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银行固定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022-11-14徐佩佩
徐佩佩
(山西太原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山西 太原 030006)
固定资产作为商业银行的重要资产组成部分,是其业务发展过程中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随着市场经济以及全球金融业的快速发展,商业银行的经营规模日益壮大,对固定资产的配置需求也不断加大,对固定资产管理工作的要求也越来越严格,加强固定资产管理对商业银行的经营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目前,大多数商业银行并不注重对固定资产的管理,“重财务、轻资产”和“重购置、轻管理”的观念根深蒂固,固定资产管理工作在实际操作中还存在诸多问题,不利于商业银行的长远发展。本文从固定资产管理的概念与重要性入手,对商业银行固定资产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一些共性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针对性的解决对策。
一、商业银行固定资产管理概述
(一)商业银行固定资产管理的概念
固定资产相较于其他资产,有其特殊性,使用时间相对较长,价值一般都比较高,是商业银行的重要资产。商业银行固定资产的购建内容主要包括:房屋建筑物的购置、新建、改扩建、租赁、装饰、维修,抵债资产转自用,机动车辆的购置,安防设备、电子化设备、机器机械设备的购置等。商业银行的固定资产管理实质上是对固定资产的一个动态管理过程,从投资计划开始,再到固定资产的购置、验收、核算、日常维护、盘点和处置报废等一系列流程,是一项周期性的复杂工作,需要会计核算部门、实物管理部门和使用部门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相互配合。固定资产管理作为商业银行成本管理的重要内容,已被纳入了商业银行内控管理体系,在商业银行的业务发展中起着一定的推动作用,直接影响银行的财务状况及经营利润。
(二)商业银行固定资产管理工作的重要性
长期以来,固定资产管理是银行经营管理以及内部控制环节中较为薄弱、容易忽视的地方。管理层往往看重财务收益,忽略了实物管理,经常会出现固定资产不用的时候随处可见而用的时候却找不见的现象。加强固定资产管理对规范内控制度、提高管理质量、优化资产配置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1.有利于部门之间明确管理职责
商业银行通过建立健全固定资产管理实施办法来规范固定资产管理工作,通过明确操作规程,细化固定资产分类,合理设置财务核算部门、资产管理部门、使用部门在固定资产管理过程中应履行的职责,使固定资产管理工作有章可循、流程清晰、管理规范、责任可查。
2.有助于商业银行摸清家底
由于固定资产清查盘点的范围很广,使用的部门、网点较多且位置较分散,再加上固定资产种类繁多,大到一幢办公楼,小到一台电脑都是清点的范围,因此,做好清查盘点工作尤为重要,有利于维护商业银行资产的安全和完整,确保家底清晰。
3.促进商业银行优化资产配置
在摸清固定资产存量数据的基础上,财务部门对固定资产购置预算作全盘考虑,使各部门、机构合理提出配置要求,进而编制年度预算,审核部门进行严格把关,从严控制,厉行节约,合理配备,进一步降低采购成本,促进资产优化配置。
二、商业银行固定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
大多数商业银行已开始重视固定资产管理工作,也有了不同方式的管理手段,但随着财务核算制度的调整以及新会计准则的变化,再加上固定资产管理工作本身的复杂性和艰巨性,要求固定资产管理水平需不断地提高以适应千变万化。从目前来看,固定资产管理工作停滞不前,各大商业银行普遍存在着因管理不到位而产生一些问题和不足。
(一)固定资产管理工作不够重视
