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体企业内部控制管控的问题与对策
2022-11-14高艳辉
高艳辉
(北京新顺城建筑工程质量检测所,北京 101300)
集体企业是指企业中的所有财产及物品归属于劳动者一起拥有,并且进行共同的劳动,在分配方式上主要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的社会经济组织。集体企业同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是在特定历史条件下产生与发展起来的。在我国计划经济进行领导和管理的国民经济运行方式时期,集体企业的存在,不但促使地方税收增加,有效地缓解了社会的就业压力,还提供了许多的社会辅助性服务。
一、集体企业内部控制管控的必要性及战略意义
内部控制是一个企业为了达成经营目标,确保经营方针的顺利贯彻与执行,保证企业资产的完整与安全、会计信息资料的可靠与正确、经营活动的经济、效率和效果,采取的一系列的方法与措施的总称。
(一)集体企业内部控制管控的必要性
内部控制的内容归恨到底是由起决定性作用的要素组合而成的,这些要素的组成方式决定着内部控制管控的内容与形式,即内部控制环境、对风险的管理、内部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内部控制的监控。内部控制的五要素之间构成了一个闭合的环路,它们之间是相互依存相互联系并非孤立的,内部控制就是对企业的经济活动进行控制与监督。企业内部各环节、各层次整体科学高效的管理控制的有机体系就是企业内部控制,它是由一系列控制政策和程序所组合而成的系统。宗旨就是要确保生产经营活动有序并且高效的运行,确保企业资产的安全完整且防范发生经营风险,防止和纠正错误与弊端,确保会计资料的真实、准确、完整。
1.内部控制环境
控制环境是所有其他内部控制组成要素的基础,不仅提供企业架构、纪律、塑造企业文化,而且还影响企业员工的思想和意识,控制环境的因素具体包括诚信的原则、道德价值观、经营管理风格、责任的分配授权、员工能力的评定、人力资源政策及实务等。
2.风险的管理
每个企业都要面对着来自内部、外部的许多风险,这些风险都需要加以评价。制定目标就是评价风险的首要条件,为了实现企业既定目标可能会发生的各种各样的风险,风险评价就是为了辨识并且分析这些风险,具体包括目标、风险、环境变化后的管理等。
3.内部控制活动
当我们企业的管理者充分辩识风险之后,就应当专门针对此项风险发出指示或命令。控制活动就是保证管理者的指示或命令可以有条不紊地贯彻执行,如委托授权、审核后批准、审查核对经营绩效、保护财产安全,在企业内部的各职能之间都会出现。
4.信息与沟通
在企业日常经营管理的过程之中,需要按照一定的方法取得了准确的信息之后,采取行之有效的沟通,才能够使员工更好地为企业服务。主要包括信息系统与沟通,信息系统处理企业内外部产生的信息。企业员工必须从最高管理者那里清楚地获取和理解传递出来信息,并对内外部采取行之有效的沟通。
5.内部控制的监控
内部控制系统是需要被监测和控制的,监控是挑选适合要求的人员,在合适、妥当并且及时的基础上评估控制的设计和运作情况的过程。具体包括持续的监控活动、个别评估及报告缺陷等等,监控活动由持续监控与个别评估构成,可保障企业内部控制能够不间断的有效的运行。
企业内部控制管控作为企业现代化管理的主要内容,对于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准,提高企业在激烈市场竞争中的实力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特别是在全面深化改革的背景下,对集体企业的发展更是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因此,集体企业必须立足于当前复杂的市场发展环境,坚持防范风险因素,杜绝徇私舞弊的原则,构建主体明确、体系健全、标准科学、推进有序的内部控制制度,才能有效规范企业内部管理。
(二)集体企业内部控制管控的战略意义
内部控制管控决定运营管理的稳定性,也是经济效益的有效保障,因此,企业管理者需要高度重视内部控制管控。集体企业必须立足于企业发展的总体战略布局,有系统的梳理现阶段企业的管理现状,深化对市场发展规律的认识,对内部管理工作进行系统规划,不断完善内部控制管控,有效保障企业各项经济活动依法依规、有序开展。同时,集体企业要细化企业内部各类资产流向的实时记录,规避资产流失风险,科学预测市场发展动态,针对企业发展需求进行科学统筹,提高财务管理水平,确保企业经营目标与经济效益最大化的有效实现,为强化集体企业改革保驾护航。
