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信息化背景的医院财务风险管理研究

2022-11-13余冰珂福建省立金山医院

财会学习 2022年14期
关键词:信息系统公立医院财务

余冰珂 福建省立金山医院

引言

近年来,公立医院的竞争压力与日俱增,因此,必须注重自身的收益和投入效益,避免各种风险,以求发展。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公立医院的系统软件更加完善,也使得财务管理工作得到了最大限度的优化。这就要求公立医院必须合理地优化整个财务管理工作流程,做好风险控制,以防止出现各种问题,保证医院健康发展。

一、信息化背景下公立医院财务风险管理的重要性

(一)确保医院的可持续发展

公立医院在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健康方面作出了不可磨灭的重要贡献,信息技术的有效加成,可以更进一步提升公立医院的发展水平。我们国家对公立医院的重视力度较大,并投入了大量的资金用于公立医院的信息化建设等方面,赋予了公立医院发展更大的可能。我国人口众多,随着生活水平的提升,人们也越来越多地将目光放在了健康方面。公立医院的财务管理活动也越来越复杂,为确保其能够可持续发展,借助信息化及时做好财务风险防控工作必不可少。

(二)加强市场风险的抵御能力

在信息化背景下,公立医院迎来了进一步发展壮大的机遇,但另一方面随之而来的是财务风险的增加。目前本省公立医院资金大多来自医疗收入与财政拨款。无论在哪项活动中,都会给公立医院的财务管理带来一些财务风险问题。某些公立医院为节省成本,会忽视信息系统的后期维护与升级,对于信息系统生成的相关数据缺乏有效的审核手段,结果导致由于信息化设备不达标,在使用中有可能会出现财务风险。由此可见,公立医院若是能够正确处理上述所言的这些问题,即可有效地加强抵御财务风险能力。

(三)有效改变医院财务风险环境

在公立医院的经济运行过程中,风险管理比较常见的做法是深度调查风险产生的原因,这样就可以提出具有针对性的防范措施,抵御风险。从公立医院的财务风险控制的角度上而言,若想进一步优化其财务控制质量就要最先分析财务风险成因。例如,在信息技术较为发达的我国,尚有部分公立医院在构建财务信息化设备与制度存在一定的欠缺,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公立医院的财务风险。

二、信息化背景下公立医院在财务风险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外部风险

如上所言,公立医院的内部财务风险管理与市场环境密切相关,能够对其发展情况起到决定性作用。市场环境例如:医院的地理环境、国家政策、当地的经济情况、医院的定位目标等都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公立医院的发展。第一,国家政策。医疗情况一直以来都受到国家与群众的关注,国家也会根据时代发展,制定与颁布更便于人民群众就医所需的法律条款。而公立医院的工作内容就会随之进行调整,但是这对那些已经实施的项目在操行方面可能会造成某些风险。第二,技术风险。在信息时代的背景下,医院对信息化管理水平的要求十分高,但由于不同部门不同项目使用的信息系统软件不同,财务部门在对接其他部门及项目时,可能由于系统软件不同,在对接过程中出现延时、数据完整性不足等错误。例如,出纳使用的开票软件和会计使用的账务处理系统不同,一方面增加财务人员工作量,另一方面在结转过程中经常出现账户结余对不上或是代码出错的情况。

(二)内部风险

公立医院内部风险问题主要存在于以下几方面:第一,财务管理工作人员风险防控意识不足。有部分公立医院的财务管理工作人员受年龄因素制约,对信息化技术与财务管理的使用比较排斥,在工作中仍然采用传统的工作方法。就算有的财务管理工作人员能够意识到信息化技术的重要性,但是他们并不能够有效地应用,从而致使信息化技术无法发挥出抵御风险的作用。第二,缺少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建设。有部分公立人员在对风险防控工作成效方面,并没有安排有关人员进行监督,这也就导致财务管理工作人员在工作中会出现消极怠慢的心理。第三,没有科学可行的财务管理制度。有部分公立医院的管理制度并不健全,这就导致财务管理工作人员在工作中没有规章制度可循,很容易发生工作疏漏的情况。第四,部分公立医院财务信息化建立不足。有部分公立医院的财务系统软件功能并不具备现代化,为节省成本,他们也并不会定期地对系统进行更换,这就导致信息技术无法更加深入的使用。而这些老旧的财务系统软件也无法满足时代发展的需求,有些风险问题并不能够有效地识别出来,这就加大了公立医院的风险。例如,公立医院在过去进行人工核算时,不可避免地可能会出现一定的误差而导致结果失误。而公立医院使用这些不准确的数据来开展各类经营活动时,不仅不会起到助推作用,反而会给公立医院造成严重的损失。而使用现代化的与时俱进的财务系统,就可以增强数据核算的效率与质量。并能够将公立医院那些零散的数据内容都整合到一处,这样,公立医院在进行有关决策时,所使用的数据会更加全面与精准。但是,有部分公立医院的网络系统会受到不法分子的攻击,或者是工作人员的工作失误而导致一些数据泄露、损坏、窃取,这会对公立医院造成一定的损失。