一是固定资产预算管理松散,预算指标与实际支出存在差距。年初申报固定资产预算时存在占用思想,虚报固定资产预算,为追求高配置资产而忽视存量资产的运用,不能根据商业银行业务发展情况,切合实际进行固定资产预算申报,造成资源浪费,资源分配未能与业务发展相匹配。二是“重申请,轻管理”。商业银行的发展,离不开实物固定资产的支持。尤其是商业银行新设立初期,会特别重视资产的前期申请及配置,当资产配置到位、业务正常开展后,对固定资产的后期管理、维护就缺少重视,形成“重申请,轻管理”的现象。三是盘点不到位,家底不清。由于固定资产种类繁多,数量较大,品牌、型号繁杂,给盘点工作带来一定的困难,导致盘点不准确,信息失真,对于盘盈、盘亏的资产,以及达到报废状态的资产不能准确反映,造成盘点流于形式,摸不清家底。
(二)内部管理协作机制不完善
固定资产管理遵循“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的原则,但在实际工作中,会计财务部门、实物管理部门、使用部门之间沟通与协调工作不到位,使用部门未及时向实物管理部门反映固定资产的使用变化情况,将固定资产的清查盘点工作视为一项附加工作,导致固定资产实物管理悬空。此外,职能部门之间在固定资产管理工作中配合协作不够顺畅,采购、使用、保管以及核算部门都是各自为政,互不干涉,这种管理方式导致固定资产管理十分混乱,账面上有的,实物却不知去处,而账面上没有的,实物却随意堆放,造成固定资产未能及时入账或漏账,导致账实不符。
(三)集中采购执行不到位
银行系统爆发的案件很多与集中采购有关,目前大部分商业银行已实施了集中采购制度,建立了采购管理机制,但集中采购固定资产执行不到位。一是属于常年有采购需求的项目,虽未达到规定标准,如办公设备、家具用品、办公消耗品等固定资产类项目,也应纳入集中采购范围。但部分银行存在侥幸心理,将应当纳入集中采购范围的固定资产化整为零或者以其他任何方式规避集中采购,存在“钻空子”甚至暗箱操作的现象。二是对于年初未纳入年度集中采购计划、临时增加的集中采购项目,或虽已纳入年度集中采购计划但实际采购金额与计划支出金额出入较大的项目,未提出调整申请,未经有权人进行审议或审批通过后再按集中采购流程进行采购,采购失去约束,无形中增加了采购风险。
(四)固定资产核算不规范
固定资产核算虽有明确规定,但仍有少数干部员工认为固定资产只要不流失就行,因而未能真正履行好各自应尽的责任,疏于管理,会计核算难以做到及时准确,经常会出现账实不符,存量、增量资产财务信息扭曲的现象。此外,由于成本费用指标的控制,有些银行将低值易耗品计入固定资产,造成费用资产化,有的银行将监控设备、LED电子显示屏、家具等固定资产的购置费用计入网点成本费用,造成资产费用化。还有一种常见现象是网点装修改造已结束并投入使用,却迟迟未做工程决算,导致账实不符。同时,报废、盘亏、毁损、出售的固定资产未及时处理或处理不规范造成了长期的有账无实。
(五)固定资产保全工作不到位
一是固定资产使用机构和个人普遍缺乏保养意识,认为资产谁使用谁保管,保管责任不明确,特别是计算机、笔记本电脑等电子设备的日常维护不到位,缩短了资产的使用寿命。二是对报废的固定资产处置不规范。当固定资产出售和报废时,剩余的残值通常处理不规范,财务部门未按收支两条线进行账务处理,另外,处置固定资产取得的收入也未及时足额入账,出现隐瞒、截留、挪用的现象,无法充分保全固定资产的到期价值。三是资产交接手续未严格履行。当相关责任人的岗位发生变动时,固定资产未纳入工作移交的内容中,未办理资产交接手续,由于使用权的更新延续不及时,当资产出现问题时,问责追究无法界定,不利于资产的保全。
三、加强商业银行固定资产管理的措施
固定资产作为商业银行经营活动的重要物质基础,是银行财务和后勤管理的重要工作之一,管理层需要健全制度,加强内控,明晰责任,规范固定资产使用和处置,扎实做好固定资产管理工作,有效盘活并高效使用固定资产,确保固定资产安全完整,实现资产有效配置。
(一)推进固定资产预算管理,培育全员管理意识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这句话诠释了固定资产预算管理的重要性。固定资产作为商业银行发展的基石,适量的固定资产投入对商业银行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过度的投入会带来资源浪费,成为商业银行发展的绊脚石。因此,推进固定资产预算管理,让每个员工都意识到固定资产使用效益的重要性,提高年初固定资产预算申报的准确性,减少占有思想,减少铺张浪费,并将固定资产预算精细化、责任化到人。商业银行应逐步改变“重钱轻物、重购轻管”的管理理念,树立财务管理与固定资产管理并重的大局意识,建立固定资产全寿命周期管理,做好投资规划、预算,实现资产在其生命周期内的最大价值,以达到固定资产保值增值的目标。实物管理部门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全面清查,做到账务、实物和固定资产卡片一致,不定期的下发盘点方案,将全面与部分、普盘与抽盘相结合,发现因资产盘盈、盘亏、毁损造成资产账实不符或资产贬值等情况时,要及时查明原因、追究责任、履行报批手续,及时妥善处理。
