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共产党人民立场的理论来源和实践坚守

2022-11-13候丽影孔祥梅

活力 2022年17期
关键词:立场马克思主义中国共产党

候丽影 孔祥梅

(黑龙江工业学院,鸡西 158100)

立场,是主体基于自身定位而秉持的认识和处理问题时的态度和实践。人们的经济、政治、社会利益和地位状况决定人们观察、认识和处理问题的立足点。一般而言,社会发展意义的立场特指政治立场。政治立场是政党的属性、功能和使命的规定性显现。它是一个关系到政党前途和命运的大问题,因而是一个根本性的问题。中国共产党深刻认识到了这一点,在百年的理论与实践中坚持人民立场,并在为人民谋幸福的道路上不断发展壮大。

一、中国共产党人民立场的理论来源

人民立场是新时代治国理政的基石,我党在各个时期充分认识到了人民的重要性,并形成了人民至上的宗旨原则,确立了一套科学的治国理政道路,并进一步探讨新时代如何继续坚定人民立场,这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一)马克思主义人民立场观点对中国共产党的理论指导

马克思主义是在全世界人民群众最受压迫和奴役的时代下,马克思、恩格斯提出站在人民的立场,以革命斗争形式带领人民群众走向自身解放,谋求自身利益的科学理论。首先,马克思指出广大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创造者并占据主体地位。其次,马克思主义代表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进行革命顺应社会发展规律,只有解放全人类才能最终解放自己。最后,马克思主义指出革命的崇高理想是消灭私有制,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在前进道路上团结全世界人民群众,以革命的方式推翻资本主义统治。

马克思主义的人民立场来自劳动人民的根本利益诉求。马克思清醒地认识到人类创造历史的活动目的是满足自身需要,这也是人的基本属性。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实践的终极目标是全人类的解放和自由,并不是实现精神上的自由,而是从物质生产实践出发,解决自然和人类社会对人的束缚与压迫。由此可以看出,马克思主义的人民立场体现了全人类物质与精神的自由,实现真正的全人类解放。

马克思主义指出进行全人类解放和发展的道路,就是要毫不动摇地坚持人民立场,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总结的:“马克思主义是人民的理论,第一次创立了人民实现自身解放的思想体系;马克思主义是实践的理论,指引着人民改造世界的行动。”中国共产党既学习到马克思主义人民立场的精髓,又将人民立场结合自身实际落地生根。

习近平总书记曾多次强调,我们党的根本政治立场就是人民立场,而我们也要始终心系民众,为民奉献,这既是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的鲜明标志,也是我们党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力量之源。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怀着党的初心和使命,勇于担当,把无限的热情投身于党和人民的伟大事业中。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心系人民冷暖、安危、幸福,认真践行为民服务的宗旨,在新时代的伟大实践中,提出关于坚守人民立场的一系列重要论述,创造性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其精髓和要义成为党治国理政的新引领。“人民”成为新时代主流话语的主题词,“人民至上”是新时代伟大实践的鲜明理念,实现人民美好生活的向往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追求。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民本”思想对中国共产党精神品格的熏陶

在中国传统封建专制集权制度下,儒家提出了“民本”思想,更是在春秋战国时期形成了完整的理论内容。孔子在《论语·尧曰篇》中强调“因民之所利而利之”,就指出君主要重视并保护民众的利益;孟子在《孟子·尽心章句下》中指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后被总结为“民贵君轻”的思想,他的思想中又突出了民众才是社会、政权乃至国家社稷的基石;荀子也从正反两个方面警示君主应该善待民众,以民为本;董仲舒在传承儒家“民本”思想的基础上,又提出解决民众生存的重要内容就是限制土地兼并。儒家认为,当时的人民地位低下,没有知识,但人民是不能够怠慢和欺负的,凡是与人民为敌的政权必败无疑。我们党在吸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民本”思想及其他政党的失败教训基础上,时刻注意警醒自身的立场——人民立场。

总之,“民本”思想是我们中华民族最古老优秀的传统文化,它提示执政党这既是一个关乎民众生活的社会问题,更是一个关乎国家命运、政权稳定的政治问题,中国共产党在民族优秀文化中滋养着,吸收并继承了民本思想,同时在政党的发展中,更是注重发展军民鱼水情,与人民建立亲密不能分离的情谊,这也是其创造诸多伟大成就的强大基石。

中国共产党从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原理与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中汲取到最核心的内容是人民,并具体地、历史地、科学地提出自身的人民立场,用实践充分证明了历史和人民为什么选择了中国共产党。

二、中国共产党为人民谋幸福的全面实践

从历史中我们看到只有获得人民群众的认同,政党的地位才能得以合法化,而获得人民群众的认同需要执政党站在人民的立场上,保障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这是一个相互促进的关系。同时,是否维护人民利益,也作为执政党的执政能力和水平。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三个时期始终站在人民群众的立场上认识、分析和解决问题,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中国共产党人善于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实践中将马克思主义科学地同我国国情相结合。在中国革命实践过程中时刻关注人民的利益诉求,所以我们党在此期间获得了极大的支持,并且在和人民的联合下取得了战争的胜利,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积极满足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利益诉求