三、信息化背景下公立医院的财务风险管理对策

(一)选择适合的财务管理软件系统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许多财务管理软件开始在市场上出现。各种不同的软件使得公立医院在面临更多选择的同时,也带来了挑选上的难题。只有选择最适合自身所需要的软件,才能够促进软件的发展。目前,有很多公立医院都会使用亿能达或者是金仕达来进行财务管理工作。不过这两个软件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并不能够完全地符合公立医院的发展需求。公立医院在选择软件方面,首先应该对软件开发工作的资质进行详细了解,选择具有实力的、较大的软件开发企业。其次注重软件的兼容性以及拓展性,当现在的软件已经饱和时,财务管理工作人员可以进行有效补充,这样的财务管理软件才是最适合公立医院所需的。为确保信息技术在公立医院中发挥出最大的作用,公立医院还应该注重做好应用软件的开发工作,并对此划分一定的资金。这是因为,无论市面上的财务管理软件有多么完善,但是由于每个公立医院的内部情况不同,不可能完全地适用所有的公立医院。所以,公立医院就可以自己来开发出适合自己应用的财务管理软件。

(二)强化财务信息系统的管理

公立医院应做好财务信息系统的管理作用,为做好此项工作,应给予财务管理工作人员更多关注。信息管理系统的工作较为庞杂,无论是对软件的维护,还是在各方面的协调组织方面都需要有人精心地去处理。而且现在社会上软件更新换代的速度很快,这就更需要具有专业知识的工作人员来对软件进行升级与更新工作。所以在培养与选拔财务信息系统人员方面,务必选取既具备计算机管理能力,又具有财务管理工作技能的真正具有真才实学的财务管理工作人员来完成。这样,才能够高质量地管理财务信息系统,确保财务管理工作可有效识别风险。此外,公立医院还应该做好各科室的财务数据共享工作,强化各财务部门与其他科室的沟通,这样既有助于财务部门集中整合数据,有效识别风险,也可以加强财务部门对各科室工作的监督,使财务信息化真正发挥出应有的作用。

(三)协调医院资源信息化管理

公立医院受各种原因影响,各科室之间的医疗资源的使用流动性不强,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资源浪费,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财务风险。在某些药物,医疗设备,手术预约等方面由于各科室的沟通不便,很容易影响到患者的治疗。所以,公立医院应做好协调资源信息化管理工作,它的建立有助于提升医院整体工作效率,节约成本,防范风险。第一,尽可能地统一各部门各项目的信息系统软件,这样当财务部门在与其他部门进行对接时就可以避免因软件不同而对接出错的情况。第二,利用信息化做好全面预算工作。预算应本着合理利用,统筹兼顾的理念。在估算公立医院今年可能的花销时,可以结合往年的花销进行估算,然后在此基础上进行修改,最后作出全年预算。为确保预算目标的合理性,还应该对其进行细致划分,从年度目标划分到季度目标,再从季度目标划分到月度目标方面。对于具体的项目内容也应该有效计划,突出重点项目的重要性。此外,一旦制定好预算,除非发生特殊情况,否则绝不允许更改,这样就可以避免财务风险。进行全面预算工作时,应将各个阶段的目标都逐一录入到信息系统中,并将每一项目标的详细开支都一一地记录在信息系统中,这样可有效地看出成本支出情况并设置成本目标预警。一旦发现超出目标的情况,信息系统就可自动预警,然后再对成本进行有效分析,确保成本不会超支。

