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职会计专业教、训、岗“三位一体”教改研究
——以广西电子高级技工学校为例

2022-11-14蓝维玲

经营者 2022年5期
关键词:三位一体会计专业岗位

蓝维玲

(广西电子高级技工学校,广西 南宁 530031)

新时期,我国职业教育发展进程逐渐加快,越来越多职业教育毕业的学生也走向社会,为地区的发展贡献力量。中职学校以培养复合型人才为目标,在实践教学的过程中促使学生的就业能力和社会适应性得到有效提升,从而满足社会市场发展需求。因此在中职院校相关专业教学的过程中,可深入研究和创新教学模式,将其与实训教学结合,在不断实践的过程中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为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提供有效的保障。如何将教学、实训、岗位相结合,通过开展“三位一体”教学模式实现教学的创新和改革成为研究的重点。

一、中职会计专业“三位一体”教学模式构建的必要性

(一)强化会计技能培养,提升专业素质

会计专业毕业生需要具备多项能力,比如基础的出纳业务能力和核算能力、电算化操作能力以及记账业务能力等。其中,记账业务能力和会计核算能力是最关键的。另外,会计专业毕业的学生除了要掌握专业的财务会计理论知识,还要具备较强的沟通技巧等多方面能力。这充分表明,中职会计专业的学生在不断提升自身技能的同时,也要不断增强专业实践能力,注重对自身专业素质的培养,以满足社会市场和企业岗位的需求。通过构建“三位一体”教学模式将教学、实训与岗位有效地融合在一起,不仅能够在实践教学中提升学生的专业技术技能和综合素养,也为增强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奠定了基础。

(二)加强专业课实训教学,提升实践能力

相关的调查研究显示,实践教学也是会计专业教学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它贯穿于整个会计专业实践教学中,主要包含模拟实习、会计电算化实训、财务会计实训等内容。但是就教学现状来看,会计综合实践教学所占的比例较低,难以满足学生的实际需求。因此,开展和应用“三位一体”教学模式真正加强了对实践性教学的重视,优化了实训教学过程,有利于学生实践能力的不断提升,也为中职学校实训教学质量的提升提供有效的途径。除此之外,通过“三位一体”教学模式的实践真正将理论与实践相融合,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提升自身的专业技能,满足企业就业岗位的需求,为就业率的提高打下扎实的基础。

(三)创新教学方式,提高教学质量

中职学生与高校学生存在一定的区别,学习基础较差,在学习的过程中往往比较被动,缺乏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对很多知识都是一知半解,加上没有真实场景配合,学习的知识无法得到灵活的应用,这对会计专业的教学质量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和限制。在此背景下,应用“三位一体”教学模式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之参与到课堂教学中,从而提升教学效率和质量。

二、中职学校会计专业教学现状及问题分析

(一)教学定位模糊

目前,中职学校会计专业人才培养中存在定位模糊的问题,加上会计专业数量较多,导致在人才教学定位上出现混淆的现象。比如,部分中职学校会计工程和会计数学都与会计相关,但是两者之间存在一定的区别,部分中职学校在会计教学过程中难以对学生的教学定位进行清晰的划分。

(二)教学模式单一

通过分析中职学校会计专业教学现状得知,现阶段的教学中多是采用灌输式教学模式,且在这方面积累了较为丰富的教学经验。但是随着现代社会对会计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加,传统的教学模式难以满足现代市场和企业岗位对会计人才的要求。而部分中职学校沿用的教学模式较为传统和落后,依然采用的是教师分享经验,学生从经验中寻求答案的教学模式,尽管能够对教学起到一定的帮助,但是缺乏针对性,难以满足不同阶段和不同层次的学生对专业知识的需求。此外,传统的教学模式也无法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长此以往将削弱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影响中职学校会计专业人才的培养质量,对学生的就业率造成一定的影响。

(三)缺乏素质教育

目前来看,中职学校多是采用理论知识来辅助学生学习,在教学环节将教学重点放在理论知识的灌输上,对学生职业素质教育缺乏重视。从目前会计专业的社会市场和岗位需求来看,学生不仅需要掌握较为丰富的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还要具备创新精神和岗位能力,由此可见,职业素质教育在中职学校的教学中占据重要的地位。中职学校教学如果不能纠正错误的观念,将导致学生出现认知断层,社会适应能力较差,不利于其今后的职业发展。

(四)人才认知偏差

目前,中职学校教师队伍对人才认知存在一定的偏差,将复合型人才与知识型人才相混淆,使得教师的教学侧重点出现偏差。因此对于中职学校会计专业的教育工作者来说,需要提升对会计专业人才的认知能力,充分了解复合型人才的内涵,对各个教学阶段和教学环节引起重视,强化对复合型会计专业人才的培养,为会计专业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中职学校会计专业“三位一体”教学模式的应用实践

通过对广西电子高级技工学校现状的调查,为了促进教学模式的创新,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使其满足现代社会市场需求和岗位需求,现针对教学、实训、岗位“三位一体”教学模式在教学中的具体实践提出方法和措施,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一)明确教学定位,创新教学方式

为了提升会计专业人才培养质量,中职学校要明确自身的人才培养目标。具体来说,会计专业教学要改变培养理论性人才的教学重点,向培养复合型人才倾斜,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促使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不断改进和创新。首先,将课程实验内容渗透到会计专业传统教学中,在课堂教学中穿插实验知识和内容,通过这样的方式来加强学生对专业理论知识的掌握。其次,将会计专业的理论知识与实训教学真正结合起来,以每阶段的实训教学为例,将电算化与手工账实训相结合,让学生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前提下能够有实践的机会,通过实践操作不断地巩固自身的理论知识,从而提升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同时,要在实训教学的过程中充分激发学生的热情和激情,让学生全身心地投入课堂实践教学中,进一步促进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和转化,为提升其实践能力和岗位适应能力打下坚实的基础。最后,理论知识与岗位实习的结合,会促使校企合作更加紧密。校企双方合作给予学生实践的机会和平台,可以让学生获益。在顶岗实习的过程中,学生不仅能够积累较多的实践经验,并且还能够提升自身独立处理业务的能力,为之后的职业发展提供有效的帮助和参考。

