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淮南市县域经济发展路径的研究
——以寿县为例
2022-11-14陈法娟
陈法娟
(中共淮南市委党校, 安徽 淮南 232001)
县域经济是指特定的县行政区划地理空间范围内的经济状况,其本质特征是区划性。从宏观视域来看,县域经济是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新型引擎,是培育新型产业生态的孵化基地,也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抓手。淮南有两个县,凤台县与寿县人口体量大,地域广泛,经济发展潜力巨大,市场广阔,但是目前两县普遍存在农民消费水平低,收入低,能力差等问题,只有坚持发展县域经济为导向驱动,才能不断增加县域居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提升居民的可支配收入,提高居民的购买能力和购买品味,可持续性的逐步提升居民的生活水平。目前,国家已经出台了众多惠民政策,以推进县域经济发展,提高农民的可支配收入,激发了当地常住居民的消费潜力。由此可见,壮大县域经济依旧任重道远。
一、寿县县域经济发展的现状分析
我们要高度认识到淮南市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性,推进县域经济发展效率,扩大步伐,以工业为核心支柱产业,抓住工业为中心,可持续发展;要集中力量,因地制宜,打造符合当地历史文化的特色小镇,走特色发展道路;加快农业现代化的进程,进行合理的土地流转,加速基建效率,进行合作化和集约化发展;要结合乡村振兴战略,大力发展农村电商,促进教育、医疗、美丽乡村建设、沉陷区治理、大棚改造等工程,下决心处理好目前我市县域内存在的问题。
(一)寿县县域经济发展状况
县域经济的空间是以县级行政区域为界以县城为龙头,以乡镇为纽带,广大农村为腹地;调控主体是县级人民政府;产业是以第一产业为主,包括第二、三产业;层次是位于中央、省、市之下,处于乡镇、村、户之上的经济,由县级经济、乡镇级经济和村级经济所构成初步核算。寿县2020 年全年地区生产总值(GDP)225.3 亿元,增长4%,实现规上工业企业增加值34.2 亿元,新增规上企业27 家。进出口总额1.312 美元,新增实绩企业13 家。2019 年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实现了49.9 亿元的增加额,增长率为1.1%;第二产业实现了59.7 亿元的增加额,增长率为5.4%;第三产业实现了103.2 亿元的增加额,增长率为5.1%。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23.4∶28∶48.6 变化为23.5∶28∶48.5,其中工业增加值占GDP 的比重为21.9%。全年常住居民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20207 元(折合2929 美元),比上年增加3264 元。
(二)寿县县域经济与其他县区经济发展比较分析
与寿县相比,凤台县2019 年末,全县户籍人口为682697 人,比上年增加了4329 人,其中城镇人口187556人,占总人口的比重27.5%;乡村人口495141 人,占总人口的比重72.5%。总人口中男性人口361643 人,占总人口的比重53.0%;女性人口321054 人,占总人口的比重47.0%;出生人口7985 人;死亡人口1093 人。常住人口598000 人(人口抽样调查数据)。初步核算,2019 年全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992987 万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3.0%,其中,第一产业完成增加值359090 万元,同比增长1.0%;第二产业完成增加值1522797 万元,同比增长2.3%;第三产业完成增加值1111100 万元,同比增长5.1%。全县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12.8:51.1:36.1 变化为12.0:50.9:37.1。第三产业占比较上年同期提高1.0个百分点,三次产业结构逐步优化。人均GDP 为50050 元(折合7170 美元)。全年新增市场主体6283 户,同比下降2.4%,其中新增民营企业1679 户,同比下降7.5%。规上民营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0%。总体上高于寿县的经济发展水平,寿县依旧任重而道远。
二、寿县县域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及成因
(一)农业比重较大,效益低,缺少科技创新力
寿县2019 年全年地区生产总值(GDP)212.8 亿元,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23.4∶28∶48.6 变化为23.5∶28∶48.5,其中工业增加值占GDP 的比重为21.9%。以上数据不难看出,寿县的国民经济规模总量较小、产业结构发展不合理,仍然是经济发展亟需解决的主要问题。统计数据显示,寿县的农业依旧是占据经济总量的优势地位,作为第一产业,寿县是农业生产大县,油料、粮食、水产均进入全国百强县行列,是全国渔业,粮食的生产先进县,粮食年产量可达到37 亿斤。但是现代创新性,高效性的农业发展依旧受到制约,种植结构单一化,基础生产设施较差,种植结构单一。大型重工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在第二产业中比例偏小,生产的产品科技含量以及附加值都不高。在第三产业中,房地产开发比重还在第三产业中占据着较大的份额。
