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廊坊应急地方性知识体系在生态环境中的治理研究

2022-11-14李圆圆

商业经济 2022年10期
关键词:廊坊应急绿色

李圆圆

(华北科技学院 文法学院, 河北 廊坊 065201)

对应急生态知识的结构性拓展,表现为突发事件对于社会环境和生态的影响,以及突发事件中以人为中心、尊重生命、尊重当地传统的人文环境等论述为构建应急新生态系统提供了有利的政策导向,挖掘其优势,从而培养新的经济增长点。分析廊坊地区发展过程中面临的新情况和新问题,有助于从理论上深入挖掘和理解廊坊地方性知识的生态内涵与生态价值,将廊坊文化的现代意义和价值通过应急与生态环境治理的耦合关系具体展现出来,丰富和深化对文化的阐释和应用。我们用新的视野把握环境保护的机遇,用新的实践推动生态保护的成效,用新的机制保障生态保护的持续发展,从而实现把廊坊市打造成为蓝色与绿色相融合,空气清新,水源明亮的生态型城市。

一、应急地方性知识中生态建设对自然环境的影响

廊坊市素有九河下梢之称,廊坊市在经济增长迅速的同时,其生态条件仍保持了整体良好,但是大气污染、水质污染、地下水位减少、地下雨量下降等情况依旧存在。我们在分析国内外主流应急生态模式的基础上打造廊坊政府与受众的应急信息发布闭环,充分展开对于危机事件预警信息的常态化发布。在发展生态学框架下围绕廊坊特殊的地理位置,人文社会情况分析致灾因子与可能波及的公众,突发性事件的性质去构建一套应急生态系统,有助于为廊坊地区生态环境治理寻求有利的传统文化、制度、技术等资源的支持,从而增进生存智慧与廊坊地区生态环境治理的深度融合,为廊坊构建可持续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提供传统理念与传统文化方面的参考,具体表现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水质与水量得到优化

水作为自然和社会在生产、居民和工业生活的全部必需品,同时也是地区发展的战略性资源。廊坊的建成和发展,其中必然免不了水资源的作用,如何保护好利用好水资源也成为生态保护的重要难题之一。全市主要有泃河、引泃入潮、潮白河、永定河、白沟河、大清河、子牙河等,多条河流也都在此汇集,可以说是水资源相对丰富。而在开发前期,水资源情况不容乐观,地表水衰减和地下水超采问题比较突出。

为了使得水资源合理利用和环境保护所带来的实际收益达到最大化,在过去的几十年里,生态环境部对廊坊地区进行了一次次的全面整治治理。淘汰了水污染严重的企业,周边区域的城镇污水综合处理的能力也会得到很大程度的优化,城镇污水管网体系和地下排水系统的建设也会被更加的完善。“不断提高污水处理技术,建立健全相关处理体系,是目前我国质量生态环境的首要任务。”增加投资资金水资源与水生态的重新恢复与保护,督促人民群众严守发展红线,严控资源开发违法行为,大大缓解了廊坊饮水用水的水质方面的压力。此外,已经针对廊坊市存在的水量不足的问题,进行了补给行动和修复,水位也达到了近年来的新高峰,地下水位下降的问题也得到了很好的解决。周边居民也不用担心城市化水质问题带来的病从口入,饮水用水的安全性得到了保障,城市的面貌和形象也焕然一新。

(二)植被覆盖率得到大大提高

大大提高植被覆盖率也是廊坊生态保护的重要途径之一。冒着浓浓黑烟的大烟囱是历史上工业化一个大标志。我国大搞工业化、加工业后给生态环境带来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事实摆在眼前:同在华北地区,雾霾是近十几年来大众持续关注的热点问题。各种呼吸疾病的出现,给大众的健康带来了极大的威胁。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都或多或少存在着大气污染的问题。目前,自然绿化,多种混交方式的植被已经落土,乡土特色和具有地方特色的植被成为廊坊市的绿色亮点。同时,生态防护林和景观生态林成为一道靓丽的风景线,绿化带和生态园林廊道形成了网林。

蓝绿空间高占比的实现,有效化解了城市发展过程中土地硬化问题,植被作为纯天然的储水库,涵养了丰富的水源,解决了地下水位下降和水土流失等问题,丰富了动植物多样性,优化了森林生态环境,打造了宜居森林小镇,有利于廊坊建设充分发挥森林宜居城市的特殊优势,提升市民生活品质,使其成为一个面貌良好的城市,有力推动了廊坊生态的建设步伐。