(四)保障财务数据流通安全

绝大多数公立医院都能够设置防火墙来保护信息化系统,但是由于缺乏切实可行的财务信息系统管理制度,就有可能出现各类风险问题,所收集到的数据也无法发挥出实际作用。所以,公立医院在选择防火墙方面应加大投入成本,选择那些真正具有防御作用的防火墙。这样可以有效地抵御不法分子的入侵,从而给公立医院减少损失。公立医院还应建立健全财务信息系统管理制度,严格设置访问权限,无关紧要的人员坚决不允许使用与查看财务管理系统,谨防信息泄露的风险。可从设置密码,人脸识别等方面进行,密码应定期更换,谨防泄露。在对信息系统的操作方面,也应该建立健全相关制度,减少或避免因财务工作人员操作失误而给公立医院造成的损失。公立医院还可构建安全网络数据库,将医院所有信息系统的数据都实现统一,这样当财务工作人员开展工作时,就可以更加方便的对这些数据进行收集,也更有助于提取到有用的信息。为避免数据因系统损坏等原因造成的丢失问题,还应该做好数据的备份工作。有些财务管理软件虽然自带自动备份工作,可为确保工作万无一失,还是应该再另行备份。

(五)强化内控控制制度建设

为确保财务管理风险制度在公立医院中建立得更加科学完善,财务管理工作人员应该在信息系统中对财务管理的各项风险及成因进行有效分析,然后再科学合理地制定出风险防范对策。以确保财务管理工作人员能够有效地识别存在公立医院经营活动中的各类风险问题,并能够对可能出现的风险进行有效预警。内控控制系统与信息化财务管理工作密切相关,因此将二者有效融合是十分有必要的。第一,公立医院应完善内控控制与信息化财务风险管理制度,可从风险目标、识别、问题分析、评估、对策等方面来实施。然后再按照不同种岗位分离的方法,在财务信息系统中分别管理项目、资产与财务,最后在公立医院管理的过程中有效地融合成本预算管理体制,并做好对公立医院信息化财务风险管理流程工作全方位、综合性的考核。第二,加强信息系统生成数据的审核工作,由于信息系统运算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数据,为保证数据的准确性,财务人员需要在信息系统运行的关键节点上对生成的数据进行核对。信息系统数据的审核可以提升财务人员对于信息系统运行原理的了解,同时也能避免财务人员过于依赖信息系统的数据,失去独立的理解思考能力,成为数据的被迫接受者。第三,财务管理部门还可以应用信息技术有效地分析当前市场环境,增强自身对市场环境变化的敏感度,加大市场环境对公立医院财务风险可能产生影响的信息收集力度,并全面进行深度研究。并据此对公立医院现行的财务制度做出有效调整,以确保最大程度上避免市场环境给公立医院带来的财务风险问题。

(六)提高财务工作人员的工作能力

人才是公立医院发展的主要源动力,高质量的财务管理工作人员可促使财务风险管理工作的高质量完成。而财务管理工作又少不了公立医院的全员参与,所以公立医院应最大限度地调动出全员参与的积极性,制定与完善各项规章制度。第一,做好全体员工培训工作。公立医院首先应做好全体员工的财务风险管理工作,强化他们对风险防控的认知,并引导他们学会做好风险风控工作。第二,做好财务管理工作人员的培训工作。主要可从改变他们的财务工作方法以及信息技术的使用方面入手。可通过邀请行业专家到公立医院中进行培训,或者是派出那些在工作中表现优秀的财务工作人员到外进修的手段来进行。以确保增强他们对风险防控的敏感性,并能够熟练地使用信息系统来处理各项工作。第三,划分财务风险控制责任人。实施追责制度,公立医院如果发生财务管理风险问题,就应该实施追责制度。第四,强化考核制度与监督制度。公立医院应细致地划分出每位财务管理工作人员的职责,并将评价贯穿他们工作的始终。对于在工作中表现优异的员工,公立医院应给予他们物质方面与精神方面的双重奖励。对于那些对待工作消极怠慢的财务管理人员,公立医院可采取扣除他们绩效等方法调动其工作积极性。通过此种方法,更有助于提升财务管理人员工作积极性,从而高质量地开展相关工作。

结语

综上所述,公立医院的财务风险管理工作因信息时代的到来而更加高效。上面已从选择适合的财务管理软件系统、强化财务信息系统的管理、协调医院资源信息化管理、保障财务数据流通安全、强化内控控制制度建设、提高财务工作人员的工作能力方面对信息化与财务管理的有效融合提出可行性对策。但是相关工作人员在工作中应结合公立医院实际情况灵活运用,以确保二者能够实现高质量融合,真正推动公立医院的长足发展。

猜你喜欢

信息系统公立医院财务
特朗普集团“财务大管家”认罪
基于信息系统的计量标准管理
基于项目化+翻转的物流信息系统课堂教学设计与实践
公立医院文化对党建政工的有效促进
分析师关注对财务重述的双重作用
分析师关注对财务重述的双重作用
财务风险的对策与探究
信息系统管理在社会中的应用
公立医院总医疗费平均增幅须在10%以下
医药:3500家公立医院取消药品加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