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生数学易错题提前干预策略研究

2022-11-14林丽蓉

名师在线·上旬刊 2022年11期
关键词:易错题有效策略小学数学

摘 要:易错题是小学阶段学生数学学习中的一大“拦路虎”,极容易导致学生数学学习中出现这样那样的错误,降低数学学习效率。小学数学教师在做好知识讲解与渗透工作的同时,还有必要高度重视易错题的解决。这其中,提前干预便凸显出了重要的作用。文章便立足于小学数学教育实践,以易错题的提前干预为切入点,详细阐述与探讨了小学数学教学中有效加强干预引导学生尽可能地避免做错易错题目,提高学生实际数学学习质量的策略与方式方法。

关键词:小学数学;易错题;提前干预;有效策略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7-1737(2022)31-0055-03

引  言

在一个人的成长与发展过程中总是会不可避免地遇到许多问题造成一些错误,这些错误构成了一笔特殊而宝贵的人生经历。具体到小学阶段的学生,他们年龄小,认知与理解能力有限,另外,还存在着一些不良的学习习惯,如注意力不集中、粗心、马虎等,這就使他们在学习中极容易出现各种各样的错误。小学数学教师在数学教育实践中便敏锐地意识到,对于一些知识点及由其延伸而来的题目,学生的出错率偏高,若放任不管,势必会形成数学知识的“断层”,制约学生的数学学习效果;但若只是一味地在学生出现了错误之后加以纠正,则又显得有些吃力,不但耗时,而且效果有时还不甚理想[1]。由此,笔者联想到为何不在学生出现错误之前加强干预与指导,使他们减少出错率呢?对此,笔者便立足自身数学教育实际情况进行了大量探索,初步总结与梳理了加强对易错题提前干预的有效策略,现将其简单总结、阐述如下,望能带给广大小学数学教育同人以些许启示,认识到注重提前干预的重要性,并能采用恰当、合理的方式对学生进行提前干预,进而带领学生正确、高效地学习数学知识,发展学生的数学学科核心素养。

一、在对比分析中加强提前干预

小学数学知识是相互联系的,有着千丝万缕的密切关系。因此,一部分数学知识之间有着极强的相似性。小学生年龄小,尚且不能做到透过现象看本质,这便使他们在遇到相似的数学知识点时总是极容易混淆,从而出现种种错误[2]。针对小学阶段学生的这一实际特点,数学教师应想方设法引导学生意识到知识彼此间的联系,与此同时,帮助学生明确不同知识点间的区别。这样才能使学生更加清晰而深刻地理解所学的数学知识,构建起完善的知识框架,进而避免在做相关的数学题目时出错。从这一层意义展开来讲,在对比分析中提前进行引导,是小学数学教师对学生易错题进行提前干预的有效切入点之一。

例如,正数和负数是小学生需要理解与掌握的两个数学概念,在教学中,笔者便有意识地将正数、负数两者各自的概念及相互间的联系与区别都进行了详细的对比,并以表格的形式一目了然地告诉学生两者的关联与不同的细节。就这样,学生得以清晰地了解“比0大的数叫正数,比0小的数叫负数”,理解了“正数前面常有一个符号‘+,通常可以省略不写,负数用负号‘-表示,必须要写”,也明确了“0本身不算正数,也不属于负数”。待有了清晰的对比认知后,学生再遇到“北京某地11月份最高的气温是5℃,记作

( )℃;最低气温是零下4℃,记作( )℃,两者相差( )℃”这类的数学易错题时自然也不会再轻易出错,即不会落下“-4℃”中的“-”这一关键部分,也不会在计算两者相差的部分直接算成“5-4”,而是会先计算“-4”到0之间的距离,再计算0到5的距离,最终再将计算得来的4和5相加得出正确结果。

二、在小组探讨中加强提前干预

一人的智慧是有限的,多人的智慧却可以有效凝聚到一起,迸发出智慧的火花。这是早已被大量的教育实践所证明了的现象。具体到小学阶段学生身上,他们年龄小,对一件事物的认知可能尚且不够全面、清晰,因此,会在学习中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与困难。对此,教师不妨尝试引导学生进行小组合作探究,带动学生在你来我往的互动、沟通与交流中探究学习的本质,深刻把握学习的内涵。从这一层意义展开来讲,开展小组协作式学习提前进行干预,能避免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出现不必要的错误[3]。