(三)空气质量显著变好

2017 年之前廊坊的空气指数并不乐观,最高甚至能达到200 以上,在某些清晨,雾霾肆虐,PM2.5 狂戾地与口罩敌对,当地人民苦不堪言,直到2017 年廊坊政府发布通告对环境问题零容忍,并开始进行一系列的整治。2018年根据相关数据显示,廊坊市主要大气污染物的浓度呈大幅度缩减,总磷、氨氮这两大气体浓度同比分别下降很多。从行业特点看,工业多集中在有色金属、五金、塑料制品等行业,本就是污染高发领域;从企业特点看,小散乱污染企业多,偷排乱排“三废”问题频现。严查、严防、严打各类环境污染行为,是确保廊坊市改善生态环境的重要前提。特此,廊坊政府组织环境问题专项行动,自那之后,空气质量问题得到逐步有序的解决,当地人民也终于不再需要依赖于口罩了。

植被的增多大大缓解了区内城市化发展所带来的大气污染的问题,空气质量得到明显改善。环境空气约束性指标全部达到规划目标要求,稳定退出全国重点城市倒排前十,连续四年被评为“河北省大气污染综合治理先进市”。2020 年全年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为68.9%,优良天数252 天,较2015 年增加67 天,重污染天数减少41天;细颗粒物 (PM2.5) 年平均浓度较2015 年降幅达50.6%。二氧化氮、二氧化硫、一氧化碳3 项大气污染物均达到国家标准。环境空气质量综合指数下降38.1%,空气质量综合排名由2015 年全国74 个重点城市倒排第9位。可以想象在未来几年,雾霾不再是人们上下班“迷人眼”的屏障,呼吸感染也不再是困扰人们的健康问题。

二、应急地方性知识中生态建设对人文环境的影响

应急地方性知识中生态政策制定者与政策执行者之间的互通和理解,从而降低生态环境政策执行的阻力和成本,提升廊坊地区生态环境治理效果,有效地协调廊坊经济和社会活动,促进其健康、持续、协调发展,围绕生态产业、生态环境、生态人居和生态文化建设等一系列问题,寻求合理的动态平衡的临近值。廊坊地区传统的应急生态保护理念和方式虽然经过历史和实践的检验证明是有效的,但是并不意味着可以在现代发展模式和生态保护模式中可以直接植入,而是需要进行调适与融合,也就是要进行现代性变革,这也是普同化的必要性。

(一)绿色建筑得到了推广

在20 世纪60 年代,绿色建筑新概念被首次提出后并开始受到关注。简而言之,绿色建材即指一个建筑物可以很好地达到其节能、低碳减排的目标,尽量最大程度地利用社会资源、降低环境污染。近年来,适用、经济、绿色、美观的建设发展方针被明确提出,国家也要求引导和发展绿色高效的节能型建筑。

廊坊市绿色建筑像雨后春笋一样陆陆续续地拔地而起。绿色工程建筑的相关立法实施政策不仅能够大力支持推动整个河北省建筑绿色工程建筑健康、快速持续发展,建设好了一个生态环境优良、资源和生态环境综合承载力强的京津冀三大都市群,把河北廊坊努力打造成为一个文明绿色、生态和谐宜居的大新城;还不仅有助于建材企业有效节约资源、减少生产能耗,打好了消除去过剩产能的脱贫攻坚战;同时有利于企业保护和优化改善现代化的人居财产生活生态环境,促进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健康共生。

(二)促进产业模式的转型升级

对于作为集中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的重要片区,廊坊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和新兴产业的普遍创立是时代所需。在2009 年新兴产业成为研究热点以来,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和新兴产业的创立就成为了时代所趋。“基于对河北省产业结构的认识,如果想进一步推动绿色发展效果,就需要在产业结构上,突破环境悖论,融入创新因素,朝着生态文明的方向进步。”

廊坊以前是一个相对传统的区域,地方产业以农业和一般制造业为主,地方产业面临整个产业结构的变化。当然,新兴产业的创立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它需要社会各个方面的参与。既需要创新者的创新热情、企业加大研发投入,也需要政府部门健全体制机制,完善创新链条,充分发挥政府的引领作用。另外,一些先进的新能源技术的开发和投入使用也会使新兴产业得到快速发展。在未来,社会资源在廊坊产业区将得到最高效率的使用,工厂垃圾、生产废气、废水都将得到最优的处理,太阳能等新型能源成为最为基本的驱动资源。节能、环保、低碳、高效是产业发展、企业成长、人们生活的代名词。廊坊本身的产业转型改造升级,也将有机会对京津冀东部地区的各大城市核心空间布局与传统产业结构布局进行有效调节与综合优化,并且不仅可以为京津冀地区带来一个更好的经济发展,也带来一个促进地区经济稳定增长的良好环境。

