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企业资金风险防范及对策研究
2022-11-14胡依迪
胡依迪
(国网电力有限公司鹰潭供电分公司,江西 鹰潭 335000)
一、国有企业提升资金风险管理水平的必要性
国有企业是我国国民经济发展中不可或缺的中坚力量,随着国有企业改革的不断推进,国有企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复杂局面。而资金是国有企业的命脉,直接关系到国有企业的存亡。为进一步提高国有企业自身实力,促进国有企业改革持续有力推进,提升资金风险管理水平则已迫在眉睫。
首先,提升资金风险管理水平,有助于提前预测资金安全风险。及时采取针对性的措施进行有效防范,防止国有企业陷入资金短缺、资金使用不安全等困境中,从而防范资金安全风险。其次,提升资金风险管理水平,有助于增强国有企业财务管理能力。将资金管理、风险防控落实到具体的工作当中,合理安排资金结构和资金收支,提高财务决策的正确性与科学性。最后,提升资金风险管理水平,有助于整合企业资源,提高国有企业资金使用效率,增强资金的流动性与盈利性,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
二、国有企业资金管理风险探析
(一)管理者资金管理意识薄弱
资金风险无处不在,存在于财务活动的各个环节,只有真正重视资金风险管控,正确认知资金风险防范的必要性,才能控制并合理规避风险。虽然大多数国有企业对资金的重要性都有着广泛认知,然而仍旧存在一部分管理者,对资金管理的了解停留在过去,资金管理理念较为陈旧,未能根据当今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更新资金管理方法,对资金风险管理的认知浮于表面,简单地认为资金风险管理就是企业财务人员支付、审核、对账等一系列日常工作,只要相应的规章制度建立起来了,财务日常工作都完成了,资金就管理好了,而没有相应的资金预算安排和合理的资金使用计划,也不注重加强资金使用效率与风险防控,缺少资金时间价值理念和现金流量观,使国有企业承担债务风险,最终可能导致资金链断裂,甚至威胁到国有企业的生存发展。
(二)资金管理体系存在缺陷
一是资金管理制度不够健全。部分企业虽建立了资金管理制度,但制度规定不够清晰,资金管理岗位职责分工模糊、部门之间协调性差、对日常资金管理工作要求不明确等,造成责任不明、相互推卸等问题,这严重影响了资金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是资金管理制度疏于执行。资金管理岗位人员交接手续不齐全、银行账户、密钥不按期盘点、内部监督不到位等,导致资金管理松散,资金分配混乱,大大降低资金安全风险防范力度。
三是信息化程度不高。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原有的财务操作系统若不及时更新,根本无法适应现在的企业发展要求,难以帮助企业对经济活动做出准确的分析和预判,从而错失发展机遇,影响了企业的经济效益。
四是资金管理人员素质亟待提高。当前资金管理人员未得到定期专业的培训,使得资金管理政策文件及相关知识更新掌握不及时,在工作中仍按照惯例处理日常的资金业务,且未能合理控制资金存量,进而造成大额资金短缺或闲置,资金优化配置效率将大打折扣。
(三)缺少资金管理监督机制
并非所有国有企业在制定资金管理规定时,都建立了一套行之有效的资金风险预警系统。国有企业若不积极发挥财务、审计、纪检部门的监督职能,对于违反资金管理规定的相关人员不要求整改并给予考核,无法对风险进行合理预测与警示,面对紧急突发情况也无法做到合理应对,久而久之,国有企业资金管理将面临巨大的风险考验。
三、国有企业资金管理风险防范对策
(一)提高资金管理意识
国有企业要高度重视资金管理工作,进一步提高资金风险防控意识,全面提升企业资金管理质量。企业领导层要对资金风险管理树立正确的认知,及时更新和转变资金管理理念,提高资金安全意识,将资金管理理念传递到各部门、班组、员工身上,使其深入领会资金安全管理的重要意义,强化危机意识和责任担当,继而为降低资金风险建立良好开端。同时要关注国家宏观政策的调整变化,分析政策对企业的各方面影响,并按照政策导向转变资金管理策略,在企业竞争中站稳脚跟。
