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贫地区体育公共服务发展现状调查研究
2022-11-14马晓艳
马晓艳
2020年底,我国打赢了脱贫攻坚战,实现了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的全面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了区域性整体贫困现象。有限的公共体育服务资源供给与广大居民体育锻炼需求之间的矛盾是我国现阶段构建全民健身服务体系的主要矛盾。随着经济水平的提升,脱贫地区居民的公共體育发展也将面临着同样的问题。为了解脱贫地区的公共体育发展现状,解决当地今后公共体育供需矛盾,提供可供参考的依据。本研究采用分层抽样的方法,以同心县常住人口为调查对象,通过调查问卷对同心县公共体育服务满意度进行调查,并通过文献资料法归纳整理当地有关公共体育服务、公共体育管理与公共体育赛事等相关资料,对公共体育发展现状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表明:同心县公共体育设施相对完善,但居民对于公共体育服务的总体满意度较低。在调查结果的基础上,本文有计划的提出了当地公共体育发展的改进意见。
1 研究背景
2020年,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之下,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了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了区域性整体贫困问题,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伟大的历史性成就。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接续推进全面脱贫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刚脱贫出列的农村地区仍处在乡村振兴发育发展的新阶段,因此,脱贫地区在完成全面脱贫和乡村振兴阶段目标的基础上,要进一步巩固拓展脱贫成果,满足当地人民日益增长的经济和文化需求。
2021年,国务院印发《全民健身计划(2021-2025年)》中指出,“深入实施健康中国战略和全民健身国家战略,加快体育强国建设,构建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充分发挥全民健身在提高人民健康水平、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展示国家文化软实力等方面的综合价值与多元功能”[1]我国作为农业大国,有将近56%的人口仍生活在广大的农村,农民体育既是农村文化的重要内容,也是实现健康中国、全民健身国家战略的重要支撑。体育公共服务是必要的体育活动开展的基础,是开展全面健身、促进健康的助力器,能够为全民健身活动的广泛开展提供有效的保障。2019年,根据《国务院关于实施健康中国行动的意见》(国发〔2019〕13号)和《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健康宁夏行动的实施意见》(宁政发〔2019〕36号),同心县相继出台了《同心县全民健身实施计划(2021-2025年)》和《健康同心行动实施方案》,发展全民健身事业。
随着同心县人民生活水平质量的不断提高,体育文化需求不断加深,积极发展当地公共体育服务事业,对当地居民开展公共体育服务满意度进行调查,能够较好的评价2020年之后同心县公共体育的发展现状,对我国脱贫地区公共体育的发展建设提供可参考依据。
2 研究目的
研究通过调查分析脱贫地区同心县社区居民的体育锻炼状况,公共体育场地、设施等安置情况,公共体育服务和管理水平,近年来开展的体育赛事以及当地民族特色相关的体育赛事资源等情况,对当前脱贫地区的公共体育资源及体育活动的开展情况进行较为全面的评价与分析,为当地公共体育建设提供改进意见和建议。
3 研究对象
本研究以同心县公共体育的现状为研究对象,以同心县社区居民为问卷调查对象。
4 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用如下研究方法:
4.1 文献资料法
查阅有关公共体育服务、公共体育管理及公共服务满意度等方面的文献资料,整理精要文献,为本研究提供理论依据;通过中共中央国务院、国家体育总局、宁夏回族自治区体育局官网、同心县人民政府文化旅游体育广电局、统计局等官网,收集整理相关的方针政策文件,为本研究提供政策依据;收集整理同心县公共体育场地、设施等文献,为本研究提供现实支撑。
4.2 问卷调查法
通过参考有关公共体育服务满意度的调查问卷,使用分层抽样法,自行设计编制了一套共涵盖17个项目的社区公共体育服务满意度的调查问卷。并且通过相关领域的专家对问卷进行评价,检验问卷的信度与效度。其中量表项目的计分方式为李克特式(Likert scale)五级量表。
4.3 数据统计法
