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提升高校图书馆党支部主题党日活动有效性研究
——以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图书馆支部为例

2022-11-14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图书馆沈丽君

办公室业务 2022年8期
关键词:党日支部图书馆

文/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图书馆 沈丽君

主题党日活动是近几年发展起来的一种基层党组织活动形式,具有鲜明的主题和突出的优势。中共中央于2018年11月印发的《中国共产党支部工作条例(试行)》(以下简称《条例》),对于主题党日作出了明确具体的要求。文中要求“党支部每月相对固定1天开展主题党日,组织党员集中学习、过组织生活、进行民主议事和志愿服务等。主题党日开展前,党支部应当认真研究确定主题和内容;开展后,应当抓好议定事项的组织落实。”文中并没有对于主题党日活动的考核和评价标准作出规定,因此对于基层党组织主题党日活动有效性的研究亟待开展。

一、基层主题党日活动的定位

(一)党员教育的创新载体。虽然近些年才对主题党日活动提出明确要求,但是党日活动作为党的支部工作的重要形式,已经具有悠久的历史,可以追溯到红军时期。随着近些年“两学一做”教育活动和“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活动的推进,主题党日活动焕发出了新的活力,成为主题教育的重要载体。不同于传统的支部组织生活中的“三会一课”、专题党课、组织生活会等规范性动作,主题党日活动主题性更强,具有更丰富的内涵,更广泛的活动形式,是党建工作创新发展的新形式。

(二)党员教育的制度保障。《条例》第五章对主题党日的明确可以总结为两点:主题性和制度性。通过活动主题的确定,对于党员学习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提供了保障。通过每月固定1天开展主题党日等时间约束,使得党员的学习教育具有更高的计划性和延续性,从而在制度上保障了主题教育的长期有效开展。因此,主题党日活动已经成为基层支部组织工作的重要组成,成为全面从严治党背景下基层党员学习教育的制度保障。

(三)支部工作的品牌特色。随着主题党日活动的推进,基层支部党建工作具有更丰富的活动形式。以高校基层党支部为例,不同党支部的党员构成、业务工作都是不一样的,而传统的组织生活由于形式单一,无法形成各支部特色。主题党日活动的开展,各支部可以结合自身的工作特点制定主题和活动方案,在活动过程中积累经验,形成特色工作,进而形成党建品牌。在基层党支部逐步形成“一支部,一特色,一品牌”。

二、当前基层主题党日活动存在的问题

《条例》颁布以来,主题党日制度在全国基层党支部全面推进,各级党组织也开展了大量的尝试和探索,有丰富的经验成果。但是部分基层党支部依然存在落实《条例》要求不到位、主题党日工作开展作用不明显的问题。探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工作创新意识不足。在实际的基层党建工作中,部分党务工作者对于主题党日工作要求认识存在不足,把每月固定日期的主题党日活动要求简单地理解为原有党建工作的时间分解,并没有意识到主题党日在党建工作中的创新载体作用。部分基层党支部将传统的党建工作中“三会一课”、发展党员、转正审批、集中学习等支部工作规定事项指定日期开展,并没有发挥出主题党日活动的真正价值。

(二)形式主义严重。主题党日活动应当是一项具有计划性、系统性的党员教育活动,必须科学策划和部署。部分基层党支部缺少系统的规划。往往出现主题党日日期临近,临时安排活动内容,临时确定主题,最终导致党日活动形式主义较为严重,不能达到真正的学习效果。另外,部分支部更关心党日活动的后期宣传工作,把宣传工作做好作为主题党日完成的标志,不关注学习教育的真正成效,这也是形式主义的一种表现。比如部分支部的主题党日策划为安排红色景点参观,但是仅参观不互动,只了解不讨论,导致活动变成变相旅游,无法起到真正学习的效果。

(三)脱离业务工作实际。党建工作和业务工作应当是相融合的,做不好党建工作,业务工作走不远,脱离了业务工作,党建工作也没有意义。主题党日活动一旦脱离了工作实际,活动的意义将大打折扣。甚至出现主题党日活动和业务工作争抢时间和场地的问题,党建和业务工作成为两套独立的体系,在组织层面会造成资源上的浪费,在党员层面不能凝聚人心。普通党员会认为党日活动是党组织新增的一些集体活动,甚至认为这些活动占用了自己的工作和休息时间,导致党员产生排斥心理,参与的主动性不强,不仅影响党员教育的质量,而且影响党员队伍的向心力。