(二)完善资金管理体系
1.建立完善资金管理制度
国有企业可从以下三方面完善资金管理制度的建立与执行:一是要修订完善相关的资金管理制度,细化每一条资金管理工作要求,在资金操作及管控上做到有章可循、有序可依;二是要完善资金管理的程序和机制,加强日常资金使用的审批、监督和管理,保障资金安全;三是建立账户管理制度,清理多余的账户、网银及U盾,并设立账户管理台账,定期盘点密钥、更换密码,规范资金业务,加强账户监管力度,捍卫资金安全。
2.加强财务信息化建设
国有企业应将资金管理革新纳入国有企业改革议程中来,特别是对于财务信息化的更新完善,将有效带动资金管理朝又好又快发展。首先,将信息化管理技术应用和资金管理完美结合,并保证资金安全性和可靠性。一套行之有效的财务信息化系统可根据国有企业的不同特点,打造适合该企业发展的信息化体系。例如对于规模庞大的集团公司,需要通过一套智能信息化财务系统来搭建新型的资金管理体系,规范资金支付操作流程,减轻企业财务核算的工作量,同时能够分析评估现金流运转能力,降低应收账款和存货风险,减少坏账损失,加快资金周转效率。
3.注重资金人才培养
资金管理人员素质优劣,将对企业资金管理水平产生深远影响。国有企业应当重视人员培养,对于资金活动相关的所有人员加大教育与管理力度,通过定期组织专业培训,帮助资金管理人员夯实专业基础,统筹安排资金,牢固树立主体责任和风险意识,坚持严格按照规章制度做事;同时一定要具备良好的职业操守,坚决抵制诱惑,恪守道德底线,遏制违规操作,避免因人为因素对企业造成经济损失;最后还要提升资金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运用先进的资金管理理念,统筹资金运作,优化资源配置,防控资金风险。
4.落实现金流预算管理
现金流预算管理对于实现资金综合平衡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月底完成下月现金流预算编制和上报,对下月的资金流入流出状况有了大致的掌握,保证资金预算的指导性和可操作性。预算下达后,必须严格按照预算组织、协调各项资金,确保资金收付、流转及时有效,提高资金使用的合理性,实现预算的良性循环。并将现金流预算执行情况纳入企业绩效考核体系,为国有企业资金使用提供有效衡量与评价,提高预算执行能力、降低预算执行偏差的同时,更好地发挥现金流预算管理的重要作用,达到资金实时可控、在控的目标。
5.加强资金归集管理
国有企业,大多是资金规模庞大的集团企业,需要加强对内部资金的归集管理,确保充足的资金量,才能更好地发挥资金在企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集团企业可建立内部金融机构,将下属企业的资金纳入集团统一的“资金池”中,依据“收支两条线”财务模式,将资金池分为“付款池”和 “收款池”。总公司可实时查看到各下属公司的资金收支和资金结余状况,准确、全面把控整个集团公司的现金运转形势。另外,集团公司可优化资金支付流程,实行大额资金分级审核,将基层单位大额资金流转至中高层单位支付,方便企业统筹资金,避免出现下属企业资金短缺的同时,也有利于强化对集团资金的优化配置,提升资金使用效率。
6.重视资金回收管理
国有企业要高度重视应收账款管理工作,从资金来源上进行严格管控,提高应收账款管理质量和资金利用效率。一是要制定系统的应收账款管理制度,严格审批流程。二是要建立良好的客户关系,加强同客户的沟通交流,安排专人跟踪办理大客户的结算,提升应收账款的回收效率。三是落实责任,明确应收账款管理的部门和责任人。四是注重回款考核,加强对应收账款回款追讨的监管与奖惩。五是严化信用管理,提高资金回笼效率。国有企业应严格实施信用管理制度,通过对客户信用等级进行管理与评价,确定赊销额度与期限,确保及时回款,提高应收账款的周转效率,避免不必要的坏账风险。
7.健全风险管理制度
强化国有企业内部的资产负债管理与约束应结合到内部深化改革、创建现代企业规章制度、改善治理体系结构等方面,并且创建起来一种长效的管理机制,来辅助国有企业强化自身资金管理,并严控各种无效投资,及时改进资金风险管理规章制度,有效防范、充分化解各种重大风险。一方面,国有企业应按照自己的具体情况和整体发展实力,来全面考量当今市场发展前景、综合盈利实力、经费成本、总的资产流动性等之类因素,并科学设置好资产负债体系结构,维持财务管理体系的稳健度。另一方面,应强化对集团和分公司领域的资产负债约束方面的管理工作,并且审慎组织高风险投资活动、债务融资业务等。同时,还应创建健全的国企资产负债体系约束机制,加强日常的监督与管理,并科学展开考核工作,以便高负债国企尤其是有关产能过剩业的整体资产负债率可以尽可能快地充分回归至相应水平。
