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财政资金绩效管理研究
2022-11-14沈茜
沈茜
(海安市财政局,江苏 南通 226600)
近几年随着减税降费政策的深入落实,外部环境因素一定程度上对地方经济的快速发展形成对冲。面对外部环境的重大变化给地方财政收入来源带来的影响,面对新形势新环境,发挥高质量的财政资金价值正是目前地方财政亟待应对的新课题,加强财政资金绩效管理势必成为解决应对经济社会外部风险和平衡财政收支的关键点和突破口。根据国务院关于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的意见,各级地方政府要加快推进全方位、全过程、全覆盖的预算绩效管理体系的建立,推进财政预算和绩效管理一体化运用,进一步优化财政预算资金分配格局,从而不断提高预算管理水平和国家方针政策实施效果,为地方政府预算绩效管理工作展开蓝图和目标。
一、基层财政资金绩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自全国范围内全面推进预算绩效管理工作以来,江苏地区地方政府在财政资金绩效管理工作中,已取得一定的成绩,但现阶段仍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
(一)绩效管理意识存在不足
在实际工作中,财政资金绩效管理理念仍不够牢固,存在绩效管理责任意识不强,绩效管理效果不明显等问题。主要体现在,一是事前绩效评估管理重视程度不够,可能还停留在事后绩效评价管理,不重视事前评估的情况,即在预算编制工作过程中,未能及时进行项目可行性论证和绩效评估,很大程度上会对预算项目编制的准确性造成影响,项目需求与绩效目标存在不匹配、不相融合的情况。二是事中绩效监督跟踪意识不强,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可能存在绩效目标的实现程度和预算执行进度不及时等问题,即确因绩效目标无法实现,需要做出相应调整,或可能存在因经济市场发生变化等其他不可控因数,未能及时进行项目预算的跟踪和反馈调整等情况。三是事后绩效评价管理意识不强,主要表现为对财政资金支出效果的关注度不高,侧重于应付式完成绩效评价工作任务,在项目结束后或在年度终了进行一次绩效评价,事后绩效评价工作变成总结验收,部分单位在绩效管理工作中,未能重视事后绩效评价结果的质量,并将绩效评价结果运用于今后的项目预算中。
(二)项目可行性论证不足
具体工作中,由于先期项目可行性论证不够,可能影响财政资金的绩效目标设定,从而也就影响了绩效评价的分析管理。主要体现在,在先期项目论证过程中,财政部门和业务部门单位之间往往存在沟通不畅,目标的设立根据各自立场、环境等因素确定,存在一定的封闭性,这类情况可能会导致财政资金绩效目标的准确定位,增加项目实施过程中偏离原定目标的概率。此外,由于财政资金覆盖范围较广,存在因没有行业统一标准,或评估标准缺乏通用性、完整性等问题,导致项目可参考依据单薄,在量化的绩效目标中无法准确体现项目需求,从而不利于财政资金的分配和各个层面政策的执行。
(三)绩效运行监督不够
现阶段,地方财政绩效评价体系尚在建立的初级阶段,对于财政资金评价工作更倾向于对事后项目的绩效评价,缺乏对财政资金的过程性监督和评价,在实施政府公共服务过程中,财政资金的使用状态无法及时体现出来,无法及时调整项目的资金安排,影响财政资金的合理科学的安排,同时也会削弱整体项目的财政绩效评价效果。应该说,绩效运行中的监督也是至关重要的,从目前中央财政资金直达系统的运用,对于中央财政资金支出进度和问题反馈方面可见一斑,地方财政也要更加重视财政资金绩效的过程性监督,一方面根据经济社会的实际情况不断调整绩效评价的依据和标准,另一方面也为今后同类型政府项目的预算和管理提供更加科学有效的参考标准。
(四)绩效评价结果应用度不高
