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商业银行财务合规风险及防范
2022-11-14樊文涛
樊文涛
(中国建设银行山西省分行,山西 太原 030001)
当前,内外部形势依然严峻复杂,国际形势不稳定因素增多,国内经济恢复基础尚不牢固,重点领域风险仍需防范,金融监管理念和监管范式都在发生深刻变革。财务会计工作是国有商业银行的重要基础管理工作之一,财务合规风险更是关系到银行财会管理体系稳健和安全的重要方面。目前,国有商业银行在财务合规风险管理方面还存在问题和不足,有必要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进行防范。因此,国有商业银行必须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加强财会管理合规建设和合理的风险防范措施,从而提高抵御风险的能力。
一、财务合规风险管理对国有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的意义
(一)财务合规风险管理是国有商业银行保持稳健发展和健康运营的重要前提
当前,国有商业银行经营发展面临资产质量下滑、利率市场化加快、市场竞争多元化等诸多挑战,经营收入增长趋缓,经营风险管控压力巨大,财务会计部门直接管理各项资金,历来是风险高发领域。同时,财会部门对口多个外监部门,承担落实财经纪律、利率政策、物价政策、税务政策、银行监管政策等职能,违规风险触点多。不遵循法律、规则和准则,则可能面临法律制裁、监管处罚、重大财务损失和声誉损失等风险。在这种形势下,财务合规管理已经引起国有商业银行高度重视,对银行业保持稳健发展和健康运营有着重要意义。
(二)财务合规风险管理是国有商业银行加强财务管理的迫切需要
在目前国有商业银行经营管理中,仍然存在财务规章制度制定不及时不完善、费用开支搞变通、固定资产账实不符、集中采购应采未采、少收漏收中间业务收入等财务违规行为。因此,加强财务合规管理,严肃财经纪律,加大违规惩处力度,是国有商业银行当前财务管理迫切需要重视和加强的环节;同时,狠抓财务合规管理工作,形成良好的财务文化和规范的财务运作体系,也是国有商业银行加强财务管理的迫切需要。
(三)财务合规风险管理是国有商业银行提高经营管理水平的现实要求
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国际、国内监管机构不断加大对商业银行的监管力度,相继发布巴塞尔协议、企业内部控制规范及配套指引等规范性文件,进一步提高对银行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的要求;同时大幅提高监管检查的频次、深度和处罚力度。在这种趋势下,财务合规对银行稳健经营的重要性更加凸显。任何监管检查都必然从查账开始,加强财务合规管理,不仅可以降低财务风险,而且可以更好地发挥财会管理核算的监督、制衡作用,推动其他条线的合规管理工作,提升商业银行经营管理水平。
二、国有商业银行财务合规风险的表现形式
(一)费用支出违反规定形成禁止性行为风险
国有商业银行部分机构存在费用支出项目列支不合规、不真实的情况。过去部分机构存在业务营销相关费用实际发生后,通过虚构低值易耗品或办公用品等方式,在非营销费用科目列支的问题,但随着财务管理日趋严格、集采系统上线等,此类问题基本得到控制。个别员工控制账户与供应商发生经济往来,利用职权谋取不正当利益;个别机构在收益性支出中列支资本性支出,化整为零进行房屋维修,规避指标控制和监管。
(二)固定资产购置到处置整个管理链条存在合规风险
固定资产管理工作本身并不复杂,但由于固定资产管理基础薄弱、时间跨度大、部门职责不清晰等因素影响,风险点分布于购置到处置的整个管理链条,固定资产购置过程的合理性、资源配置有效性以及授权管理合规性等方面的管理风险;日常管理中实物管理、信息录入、清查盘点以及处置环节的操作风险等,使得固定资产管理工作成了合规管理中最大的难点。主要表现为:因固定资产转移调拨不及时、报废账实处理不同步,形成固定资产账实不符;闲置固定资产未得到有效利用;固定资产清查盘点流于形式;固定资产折旧参数设置不准确,导致折旧应计提未计提;固定资产卡片信息内容短缺、与实物信息不一致;固定资产标签管理混乱等问题逢查必有,且屡查屡犯。
(三)集中采购管理环节存在道德风险
