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项目学习法助推“五育融合”的实践探索

2022-11-14陈英

名师在线·中旬刊 2022年11期
关键词:五育融合项目化学习实践探索

摘 要:对当今的教育工作者而言,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已成为重要的目标,“五育融合”也成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深入探索的重要内容。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教师既要引导学生掌握绘画技巧与专业知识,又要让学生学会运用自身所学知识解决与美术相关的实际问题。文章从项目学习法在小学美术中的运用原则出发,分析了美术与其他学科融合的价值,并对项目学习法在美术教学中与语文、数学、音乐等学科融合的具体途径展开探讨,以期更好地实现“五育融合”。

关键词:项目化学习;“五育融合”;小学美术;实践探索

中图分类号:G40-0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7-1737(2022)32-0005-03

引  言

项目学习法,是一种以项目为基础的学习方式。在基于项目学习法的教学模式中,教师依据学科内容为学生提供能够独立进行探索的主题,引导其自主探索,独立设计学习方案,收集相关资料,再对自身收集的资料进行归纳与整理,最终形成结果。在完成探索任务后,学生还要进行反思与评价,以此寻找自己在项目学习过程中存在的不足。由此可见,要想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更好地运用项目学习法,教师需要对学生进行正确引导,同时要在设计教学过程时进行详细分析和全面规划。

一、项目学习法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运用原则

(一)主体性原则

教师在运用项目学习法时应对自身定位具备正确认知,即自身仅扮演引导者的角色,学生才是项目实施的主体。因此,教师需要对学生所处阶段的身心发展特点与认知特点进行综合考量,并以此为依据选择与学生更为契合的项目主题。为达到此目的,教师可采取访谈或调查问卷等方式了解学生的兴趣所在,为确定项目提供依据。

(二)可行性原则

在小学美术教学中运用项目教学法,教师应掌握项目探究的可操作性,因此,需要结合美术教学内容与学生实际情况,兼顾学校与家长等各方面因素,综合考量后再确定主题。例如,针对低年级学生,应尽量避免为其制订难度较大的探究主题,以免打击其探究积极性[1]。

(三)实践性原则

应用项目学习法旨在提升学生运用自身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实践性原则是制订探究项目时的重要原则。尤其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教学内容涉及自然、生活、社会等多方面,为教师提供了更多思路。教师应将探究项目融入学生实际生活,使其在探究的同时完成动手、动脑等环节,并能充分感受到美术在社会与生活中的作用。

(四)创新性原则

创新性原则是近年来一直提倡的教学理念之一,因此,教师应在设计项目化学习主题的过程中遵循创新性原则,使学生探究的项目不落窠臼,以此來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

(五)发展性原则

小学阶段是学生各方面取得发展的关键时期,应用项目学习法应以发展学生综合素质为主要目的,使其在通过项目探究收获美术相关知识与技能的同时,提升自身思维能力、收集整理资料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及人际交往能力等,以此发展学生的综合素质[2]。

二、在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中融入其他学科的价值

在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中适当融入其他学科,有利于美术教师设计出更适合小学生的探究项目,使项目学习法发挥更大的价值[3]。

首先,在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中融入其他学科,有利于不同学科知识实现整合渗透。将美术学科作为各学科融合的纽带,能提升彼此间的关联性,使知识融会贯通,合而为一,最终形成完整的知识系统。

其次,在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中融入其他学科,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美育是基础教育的组成部分,美术学科更承担了艺术育人的重要责任。将其他学科融入美术教学中,能提升学生对知识的认知能力,有利于其将抽象的知识具象化,以此增强学生的想象力、记忆力及创造力等多方面能力,进而提升各学科的学习能力,实现全面发展。

最后,在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中融入其他学科,有利于丰富学生内在情感。不同学科渗透是丰富学生情感的重要途径之一,也是落实“五育融合”的重要措施之一,能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念。例如,将语文学科融入美术课堂教学中,能将语文学科中的诗词与国画鉴赏建立联系,使学生提升自身的审美情趣;将音乐学科融入美术课堂教学,能引导学生体会作品意境,收获更为良好的情感体验。由此,学生不仅能充分感知美,更能强化对世界的认知[4]。

