面梳理与总结,分析财务信息沟通工作的要求。例如,在企业的赊销过程中,业务人员发现客户的经营情况出现问题时,要将相关信息及时传递给财务部门,要求财务部门下调客户的资信。若销售部门没有及时将相关信息传递给财务部门,未来发生外账时,应该对责任人作出惩罚。

(五)完善监督机制

1.国有企业要设置独立的审计部门,并确保审计部门的独立性和权威性

内部审计部门由企业的董事会独立领导,审计国有企业的各项财务工作和内部控制执行情况,分析企业供产销各环节是否存在疏漏,并判断国有资产是否安全、完整。

2.完善审计工作的监督机制

国有企业要在制度体系方面明确审计工作管理的要求,明确审计程序、方法、原则、制度,确保审计部门按照审计相关要求开展审计工作,并加大对审计工作的宣传力度,加深相关人员对审计工作的认识,规范审计管理流程与管理机制。

五、结语

文章以国有企业财务内部控制为基础,研究国有企业财务内部控制工作的要求,认为当前国有企业财务内部控制虽然取得了较大的进步,但还存在内部控制环境不健全、风险评估不合理、控制活动不完善、信息沟通不力、监督体系乏力等问题。国有企业未来在开展财务内部控制的过程中,要结合自身实际存在的问题制定相应的解决措施。同时,国有企业要认识到财务内部控制体系并非是一成不变的,其应随着企业的发展不断优化,以助力各项管理工作的开展。

猜你喜欢

信息沟通企业财务财务
特朗普集团“财务大管家”认罪
企业财务舞弊行为与企业高层相关性研究
欲望不控制,财务不自由
制造企业财务内部控制体系的优化对策探究
去杠杆与企业财务绩效
去杠杆与企业财务绩效
分析师关注对财务重述的双重作用
分析师关注对财务重述的双重作用
财务风险的对策与探究
国有企业财务精细化管理措施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