从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中华民族已是岌岌可危,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宣告,使得一些进步分子找到了不同以往的救国之路,那就是用马克思主义将工人们紧密团结在一起,并逐步成立了一个有组织的政党。我们党一经成立就深刻剖析了当前社会的主要矛盾,并立志于解决这一矛盾。在大革命时期,我们党认为要解决社会问题,最重要的就是实现人民解放。在抗日战争时期,中国社会最主要的矛盾是日本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之间的矛盾,为了维护和满足人民群众的利益诉求。我们党在经济建设上,积极发展生产,帮助敌后方农民改良耕种技术;在政治建设上,在敌后战场开辟抗日民族根据地,赋予人民群众选举的权利;在文化建设上,注重发展并宣传文化,提出文化在于让人民大众作为创作源泉,并在劳动实践中享用自己的文化成果。在解放战争时期,面对国民党反动派的独裁和内战方针,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变为国民党反动集团同中国人民之间的矛盾。为了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中国共产党从人民利益出发,同国民党反动派浴血奋战,最终赢得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中国共产党从弱到强并取得执政地位的关键在于人民的选择与支持,正是始终将为人民群众谋利益放在首要位置。

(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中国共产党积极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期盼

我们党在革命和建设时期始终坚定立场,竭尽全力与损害人民利益的势力做斗争,肃清政治上的反动统治与外部势力的挑衅威胁,政治上确立的社会主义制度,解决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期盼;经济上进行“三大改造”并建立社会主义生产资料公有制,让人民在经济上翻身解放。

(三)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时期中国共产党大力满足人民富裕的需要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准确地把握了人民物质文化需要增长的需求,决定将工作中心迅速地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从而解决人民的物质文化需要不足的问题,并达到共同富裕的奋斗目标。邓小平同志对于社会主义本质做出深刻解释,提出衡量一切工作得失的判断标准在于是否有利于广大人民的基本生活水平,在此基础上成功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江泽民同志也指出,党要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胡锦涛同志提出“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旨在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上已经提出我国的社会主要矛盾发生了改变,而这表明中国共产党对于解决人民所需上升到一个更高的阶段,就是为人民的美好生活奋斗努力。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改革过程中始终准确的分析人民的最大需求,并为此找到满足人民的方法和奋斗目标,以此解决社会主要矛盾,满足人民群众的所需所求。

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人民立场,从人民利益出发认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宗旨原则,将人民立场作为我们进行一切建设过程中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作为政党的奋斗目标。

三、新时代人民立场的坚守与落实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的变化是巨大的,而我们党仍然毫不动摇地继承马克思主义的人民立场,并且进行伟大实践,更加体现了人民立场的继承与切实贯彻。

(一)21世纪马克思主义最新理论成果的科学指导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是21世纪的马克思主义,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是最新的理论成果。这一思想深刻地指出了人民的历史地位,并强调对待人民的态度与方法十分重要,不仅突出了人民的重要作用,还体现了我们党在执政中的人民观点和立场。习近平总书记用生动的比喻诠释了政权和人民之间的辩证关系,提出我们党要始终以人民工作作为重心,并要在执政过程中确保人民具有更加充实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在十九届六次全体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在我们党为人民谋福祉的方向上进一步谋划了正确的道路,我们要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指导下进行具体实践。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强大保障

新时代要想坚持人民立场就必须拥有强有力的制度保障,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重点强调必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要将保障人民的生存权和发展权作为首要任务。彰显人民的主体地位,始终牢记为人民谋幸福,是坚持马克思主义人民立场的体现。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愈加完善的情况下,马克思主义人民立场不断推进,以满足人民新期待。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的坚实基础

坚持人民立场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要保障人民的物质生活资料自由,而首先就是要保障全社会物质财富的极大丰富。只有不断提高生产力,才能丰富和积累物质资料,使坚持和落实人民立场达到最佳效果。新时代以来中国经济建设方面取得巨大成就,在基础生活保障上解决人民需要的同时,更是为世界经济发展做出贡献,正是在坚实的经济基础下,我们党才能面临重大危险时精准决策,为人民提供美好的生活需要。

(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的明确导向

明确的政治导向是我们党落实人民立场的根本保障。新时代以来,我们党在政策实行上时刻保持着以人民为中心,将人民幸福作为自己的奋斗方向,并在治国理政中进行丰富的具体实践和重要战略部署。教育、就业、社会保障、医疗卫生、生态环境等方面做出重要努力,为实现共同富裕扩大中等收入群体,建立可持续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打赢脱贫攻坚战,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坚持人民立场的路线方针,是中国共产党对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民本”思想的创造性继承和运用,贯穿于中国共产党各个时期的理论和实践中。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新时代的中国共产党又面临着新任务,而始终坚持与落实马克思主义人民立场的指导思想是我们党亘古不变的宗旨原则,我们党旨在不断增强人民的幸福感,并紧紧依靠人民创造众多的历史伟业。

猜你喜欢

立场马克思主义中国共产党
《庆祝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
深刻认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经验
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颂
中国共产党何以拥有强大的群众组织力?
中国共产党100岁啦
扬 善
扬善
草地
论马克思主义党建学说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内在联系
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