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梗死后遗症如何康复
2022-11-14马吉红甘肃省广河县人民医院神经内科
■马吉红(甘肃省广河县人民医院神经内科)
在临床上,脑梗塞是一种常见的脑血管疾病,主要是因为脑供血异常使脑组织出现缺氧、缺血性坏死而引起的,脑梗塞后遗症具有死亡率、致残率、致死率高的特性,对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极大的威胁。并且因为该病症会引起患者肢体、语言方面的障碍,所以患者很容易在患病期间出现焦虑、抑郁等不良心理。因此给予患者正确地干预措施,可以加速其康复效果。
功能训练
功能训练在脑梗塞后遗症患者的恢复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可以使其脑功能得以恢复。对患者实施肢体运动训练可以有效恢复其活动能力,多数患者之所以会出现运动受限,主要是因为其大脑中的运动中枢受损所致,若肢体长期不能活动,则会引发相应部分的肌肉出现萎缩现象,从而加重患者活动受限情况。所以针对此类患者应指导其进行运动训练,先进行握拳、张开等小关节训练,再进行抬手、抬脚等大幅度的训练,若活动能力恢复较为理想,则可进行行走等基础训练。患者通过运动训练,不仅能够避免肌肉萎缩、僵硬,同时还能够加速恢复患者的脑组织损伤。大部分脑梗塞后遗症患者会出现认知功能障碍,例如:记忆力下降、失语等,针对此类患者应指导其进行认知功能训练。针对失语患者,应先指导其进行张嘴、发声训练,由单音节向多音节逐步递进,若效果理想,再尝试与患者进行简单的沟通。针对记忆力减退的患者,可以帮助患者通过物体、图片等方式进行锻炼,若患者能够写字,则指导患者通过写作、抄写等方式进行记忆。
心理调整
心理因素是影响脑梗塞后遗症患者康复的主要因素之一,部分患者会受到疾病的影响,从而抗拒治疗和康复训练,导致心理扭曲,甚至有放弃治疗的想法。针对此类患者,医护人员和家属需要与之进行交流和沟通,鼓励患者以积极的心态面对治疗,从而使病情能够得到有效的控制。并且向其讲述以往治疗的成功案例,患者家属和朋友应多多给予其关心,增强患者治疗的信心和依从性,从而提高治疗效果。对患者进行正确的用药指导,一旦出现脑梗塞后遗症的情况,督促患者及时到医院就诊,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相应的检查,并按照医嘱坚持用药。在药物治疗过程中,不能擅自更改药量或者停用,将遵医嘱用药的重要性详细地告知患者。
除以上方法外,也可以适当地选择中医的按摩、针灸等方式进行治疗。针灸治疗可以对患者相应的穴位进行刺激,从而使其经脉疏通、头部血液循环得到改善、加快恢复脑部组织。按摩对改善患者的肢体僵硬具有促进作用,可以使相应关节得到有效活动,并且通过按摩相关穴位可以醒脑开窍、活血化瘀。
脑梗塞后遗症的康复方法有多种,大家在选择治疗方式时不能盲目,需要提前咨询主治医生,并且在医生的指导和建议下进行康复训练。并且给予患者多方面的照顾,控制病情的发展,提高患者的康复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