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背景下高职产教融合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以国际邮轮乘务管理专业课程为例

2022-11-13胡桢妮

对外经贸 2022年4期
关键词:邮轮校企互联网+

胡桢妮

(浙江国际海运职业技术学院,浙江 舟山 316021)

一、引言

当前我国经济正处于新的发展阶段,为加快商业模式与技术创新,推动产业结构优化调整,社会亟须兼具专业技能和职业素养的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职业教育与经济社会联系紧密,产业升级要求职业教育作出适应调整。2013 年教育部发布《关于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意见》正式提出“产教融合”,明确了现代职业教育的发展方向。产教融合要求院校优化教育结构,以产业需求为导向,校企协同育人,推动职业教育教学与行业企业生产有机衔接。同时,随着“互联网+”战略不断推进,《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教育信息化2.0 行动计划》等文件提出“互联网+职业教育”,以信息化技术手段优化教育教学,推动教育理念更新、模式变革、体系重构。

专业课程教学是开展职业教育的重要基础环节,推进课程创新优化对进一步深化产教融合、构建校企共同体有重要意义。研究内容基于“互联网+”和“产教融合”等相关领域的文献资料,利用互联网思维与技术,探索职业教育专业课程教学改革路径,推进“产”与“教”的深度融合,并以国际邮轮乘务管理专业为例,阐述其课程改革实施现状及成效,为职业院校开展校企“双主体”专业课程教学提供借鉴和参考。

二、课程教学改革的现实意义

(一)创新课程教学,强化“职业性”的教育特征

职业院校建设需要从规模扩张转向内涵提升,以拓展职业教育功能。利用“互联网+”深度渗透产业的特征,推进职业人才培养与产业发展需求对接,实现专业设置回应产业需求,课程内容对接职业标准,教学过程匹配生产过程,以解决人才供给侧与需求侧结构性矛盾的问题。同时,进一步推进专业课程体系从传统“学科型”转变为“应用型”,为社会经济新常态下产业转型升级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

(二)打造校企共同体,实现互利共赢

产教融合是以企业为主体,强调职业教育过程中企业作为人才需求者和人才培育者的双重地位。《关于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文件中明确指出要创新校企合作办学机制,推动形成产教良性互动、校企优势互补的发展格局。利用互联网信息技术构建职业院校和行业企业的互动平台,打破两者之间的藩篱,促进信息、技术和资源的共享,进一步提高院校教育教学质量、推动企业技术革新升级、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实现多方互利共赢。

(三)建设共享课程资源,拓宽受众群体

《教育部关于国家精品开放课程建设的实施意见》《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工作实施办法》等文件指出要推动课程资源共享共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推进学习型社会建设。结合“互联网+”开放共享理念,突破传统授课模式下的时间、地域限制,实现远程教学和资源共享,扩大课程受众范围,覆盖同类型院校和社会公众群体,降低行业企业的人力资源培养成本。

三、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课程教学内容有待更新

互联网信息时代行业市场瞬息万变,如果仅根据有限的行业材料及政策文件制定专业课程标准,缺少对行业的深入了解,将无法及时结合行业企业的新技术、新流程、新规范对课程内容进行动态调整。后疫情时代多家邮轮公司规范了疫情防控举措,更新了邮轮游客及船员在登船程序、船上活动和岸上游览等方面的规定,而现阶段国际邮轮乘务管理专业教学材料和资源大多参考行业原定标准,致使学生在实际工作中无法适应新的操作规范。

(二)课程教学方法传统

现阶段职业教育教学活动中,以教师为主体的“单向灌输式”教学模式仍然普遍存在,学生处于被动获取知识和信息的学习状态,缺少主动思维的时间和空间,导致教学效果不理想。一项调查研究显示,我国高校教师常见使用讲授法、案例教学法和讨论法,其中又以讲授法为主,占三种教学方法运用时间之和的85%—95%。

随着《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若干意见》等政策文件的颁布以及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职业教育教学方法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创新改进,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仍存在诸多问题。一方面,教师以信息技术作为教学工具,创新教学方法网络化和信息化,但线上教学过程仍存在单项灌输的问题,仅将传授端从教师转移到网络,学生的主体性并未真正体现。另一方面,教师自身信息化素养有待提高,部分教师欠缺将线下授课内容转化为线上课程资源的能力,在线上资源更新、网络平台维护、后台监督管理等方面操作能力不足,未能充分利用互联网信息技术。

(三)行业企业参与度低

校企双方缺乏实质性融合,在专业人才培育与课程教学环节仍以院校教师为主,行业企业参与度较低,很多停留在“单一性合作”层面。导致行业企业参与主体缺失的主要原因有两个方面:一是校企合作是一项长期、复杂,且需要不断探索和投入的过程,而企业的经营目标是获利,教育的特殊性导致其无法短期内获得经济利益,致使企业对职业教育的参与热情较低。二是企业的专家和技术骨干自身具备良好的专业技能,但对职业教育体系的认知相较于专业教师仍存在差距,将行业实务和职业标准等融入教学过程的教学能力也存在欠缺。