二、集体企业内部控制管控的关键点
(一)内部控制环境
集体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卓有成效的推进,需要有良好的内部环境做保障,然而现阶段许多集体企业在环境建设方面还十分滞后。因为缺乏健全的管理制度,许多集体企业长期受行政体制的束缚,制度建设滞后,并未及时针对内控管理工作进行有效的制度建设,管理体制不够规范。在对内部人员进行管理时,不能做到全员参与,有序推动,而是对一些重要岗位的人员采取回避的管理办法,缺乏有力的奖惩机制,主体责任不明确,遇到问题时常出现相互推诿的情况。同时,对于各部门的管理,缺乏统一的管理制度,不能进行有效规范,不能针对员工的实际情况进行有效评估,针对性的管理措施较少。一些集体企业由于缺乏健全的法人治理机构设置,内部机构冗杂,难以实现有效的制衡与监督。人员岗位职责只有宏观层面的内容,没有细化,不够全面,内部员工长期受“铁饭碗”思想的影响,不能自觉参与内部管理,内控意识不强,制约着集体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建设的发展。
(二)内部控制风险意识
集体企业大多数都是中小型企业,“小”对于集体企业而言,既可能是一种优势也可能是一种劣势。优势在于这种企业结构简单、便于管理,劣势在于这种企业规模小、人才少,许多都存在制度不健全、创新能力不足、业务流程不规范等一些问题。有很大一部分集体企业的管理者,因自身思想、认识不高而未能真正认识到风险管理的严重性,总是心存侥幸,认为风险只是或许存在,不一定真的会发生。还有一些集体企业管理者受各种各样因素影响,虽然具有一定的风险认识,但在风险预防与风险应对等方面实践的知识经验不足,初步开始建立起来的风险管理体制也不完善,在企业管理中未能真正发挥出应有的作用。面对激烈市场竞争中的风险,集体企业如果不能从容有效应对,将直接影响到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随着市场经济呈现出球化、一体化的发展态势,市场竞争环境日益复杂化、多元化。市场中的企业主体面临各类风险,如融资风险、投资风险、运营风险等,风险问题影响着集体企业的稳定发展,加重了集体企业的经济负担。现阶段,集体企业由于依赖国家政策发展,创新意识不强,内部管理缺乏风险意识,不能很好地防范风险,风险管理制度一直处于空白地带。市场环境的不稳定性使各行各业的发展都存在风险,集体企业也不例外。集体企业不可能永远平稳发展,必须适应时代发展的需求,在企业发展的过程中,保持大局观,加强内部控制制度建设,加强风险管理,确保自身能在时代发展的浪潮中不断变革,赢得更大的发展空间。
为了检验研究结论的稳健性,本文采用了Hummels等(2001)的方法以及企业出口中加工贸易的份额来衡量企业层面垂直专业化程度;采用差分计量模型以及进行子样本分析等方法进行分析,回归结果与基准模型基本一致,说明结论较为稳健。
(三)内部控制专业人才
对于部分集体企业存在内部控制制度的缺失,企业内部控制人员队伍建设存在问题是一个主要的原因。提升企业内部控制人员队伍建设,是提升集体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重要工作,所以必须加强集体企业的内部控制人员和内部预算管理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内部审计人员和财务管理人员的队伍建设。首先内部审计人员开展工作的独立性和开展工作的权威性应该充分得到保障,分开内部审计人员与财务人员,使内部审计人员审计控制作用能够充分发挥;其次内部控制机构和人员的规范化学习要充分完善,以期提升对内部控制制度的理解和认识,在施行的过程中加强对企业经济活动的监督和控制力度,不断提高集体企业的内部控制水平,促使集体企业经济效益和管理水平不断地进步。企业发展进步的核心在于人才,人才资源作为企业发展的主要力量,如不进行科学的管理与引导,也可能转化为集体企业潜在的风险来源。现阶段许多集体企业虽然也在推进体制改革,但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仍然沿用传统的行政管理办法,内部论资排辈问题严重,存在人与岗不匹配、奖励机制落后等现象。员工的付出与回报不成正比,工作积极性极易受到影响,甚至可能导致人员流失。