(二)未充分发掘自身文化底蕴,文旅投入强度低
对文化自身底蕴发掘较少,寿县对其楚国故都的历史文化展现并不明显,文化沉浸度较差。群众所能看到的,只有一片古建筑,和商家卖的跟景区外无差别的小商品。寿县古城运营数年,品牌知晓度也仅仅在安徽部分地区而已。对文旅的投入配套及开发力度不够大,文化IP的挖掘需要大量的解读和分析工作。文旅产业发展大浪潮下,从零去摸索经验显然成本过高,此类需求的解决只能依靠行业内专业的运营商。基于对文化产业的深刻认识和专业资源,具备在一个项目中同时打造文化产业生态平台和高黏性消费场景的专业能力,而这正是目前寿县包括具有深厚历史可挖掘的各地二三线城市文旅产业发展亟待的最大痛点。
(三)县域财政基础相对薄弱,建设发展资金投入不足
经济的发展与金融,资本的投入与发展是密不可分的,大量资金的导入扶持是经济增长的必要条件。寿县财政收入低,而需要财政资金维持正常基础设施发展,解决民生保障问题、行政办公,精准扶贫等财政支出约是财政收入的3~4 倍。财政收入所占的相对数额比例较小,这也就导致了经济建设所需要投入的资金量捉襟见肘,财政基础的薄弱一直是制约寿县经济有效高速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三、寿县县域经济发展提升的对策建议
(一)调整农业产业结构
寿县土壤肥沃,气候资源得天独厚,是国家粮食优势产区和重要商品粮生产基地,历年秋种均种足种满种优。寿县应结合实际,各乡镇因势利导,鼓励支持种田大户、家庭农场、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大胆探索尝试,变被动休耕为主动开展结构调整,出台优惠政策,吸引在外创业成功人士返乡创办现代化农业企业,鼓励奖励新鲜典型。狠抓农业结构调整、促流转、增收入,不断推进现代农业发展。
(二)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激发经济发展活力
根据市场需求,制定产业发展规划,合理布局工业园区,改变高能耗、粗犷型,污染性强的传统工业发展理念,注重发展具有节能,环保,循环,绿色,生态、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新产业、新项目。大力实施五大发展行动计划,坚持凝心聚力、改革创新、强基固本、绿色发展、务实为民,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做好工业集聚发展。重点支持芍陂米业、蓝煜电子、安顺包装、百仓包装、中腾汽车、恒昌农副产品等项目达标以安徽寿县经济开发区为依托,围绕绿色食品加工、高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等产业体系,加快推进蓝开家电、博美奥齐、海惠美塑业、中电环保材料等项目建设进度,力争尽快竣工投产。同时深化与合肥结对合作,推进与合肥市在城市规划、基础交通、产业发展等方面深度融合;
(三)发挥自然人文优势,推动特色文旅产业发展
整合优秀自然资源,打造生态文旅。坚持以政府为主导,坚持市场化运作、企业自主主办的方式发展做好旅游市场文章。全面利用寿春古城资源。应将浓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丰富的自然资源充分利用,推进城市森林融合建设,全力打造山水蕴于城,城内含山水的旅游布局,不断提升寿县整体旅游品质。寿县文旅部门依托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将文化要素注入旅游发展,打造一批富有当地特色文化底蕴的景区景点和旅游文化活动,推进全县文化旅游高质量融合发展。寿县古城墙的申遗工作要有序推进;妥善利用好豆腐传统制作技艺,正阳关抬阁肘阁等具有代表性的国家级非遗项目。完善公共文化服务设施,扎实推进文化惠民工程,加强主流媒体运用和管理,推动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融合发展,正确引导舆论,讲好寿县故事,传播寿县声音。
(四)加强招商引资,内修潜力,增强发展建设后劲
寿县山清水秀,人杰地灵,既有底蕴丰厚的历史人文景观,又有环境优美的自然景观,文化旅游资源得天独厚。寿县应深入发掘自身底蕴的同时创新机制,积极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规模化、集群化、生态化发展,以效益创新为驱动力,增强人才资源、信息资源、技术资源与资金资源等方面的储备,构筑可以引进外部资金、持续发展创新的新思维与新路径。转变经济增长的动力,由原来的投资、出口拉动,变成三驾马车协调拉动。通过落实支持政策,培育职业经理人,组织参观学习,强化招商引资,激发企业做大做强。抓招商引资,促进工业经济增长。一方面,以推动企业的规模化发展为主抓手,抢抓项目建设推进年这一活动契机,优化与革新企业内部管理,促使企业紧扣市场需求有序扩大再生产,科学增加投入,深挖自身发展潜力,扎实提升企业的产销率。另一方面,加大招商引资工作,多方协调,完成市委市政府下达的相应指标与任务。切实将招商引资作为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工作来抓,落实责任到人,锁定优质发展项目,保障招商引资目标落实到位。
四、结束语
郡县治,则天下安;郡县强,则国家强!当前我国正处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发展的深水区与攻坚期,县域经济的突破与发展需要以市场为研究立足点,通过构建管理科学、政企分离、权责统一的经济和产权管理体系,推动县域经济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县域经济作为我国经济的基层组成部分,一方面有助于贯彻落实乡村振兴发展战略,另一方面对提振我国整体经济水平具有深远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