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整合教学内容,优化小学数学课堂教学

2022-11-14袁秀娟

师道·教研 2022年4期
关键词:平行四边形习题多媒体教学

袁秀娟

在当代教育改革的背景下,小学数学的教育倾向于培养学生的核心能力。也就是说,教师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应通过“学习+训练”的模式提升学生对知识的运用能力,在问题的解答中寻找学生学习中的不足,进而有针对性地开展育人工作。从本质上说,这是一种教学内容的整合,也要求教师要在素质教育的理念下,秉持以学生为中心的原则,采用游戏式教学、多媒体教学及创设情境等方式,进一步凝练教材中的知识点,梳理教材中的知识脉络。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引导者,应改变传统教学模式的弊端,明确学生的主观效用,为构建优质小学数学课堂奠定基础。

一、游戏式教学方法,启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游戏式教学方法是以游戏为基础,通过游戏来营造轻松氛围、带动学生学习兴趣的教学方法。小学生在游戏式教学方法的带动下,容易被激发强烈的学习热情,并快速地投入到学习中来。相对于传统教学模式,游戏式教学方法在形式上予以创新,并对教材中的知识点予以整合,需要教师以教材为基础,巧妙地设计教学游戏,使游戏能够为教学所用,让学生在“玩”中有所“学”,收获更多的学习快乐。如在小学数学“两位数的加减法”教学中,教师可预先准备磁铁小棍,在课堂教学时,用小棍吸在黑板上构成一个错误的算式,如“99-45=30”,教师应让学生观察黑板上算式的错误之处,由学生依次到黑板前进行纠正,但每个学生只能挪动一根小棒。这一游戏式的教学方法不仅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还考察了学生的“两位数加减法”的相关知识。在这一活动中,学生的参与性非常高,通过挪动等式右侧的“30”中的两根小棒,就完成了游戏任务,将“3”挪动一根小棒变为“5”,将“0”挪动一根小棒变为“4”,于是就得到了“99-45=54”的正确算式。通过游戏法的教学,教育者可以发现,学生在参与游戏的过程中也挑战了自己随机应变的能力,即如何在短时间内思考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在这个游戏之中,学生们虽然走了不少的“弯路”,为游戏增加了难度,但学生之间互相帮助,以合作的形式完成了游戏的任务,学生也从游戏中得到了锻炼,收获了快乐,对数学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二、多媒体教学方法,构建多彩的数学课堂

多媒体的教学方法在当代教育中极为常见,当下时代是信息化主导的时代,电子信息技术与教育体系的融合,为我国教育领域的诸多方面提供了发展的方向。自2010年以来,多媒体教学器材已经普遍应用于教学课堂之中。然而由于教师的教学习惯等因素,实际教学中教育者对多媒体器材的应用程度并不高,受传统教育应试思想的限制,教育者会认为“板书”教学方法比多媒体教学方法具有更多的优势,这也导致课堂的学习氛围过于“紧张化”,学生的学习压力较大。多媒体教学方法具有直观性较强、形象度较高等优势,能够将数学中的一些抽象知识更加立体地表现出来,这是传统教育模式中难以做到的。如在小学数学知识“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的学习中,传统教育模式下教师会用纸板做成相应的图形,再通过剪切、拼合等流程,得出“S平行四边形=a·h”的公式,但在展示的过程中,教师的操作会浪费大量的时间。此外,由于教学用具的大小限制,教师的展示过程未必能够带给所有学生清楚的认知。而多媒体教学方法则可以在大屏幕中,将“S平行四边形=a·h”的推导过程展示出来,教师在屏幕中拖动剪切的部分即可,学生也能够更加直观地看到平行四边形至矩形的拼合过程,对“S平行四边形=a·h”公式的理解也更加深入,促进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掌握更加熟练,学生在多媒体的教学模式之下也能更加快速地接受知识。然而,教育者要注意多媒体教学方法的运用,切忌过度使用,以免喧宾夺主,使小学数学课堂丧失丰富性。

三、竞赛式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

小学教育阶段的学生具备强烈的好胜心理,这是成长特性所致,在数学教学中,教师也可利用这一点,设计竞赛式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良性竞争中巩固知识,以实现对知识内容的整合。如在“分解因式”方面知识的學习中,教师就可列出习题组,如“A.216、125、75;B.198、152、45;C.88、63、512”让学生在同一的时间内对这些题组进行分解因式,评出最好最快的学生,颁发“计算小能手”的勋章以激励学生的积极性。“分解因式”是小学数学中的一大难点,习题训练对学生巩固这部分知识来说非常有效,但“题海战术”又会让学生感到疲劳和乏味,长时间的习题训练并不可取,要想提升学生的计算能力,就必须从提高学生的计算效率入手。在这道习题组中,通过分解因式的原理,可将A组的数值分解为“216=2×2×2×3×3×3;125=5×5×5;75=3×5×5”,B组的数值分解为“198=2×11×9;152=2×2×2×19;45=5×3×3”,C组的数值分解为“88=11×2×2×2;63=3×3×7;512=2×2×2×2×2×2×2×2×2”,教师在学生竞赛结束以后可给出了第二个问题:“你在这些数值中发现了什么有趣的事?”学生从中可以发现“216=6×6×6”“512=8×8×8”,等等。数字的世界是非常奇妙的,竞赛式的教学方法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对所学的知识进行整合,并通过有趣的学习方法巩固学生的基础,让学生在快乐中训练能力。

四、归类化教学方法,总结学生所学的知识

小学阶段的数学知识系统性较强,教师可根据题型的种类总结为不同的类型题,如常见的“鸡兔同笼问题”,通常指代存在两个未知数的问题,而并非单纯的“鸡与兔”的问题,只是对这类数量关系形式相同的问题的代称;或是“二人相遇问题”,也可衍生为“轮船行驶”或是“火车行驶”,其本质上与“工程问题”也类似,但教师要对不同类型的问题加以区分,帮助学生梳理数学知识,形成具体的知识体系,才能更好的整合教学内容,使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形成有效记忆。对数学知识进行板块分类是非常重要的,小学生对知识的总结能力较差,需要教育者作出教学引导,帮助学生对所学知识形成系统化的认知。同时,教师再配合相关习题,让学生对知识的板块化认知更加强烈,归类化教学方法对小学数学课堂的教学效率提升非常有效,在形成系统化知识的同时,学生的数学思维也得强化,在日后的习题联系中,学生面对应用题能够快速判断出相应的类型,并在潜意识中调取有用的知识信息,形成完善的思维逻辑,从而提升解题效率,确保解题的质量。

责任编辑 邱 丽

猜你喜欢

平行四边形习题多媒体教学
从一道课本习题说开去
抓住习题深探索
平行四边形在生活中的应用
精心设计习题 构建高效课堂
“平行四边形”创新题
对一道平行四边形题的反思
判定平行四边形的三个疑惑
多媒体教学在语文课堂的有效应用
多媒体教学为高中语文课堂插翅添翼
如何正确认识多媒体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