例如,“小数的加法”这一节数学知识的教学难点之一在于学生进行小数加法计算时很容易忘记对齐小数点,导致计算出来的结果与正确的结果之间相差较大,而这也是学生数学学习中极容易出错的地方。对此,在教学中,笔者不仅仅向学生讲解具体的小数加法技巧,而且待到相关计算方法讲解完毕后,为学生出示了一道数学例题,即“24.83+51.6=”,然后还特意在黑板上写出了两个数学竖式。

(1)             24.83            (2)             24.83

+   51.6                               +    51.6

__________                      __________

76.43                                   29.99

准备工作做完后,笔者便要求学生按照就近原则组合成学习小组,并以小组为单位尝试分析与探讨上述两个竖式哪一个是正确的,哪一个是错误的,错误的竖式又错在了哪里。因为教师刚刚结束了小数的加法相关计算法则的讲解,所以,学生此时的印象是极为清晰与深刻的。他们在小组中积极交谈,主动发表自己的认识、观点与看法。如有的小组成员认为第二个竖式那样的计算方式是对的,计算时总得把数字对齐,这样才能计算,但很快就有其他小组成员反驳了他的观点,即赞同第一个竖式计算的方式。因为之前讲的是小数加法计算要对齐的是小数点,而不是对齐数字。这两种不同的看法其实恰恰代表了学生进行小数加法计算时有可能出现的两种不同情况。而经过小组的探讨与交流,大家一致认为第一种计算方式是正确的,第二种计算方式是错误的,因为其并没有对齐小数点。这时,无论小组中哪一名成员都会对本次探讨活动形成了足够深刻的认知与理解,同时,也会意识到对齐小数点在进行小数加法计算时的重要性,从而避免在日后的数学计算中出现类似的错误。而这一深刻认知显然要比学生出现错误后,笔者反复强调更能对其产生深远影响,而这也正是在小组探讨中加强提前干预引导学生尽可能地减少数学错误率的有效体现。

三、在生活情境中加强提前干预

现代素质教育理念提倡生活化的教育教学方式,鼓励教师在教育实践中创设学生熟悉的、亲切的生活化情境,以唤醒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其凭借已有的生活化经验,实现对所学知识更快、更好地理解与掌握[4]。

这其实与小学阶段学生的实际认知特点高度相符。小学生年龄小,若教师单纯只是直白而简单地告诉他们应当怎么做、不能怎么做,学生很容易失去聆听与探索的兴趣,在消极、被动的学习状态中也难以获得预期的学习效果。相反,教师若是能有意识地为其创设生活化的学习情境,则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由此,笔者联想到小学数学教师为了使学生更深刻地认识与理解所学的数学知识,同时帮助学生有效减少不必要的错误,可以尝试着将小学数学知识与学生已有的实际社会生活相结合,并据此进行提前干预。这也是一个有利的方法。

以“直线、射线、线段”这一节数学知识为例,对于所接触到的三个数学概念,学生极容易出现认知上的障碍,发生混淆,做一些数学题目时也经常出现张冠李戴的现象。针对这一情况,笔者在新知讲解环节便有意识地从学生生活中常接触的事物入手,带领学生一起走进直线、射线、线段相关知识的海洋。笔者引导学生回忆铅笔、高速公路、手电筒射出的灯光这三种事物。这都是学生再熟悉不过的事物了,因此,当提到这三种事物,学生很容易便能回想起来。以此为前提,笔者又引导学生尝试着概括与总结铅笔、高速公路、手电筒这三种事物各自的特点。为了避免学生不知道该如何表达的情况出现,笔者以铅笔为例进行了表述:“铅笔有两端,这让它的长度是有限的。”有了这一示范在前,接下来,学生也对高速公路与手电筒进行了表述,如“高速公路看起来没有两端,它可以一直延伸,我们没有办法测出它的长度”,而对于手电筒的表述则是“手电筒射出的光可以照到很远很远的地方,但是再远也仅仅只是一个方向的远,手电筒的一端是固定的”。联想这三种生活中的事物,学生再尝试着去理解“直线、射线、线段”的概念自然也便变得简单而轻松,不需要死记硬背三者各自的概念。而学生在对这三个概念形成深刻的认知后,再遇到一些有关三者的数学题目自然也便能做到从容应对、高效解决。