在总体财政资金绩效管理中,项目预算占比较高,且属于比较重要的部分,因此在加强总体绩效评价的同时,要注重对项目的绩效评价管理,并运用好绩效评价结果。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财政资金涉及行业范围较广,且综合性较强,不能教条式套用某一项或某几项绩效评价指标,而是要结合财政资金的性质、部门职能和工作特点,综合进行考量和分析,设置符合项目实际的评价指标,而绩效评价指标的量化难度较大,可能更多地倾向于定性指标分析,使得绩效评价工作的难度加大。此外,绩效评价结果的考核机制尚待进一步建立,由于任务式绩效评价情况较普遍,致使绩效评价结果质量不高,引起结果应用参考性不强,抑或绩效评价结果应用重视程度不高等问题。
(五)绩效管理人员管理能力不够
全面预算绩效目标管理要求实现全覆盖,不仅限于一般公共预算项目和其他三本预算,以及部门整体支出的项目绩效目标。在实际工作中,全过程绩效管理贯穿于项目先期可行性论证、项目预算的编制、预算的执行以及项目绩效评价的结果反馈运用等,对于全过程参与绩效管理人员的综合专业水平要求较高,而管理人员的专业化程度存在一定的短板,管理人员的培训管理等重视化程度不够,不能准确地落实绩效管理整改意见,再评价、再考核力度不够,故而项目运行过程中存在产生同类型问题反复的现象。此外,绩效管理目标考核挂钩机制尚待健全,尚未真正形成预算绩效闭环式管理,这就需要通过考核机制的建立,进一步削弱专业化管理水平不足对项目实施带来的影响,不断提升项目管理的绩效水平,为今后预算管理提供高效高质的参考价值。
二、基层财政资金绩效管理的建议
结合基层财政资金绩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不断增强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提升财政资金绩效管理的水平。
(一)健全绩效管理体系
进一步建立和健全基层财政资金绩效管理体系,细化财政资金绩效管理全过程监督管理,通过绩效管理与考核机制相结合,不断增强绩效管理意识,综合提升财政资金绩效管理水平,提升政府综合服务能力。在进一步深化绩效管理基础上,分行业、分类别建立绩效评价管理项目库,对照各类别项目资金管理目标计划,实施科学合理的监管流程,充分利用绩效评价监管功能,设置项目绩效评价的重要指标和关键评价要素。要加强财政部门与人大部门的沟通,加强财政部门与业务部门的沟通,加强财政部门与审计部门的沟通,围绕项目绩效目标导向,确定财政资金的分配和管理方案;围绕项目绩效评价的可计量性,分行业、分类别确定项目预算绩效评价标准;围绕项目绩效评价的定性分析,确定社会公众需求目标的实现程度,实现绩效评价的综合管理意义;围绕项目过程性监督,定期进行绩效评价管理,确定项目预算的准确性,监督项目的实施异常情况,及时发现并做好预算调整或终止项目等,增强实际过程中的绩效评价管理能力。
(二)加强事前项目可行性论证
通过前移绩效评估环节,尽可能规避后续资金配置和监管环节中的风险和问题,从而达到优化财政资金安排的结构和资源配置的效果,避免因财政资金安排与项目需求不同步,影响财政总体绩效目标管理效果,影响因信息缺失导致项目需求与资金安排失衡的情况。通过加强重点工程项目管理库管理,实施3-5年滚动式项目管理,所有项目实施前需进行项目库申报,通过可行性论证的项目方可进入项目库,并进行项目可行性论证对比,在有限的财政资金资源条件下,优先安排优质、高效、社会关注度高的项目,项目库资源实施区域联网共享,可实时监控项目申报情况、资金需求规模情况、项目论证情况、资金绩效目标情况、资金安排情况、正在实施的项目进展情况等。项目管理库的建立一定程度上也是对评估对象、目的、程序以及报告等信息的逐一规范,在整合人大、财政、审计、监察等内外资源基础上,积极探索研究扩大专家项目库,或可外聘行业专家,进行联席制度式的项目论证实施方案,守好财政资金绩效管理的第一道关口。
(三)加强财政资金绩效运行监督
