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金融企业风险管理中内部审计的应用

2022-11-13马专浙江金融资产交易中心股份有限公司

财会学习 2022年13期
关键词:审计工作风险管理金融

马专 浙江金融资产交易中心股份有限公司

引言

随着金融市场的一体化进程逐渐加快,金融风险也明显增加,金融企业所面临的风险受到广泛关注和重视,金融企业的发展需求也使得金融行业面临着更为复杂的挑战,金融风险将长期存在,金融企业尤其是银行的风险管理工作也受到重视。内部审计工作作为独立且客观的约束及评价机制,在金融风险管理工作中具有重要作用,结合不同金融企业的特点完善内部审计机制,推动金融企业风险管理中内部审计得以更好地应用。

一、金融企业风险管理中内部审计工作的重要原则

(一)权威性原则

现阶段多数金融企业开展内部审计处理时,更加关注审计工作人员自身的素质,在对审计工作人员自身素质培养时,主要是帮助审计工作人员可以更好地适应相关审计工作的顺利实施,推动金融企业的审计工作人员能够更好地参与到审计工作中,为金融企业的发展作出自身贡献,使得金融企业可以更好地发展,在这一基础上促使金融企业得到更好的发展,为之后的发展奠定必要基础。金融企业要对员工赏罚制度加以有效实施,对审计工作比较认真的工作人员有效表扬,对一些态度不够积极认真的员工也要进行一定处罚,促使员工具备更好地工作态度,培养员工自身的抗风险意识,使金融企业内部审计工作能够更好地实施,这一过程中也要尽可能的遵循权威性的原则,促使金融企业风险管理工作的质量得到必要保障。

(二)时效性原则

金融企业内部审计工作具体实施时,需要坚持从根本出发,明确金融企业的发展需要和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在开展内部审计工作的过程中,工作人员也要增强审计工作具体实施的实际效果,且在优化内部审计方式的过程中完善相关工作模式,结合金融企业自身的经营情况,创新和完善金融企业风险管理中内部审计工作模式,结合更为科学有效的措施提高内部审计工作的效率。另外,金融企业也要结合企业发展的实际情况和科学技术的应用情况,发挥出内部审计工作的作用,提高金融企业的水平,进一步强化审计工作力度,为今后企业管理机制的完善和实际利用提供相关依据和应用基础。

二、内部审计在金融企业风险管理中的动因

全球化经济的发展给企业的风险管理带来了机遇的同时,也带了极大的挑战。如企业经营环境变得越来越复杂,财务风险等级不断扩大,此时,企业如果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下始终处于领先地位,必须要将内部审计科学应用于金融企业风险管理中,从而实现对企业管理风险和财务风险的科学化、规范化管控。由此可见,加强对内部审计的应用,在提高金融企业风险管理水平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三、内部审计发挥风险管理职能的实施框架

(一)确定风险审计对象

对于金融企业而言,其风险管理内容比较丰富和多样,涉及方方面面,风险不同,所对应的风险处理方式也存在一定的差异。目前,风险处理方式主要包含控制管理法、转移管理法和规避管理法。并非所有的风险都会对金融企业产生严重的影响。所以,在进行风险统计期间,相关人员要针对风险严重程度,通过科学的控制审计风险大小,完成被审计对象的确定。

(二)编制风险审计计划

审计计划主要是指通过对内部审计人员进行科学合理的指导,确保审计人员能够利用较低的成本,实现对审计证据的全面收集和整理,这样一来,不仅可以确保审计业务执行的高效性和合理性,还能实现对审计机构和人员之间的被审计与审计关系。所以,在处理审计项目期间,要确保审计计划的全面性和合理性。某一风险审计对象所对应的审计计划主要包含以下两个部分,一个是总体审计计划,另一个是具体审计计划。其中,总体审计计划主要包含风险审计范围、风险审计目的、风险审计方案等;具体审计计划主要是在参照总体审计计划的基础上提出,该计划主要包含风险审计目标、风险审计程序、风险审计执行日期等。

