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水处理企业预算管理的问题与对策
2022-11-13张纬龙江环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张纬 龙江环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引言
2021年1月,环资司发布了《关于推进污水资源化利用的指导意见》(发改环资〔2021〕13号),提出要重点做好污水无害化处理工作、完善财金政策、健全价格机制,为污水处理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提出了新要求。为有效落实国家相关政策与规定、健全企业财务工作,污水处理企业应建立完善的预算管理体系,加强对费用成本的控制力度,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一、污水处理企业预算管理的重要性
(一)提高污水处理企业资源使用效率
企业拥有的资源总量有限,如何将有限的资源发挥出最大效能,是每个企业都必须考虑的问题。污水处理行业与政府签订特许经营协议,收入相对固定,为保证企业利润最大化,企业需要在日常经营中合理规划资源的使用途径。预算管理是一种现代化的管理模式,能够帮助企业有效解决资源使用方面的难题。预算管理以企业经营目标为起点,通过编制和执行预算,将有限的资源分配到能够提高企业经营效率效果的业务、环节中,从而提高资源的价值创造能力,提升企业经营效益,实现企业资源的优化配置。
(二)沟通和协调污水处理企业各部门工作
企业的预算编制一般采用混合形式,即上下结合、分级编制、逐级汇总的编制方法。在预算编制过程中,企业管理层通过上传下达,让各职能部门明确企业未来发展战略和各部门的预算目标;各部门相互沟通各自的计划和需求,阐明本部门在预算编制中存在的问题,评估其他部门的计划和需求,判断其他部门的计划对本部门计划与需求的影响。经过预算编制,企业能更好地协调各部门的行动,促进部门间相互理解,增强企业凝聚力和员工的使命感,提高整体效率。
(三)强化污水处理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控制
预算管理是一种闭环管理。经营目标的确定与预算的编制是对企业资源如何利用的事前管理;预算执行与监控是对企业的事中管理;预算的差异分析、考评是对企业的事后管理。预算管理贯穿于企业生产经营全过程。污水处理企业受自然环境影响较大,采用预算管理,可以对生产经营活动进行全过程监控,及时掌握公司运营中出现的各类问题,遇到问题时及时采取必要措施,规避营运风险,为企业的生产发展保驾护航。
(四)为部门及职工绩效考核提供支撑
预算管理能够将企业层级之间、部门之间、责任单位之间的权、责、利关系予以规范化、明细化、可度量化处理,进而实现企业对部门、员工绩效的有效规划和考核。污水处理企业可以根据业务流程和预算目标,建立职责明确的预算考核体制,通过落实预算的主体责任,强化各部门及员工的工作重心和责任心,使员工正确审视自身工作在预算中所处的环节,在管理部门与基层员工的共同努力下使企业发展与管理步入良性循环,推动企业的高质量发展。
二、污水处理企业预算管理过程中常见问题
(一)预算编制准确性较差
企业在预算编制阶段时,普遍存在预算方案与企业生产经营情况不相符的弊端,产生这种问题的原因主要是:(1)公司战略制定缺乏对企业内外部环境的分析,导致战略制定与实际运作情况不相符,预算编制脱离实际,难以指导实践。(2)公司不够注重对业务流程的分析,相关成本费用定额标准不准确,导致预算结果偏差较大。(3)公司预算编制方法单一,在企业受环境因素影响较大的情况下,单一的预算编制方法会导致预算编制的可行性及科学性大幅降低。(4)预算管理机构及管理制度不健全,部门设置重叠、职能交叉,甚至有些职能部门会将预算处理工作过度推卸给财务部门,使财务部门承受过大的工作压力,最终导致预算编制差异较大。
(二)预算执行和控制不力