三、应急地方性知识对廊坊生态治理的保护模式

地方性知识是相对于城市和科技知识体系而言,在特定的环境下,它还被称为乡土知识、民俗知识、民间智慧等。这里也指乡村自然发并的、从过去传承而来的知识,因此,往往也被称为传统的知识。这就需要我们将传统的生态和谐论、持续发展思想和地方智慧有效地结合起来,并付诸实践当中。

伴随着生态建设廊坊周边环境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其周遭的土壤受侵蚀程度也有所增加。为有效地强化生态建设对周边环境的积极影响,应该加强生态环境的地方性知识,建立健全的应急管理体系:加快起步区防洪体系,完善排水防涝工程;开展综合治理,持续推进、稳步恢复功能;应加强环境监测,廊坊生态环境得到有效管控。在推进廊坊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的基础上,大力推广创新技术应用,加强监测预警,持续开展环境分析。一是强化科技支撑保障。持续强化绿色环保高科技、新技术生态保护工作中的运用,开发水质模拟预警等应用系统,率先采用5G 网络、VR 全景视频等先进技术开展移动式监测,为加强生态保护提供有效支撑。二是实施全域水质监测。组织开展流域地下水型饮用水源和重点污染源周边地下水调查评估,逐步建立生态环境基础数据库,对重点排污单位安装联网在线监测设备,完善“散乱污”企业排查和动态清零长效机制。最后是组织编制廊坊生态环境监测方案,逐月开展生态环境形势分析,并通过环保督察、专项督查和日常等压实责任。创新生态文明体制机制,推动廊坊生态治理,统筹推进城市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打造美丽中国的样板。

廊坊在经济迅速增长的同时,其生态环境仍保持了整体良好,虽然大气污染、水体污染、地下水位降低、降雨量下降等生态隐患依旧客观存在,但当前的生态建设已取得阶段性的变化。在政府的宏观调控下,廊坊充分发挥了政府的主导作用,涉及的范围广,领域多,为生态城市建设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撑,避免在生态规划建设方面出现不合理的问题。企业能否坚持绿色发展事关生态城市建设的进程,因此企业顺势树立了绿色发展、循环发展的理念,通过引进先进的设备,从源头上杜绝环境污染,在生产环节降低对能源的消耗,有效减少废弃物排放量,实现对废弃物的再次综合利用,不对自然资源过度利用和开发。同时,企业也增强了创新能力,大力发展科学技术,让科学技术为企业的绿色生产和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在这一整个过程中我们不难看到政府干预和社会经济对生态建设的重要作用。廊坊作为京津冀优质生态产品供给的重要载体,应急地方性知识中的传统生态智慧与现代生态保护模式相融合,促成其现代性变迁,从而成为可持续的生态保护机制中的主流资源和制度性要素,以此实现其生态价值与现代意义。

四、结语

总而言之,要实现廊坊地区的可持续发展,必须考虑地方性知识在生态环境治理中的发展模式。必须与当地资源环境能力相适应,创造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环境,发展生态文明,走创新发展道路,建立良好的机制,并形成尊重和保护环境的文化。另外,还要防微杜渐,预防好城市疾病,做好城市的应急规划和设计,充分考虑交通等方面,形成城市交通网,推动绿色出行。以应急理论的视角和生态哲学的范式对廊坊地区传统生产生活方式中的地方性知识的传统生态智慧,对廊坊地区当前生态环境保护模式中的现代性方式与传统方式进行区分,并就其现实效果进行评估对比。

不论是在廊坊过去的十几年里还是在将来,它始终都是把生态保护摆在了重要的位置。在政府、人民、企业、社会组织等方面的共同努力下, 廊坊应急地方性知识体系在生态保护进程和修复项目不断深化推进,相信不久的未来廊坊将再现城绿交融的中国画卷。

[注释]

①邹晓光.环境质量影响因素及水生态环境保护措施[J].水与水技术,2022(1):1.

②范千千,李胜连.绿色发展视角下河北省产业绿色转型的创新研究[J].河北企业,2022(1):2.

猜你喜欢

廊坊应急绿色
应急管理部即将举行全国首届社会应急力量技能竞赛
应急管理部老年大学学员作品欣赏
准备好应急包
恒大举牌廊坊发展许家印的如意算盘何在?
今夜我们与廊坊相爱
追踪绿色的秘密
应急预案的编制
Dynamic City, Langfang China
再造绿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