(三)实施风险审计

相关人员除了要结合风险审计计划外,还要充分考虑风险审计对象,使得风险审计工作能够正常、有序、顺利地开展。首先,要明确审计目标。对于企业风险审计而言,其审计目标通常包含以下四种:①风险范围确定的合理性。企业战略范围、企业业务范围、企业风险范围。这些目标在具体的实现中,通常需要用到SWOT分析法、财务收益分析法以及统计趋势分析法,通过利用这些方法,可以实现对企业市场环境的精确化确定,从而实验企业的战略范围确定目标和风险范围确定目标。②风险识别的充分性。要找出未能成功识别的主要风险。③风险评价指标的合理性。根据风险评价基础,完成对评价方法的制定,同时,为了实现对风险评价指标的科学评价,还要根据不同等级风险的确定情况,科学化、专业化地分析和判断风险性质,然后,利用坐标图,将企业风险实际状态直观、形象地呈现出来,同时,还要根据所统计的风险指标数值,全面地分析该指标数值所对应的区域。④风险管理措施的合理性。内部审计部门要提出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改进措施和建议,从而提高企业风险管理水平,使得企业风险降到最低。此外,为了确保审计方法选择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在进行风险审计期间,要采用预警分析法,开展相关分析工作,以实现对风险管理相关程序的全方位、自动化测试。

(四)对审计发现的处理

审计发现内容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①发现的问题。②标准或期望,被审计单位要严格按照程序相关标准和要求,确定相应的财务目标。③原因。审计人员通过全面地测试风险,快速分析和找出问题背后的根本原因。④提出的科学建议。被审计部门要根据所存在的各种问题,提出相应的补救措施,同时,内部审计人员要积极配合和协助该工作。

(五)编制风险审计报告

为了提高风险管控水平,审计执行主管要全面地分析和整理风险审计中出现的风险管控问题和风险治理问题,同时,还要采用报告的方式,将这些问题反馈给相关部门,由相关部门负责对这些问题进行分析和解决,从而实现对企业风险管理流程的优化和完善。

(六)后续审计

在进行后续审计期间,审计执行主管要根据后续审计过程完善情况,确保相关管理行为能够得以有效落实,同时,还要及时规避管理层建议无法得以有效实施所带来的风险。对于后续审计而言,其重点需要解决的问题是控制目标没有完全实现所带来的风险问题。总之,在进行后续审计期间,相关人员必须要重点分析和处理重大审计难点问题,为进一步提高金融企业风险管控水平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内部审计在金融企业风险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内部审计工作不独立

当前我国多数金融企业都将内部审计部门直接归于总行企业的管理,对内部审计工作人员而言,无论是提升空间还是薪资分配都是总行领导阶层统一制定相关考核标准,分行管理人员也要对内部审计部门工作人员直接管理处理,这也就造成金融企业内部审计部门无法独立运行,长期受到上级部门干涉,不能充分发挥出内部审计部门的作用,容易影响金融企业内部风险预警的功能,也就会造成内部审计的应用面临着较大的风险。

(二)内部审计内容复杂

在当前农村经济水平提升的背景下,我国社会经济水平也随之提高,随着市场经济体系的延伸,我国金融企业规模也随之扩大,金融企业的财务报表和金融业务复杂程度比较高,内部审计的职责就是要找出企业运营中所需要面对的风险,并且向管理层级提出相关应对措施,使得金融企业得以健康发展,内部审计工作包含着企业各个方面内容,在金融企业运营管理时会产生一定风险和问题,每种风险的产生也都需要金融企业审计工作人员科学合理的管理。内部审计工作涉及的内容比较多且复杂程度比较高,在内部审计逐渐繁琐的情况下,也会使得金融企业内部审计部门无法更好地满足企业发展需求,进一步优化金融企业内部审计方式,加剧企业风险问题。

(三)内部审计方式规范程度不高

当前,金融市场具有较多信息内容,应用相关数据信息内容时,我国金融企业内部审计管理部门整合信息的科学程度不高,造成金融企业开展内部审计工作时也存在着效率较低和成本比较高等问题,在短期间内频繁发生。当前社会多数情况下是以网络社会为主,金融企业也包含着较多网络业务,尤其是金融资产交易所,网络业务的占比更高,这些业务的出现需要金融企业内部审计工作进行风险评估处理,只是利用传统审计工作方式无法满足当前金融企业风险管理的需要,对企业风险管理效果也有不利影响,需要有新的工作思路、新的技术手段来应对这些变化。

五、内部审计在金融企业风险管理中的具体应用

(一)制定更高的审计标准,提升审计工作效率

金融企业在内部审计工作开展时,需要对金融企业各个部门的数据报表加以优化处理,结合审计工作规范标准开展具体审计行为,促使金融企业的管理工作人员能够更准确掌握企业的实际经营情况,明确金融企业自身的发展情况及未来的具体发展方向,关注企业的发展目标,确定金融企业发展所需要遵守的审计标准之后,金融企业内部审计工作人员需要能够更为科学合理地实施审计工作,帮助金融企业内部工作人员掌握更加准确有效的相关观念,并且金融企业在根据时效性的特点基础上不断促使其自身的范围得以扩大,为之后金融企业风险管理工作的实施奠定必要基础,便于金融企业内部审计人员正确引导金融企业可以提高审计工作质量。内部审计工作人员在实际工作开展的时候,要结合企业自身的经营情况,确定针对性特点突出的审计工作对策。