四、在动手操作中加强提前干预

“做中学、学中做”是被大力提倡的先进教育理念之一,其强调的是学生不能仅靠死记硬背学习与记忆知识,而应积极付诸各种“做”的活动,以在“做”的活动中更深刻地感悟所学到的知识,对其有足够全面的理解。小学生虽然年龄小,但是他们的动手操作能力不弱。相反,他们有着比成年人更强烈的动手操作热情[5]。由此出发,小学数学教师不妨结合所教学的数学知识,巧妙而灵活地组织各种新鲜有趣的动手操作活动,尽可能地为学生创设“做”的情境,以让学生在动手做一做、动脑想一想的活动中加深理解、锻炼能力。而学生在“做”的过程中获得了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认知后,也能大大降低一些数学题目的错误率[6]。

可以说,在动手操作中加强提前干预也是面对小学生数学易错题提前进行干预的有效策略。

例如,在教学“小数的意义”这一课时,笔者便有意识地引导学生用尺子去测量自己书本、铅笔盒、书包等的长度,并将测量的结果一一記录下来,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会遇到长度正好是“5 cm”“10 cm”这样的数字,也会遇到“6.5 cm”“10.3 cm”这样的单位。这时,笔者会询问学生“5 cm”“10 cm”与“6.5 cm”

“10.3 cm”这些长度的区别是什么,学生很容易就能区分两者最明显的区别便是多了一个“.”。以此为基础,笔者再引导学生:若是把“6.5 cm”“10.3 cm”中的“.”去掉是否可以?学生尝试着将小数点去掉,发现变成了“65 cm”“103 cm”,而这显然是不对的,也从侧面表明了小小的“.”的重要性以及其存在的意义。而这也使学生在更加深刻地理解了“小数”这一崭新的数学概念的同时,在日后的数学学习及其相关题目的解答中也能格外注意“.”不能被省略,而这显然便是在动手操作中加强提前干预,避免学生出现相关错误。

结  语

小学生受主客观原因的影响在数学学习中出现各种各样的错误是一种正常的现象。小学数学教师应尊重并正视学生的这一数学学习行为,但不能放任不管。须知,小小的错误积累下去也会形成大大的知识漏洞,影响学生的实际数学学习效果。教师对学生易错题的提前干预,充分考虑了学生极容易出现错误的知识点及其相关题目,以此为前提再进行有针对性的引导,不仅可以使学生在接受知识的过程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还可以使学生避免出现许多不必要的错误,显著提高数学教学的质量。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对学生数学易错题进行提前干预的必要性及其重要意义。当然,有效的提前干预策略众多,并不仅仅限定于上述笔者所提到的几个方面,日后笔者也仍将进一步大胆创新,积极探索,勇于付诸实践,并积极做出调整,以一种灵活而巧妙的方式帮助学生更加扎实、有效地学习数学知识,促进其数学素养与能力的有效提升。

[参考文献]

娄嫚.小学数学易错题提前干预方略[J].考试周刊,2018(65):94.

陈秀菊.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易错题的提前干预策略探究[J].情感读本,2019(11):127.

王开武.谈干预易错题的有效途径[J].学周刊,2021(02):81-82.

温海.渗入易错题,提升小学数学课堂提问的有效性[J].陕西教育(教学版),2020(Z2):45-46.

袁西富.试析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易错点的干预研究[J].数码设计,2019(04):142-143.

贺菊香.对学生易错题提前干预的策略研究[J].读写算,2019(06):98.

作者简介:林丽蓉(1977.10-),女,福建泉州人,

任教于福建省泉州市通政中心小学,一级教师,曾获泉州市鲤城区“教坛新秀”、泉州市鲤城区“先进德育工作者”、泉州市鲤城区“优秀班主任”、泉州市鲤城区“骨干教师”、泉州市“骨干教师”称号。

猜你喜欢

易错题有效策略小学数学
高中数学不等式易错题型及解题技巧分析
常见的三种易错题型及对应的策略
错题再现,发现本源
浅析初中地理课堂合作小组创建的有效策略
小学语文教学激发文本阅读兴趣的有效策略
构建职校高效语文课堂的有效策略
有效开展幼儿游戏课程教学的策略探究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