除此之外,中职学校的教学者还可以利用微课的方式创新教学方法。具体来说,教师在课堂教学时登录授课软件,发送相关的微课视频,学生在完成登录后就能够立即观看,或者进行离线下载,可根据自身的学习需求选择后退、快进或者是重复播放等相关操作。另外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也可以结合中职会计专业学生的实际需求在微视频中布置与教学内容相对应的实践作业,借助微视频大幅度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但是在微视频实践应用的过程中,教师需要注意几个问题,如在布置实践作业的过程中,要强调操作的注意事项,保证学生的安全,避免学生因操作失误丧失学习兴趣。由此,学生能够利用自己的时间完成会计课程的学习,不仅可以提高其对会计专业知识的学习兴趣,并且在参与实践的过程中还提升了其操作能力,从而更好地消化抽象的会计理论知识。

(二)强化素质教育,提升综合能力

职业素质教育对中职学校会计专业的学生来说至关重要。在基于教学、实训、岗位的“三位一体”教学模式实践应用的过程中,要提高对学生职业素质教育的重视程度,在实践教学的过程中不断提升学生的专业技能和素养。首先,为了强化学生的职业素质教育,可以将职业素质教育与诚信教育相结合。会计行业是建立在信用的基础上的,因此,对于会计企业来说,大都较为看重员工的诚信品质,在专业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以培养复合型人才为标准对学生起到一定的约束作用,就有助于提升学生的职业道德品质。其次,加强校企合作。通过为学生提供实践平台和招聘机会,真正实现企业和学校的双赢。在双方合作中,通过实践机会和实践平台强化学生专业理论知识与实践的结合,提升会计专业的教学效率和质量。最后,要创新现有的教学理念和教学观念。在新的教学理念下,要注重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具体来说,在教学的过程中职业教育工作者要结合新时代和社会市场对人才的要求,做到以学生为中心,对增强学生实践能力和培养创新思维引起重视,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不能过多地限制学生,杜绝形式主义,让学生主动参与到实践之中。另外,中职学校的设备相对落后,而用人单位的设备较为科学先进,因此在校企合作的背景下,中职学校要对现有的教学资源进行整合,通过科教融合和产教融合的方式实现复合型创新人才的培养。比如,中职学校可以邀请相关的企业家在学校担任课程讲师,进一步深化企业的实践内容,加强校企合作的力度。另外,还可以将各类国际组织吸引到新金融的建设进程中,通过这样的方式开阔学生的国际视野。与此同时,引进国内外的大量设备资源还能够推进校外学习基地和创新实验室的建设,促进产学研合作的深化。

(三)强化队伍建设,提升师资力量

中职学校会计专业教师多是会计专业毕业的学生,其理论知识较为丰富,但是欠缺一定的实践能力,而师资力量在会计专业“三位一体”教学模式实践应用中起着较为关键的作用,因此要加强对现有师资队伍的建设,不断优化和提升教师的教学实践能力。

首先,学校要加强对本专业教师的鼓励,使其积极开展对实训教学和岗位教学的研究,尤其是对本校实训教材的编写,通过这样的方式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提升教师的专业能力。其次,可以鼓励教师参与全国性的会计专业技术考试,增强教师对行业内部新技术的认知和了解。再次,由校方和企业合作构建实习制度,鼓励教师到企业挂职学习,给予教师参与具体业务和实践活动的机会,让教师了解行业内的最新信息,不断提升他们的实践能力。

除此之外,还要不断提升教师的信息技术能力。比如在制作微课视频的过程中,教师在充分了解和掌握本节课教学内容的基础上,要善于利用信息技术完成视频的制作,通过观看视频加深学生对教学内容的了解,并根据学生观看的实际成效来制订学习计划,从而不断提升会计专业的教学效率和质量。

(四)强化基地建设,提升教学质量

会计专业教学、实训、岗位“三位一体”教学模式实践应用的目的是提升专业教学质量和效率,为学生专业技能的提升提供保障。而实训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提升学生岗位实践能力的关键途径,因此中职学校要提高对基地建设的重视程度,通过实践基地教学来加强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和掌握,从而提升教学效率和质量。在基地建设的过程中,中职学校要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如建设会计基本技能实训室,主要训练学生点钞用扎条、翻打传票机的实践能力,或者建设会计电算化实训室,安装金蝶、用友等软件,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四、结语

会计专业教学、实训、岗位“三位一体”教学模式的应用不仅促进了会计专业理论知识与实践的结合,实现了教学模式和教学理念的创新,并且强化了师资队伍建设,为学生创新精神和岗位实践能力的提升提供了有效途径。因此,中职学校要对“三位一体”教学模式引起重视,将教学、实训、岗位“三位一体”教学模式应用在会计专业的各个教学环节,真正提升中职学校人才培养质量,满足社会市场的需求,提高职业学校毕业生的就业率。

猜你喜欢

三位一体会计专业岗位
在保洁岗位上兢兢业业
走进“90后”岗位能手
学校、家庭、社会如何做到“三位一体”
基于“三位一体”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下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途径研究
论“有趣、有用、有效”三位一体的教学模式在商务礼仪课程中的运用
浅析高职院校三位一体航空服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实施HR岗位轮换 打造复合型HRM团队
对会计专业教学的思考
张晓东:倒在岗位上
基于云计算构建高职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