(四)课程教学评价单一

专业课程教学评价是对课程教学效果的阶段性检验,对完善课程建设和实现人才培养目标有重要的参考作用,但现阶段职业教育课程评价体系仍存在以下问题。第一,评价主体单一。职业院校在课程评价实施层面大多以教师为单一主体,学生、企业导师、行业专家等未参与到评价过程中,缺少多维评价视角。第二,评价形式单一。课程评价多采用总结性评价,聚焦于课程教学理论知识点,对于学习者学习行为、学习态度、任务练习等过程性评价较为轻视,且评价手段传统,未有效利用大数据信息采集的优势对教学过程性数据进行量化分析,导致教师评价结果存在主观性和表面性。第三,评价标准单一。部分专业课程评价内容未融入行业企业实务和职业资格标准,致使考评结果存在封闭化和非职业化等问题,无法真实有效地测评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在课证融通“1+X”证书制度推行背景下,亟须构建一个集理论性、职业性、客观性、综合性于一体的多元评价体系。

四、课程教学改革路径

(一)推进课程内容优化调整

1.设计项目式课程内容。职业教育项目课程是以工作任务为课程设置与内容选择的参照点,以项目为单位组织内容并以项目活动为主要学习方式的课程模式。借助大数据、互联网等信息技术手段搜集行业讯息,以企业需求为导向确定课程教学目标,并结合职业标准及岗位要求设计课程内容模块。带入行业企业真实案例开展项目任务活动,培养学生相应的职业能力,实现课程教学内容与岗位工作任务的有效匹配。

2.构建信息动态维护平台。借助互联网思维与技术构建数字化课程教学平台,整合教育资源与产业资源,并利用网络云端技术实现课程资源的存储与共享,突破时间、地域限制造成的校企信息不对称的问题。院校和企业等参与主体结合产业发展动态对网络课程资源进行即时调整,保证教学内容的有效性和适应性。

3.拓展课程内容维度。在专业课程教学过程中,增加对行业企业面临的技术壁垒和难点问题的研究,以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思考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并拓宽对行业领域新技术、新规范的认知。

(二)创新信息化教学手段

混合式教学是信息化时代课程教学改革的重要方向,以项目为导向、以任务为驱动、以信息技术为依托,将线上教学与线下授课有效融合,转变学生为教学过程的主体,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采用混合式教学方法,遵循学生认知规律,通过“课前预习—课中深化—课后巩固”三阶段教学,实现课前学习知识、课中内化知识、课后转化知识的目的。课前阶段学生通过网络教学平台获取云课堂、虚拟仿真、微课等数字化教学资源开展自主学习,教师利用互联网技术搜集学习过程数据,精准定位学生学习过程中的问题与难点,便于进一步开展分层教学。课中阶段引导学生开展探究性学习,依据布卢姆“掌握学习”理论给予学生必要的学习指导,结合项目任务对教学知识点形成更深层次理解,构建完整知识体系,达到内化理论知识、提升实践技能的教学目的。课后阶段依托网络课程教学平台进行学习效果检测,便于学生查漏补缺、巩固课程内容,同时,安排线下实践任务,使学生进一步将课程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操作技能,以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三)优化校企师资队伍结构

在产教融合背景下,深入发展校企合作,建立师资互聘制度,以校企互聘互用、专兼结合的形式强化专业团队师资结构。《深化新时代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改革实施方案》明确指出建立“校企双向师资流动制度”。一方面,鼓励院校教师进入行业企业开展实践挂职锻炼以了解行业前沿理论和技术,并利用院校科研优势协助企业解决问题难点,提升自身专业实践能力和科研技术能力,向“双师型”方向发展。另一方面,聘请行业专家和企业技术技能骨干为兼职教师,建立企业专家师资库,邀请行业企业共同参与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

同时,积极推进“互联网+职业教育”,提升院校教师和企业导师的信息化素养,强化网络资源获取、处理、整合和运用等方面能力。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创新课程资源形式与教学方法,对课程内容与教学活动进行优化设计,为学生开展理论知识学习和实践技能训练提供信息化技术支撑。

(四)构建多元综合评价机制

1.评价主体多元化。融合教师、企业、学生和其他相关者建立多主体课程评价机制,从多维视角检测学生学习效果,实现院校与企业、“学场”与“职场”融合。教师作为既往课程评价的唯一主体仍起主导作用,把控评价机制,优化推进方向;企业专家从行业角度融合职业岗位工作标准提供专业评价意见;学生结合所学课程内容进行自评和互评,强化对知识理论与实践技能的理解和把握。

2.评价方法数字化。将互联网信息技术嵌入课程教学全过程,利用大数据处理和应用技术快速采集和分析学习者各阶段的学习行为、态度习惯和能力特点,并将个体综合评价结果以可视化形式展示给教、学双方,有效解决在评价环节信息不对称的问题。同时,依托大数据技术建立数字化教学评价系统,设置数据采集、处理分析、评价反馈等多个运行环节,对学习者的学习状态进行动态跟踪,并提供及时反馈、引导调整等方面支持。

3.评价标准综合化。融合课程专业知识理论和实践操作技能设定课程考核标准,并结合学生自我管理、创新意识、团队精神、信息处理能力等设置职业素养评价指标,多要素并重,形成综合素质评价指标体系。