(二)充分发挥内部审计工作的职能作用

金融企业的内部审计工作主要是对金融企业财务工作实施相关监督及必要管理,在金融企业开展审计工作的情况下,注重对企业财务结构完善,充分利用内部资源,优化资源的相关内容,使得金融企业的发展具备更为有效的条件。在这一基础上,金融企业在内部审计工作开展时,也要从企业内部出发,利用更为有效的监督管理措施,对审计范围不断扩展,全面评估金融企业内部审计工作情况,为之后金融企业内部审计工作的职能的有效发展奠定相关基础,使得金融企业内部审计工作的权威性特点更为突出,使得金融企业的整体风险管理效率进一步提高。

(三)提升金融企业内部审计人员的专业技能

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金融企业发展的过程中,在金融企业内部审计工作具体实施方面,审计工作人员需要对自身的专业技能加以提高,在学习相关知识内容和具体应用时,金融企业相关领导人员也要根据企业员工自身的要求,具体提升审计人员专业素养,促使金融企业员工的业务处理能力显著提高。金融企业也要注重提高企业审计队伍的综合水平,为金融企业审计工作人员的综合素养培养提供必要支撑,金融企业也需要对企业综合管理环境加以优化,为企业员工的工作开展营造更为良好的氛围,推动金融企业实现现代化管理,金融企业内部审计管理人员的专业提升,对企业资源不断优化和发展,使得企业风险管理工作的效率显著提高,为之后金融企业风险发生率的降低存在着重要的推动作用。金融企业员工在闲暇时期尽可能提升自身水平,使得审计工作人员能够学习更多先进的相关知识内容,帮助相关审计工作人员可以更积极参与到社会实践活动中,为之后审计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更为有利的条件。

(四)做好金融企业的内部审计监督管理工作

金融企业在内部审计工作质量提升的时候,也要关注金融企业内部审计部门工作职能的发挥,对内部审计工作实施全面监督管理,金融企业在分析当前阶段经营发展情况的时候确定相关监督管理机制,随后增强金融企业内部审计工作的实际开展力度。金融企业和整体人力资源的具体分配情况融合在一起的时候也要注重相关审计工作监督管理部门的成立及具体运转,可以招聘更多专业程度较高的监督管理工作人员,严格根据必要制度进行监管,存在着较高的执行力度,为之后金融企业内部监督结构的完善提供辅助作用。金融企业在做好内部审计监督管理工作的时候,也可以进一步为企业内部审计工作的科学性的增强提供更为重要的推动力,对于金融企业的风险管理具备相关帮助作用。

(五)完善我国内部审计准则

目前,部分金融企业已经形成比较系统完善的内部审计准则体系,并极大地提高了风险审计水平。但是,为了促进风险审计的健康、可持续发展,金融企业在优化内部审计准则体系期间,要充分发挥和利用内部审计师在企业风险管理中的核心价值和作用,具体实现途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组织内部审计方积极参与到企业风险管理相关理论知识分析活动中,并不断修改、优化和完善内部审计实务指南,为后期内部审计 准则的有效实施打下坚实的基础。②加强对国际优秀内部审计准则的学习和借鉴,确保企业所构建的内部审计准则达到国际水平,同时,还要引导内部审计人员明确自身的角色定位,为提高企业风险管理水平贡献自己一份力量。

结语

金融企业在风险管理工作具体开展的时候,需要和企业发展的实际情况结合在一起,更好地利用内部审计部门,金融企业也要充分加强对员工专业技能的培养,在有效开展实践活动的过程中,推动金融企业工作人员可以更好地树立正面积极的工作观念,在促使自身工作理念更新和创新的情况下完善相关工作模式,为之后金融企业的发展提供必要推动作用。金融企业风险管理工作的顺利实施更好地遵守内部审计工作的具体实施原则,在金融企业风险管理工作具体实施的情况下,充分实现金融企业发展目标。

猜你喜欢

审计工作风险管理金融
推动内部审计工作数字化的探究
探讨风险管理在呼吸机维护与维修中的应用
如何做好高校基建工程跟踪审计工作
何方平:我与金融相伴25年
会计集中核算制下的内部审计工作
君唯康的金融梦
房地产合作开发项目的风险管理
完善国有企业内部审计工作思考
P2P金融解读
护理风险管理在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