本研究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及Excel 2016办公软件对调查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5 研究结果
5.1 问卷结果
根据研究需要,本次问卷调查采用分层抽样法,按照性别类型进行分层,n(样本大小)=250,总体N=500,样本比例为n/N=0.5。本次问卷发放份数共500份,且全部有效回收,最终有效问卷为500份。
本问卷通过查阅大量有关公共体育服务的文献资料,最终确定了6个社区居民对于公共体育服务满意与不满意事项,分别为:场地硬件设施、场所服务态度、指导员、体育信息了解、政策规定和民族活动。根据这6个事项,设计相关问卷题目,获取社区居民对于公共体育服务的满意度信息。
5.1.1 样本人员基本信息
通过上表基本信息可以看出,被调查者的性别分布均衡。年龄一项中,中青年人数占总人数的77%,为主要研究对象。每周参加运动次数的一项中,每周运动次数在2次及以下的人占大多数,占比62%;运动次数在3次及以上的人数占总人数的38%。居民对参加体育活动的态度一项中,喜欢参加体育活动的人数最多,占比71%;而冷淡甚至厌恶的人较少,只占总人数的11%。
5.1.2 总体满意度现状
通过SPSS13.0对公共体育服务满意度的五个维度进行总体描述性现状分析,从而展现满意度具体情况。数据如表2所示:
由上表信息可知,样本人员对于公共体育服务的总体满意度较低,为2.44。从具体6个维度来看,满意度从高到低分别是体育指导服务、体育政策服务、体育信息服务、体育组织服务、体育设施服务和民族体育活动服务。
6 结论及建议
6.1 结论
6.1.1 公共体育服务供给主体单一
随着健康中国、全民健身计划和乡村振兴战略的推进,同心县的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高,由此人民对公共体育服务的需求呈现多元化的趋势,但由于公共体育服务的宣传影响力不足且具有非盈利性,因此在同心县除国家和政府外很少有社会组织、企业积极的参与到公共体育服务上来,从而导致其公共体育服务的供给主体单一。
6.1.2 体育场地与设施明显增加
体育场地与设施是进行体育活动的基本物质条件,通过调研发现,同心县体育场地与设施在脱贫攻坚时期明显增加,实现人均体育场地2.3m?,已初步覆盖各城乡。从问卷中可以看出,居民对居住地附近所提供的体育场地和设施满意度较高且认为体育设施的安全性高。从居住地到体育场地锻炼需要的时间来看,有63%的居民需要花费步行20分钟及以上的时间区体育场地进行锻炼,因此,同心县体育场地与设施虽然较为完善,但仍然不能满足居民体育锻炼的即时需求。
6.1.3 公共体育组织管理相对落后
通过问卷及调研发现:(1)当地居民对于场地和设施的维护满意度偏低,当地体育器材及设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腐蚀和损坏,而相关管理部门并没能及时的维护和修理,说明當地体育设施管理员和志愿者对器材和设施的维护监管不到位。(2)当地居民对于当地体育专业指导员的满意度较低,表现在居民认为其所在社区并没有较多的体育专业指导人员,且自己不能得到体育专业指导人员的充分指导。同心县目前拥有经常服务的社会体育指导员182人,人均指导的居为1868人,这说明同心县体育专业指导人员匮乏,不能充分满足居民的需求。(3)当地居民对于当地公共体育服务的站点数满意度较低。根据当地数据显示,同心县现拥有公共体育服务站点共288个,平均每个站点需服务13090人,说明当地相关管理部门并没有提供充分的公共体育服务站点。
6.1.4 公共体育服务信息宣传力度小
调查显示同心县居民对获取当地体育赛事方面信息的满意度较低,不能够方便的获取体育赛事方面的信息,这表明当地体育公共服务信息宣传力度较小,不能调动居民参加体育运动的积极性。
6.1.5 公共体育服务政策导向相对全面
同心县政府积极响应上级的方针政策,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先后出台了涵盖老人、儿童、妇女、残疾人、流动人口等群体相关政策,但通过问卷调查发现,居民对公共体育服务政策并没有充分而详细的了解,参与度低,这也是相关部门需要重视且加强地方。
6.1.6 民族特色体育活动发展形势良好
同心县政府充分发挥了少数民族地区特有的优势,大力发展当地具有民族特色的体育活动。调查显示,居民对当地具有民族特色的体育活动的与传承满意度较高,群众基础雄厚是当地开展民族特色体育活动的优势所在。
6.2 建议
6.2.1 构建公共体育服务多元化供给主体
同心县目前单一公共体育服务模式已不能满足居民日益增长的公共体育服务需求。因此,一方面要完善公共体育财政供给机制,改变以往政府单方面财政投入的局面,从单渠道模式改为多渠道模式,融合社会资完善公共体育服务体系,不断给予社会、市场及个人更加优惠的政策扶持与开放包容的生态环境,在体育活动或比赛中,吸引企业赞助,增加其宣传力度,建立和完善体育产业资源的合理优化配置,吸收民间资本参与公共体育项目的建设、运营、赛事举办等。此外,政府对投资公共体育建设的企业可实施一定的税收优惠,鼓励其参与的积极性,让社会各界力量普遍参与到公共体育建设中。