三、基于项目学习法,在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中融入其他学科的途径

(一)融入语文学科

为使语文学科融入美术课堂,教师可积极寻找美术学科与语文学科的共同点,即人文内容。语文学科涉及的文史知识与美术学科涉及的文史知识存在一定的重合。例如,语文中的古诗词与美术中的作品鉴赏即可建立有效联系。古诗词是古人在现实生活中用于表达自身情感与精神寄托的常用方式,而美术作品也是人们抒发自身内在情感的一种重要方式。“诗情画意”便是语文与美术学科关联的最好诠释。诗词中的文字能为人们提供丰富的意象,使人想到美妙的画面,而画则可以展现诗词里想表达的意象。

在设计探究项目时,教师可选取人教版美术六年级(上册)第12课“中国画与油画”,作为与语文学科相结合的探究项目。此课旨在引导学生了解中国画与油画各自的特点,感受中国画的艺术境界,提升学生审美能力与感知能力。在鉴赏中国画环节,教师可选取徐渭、郑板桥等相关人物,他们不仅擅长作画,且具备较高的文学功底,能满足语文学科与美术学科相结合的需求。以徐渭作品《墨葡萄图》为例,此图以水墨手法绘制了数颗墨葡萄,表面给人的观感平平无奇,但结合所题诗句“半生落魄已成翁,独立书斋啸晚风。笔底明珠无处卖,闲抛闲掷野藤中”则能引发观赏者深层次的感受。以个性强烈著称的徐渭一生命运多舛,其常在忧惧之中慷慨悲歌,晚年贫病交加,因而不难看出,《墨葡萄图》表面画的是葡萄,实则在以葡萄比喻自身笔下明珠,抒发了怀才不遇的落寞感。尤其四句诗中,不仅形象地写出了葡萄是“笔底明珠”,更将自身才华比喻为“笔底明珠”,一语双关地写出了怀才不遇、不为人识的怨愤之情。纵观其一生,徐渭不仅具备不畏权势的优秀品质,更在艺术上独具风格,其所创立的泼墨大写意画派与青藤画派至今仍为人所称道,其画往往在汲取前人精华之后,独树一帜,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因此,教师可引导学生对《墨葡萄图》开展项目化学习,为其设计“了解此画作者的身世”“了解此画所用技法”“分析此画中所题诗句的内涵”等项目,使学生在探究美术作品的同时提升语文理解能力,促进“五育融合”。

(二)融入数学学科

美术与数学之间的关联尤为密切,创作美术作品离不开数学要素,美术也能在一定程度上辅助学生解决数学问题。例如,面对数学中的几何内容,学生在学习三角形、长方形、正方形、圆形等图形后,即可在美术项目探究中进行积极应用,以此提升作画的精准度。而数学中的几何问题更是需要一定的美术功底,在作图准确的情况下才能更好地解答数学问题。而更具趣味性的是,数学是一门严谨的学科,精确与严谨是其不可或缺的元素,但美术作为一门人文学科,并不存在绝对的“对”与“错”,只要敢想敢画,教师都应鼓励学生进行美术探究。或许正是因为这样的“矛盾”,美术与数学的融合,才更有利于学生树立辩证思维,使其在严谨中体验趣味性,在趣味中不忘严谨。

在设计探究项目时,教师可选取人教版美术二年级(下册)第8课“对印的花纹”为学生制订与数学学科相结合的探究项目。此课旨在引导学生了解对称图形的特点,并认知实际生活中对称的物品,如衣服、花瓶等。对二年级学生而言,他们尚未学习“对称”的相关概念,因此,教师在探究项目中渗透相关数学概念,可以为其后续学习扫清障碍。在“找找生活中有哪些图形是对称的”探究项目中,学生能提升对周围常见事物的观察能力与概括能力,并逐步开启抽象思维。对小学低学段的学生而言,建立和发展抽象的数学思维有一定的困难,而美术正是引导学生将抽象思维具象化的重要手段。在观察周边事物时,学生容易发现对称事物,并将其归纳为图形,以此提升抽象思维能力。例如,有学生发现自己日常使用的水杯,其杯盖是对称的,并在探究过程中顺利将杯盖归纳为圆形,由此总结出圆形也是对称的。此类探究对学生日后数学思维的发展起到了极强的促进作用,更在潜移默化中落实了“五育融合”理念,提升了学生的综合能力。