(三)完善资金管理监督机制
1.加强内部控制,规范资金操作。国有企业需要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规范资金管理行为,有效控制资金风险。同时按照内部控制制度严格执行,遵循不相容岗位相分离原则完成资金岗位设置,谨慎授权与审批,把握内部控制关键节点,加强资金管理全过程监督,完善内控记录,形成完整的内部控制报告,使企业资金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能落到实处,发挥内部控制制度的真正作用。同时,还应积极加强企业的整体内控理念,并且全面统一思想认知,始终坚持问题、目标、结果等方面的基本导向原则,以促使内部控制逐步发展成为避免资金管理出现风险问题的“规”与“矩”,找到问题的“放大镜”“显微镜”,解决问题所需的“鞭”与“尺”。此外,就综合能力良莠不齐的现象,还应强化培训领域的分类指导工作,以保障人人均高度重视、全面正确认知企业内部资金管理规章制度、内控体系制度的基础要求,并逐步增强资金风险防范管理意识。然后,国有企业还应健全资金支付方面的授权审批规章制度,就风险很高类型的重大投资类项目,还应创建起集体决策机制或联签制,并专门指定人员或机构来跟踪管理相应的投资项目,紧密关注被投资方的具体财务情况、现金流量、经营成果、投资合同落实状况,以防出现严重的金融风险。
2.强化预算监督,对每一项资金收支实时监督,进一步有效控制资金周转在各环节出现的风险。收入方面重点关注应收款项是否应收未收或缓收,资产处置是否及时收回等;支出方面重点关注应付款项是否存在支付风险,大额资金的支付是否合规。建议国有企业严格把控现金流量的出入点,着力分析资金收支预算与实际执行的差异与原因,对经营、投资和融资活动中各个环节产生的现金流量进行严格管理。
3.成立资金风险管理委员会,加强制度的执行与落实。由上级领导、部门管理者担纲,负责决策制定、战略方向把控。与此同时,根据各职能部门的特性与工作职责,组建专门的风控小组,形成相互监督、相互作用的资金管理组织体系,当预测到可能的风险存在,共同商讨风险防范措施。
4.实行国有企业内部资金绩效管理制。为了实行资金绩效管理制,国有企业便应以绩效目标为管理导向,以日常绩效评价为管理手段,创建起资金考核制,并改善资源配置系统,增强资金利用效果与效率。一方面,强化国有企业整体营运资金考核,在领导任职期阶段的KPI考核指标中融入有关的考核指标,并加快资金运营的回笼、灵活周转速度,全面提升资金的利用效率、效果,充分规避坏账或不良损失风险。其中的参考指标主要就是存货周转率、应收账款体系周转率、经营现金净流量等之类的资金指标。例如,基于应收账款体系周转率考核指标,方便国有企业同步紧密关注收入的质量与规模,并强化客户信用体系管理,积极规避坏账损失方面的风险。另一方面,强化投资项目领域资金考核,创建起“投入必问效,全面问责”的资金项目管理制。针对纳入项目库的一些项目,应注意提供背景概况、效益及可行性分析、回收期等方面的材料。针对批复的项目,则应跟踪分析、研习项目情况。如果项目不能达到最初的预期收益,则应及时找出原因并予以科学整改,以最大化项目效益。在项目投产后,还应注意展开绩效考核评价。针对无效项目,则应做到问责、惩罚有关责任领导。
四、结束语
根据上述的分析可知,在经济新常态背景下国有企业要想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必须加强资金管理,重点考虑如何有效防范并合理规避资金安全风险,逐步建立健全“安全、集约、精益、高效”的资金管理风险体系。国有企业应正确认知财务资金管理的必要性和变动性,充分评估当前所面临的一系列风险,结合企业自身特点以及战略发展需求,开发智能财务信息化系统和风险预警系统,坚持全面风险、全面控制的原则,探索资金风险防范对策,提升风险防控水平,最大限度地将风险带来的损失降到最低,有序推进企业经济活动的顺利开展,从而进一步推动国有企业的全面高效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