(四)内部审计监督
1.要提高内部审计独立自主性
集体企业内部审计尽管在制度上有瑕疵,依然还是可以通过制度设计来提高内部审计的独立、自主性的。一是建立内部审计部门仅隶属于最高领导管理,分开内部审计部门和其他部门之间的关联;二是建立专门负责内部审计部门的监督、沟通与核查工作的审计委员会。
2.要加大内部审计包含覆盖的范围
集体企业所处的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经济环境也一天比一天复杂,企业的内部审计部门也应该从之前传统的事后审计逐步转向更加高效和科学的事前审计、事中审计。企业管理层在确认重大投资决策时企业内部审计部门应该对决策所涉及项目的可行性、效益性、合法性、合理性进行深入的审查与评估,并将审查与评估的情况及结论以书面形式汇报给相关负责人。在投资项目进行的过程中内部审计部门还要在重要的环节开展审核工作,严格把握与控制企业经营风险。当投资项目完成之后内部审计部门还应该对整体项目情况做事后审计。由于集体企业的审计工作都由内部人员执行,审计人员与被监督部门之间一般存在较密切的利益关系,在开展实际工作时,容易掺杂私人情感等主观情绪,最终影响审计的权威性与公平性。同时,现阶段由于许多集体企业缺乏专门的审计人员,审计工作一般由内部的财务人员负责,并未设置独立的审计部门。部分单位虽然进行了机构设置,但也只存在一个简单的框架,缺乏严格的审计监督管理制度,不能明确不同人员的职责,甚至出现人员主体责任意识不强,职位虚设、空闲等情况。对企业而言,其对内部审计的认识只停留在财务工作基础审核的概念上,并未对内部稽查、管理监督等工作进行系统规划,内部审计监督缺位。
三、完善集体企业内部控制管控的对策
(一)优化内部法人治理结构
健全的法人治理结构是保障企业内控管理效率提高的重要前提。因此,集体企业需要依据相关企业的规范管理规定,不断健全内部治理机制,完善管理制度,确保各项工作有章可循。一方面,可以成立董事会、监事会等法人组织机构,并选举出服从董事会管理的企业委员会,形成互相制约、互相监督的内部治理体系;另一方面,可以提高内部员工代表在董事会与监事会中的比例,确保内部员工拥有参与权与表决权,能够对企业的管理、决策等问题进行有效监督,提高管理效率,确保企业各项工作的有序推进。
(二)建立健全内部控制体系
(三)强化企业风险管控
多元市场主体的参与,使得企业在市场发展中面临巨大风险。因此,集体企业必须明白,风险管控要立足于市场发展的大环境。要不断调整、完善相关制度,强化内部人员的风险防范意识,组织员工积极参与专业技能与风险防范知识的培训,在企业内部形成全员参与、全过程把控、多方位推进的风险管理格局,确保企业风险能够降到最低。
(四)重视内部审计稽查与监督
集体企业需要针对现阶段内部的审计工作进行有效的自我检查与评估,明确一直以来存在的不足与亟待改善的问题。要组织相关人员定期探讨,允许跨部门之间进行效果评估与打分评价,核实内部控制制度的具体执行情况,确保全面了解自身的实际情况。同时,要提高内部审计稽查与监督的独立性,避免过多主体的干预,扩大审计监督范围,使其覆盖集体企业的全部业务部门,形成集稽查、评价、审核与规范于一体的高效审计监督体系。
(五)健全内部人员奖惩机制
随着集体企业的改革发展,许多企业已经建立起了一系列的管理制度,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企业在制度执行方面却十分落后,内控制度建设形式化问题较为严重。因此,集体企业必须加大制度的执行力度,健全内部人员奖惩机制,对表现优异,贡献突出的员工,要给予奖励,晋升岗位,调动员工参与内控管理的积极性。对工作消极懈怠,不配合内控管理的人员,要进行严厉惩处,使员工重视内控制度建设问题,确保集体企业各项管理决策能够得到切实有效的推进。
四、结束语
集体企业的内控管理关系到改革发展的战略大局,相关企业与管理者必须对此高度重视。集体企业内控制度建设,存在内部控制环境建设滞后、缺乏风险意识、专业人才资源匮乏及内部审计监督缺位的问题。集体企业需要在新时代结合转型升级的具体实际,借助针对性策略进行有效探索,确保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建设工作得到有效推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