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乡村振兴视角下相对贫困治理的对策研究

2022-11-14刘文亮

中国管理信息化 2022年9期
关键词:贫困人口差距城乡

刘文亮,赵 爽

(华北理工大学 管理学院,河北 唐山 063200)

1 问题的提出

截至2020 年末,我国全面消除了绝对贫困,由2012 年末的9 899 万农村贫困人口下降至0 万人,乡村振兴也正式迈进新的历史阶段。乡村振兴战略自2018 年实施以来,为我国乡村脱贫事业贡献了一份坚实力量,随着绝对贫困人口的全面消除,乡村振兴战略亦根据我国经济社会变化不断完善与发展。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八次会议表决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乡村振兴促进法》,意味着中国乡村发展的制度更加健全,脱贫事业要在解决精准扶贫时期深度贫困问题的基础上,更注重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缩小城乡差距、实现共同富裕的相对贫困问题。

界定贫困治理对象是缓解相对贫困问题的首要条件。精准扶贫时期,农村贫困治理主要以消除绝对贫困人口为主,并以“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的方式将贫困人口与非贫困人口划分,充分考虑并纳入“两不愁三保障”。在消除绝对贫困后,农村贫困治理工作的重心向相对贫困转变,群体收入的相对差距、“贫困户”等相对弱势群体、个别维度的相对短板群体,成为下阶段农村贫困治理的关键对象。

贫困治理方式需要根据贫困治理对象的转变而转变。精准扶贫时期,农村贫困治理方式主要是特惠型治理,即政府针对贫困对象的致贫原因及约束条件,提供有效的帮扶,这一做法被称为“滴灌式”减贫。在此期间,政府以“中心化”治理的方式,执行精准扶贫定位机制,实施“十个专项、五个一批”等专业化举措,将相对集中的贫困群体的生存问题突出解决。相较于绝对贫困,相对贫困会长期存在,需要政府开展常态化贫困治理,识别并有效帮扶相对贫困对象,政府要转变贫困治理方式以适应现阶段贫困对象变化,真正落实相对贫困治理相关政策。因而,探索并建立现阶段相对贫困治理的长效机制是亟须解决的问题,面对新时期的相对贫困治理,科学有效的对策对满足我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具有关键意义。

2 乡村振兴与相对贫困治理长效互动机制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相对贫困治理要在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基础上,创新治理体制机制。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明确推动共同富裕,提出建立应对相对贫困问题的长效机制。国家在颁布的 《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 年)》等相关文件中,也明确表示“脱贫攻坚要与乡村振兴有机结合”。乡村振兴战略目标即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涉及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生态建设等多个领域。相对贫困治理实质上关注的是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缩小城乡差距,实现共同富裕。乡村振兴与相对贫困治理这两者在本质上就是要解决农民的未来发展问题,农民既是乡村振兴的主体,也是相对贫困治理的主体,故而乡村振兴与相对贫困治理的治理主体具有一致性,建立两者的长效互动机制对于我国农村发展具有深远意义。因此,在消除绝对贫困后,必须有效衔接相对贫困治理与乡村振兴,促进两者有机互动,使乡村振兴动态化与常态化地支撑相对贫困治理。

从我国乡村贫困治理的阶段来看,在2021 年之前,我国乡村振兴战略主要是针对深度贫困人口的有效脱贫,处于消除绝对贫困阶段;2021 年开始,在完成消除绝对贫困任务后,乡村振兴开始步入相对贫困治理阶段,更加关注人口发展质量,缩小相对差距。一方面,乡村振兴要实现从“特惠型”到“普惠型”转变。在消除绝对贫困时期,乡村振兴更关注“贫困户”等特殊贫困人口,脱贫资源也主要集中于特定贫困区域,以“滴灌式”的方式致力于部分人口脱贫;在相对贫困治理时期,乡村振兴要动态化地立足于全体乡村及乡村人口,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漫灌式”渗入乡村治理,实现“普惠型”扶贫。另一方面,乡村振兴要实现“超常规”到“常规化”转变。在规定时间内,以运动式治理方式完成规定任务,达到规定目标,相对贫困治理要求政府实施乡村振兴持久化,实现对乡村治理的全面重构,向“常规化”贫困治理转变。