(二)加强内部协作,明确部门管理职责
每个部门都是实际财产使用部门,因此,各部门都应重视本部门固定资产的管理及其日常维护工作,确保本部门财产安全完整及有效使用。理顺相关条线部门的工作职责,确保固定资产的购置、入账、处置等审批环节全面纳入会计核算管理。会计部门、后勤部门和使用部门,要加强固定资产管理信息交流与沟通,及时准确反应固定资产管理情况,力求部门之间配合默契,实现信息共享,形成管理合力。同时,各固定资产使用部门、机构等要提高责任意识,从员工到管理层提高对固定资产管理的认识,主动协助财务、后勤部门做好日常的维护、管理和核算工作,将固定资产管理落实到日常工作中。
(三)建立健全采购管理机制,持续规范采购行为
管理层要充分认识到依法依规采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对集中采购管理工作负主责。相关采购管理人员要严格履行岗位职责,规范采购行为,增强履职尽责意识。一是采购工作要严格遵守招标投标法等法律法规和相关内控制度,积极构建合规合法、科学规范、职责明晰的管理体系,促进集中采购各环节工作有机衔接、协调联动、发挥作用,进而实现采购创造价值的目标。二是要严格遵守公开、公平、公正和效益原则,集中采购项目立项、选用的采购方式等必须经有权会议审议通过后组织实施,杜绝暗箱操作,对应纳入集中采购范围的采购项目,要严格按照规章制度,履行采购流程,确保应采尽采,杜绝化整为零规避集中采购行为的发生。三是采购人员要不断提高专业素质与业务能力,转变旧观念,摒弃惯性思维及做法,有效提升采购工作质效,促进采购管理工作规范化、精细化、科学化,确保采购工作高效透明。
(四)规范固定资产核算,正确反映资产价值
财务部门应规范会计核算,一是对固定资产的购建手续、原始凭证严格审核,检查审批手续是否齐全,金额是否合理控制在预算范围之内,杜绝项目拆分。二是对低值易耗品与固定资产的界限严格区分,防止出现资产费用化以及费用资产化,以列支成本、列支过渡科目等方式进行核算的现象。三是要认真审查网点装修、改扩建项目,对已投入使用但尚未完成竣工决算的在建工程,应当按照会计核算要求转入固定资产,按规定计提折旧,防止长期挂账现象的发生。四是对损坏、报废、盘亏的固定资产,按规定的审批权限进行申报和账务处理,及时注销固定资产卡片,切实做到账实相符。五是对出售的固定资产,应当采用公开竞价拍卖方式,由固定资产管理部门组织相关人员对该项资产进行合理估价,对于房屋、建筑物、车辆及原值较大(30万元以上)的其他固定资产,应当由处置单位聘请有资质的专业中介机构进行价格评估,并由有资质的拍卖公司公开拍卖,对不具备拍卖条件的固定资产,可通过向有关中介机构询价方式确定出售底价,交易对象的选择遵循公开、公平、公正原则,出售的最终成交价格不得低于出售底价。
(五)加强固定资产处置管理,提高使用效率
固定资产处置应遵循权限对等原则,处置审批权限按照该项固定资产购建的审批权限执行。商业银行应在固定资产管理办法中明确资产处置流程,对于历史遗留和机构改革中形成的固定资产挂账问题,要及时进行处置,优化存量资产结构。加强对闲置资产的集中管理,不能置之不理,最大限度提高资产的使用效率。同时,建立责任追究制度,从固定资产最初的购置到最后的报废处置,每个环节的责任落实到个人头上,谁的责任谁负责,使责任人有迹可循。落实损失赔偿责任,对固定资产使用、保管不善造成的丢失、损坏等情形,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并且做到奖惩分明,使固定资产有个清晰的运行轨迹,切实做好资产保全工作,防范固定资产流失。
四、结束语
随着商业银行实施股份制改造以及建立现代公司治理机制的不断深入,对固定资产管理工作的要求也愈发严格。加强固定资产管理能够帮助商业银行优化对外投资、合理配置各项资源、降低经营成本,商业银行应高度重视固定资产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漏洞,进一步对现有的固定资产管理体系予以健全和完善,建立固定资产长效管理及内部监督机制,探索提高资产有效性的方法,规范资产管理基本工作,加强对资产管理的监控,努力降低固定资产运营成本,实现固定资产价值最大化,为商业银行成功转型、提高竞争力打下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