预算执行和控制是预算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是预算落地的重要保证。预算执行和控制不力,原因主要为以下几点:(1)污水企业受环境影响大,台风、洪水等突发事件均会给企业生产经营造成巨大影响,甚至威胁企业生存发展。而该突发事件均为不可控事件,对预算执行影响大。(2)缺乏全面完善的预算反馈报告机制,会导致预算执行情况难以及时反馈,预算差异得不到及时分析,预算目标难以实现。(3)预算调整依据不充分、方案设置不合理,审批程序控制不严格,会导致预算随意调整、预算松弛的情况出现。
(三)预算管理绩效评价体系不完善
绩效评价是预算管理的关键环节,若企业预算考核指标设置不完善、考核方式不符合企业实际情况,预算管理将对企业生产经营起到负面作用。考评体系不完善的主要原因如下:(1)企业业绩评价指标不全面,主要限于利润等财务指标,对影响预算的非财务指标考虑不足,导致绩效评价结果存在疏漏或错误。(2)绩效评价指标设计不科学,指标考核体系未聚焦企业战略导向,考核评价结果无法反映企业实际预算执行情况,评价体系未能落到实处。(3)绩效评价体系改革幅度过大,员工接受度不高,影响员工士气,降低企业的整体运营效率。
三、提升污水处理企业预算管理水平的对策
(一)建立健全预算管理机构及制度建设
建立以预算为主导的集团整体控制框架是优化预算管理的首要策略。在预算编制前,梳理企业现有管理框架,将设置重叠、职能交叉的部门重新组合变更,从预算角度设置机构部门,建立以预算、控制、协调、考核为内容的预算管理机构。
企业应制定全面预算制度、全面预算管理制度实施细则、全面预算编制指引、全面预算编制流程、全面预算责任分工制度、全面预算审批调整制度、全面预算考核指标及说明、公司绩效考评管理制度、公司各部门(员工)绩效考核申诉办法及流程、各部门经营目标责任书等制度,明确预算管理的相关流程,确保各预算责任单位按照制度规范严格执行,最大化保障预算工作的有序进行。
(二)丰富预算编制方式方法,改革预算编制模式
为提升企业预算管理的准确性和可控性,企业应结合自身生产经营实际及部门分工情况,将增量预算、滚动预算、零基预算、作业预算等方法相结合,加强企业预算管理方法的科学性。例如,研发部门可采用零基预算,生产部门可采用作业预算,采购部门可采用滚动预算,职能部门可采用增量预算等。不同业务部门,采用不同预算编制方法,能够有效提高预算编制质量。
同时,企业应改变预算编制模式,由之前的权威式或参与式预算编制模式,改为混合形式预算编制模式,即上下结合、分级编制、逐级汇总的预算编制方式。混合式预算模式不仅能够增强最高管理层与预算编制者的双向沟通,同时也能够使员工更好地理解预算、支持预算。
(三)强化公司内外部环境分析,精准制定公司战略
首先,建立企业信息化管理系统。该信息化管理系统是一种能够为企业提供跨地区、跨公司、跨部门实时整合信息功能的管理系统,该系统不仅包括财务系统、物料管理系统,经营计划及管理系统等ERP常规系统,还包括工艺过程管理系统、云系统、大数据管理整合系统等业务和信息系统。工艺过程管理系统致力于监测进水水质、测定工程参数、出水水质预警,以实现根据预警条件指导工艺调整的目标。云系统和大数据管理整合系统,可以实时监测生产环节和相关设备的运营状况,为营运管理信息的快速反馈提供支持。企业通过构建信息化管理系统,实现了多种信息系统的有效融合,使企业信息同时涵盖财务、生产、管理、仓储等多方面内容,达到了预算管理信息化的高标准要求。
其次,建立内外部环境分析体系。企业在信息化系统的基础上,建立内外部环境分析体系,从行业趋势及竞争力因素、社会环境因素、经济环境因素、技术环境因素、法律环境因素等五方面入手,构建外部分析体系。从企业资源、企业能力、核心竞争力、价值链入手,构建内部分析体系。企业通过内外部环境分析,明确行业发展趋势及自身的优势、劣势、机会、威胁,制定出适合企业生存发展的公司战略,为预算的制定提供指导。
(四)注重业务分析,制定成本费用定额标准
为有效控制费用支出,企业应组织研发部门、生产部门、工艺部门及财务部门,深入生产经营单位走访调查,了解工艺流程,制定合理的定额标准。污水处理企业的成本分为变动成本和固定成本,固定费用包括折旧和摊销、房产土地税等,通过总额进行控制。变动成本包括药剂费、电费、污泥运输费、维修费,变动成本通过设置成本费用定额进行管理。
1.电费