(三)融入音乐学科

音乐是流动的图画,图画是凝固的音乐,音乐与美术能分别为人带来听觉与视觉感受,看似关联不大,实则融会贯通。音乐诞生时间较早,远在语言产生前,远古人类就开始借助声音高低强弱变化传递情感。在后期生产力水平逐步提升的基础上,便出现了借助各种原生态乐器表达情感的方式。这种原生态乐器所发出的声音,或可视为传统音乐雏形。由此不难看出,音乐也是语言的一种表现形式,它具有沟通功能。在音乐学科中,学生可借助旋律表达情感;在美术学科中,学生则可以通过创作作品来表达真情实感,两者异曲同工。因此,教师可由音乐与美术的此项共同点入手,设计探究项目,提升学生艺术感知能力与表达能力。

在设计探究项目时,教师可将人教版美术一年级(下册)第12课“妈妈的节日”作为与音乐学科相结合的探究项目。此课旨在引导学生了解妈妈日常生活中的辛苦,感受母爱的崇高与伟大。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选取学生较为熟悉的儿歌《小乌鸦爱妈妈》,以儿歌导入美术教学,引导学生从“乌鸦反哺”的故事入手,回忆生活中与妈妈的点滴往事,并思考未来回报妈妈的方法。在确定探究项目时,教师可提出“制作一只小乌鸦的面具,戴上面具为妈妈表演《小乌鸦爱妈妈》”的项目,使学生经历绘画、剪纸、粘贴、唱歌、舞蹈等一系列环节实现充分互动,提升动手动脑能力与表达能力,并在制作与表演过程中实现“五育融合”,学会以美术与音乐相结合的方式表达自身感情。而针对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教师也可激发其创新能力,为其设计如下项目——“除了《小乌鸦爱妈妈》,再探索一种新方法表达对妈妈的爱”。在此项目中,学生开拓了各种新方法,融合美术与音乐两门学科,表达对妈妈的爱。最让教师惊讶的是班上的明明与亮亮组成的探究小组,原本就是好朋友的他们曾共同观看过电影《你好,李焕英》,并对电影的主题曲《萱草花》印象深刻。在此次项目化学习中,明明与亮亮不约而同地想到了代表母爱的萱草,两人在探究过程中用橙色绒线与安全铁丝制作了两棵“萱草”,并将其作为礼物送给妈妈,同时还为妈妈演唱了歌曲《萱草花》。在后期与两位家长进行深入交流时,教师了解到他们都有了惊讶与感动并存的复杂情感,都感觉孩子好像一瞬间就长大了,变得懂事了。正是项目化学习使美术与音乐学科有机结合,为学生带来了新的体验,提升了学生在现实生活中应用美术知识与音乐知识表达感情的能力。

结  語

综上所述,将项目学习法应用于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中,能让学生在学习美术基础知识与提升绘画技巧的同时,掌握其他方面的知识和能力,实现融会贯通,有效利用自身掌握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因此,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应用项目学习法能从客观上促进“五育融合”,使学生在探究一个个项目的过程中获得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提升自身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张庆雅.运用PBL项目化学习模式培养学生的美术核心素养[J].当代家庭教育,2021(33):53-54.

纪海荣.项目化学习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应用要点与策略[J].美术教育研究,2021(21):159-160,163.

魏会.基于项目化学习的小学美术常态课堂探索[J].基础教育参考,2021(07):50-52.

黄家珍.小学高段美术项目学习初探:以“水墨动画”项目开发为例[J].课程教学研究,2020(06):

32-38.

基金项目:本文系莆田市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2022年度课题“基于项目式学习的小学美术校本课程开发研究”(项目批准号:PTJYKT22023)、福建省“十四五”教育规划课题“五育融合背景下小学美术项目化学习课程设计研究”(项目批准号:FJJKZX21-444)、2021年福建省基础教育课程教学研究课题“利用地域景观资源提升学生美术核心素养的实践研究”(项目批准号:MJYKT2021-169)的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陈英(1987.9-),女,福建莆田人,任教于莆田市城厢区南门中特小学,一级教师,本科学历。

猜你喜欢

五育融合项目化学习实践探索
“五育融合”与中国基础教育生态重建
五育融合理念下体育在中学的新发展
“五育融合”与新时代“教育新体系”的构建
打通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多元通道①
以项目化学习为推力的初中思想品德实践教学策略研究
当项目化学习遇见STEAM课程
政治课堂教学中提高学生主体参与的实践探索
新形势下完善国有资产管理工作的实践探索
浅谈新时期煤矿员工教育培训的实践探索
“项目化学习·多元呈现”教学模式的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