集中采购是财务合规风险管理最重要的内容之一,也是国有商业银行整风肃纪的关键领域。采购管理环节的制度建设和流程管控不健全、不完善将直接导致采购环节的合规风险。比如供应商管理管理环节,未经征集、资料审查核实、入库审批的候选供应商,减流程操作,丧失了制约环节,存在操作风险和道德风险,也存在供应商借用其他供应商名义、盗用资质,围标、串标的可能。再如评审环节风险,评审环节是整个采购过程的重要环节,提请合理的采购需求、确定合理的采购方式、制定合理的评审方案、评委严肃的评审态度,是决定采购结果的重要因素。各环节如果处理不好,都有可能产生公正性和竞争性不充分的现象,无法保证采购的真实性,形成人为道德风险的可能。
(四)服务收费管理存在监管处罚风险
近几年,在监管政策频频发布和服务收费检查频率明显提升的情况下,银行业面临的监管环境越发严厉,受到监管处罚的风险大幅提升。从近几年监管检查处罚结果来看,国有商业银行向贷款企业客户收取金融与经济咨询服务费、现金管理服务费和财务顾问费用情况均受到过严厉的处罚。此外,个别机构抵押登记费与评估费由客户承担问题已引起监管部门的关注,监管处罚风险明显提升。
(五)税务管理环节存在涉税风险
随着各类系统的上线及优化,大税种税金(如营业税及附加)的计提缴纳已实现系统自动化处理,小税种税金(如房产税、车船使用税、印花税、土地使用税等)涉及层面小且每年集中一次缴纳,同时各分支机构对税务工作普遍重视不够,由于系统替代原因和近年来国有各商业银行分支机构对涉税工作普遍重视程度不够,造成全行专业人员少及专业知识匮乏,税务工作的业务能力及管理能力的下降,涉税风险问题较多,涉税风险也逐步增加并有直线上升趋势。
(六)财务核算管理存在合规风险
总结国有商业银行在财务核算和经费管理方面存在的一系列问题,仍存在部分机构不按要求完成工作,配合不到位现象。比如:账务处理不规范,导致红字账务组合错误时有发生;单位贷款利率参数设置不正确,导致多计或少计利息;预提费用清理不及时,存在长期挂账预提费用;供应商建立使用不规范等,这些操作层面的核算问题,也是财务合规风险的重要方面。
三、国有商业银行财务合规风险管理建议
(一)强化财会检查,降低违规事项发生频率
为进一步提高财务合规管理水平,发挥财会检查防弊纠错、管控风险的作用,一要持续夯实财会合规工作管理基础,严格落实每年定期开展的财会检查工作;二要采取非现场和现场相结合的方式,首先通过非现场提取疑点数据下发各机构要求自查,再利用现场检查来进一步核实各机构对疑点数据核查工作的具体情况,并将未按要求开展工作及要求落实不到位的机构全行通报;三要利用检查结果,督促落实整改工作并持续跟踪整改进度,同时要求各机构应举一反三,认真组织整改,要做到系统性根源性整改,杜绝此查彼犯、履查屡犯。
(二)强化专项整治,杜绝内审外监高风险高频率问题
国有商业银行财会部门要根据近年内审外监发现问题进行深入对比分析,在建立健全规章制度的基础上,针对财务费用、固定资产、集中采购、涉税事项及服务收费风险集中的五大业务领域,开展专项治理工作。
1.夯实财务费用规范性和精细化管理基础。一是加强财务费用支出的规范性、合理性和有效性管理,借助非现场疑点筛查模型和年度现场财务检查等方式,对疑点事项相关资料进行审查;二是对纳入专项管理和明确管控目标的重点费用进行单项预算管理,并定期监控及时提示;三是对招待、宣传、会议、差旅和营销活动等费用,严格规避超标准、超范围列支行为;四是加强财务费用精细化管理,每年选取部分支出项目进行重点分析,对管理相对粗放、资源配置效率偏低的分支机构提出改进工作要求。
2.加强固定资产实务操作规范性管理。一要对固定资产购建项目审核要件及相关要求做统一整理,明确尽职调查、价格谈判、面积标准、财务标准等相关内容,要求各行严格按要求落实;二要定期安排各机构开展固定资产清查盘点工作,对账实不符、清查盘点工作落实不到位等情况进行重点提示;三要加强闲置资产管理,制定闲置资产盘活措施,履行固定资产报废、处置和租出手续;四要按月提取在建工程项目明细情况表发送相关部门和分支行,抓紧完工项目决算和转固处理。
3.关注集中采购流程环节的合规性管理。一是重点审视廉洁采购、阳光采购的措施是否得到落实。是否存在以权谋私、利益输送、收受好处等问题;二是采购政策落实制度执行情况。各机构是否成立集中采购决策委员会,采购事项是否通过决策委员会审批,在供应商准入,评审标准设定,采购组织等全流程管理过程中是否严格执行制度要求;三是集中采购系统应用情况。各行集中采购事项是否通过系统操作办理,是否在系统中建立供应商信息库和评委信息库,采购事项的供应商和评委是否在库中选取;四是集中采购信息公开情况,公开信息是否及时、准确、完整,主动接受外部监督。五是落实管理责任,明确细化采购相关部门的职责。