三、高校基层支部主题党日有效性路径实践

主题党日作为基层党支部组织工作的创新载体,其学习教育的成效是活动的主要目标。根据前文分析的部分党组织在主题党日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应当坚持问题导向,通过党建工作实践,探索提升主题党日活动有效性的路径。本文结合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图书馆(以下简称南信大图书馆)党建工作创新实践经验,提出提升主题党日活动有效性的措施。

(一)系统策划方案。党支部在年初作全年党建工作策划时,应当对每个月的主题党日活动开展情况全面布局。通过提前开展部署,既可以系统化设计学习教育内容,也可以结合业务工作的全年策划,将党建工作融入各个月的特色业务工作中。以南信大图书馆党支部为例,每年年初制定党建工作年度实施方案,对于每个月的主题党日提前做策划方案。例如,每年5月份为南信大图书馆的“读书节”指定时间,结合“读书节”,每年5月份的主题党日,党支部都开展专题党建读书沙龙活动,组织党员参与党建读书活动。与读书节的工作协同开展,既有效开展了党员的学习教育,也充实了读书节工作的内涵。除了在月度工作方面需要提前开展策划外,具体的活动也要提前策划。虽然说主题党日是指定某一天的党员活动,但是当天只是活动的形式,而学习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根据南信大图书馆支部党建工作实践,将教育学理论引入党建教育工作,通过合理的工作策划,以获得党建教育更好的成果。例如以集中学习研讨为主要形式的主题党日活动,可以在活动的前几天将学习材料提前下发下去,通过党员的提前预习以及活动后的复习,以达到提高学习研讨效果的目的。

(二)结合业务实际。党建工作和业务工作,应当成为桥和路的关系,逢山开路,遇水搭桥。只有真正将党建工作和业务工作相融合,才能真正推动事业的发展。将主题党日活动和业务工作相融合,通过主题党日活动促进业务的发展。这样的活动才能获得上级认可,党员、群众积极支持。作为高校图书馆,应当通过结合学校发展特点和“双一流”建设目标,制定主题党日活动,通过教育活动增强全体党员的主人翁意识,进一步融入学校的建设发展。例如,南信大图书馆支部通过组织党员志愿者服务开展主题党日活动,组织全体党员在图书馆西阅览室开展擦气象云图的活动。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作为以大气科学为核心专业的高等院校,图书馆收藏了大量气象云图。这些图纸虽然目前使用率并不高,严重落灰,但却是学校甚至是我国气象事业发展的宝贵资料和历史见证。图书馆党支部通过组织党员擦云图活动,不仅更好地保存了学校的特色资料,而且推动了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发挥,同时加强了党员对于学校历史和专业发展的认识,加强了党员对于学校“双一流”建设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三)创新活动形式。主题党日是针对新时代党建工作要求的创新活动载体。通过活动的广泛开展,在原来“三会一课”、组织生活会等传统形式的基础上,拓展了新的活动形式。只有通过创新的方法开展主题党日活动,才能真正体现主题党日活动的价值。随着时代的发展,新媒体和即时通信工具已经在人们的生活中获得广泛深入。用新媒体开展理论学习宣传活动,成为很多基层党组织的关注点。新媒体以互联网为基础,不受活动地点的限制,甚至于即使党员分散在全国各地,依然能够一起开展组织活动。以南信大图书馆支部实践经验为例,暑假期间图书馆党支部开展了一次“学习强国”主题分享交流活动。该活动以“学习强国”手机APP为学习和交流的平台。党员们通过APP中的“视频会议”功能开展在线活动,交流近期使用“学习强国”开展学习的心得体会。暑假期间虽然支部党员在空间上并没有聚集在一起,但是依然实现了定期开展主题教育活动。通过新媒体开展学习研讨,增加了活动的整体趣味性,提高了党员活动的积极性。通过本次活动的开展,调动了党员通过新媒体学习的主动性,获得的整体学习效果和长期效果远高于预期。

四、结论

主题党日活动是新时代“全面从严治党”背景下高校基层党组织党建活动的积极探索,是开展学习教育的创新载体。各级党组织应当充分认识其重要意义,将主题党日活动作为当前党建工作的学习教育创新平台,策划好、利用好这一创新平台,有效提升主题党日活动的有效性。

猜你喜欢

党日支部图书馆
支部联建润“甘泉”
主题党日加上大数据——汉中市利用“党建云”更新党日形态
瑶山党支部
民进吉林省直联合四支部的“支部经”
众人拾柴火焰高
鼓励党支部活用“处方权”
图书馆
主题党日要突出“三味”
崇阳
去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