6.2.2 建立健全公共体育组织管理体系
建立健全当地体育组织管理体系,使当地体育活动更有效地组织与开展,满足当地居民对体育活动的生理和精神的多重需求。要响应新时代要求,不断完善体育组织管理体系运行机制,将创新融入到体育组织管理活动中,公共体育管理部门应当根据当地实际情况,优化公共体育管理部门组织结构,将过去的直接组织管理转变为间接组织管理,将主要任务转向把握群众体育和经济发展动态,引进优秀管理和指导人才以及科学制定公共体育发展规划,与政府各部门之间互相配合,发挥联动效应,共同促进同心县体育事业的发展。
6.2.3 加大公共体育服务信息宣传力度
公共体育服务信息是居民了解体育活动的重要渠道,能够为居民营造参与体育活动的氛围,充分调动群众的积极性。在网络飞速发展的时代,政府可利用新媒体、“互联网+”等线上平台对体育赛事信息、体育常识进行广泛宣传,拓宽信息受众群体覆盖面,将体育信息贯彻落实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保证居民的健身质量。除此之外,政府要充分利用媒体、广播、电视、黑板、悬挂宣传标语等方式,大力宣传参与体育活动及健身的意义、作用,让群众了体育锻炼给身心其带来的益处,营造人们爱体育、爱锻炼的氛围,做到全民健身,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6.2.4 大力推动体旅融合发展
同心县作为少数民族地区,应该积极探索多种体旅融合的发展模式。该县有着丰富的红色资源和4A级国家旅游景点,可以大力发展体育休闲旅游业,实施旅游精品工程,把握资源优势,发挥长处,打造特色,大力发展“体育+旅游、体育+经济”模式,打造著名体育休闲度假胜地。建设一批休闲观光园区、民宿,培育宁夏回族自治区旅游特色目的地、特色经营点、农家乐等。积极推动改革创新,努力把公共体育发展融入到经济社会发展和全民健身计划的大局中,探索发展“体育+文化”“体育+科技”“体育+医卫”和“体育+互联网”等新型发展模式,不断开创当地体育新局面。
6.2.5 完善公共体育服务政策,加强制度保障
脱贫地区不断完善具有本地特色的社区体育场地设施管理的法律法规,改变现有的管理体制,加强制度保障,有助于构建具有本地特色的全民健身服务组织。科学制定计划和规章制度,并对体育组织管理体系设立完备的奖励机制和惩罚机制,建立居民沟通反馈意见机制,让居民成为监督员,进而提高公共体育服务质量,做到依托于人民、服务于人民,使公共体育保持一个健康良好的发展状态。
6.2.6 全面提升居民体育文化素养与健身意识
人的健康发展是乡村发展的本质,乡村振兴的关键在于人民。因此,提升公共体育服务质量既要注重硬件设施的物质投入,也要重视提高乡村人口的体育文化素养。通过建设综合体育文化站点,拓宽当地喜闻乐见的体育文化产品渠道,引导民间资本或非营利性组织加大对同心县的体育文化服务网络建设支持和帮扶的力度,让体育文化在群众中“活”起来。同时,丰富同心县的体育文化活动,通过公共体育文化活动提升大众体育锻炼意识,让居民更注重体育锻炼,而不只是满足自身的物质生活所需。
参考文獻
[1] 《全民健身计划(2021-2025年)》 http://www.gov.cn/
[2] 国家体育总局http://www.sport.gov.cn/
[3] 宁夏回族自治区体育局http://sport.nx.gov.cn/Html/Default.asp
[4] 同心县人民政府 http://www.tongxin.gov.cn/
[5] 戴平.中、日、美社区全民健身公共服务组织管理体系比较研究[J].辽宁体育科技,2016,38(05).
[6] 陈昱.西安市完善社区全民健身体育公共服务组织管理体系的研究[J].长江丛刊,2017(16).
[7] 周小林.当代中国农村体育组织管理体系的创新发展——以江苏省江阴市为例[J].体育成人教育学刊,2012,28(04).
[8] 张亚南.四川省阿坝州体育公共服务满意度研究[D].成都体育学院,2014.
[9] 杜雷,鄂文杰,梁旭,宋熙,张文波,张良祥.齐齐哈尔市建华区居民对社区体育公共服务满意度调查研究[J].内江科技,2019,40(08).
[10]吕广霞.新时代我国农村体育公共服务的发展路径研究[J].农业经济,2021(02).
[11]何伟.我国社区体育发展对策研究[J].现代交际,2021(02).
[12]武斌鹏.新时代我国农村公共体育服务发展策略研究[J].现代农业研究,2020,26(11).
[13]潘志翔.农村体育公共服务供给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新农业,2020(20).
[14]沈墅.安徽省农村体育公共服务均等化机制研究[J].农家参谋,2020(21):9+44.
[15]戴君龙.我国现代化农村公共体育服务治理体系的构建[J].湖北体育科技,2020,39(11).
[16]曾志聪,李易梅,黄俏雯.县级公共体育服务体系构建中的问题与建议——以广西为例[J].当代体育科技,2020,10(36).
(作者单位:武汉工程大学体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