相对贫困治理为实现乡村振兴奠定基础。在脱贫攻坚阶段,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优先任务是打好脱贫攻坚战,把脱贫攻坚放在乡村振兴的首要位置,从而为实现乡村振兴奠定基础;在相对贫困治理阶段,构建减贫治理物质基础成为关键,完善制度环境,健全政策环境无疑成为持续减贫的重要保障。乡村振兴作为一项多维战略,其最终目的为实现乡村繁荣。相对贫困治理坚持统筹城乡相对差距、坚持依靠制度与政策治贫、坚持常态化与多元化减贫,为促进共同富裕保驾护航,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使得乡村振兴真正实现向乡村繁荣过渡。

3 乡村振兴视角下相对贫困治理的对策建议

步入相对贫困治理新阶段,巩固已有脱贫减贫成果,持续改善农村发展面貌,关键在于推动乡村振兴与相对贫困治理的有机结合,实现两者的有效衔接。从乡村振兴的多维角度来看,在产业方面,继续加强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促进产业多元发展,提高产业生产效率,为相对贫困治理提供充分的物质基础;在生态方面,完善生态环境基础设施建设,继续宣传环保理念增强民众环保意识,查处违法建筑,为相对贫困治理改善发展环境;在文化层面,提升民众知识素养,加大科技文化的推广力度,使民众的学习由“被动式”向“自主式”转变,增强创新创造能力,减轻脱贫能力不足的约束,为相对贫困治理储备人才力量;在治理方面,基础组织继续夯实脱贫攻坚成果,了解并利用地域发展优势,充分开发扶贫资源,提高自主治理能力,由“接受式”治理向“服务式”治理转变,加强基础组织治理队伍规范化与廉洁化建设,为相对贫困治理常态化做好准备;在生活方面,加强农村公共文体设施建设,鼓励农村居民投身农村建设,基层政府也要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发展农村扶贫企业或扶贫项目,鼓励就业创业扶贫,政策上引导大学生及具备创业能力的各种人才创业,为贫困人口提供就业机会,减小生活压力,为相对贫困治理增添活力。

陈宗胜等学者通过假设预测相对贫困发生率及人口规模得到采用城乡两条线可有效兼顾城乡的相对贫困问题。城乡发展存在差距,双向脱贫治理更能有效扶持乡村地区,从而缩小城乡差距。因此,脱贫不仅仅看重数量,更关注质量,根据社会发展阶段动态调整治理机制。首先,在乡村振兴战略继续实施的进程中,严控已脱贫人口以及贫困边缘人口再次返贫,完善脱贫人口监测机制,返贫预警主要针对刚脱贫不久的约300万人口,保障脱贫效果,建立追踪制度,基层组织加强调查问访力度,定期摸查及时汇报;其次,大力支持乡村振兴,严控贫困人口退出标准,做到真脱贫、脱真贫,基础组织规范化贫困人口退出机制,执行流程与核查办法做到科学准确,在制度层面确保一定时间内脱贫但不脱政策;最后,融入乡村振兴,加强相对贫困人口分级管理,严控新出现的贫困人口,做好相对贫困人口的应对识别机制,提供政策兜底保障,有针对性地采取扶贫方式与手段,激发贫困人口的内生动力,确保其尽快脱贫。

猜你喜欢

贫困人口差距城乡
隐形贫困人口
难分高下,差距越来越小 2017年电影总票房排行及2018年3月预告榜
城乡涌动创业潮
十八大以来每年超千万人脱贫
城乡一体化要两个下乡
要让贫困人口真正受益
缩小急救城乡差距应入“法”
城乡一体化走出的新路
2013年各省贫困人口数量及贫困发生率
幻想和现实差距太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