财政项目资金一般跨度时间较长,从项目立项、项目预算、工程竣工验收直至资金结算结束,一般需要2-3年左右的时间,由此可见,加强财政资金绩效运行监督也是资金绩效管理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那么,绩效运行监督的重点在于对项目实施主体的监督,在于对项目绩效目标完成情况的监控,在于对预算执行进度的监控。在各专项资金管理办法中要求建立重大政策、项目绩效跟踪机制,突出要求主要体现在要按照项目进度和绩效情况拨款,对确因存在实际问题,无法实施的项目或减少项目工程量的情况,要暂缓或停止拨款并收回项目预算指标。加强财政资金绩效运行监督从加快推进项目的实施方面看,一方面减少财政资金的占用时间,控制财政资金资源的浪费,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增强项目实施的效率,加快政府公共服务实现进程。
(四)加强结果反馈应用
坚持问题导向,创新工作思路和工作方法,形成“讲绩效、重绩效、用绩效”的良好氛围,解决绩效自评结果不实、外部绩效评价方法标准不统一,绩效评价结果应用软约束等长期存在的难点问题。建立绩效评价结果考核机制,明确绩效评价管理的职责分工,增强绩效评价管理的约束力,提高绩效评价报告的质量。同时,做好绩效评价的业务培训和交流工作,并最大范围地做好宣传工作,在绩效评价工作完成后,要结合评价的结果和结论,充分分析实际开展情况,进一步做好项目绩效管理的整改和修正,从而真正达到提升绩效管理水平的效果。此外,高度重视绩效评价结果的运用,成熟的绩效评价结果、评价报告,可作为下年度同类型项目预算编制的重要数据支撑,从而更利于优化财政资金资源配置,更利于财政资金绩效管理的良性循环。
(五)加强预算一体化系统管理
随着经济社会的迅猛发展,资金需求不断增加,覆盖的部门更广,要充分利用技术平台,提升绩效评价管理的水平,特别是目前实施的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的运用,为项目数据库的数据提取、查询、分析等方面提供便利,有利于财政资金的长效监管,也有利于提高财政资金管理效率。目前,江苏部分地区2022年已正式启用预算一体化系统,贯穿预算申报、预算审核、预算编制、指标分配、集中支付、支出监控等,为全面绩效管理搭建良好的平台,在此基础上,要进一步做好一体化系统内控管理、监管环节设置等,转变过去经验主义、个人主义的绩效管理,转型为大数据、智能化、实时在线的绩效管理模式。大胆假设,未来重点工程项目库与预算编审系统相衔接,预算编审系统与预算编制执行系统相衔接,预算绩效评价结果反馈系统与预算编制执行系统相衔接,通过预算一体化系统的链接,各管理环节功能相融合,可实现一条龙式绩效管理,未来将大幅增强财政资金绩效管理的透明性、高效性,也同步增强了绩效管理的可参考性。
(六)加强绩效管理人员管理水平
加强绩效管理业务培训,重点加强财政资金绩效管理的宣传力度,增强财政资金实际使用责任单位的绩效管理理念,将财政资金用在刀刃上,切实高效地做好财政支出项目的绩效评价,形成结果应用机制,同时加强绩效考核机制,形成通报机制。特别是对于绩效评价结果较好的项目,可作为典型案例纳入绩效评价参考项目库,定期组织绩效管理相关人员培训学习,扩充绩效管理人员的知识储备,提升整体绩效管理人员的管理水平。此外,对于特殊行业的项目绩效管理,可以适当考虑第三方专业评价机构的参与,解决绩效管理人员专业性强度不足的问题。总而言之,加强绩效评价管理要联合预算单位、财政部门、第三方机构等单位,认清各自责任主体,相互配合,形成合力,才能实现高质高效完成绩效评价管理工作。
三、结束语
各级地方财政要充分加强财政资金绩效管理,紧抓绩效管理关键点和突破口,通过以结果为导向,融入绩效理念和绩效方法,通过财政资金绩效目标的设定、监控、评价、报告和公开,进一步量化、透明化政府责任,反映地方政府经济发展的导向,落实好现代政府治理责任,以绩效管理解决财政资金预算管理中存在的突出问题,进一步补足政府实施公共服务中的短板,夯实地方政府各部门、各单位的绩效主体责任,推动政府公共服务效能的提升。因此,财政资金绩效管理是地方财政工作精细化管理的利刃,通过事前绩效评估导向,事中绩效监督控制,事后绩效评价分析,公开绩效评价结果的运用,闭环式全过程监督财政资金流向,更加透明、高效地反映政府公共服务,提升政府公信力,真正充分发挥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