4.细化服务收费日常管理。一是牵头相关部门组织开展服务收费自查工作,规范国有商业银行服务收费行为;二是提升服务收费管理要求,印发服务收费相关管理文件;三是梳理服务收费监管处罚风险点,及时进行风险提示;四是梳理更新《中间业务服务收费管理文件汇编》,组织相关人员学习。
5.深化涉税事项专业化管理。一是收集整理税收制度文件,整理后形成文件汇编,组织税务人员学习;二是开展税务合规达标活动,组织各行对纳税流程进行梳理,强化纳税审核,确保各项税务文书数字准确;三是梳理纳税风险点,及时进行税务风险提示;四是加强税务人员培训,提升税务管理能力。
(三)深入开展合规文化建设,提升员工合规认知
国有商业银行财会部门要定期组织合规培训并开展合规管理系列活动,弘扬合规文化、传导监管要求与合规理念,提升财会人员专业能力,形成财务规范管理氛围,不断强化合规意识,从而培育良好的合规文化。
首先,持续开展“三线”学习。持续集中开展《三线合规教育手册》学习活动,巩固员工对“不可践踏的底线、不可逾越的红线、不可触碰的高压线”具体内容的理解与掌握,学习财会条线条例案例,强化财会工作人员“三线”意识,牢固掌握“三线”标准,提升合规管理能力。
其次,开展合规考试。合规考试将以《三线合规教育手册》为主要考试范围,组织全行财会条线人员参加,财会部以机构为单位进行汇总统计答题情况并进行通报。对参加人数及合格人数不达标的机构,将相应扣减年度分支机构财会管理能力考核分数。
最后,开展合规案例集中学习活动。结合审计检查发现问题及疑点模型数据,组织专项开展违规案例集中学习活动,警示财会人员在日常工作中容易疏漏的环节、风险点及安全隐患,震慑违法犯罪的侥幸心理。
(四)重视审计检查成果,确保整改工作落地
一方面,要正确认识审计工作,重视审计检查成果。审计是对全行经营业务合规性的全面监督检查工作,是判断规定动作是否执行到位,各项规章制度是否被严格遵守,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是否真实、公允、合法的一种有效手段。而审计检查成果是对经营情况是否合规的一种归纳和总结,是引导财务条线管理向合规方向迈进的宝贵经验。各机构要重视检查成果,认真研究分析各项审计建议,及时纠正和改进薄弱环节,从而提高管理水平。另一方面,要重实质轻形式,提高整改工作有效性。针对审计发现问题的整改,应真实有效,不能应付了事、弄虚作假,防止系统性根源性整改不到位导致无效整改。同时整改信息系统查询工作应常态化,各层级才能及时掌握审计发现问题及整改情况,据此及时落实下一步整改计划,以达到提高整改工作有效性的目的。
(五)有效利用互动传导机制,建立良好沟通交流渠道
一是建立层级有效传导。财会制度政策性强,要求严格,敏感度高,各层级要加强对分支机构的政策指导和监控,确保政策指导到位,并通过现场指导、跟岗培训等多种形式对内控评价较低或内审外监问题较多行进行帮扶,提高全省财务规范性。
二是强化外部监管沟通。各分支机构要积极与税务、人行、银监、市场监督等监管部门的沟通交流,掌握监管政策导向变化,争取监管部门对国有商业银行各项工作的理解和支持,营造良好的外部监管环境。
(六)强化系统应用,有效查错纠偏
国有商业银行都具备了比较强的金融科技能力,对风险事项实施机控和监测,有助于提高各项业务规定动作的准确性,有效降低了操作风险。各级机构应充分利用系统财务会计组件、ERPF、管理会计、计划编制流程与控制、综合定价、财务报告及增值税申报等系统的管控及监测功能,通过对事中控制过程及事后监测结果的分析及研究,降低违规事件的发生频率及数量,科学、系统开展合规管理工作。
四、结束语
伴随金融市场竞争愈演愈烈,金融产品愈加复杂多变,国有商业银行迫切需要提高自身核心竞争力,坚持财务合规创造价值。本文通过分析国有商业银行财务合规风险的六各方面主要表现形式,明确提出加强财会管理合规建设和合理的风险防范措施,强化财会检查,强化专项整治,建设合规文化,重视审计结果,强化系统应用,有效提高国有商业银行抵御财务合规风险的能力,促进其健康稳健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