(五)拓展共享课程受众群体

“互联网+”的开放共享理念有效支撑信息资源的集成与分享,利用现代网络信息技术实现数字化课程资源在课程建设者、使用者、社会相关主体间的共建、共享。各利益相关主体应积极参与,以点带面、以局域促整体,打造共享合作的新型教育理念,推动课程资源更深入、更自主、更持续的发展与共享。同类型院校加强沟通,积极创新新时代背景下的院校合作模式,成立专业教学联盟,合力共建优质课程资源;企业利用自身优势,将行业前沿技术与规范转化为教学资源,融入课程建设;政府为精品课程共享资源建设提供政策及经费保障,起到重要支撑作用。

共享课程资源在满足院校教学需求的同时,应扩大课程受众范围,更大程度服务社会公众群体。社会公众通过各类教学平台获取优质课程资源,从中汲取理论知识并提升实践技能,提高自身综合素养,从而实现全面发展。

五、国际邮轮乘务管理专业课程改革实施成效

(一)构建项目式课程内容

专业项目课程开发结合邮轮行业具体岗位需求及相关职业能力要求,将传统的课程知识体系改为任务驱动的项目内容,促使知识结构生动化、多元化和场景化。目前,《邮轮餐饮服务与管理》《邮轮前厅服务与管理》《邮轮客舱服务与管理》等多门专业核心课程已完成课程内容重构,依据岗位工作内容设计项目任务并据此编撰《邮轮餐饮服务双语实训指导》《鸡尾酒调制双语实训指导》《邮轮娱乐服务与管理》等6 本专业教材和3 本校企合作双语实训教材。

(二)建设线上课程教学平台

专业教师积极探索“互联网+职业教育”课程教学改革,创新线上与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在超星、智慧职教、浙江省高等学校在线开放课程共享平台等多个线上互动平台创建网络课程资源。现建有《邮轮休闲娱乐服务与管理》《邮轮购物服务》等2 门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邮轮餐饮服务与管理》《邮轮前厅服务与管理》《邮轮实用英语》等8 门校级精品在线课程,共计建设24 门线上课程。同时,校企协同共建《邮轮英语强化训练》课程资源,并融合“1+X”证书内容合作编撰配套培训教材,开发的线上课程资源向公众群体开放,满足专业教学与社会培训的需要。

(三)建立校企互聘机制

现阶段国际邮轮乘务管理专业与5 家邮轮外派劳务公司及多家高星级酒店签订导师聘用协议,建立57 人的企业专家师资库。选聘专家皆为企业技术技能骨干,以线下授课和远程网络授课相结合的形式参与课程教学,并在授课过程中结合岗位实务强化学生工匠精神的培育,达到思政育人的教学目的。同时,学校专业团队先后派出14 名教师以访工挂职形式进入邮轮公司、港口运营公司、邮轮旅行社和高星级酒店等开展实践调研,了解行业发展动态和规范标准,为企业解决难点问题并规划发展路径。

(四)构建多元综合评价机制

专业课程教学施行“多主体、多形式、多维度”的综合评价机制。邀请邮轮企业导师基于行业工作标准对学生的职业技能进行评价。同时,依托超星网络教学平台对学生进行分组,并要求学生完成组间互评与组内自评,学生参与热情较高。教师综合职业素养、专业理论、项目实践和综合能力等评价维度进行综合测评,形成课程的总结性评价。对专业学生进行学前与学后测评分析发现,通过专业课程教学和企业导师指导,符合邮轮公司岗位招聘要求的学生人数达到79%,大幅提高学生邮轮面试通过率。

(五)创新专业实践实训模式

校企协作开展“邮轮直通车”的专业实训项目。学生通过校企双导师人才培育与课程教学完成自我积累,再进入邮轮或酒店等行业企业开展实践实训以提升专业操作技能和职业道德素养,并在完成实习后规划职业发展方向、选择就业岗位。现阶段通过该种模式,已培养输送67 名学生进入皇家加勒比游轮、诺唯真邮轮和星梦邮轮等国际知名邮轮公司,有望逐步提升学生“上船率”。

六、总结与展望

“互联网+职业教育”发展背景下,利用信息技术促进职业教育“产”与“教”的深度融合,以满足社会新常态对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需求,是未来职业教育的改革方向。基于现阶段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结合现代互联网信息技术提出推进课程内容优化调整、创新信息化教学手段、优化校企师资队伍结构、构建多元综合评价机制、拓展共享课程受众群体等五点对策建议,强调产教融合背景下校企协同育人过程中的双主体地位。最后,以国际邮轮乘务管理专业为案例对象,总结其课程改革实施成效。后续仍将深入研究,助推职业教育创新融合发展。

猜你喜欢

邮轮校企互联网+
大型邮轮建造中的消防安全风险及对策
深化校企合作促进应用型人才培养实现校企生三方共赢
邮轮经济的“冷”与“热”
安发 豪华邮轮梦想启程
校企联合对人才培养的作用
校企合作运行机制初探
校企合作五反思
意大利邮轮触礁酿惨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