电费的定额标准与处理水量密切相关。电费定额标准为单位处理水量电费(单位处理水量电费=电单价*电单耗)。实际工作中,企业应详细记录各工艺环节用电情况,为不同工艺环节建立不同的电单耗指标。针对耗电量大的工艺环节,组织财务部、生产部、工艺部门和研发部门应开展专项分析,通过工艺改革或研发等手段,切实降电单耗,完善电费定额标准。
2.药剂费和污泥运输费
控制药剂的主要方法是控制干泥量。干泥量的定额标准是干泥系数(干泥系数=干泥量/处理水量)。实际工作中,干泥系数的标准会根据水质和环境的变化发生改变。财务部门可以会同技术部门对干泥系数的发展变化进行线性分析,找出干泥系数的变动规律,确定该指标的数值合理区间。污泥运输费与药剂使用量及处理水量关系密切,通过确定药剂定额,明确污泥运输费的定额标准,实现污泥运输费的预算管控。
3.维修费用
做好全年设备维护预算管理工作是做好预算管理的重要方式。污水处理企业应投入人力物力制定维修成本定额。维修成本定额分为日常维修成本、中期维修维护和设施维修成本定额。为做好日常维修和中期维修,企业应建立固定资产运行管理档案,掌握固定资产运营状况,设定固定资产维修保养计划,确定维修成本定额。在设施维修等涉及基建、技改投资项目中,预算管理应从立项、可行性分析、项目实施进度及效果等方面进行全方位监控。
4.管理类费用
为满足企业生产经营需要,企业每年会支出差旅费、业务招待费、办公费等费用,统称为管理类费用。为有效控制管理类费用,企业应梳理历年费用支出额,通过对各年、各月份费用的比较分析,明确管理类费用发生趋势及原因,通过采取针对性措施,切实降低管理类费用。例如差旅费,可通过采用远程视频会议,或者远程技术支持,减少出差频次,降低差旅费预算。
(五)建立预算反馈和报告体系
首先,细化内部会计核算,按照预算单元划分责任中心,将相关成本费用分解至责任中心,保证预算和核算的高度统一。其次,建立月度预算报告体系,以责任中心为报告单位,按月编制预算管理报告。以战略制定和预算管理为目标,从预算完成情况入手,对比同期预算支出内容,找出预算差异形成原因,为战略及预算的动态管理提供反馈建议。此外,企业应按月开展行业分析及标杆比较分析,从多维度角度评估企业战略及预算存在的问题,通过采取应对方案,为战略及预算制定提供依据。
(六)完善预算绩效评价体系
健全有效的预算考评体系是企业预算管理工作高效开展的基石。为充分发挥预算管理控制的导向作用、激发企业生产经营活力,企业应将业绩评价内容与预算考核标准相结合,将预算执行落实情况作为绩效考评的重要抓手,纳入企业总体绩效考评体系。企业应结合部门分工、岗位分工、工作性质制定薪酬激励制度,以实现生产经营目标为导向,激发员工工作热情和积极性。此外企业应建立切实可行的考核指标,过高的预算刚性考评会给企业带来消极影响。同时企业应注重预算考评申诉机制建设,及时处理可能存在的问题,达到预算刚性控制与柔性控制的完美融合。
同时,企业应健全绩效考评指标,围绕战略目标与预算管理目标,开展绩效考评工作。企业须引进平衡计分卡,通过设置财务维度、客户维度、内部业务流程维度、学习与成长维度,平衡企业财务指标与非财务指标、长期目标与短期目标、内部利益与外部利益、过程与结果、管理业绩与经营业绩之间的关系,全方位考核企业预算管理情况。
四、污水处理企业预算管理的未来发展
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不断提升,国家及社会对环保工作重视程度越来越高,污水处理企业的发展日新月异。但由于污水处理行业工艺和生产流程的特殊性,使得预算管理缺乏可借鉴性经验,企业成本居高不下,无法保障企业可持续性发展状态的稳定性。为切实改进污水处理行业预算管理,企业应正确认识预算管理理念,深入了解战略目标、预算目标、预算编制、预算执行、预算考核的原理,针对预算环节中存在的问题,制定应对措施,为预算管理工作的有效运行提供保障。
同时,在科学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污水处理企业应将先进技术融入预算管理工作中,通过建立健全的预算管理体系,协调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使企业预算管理更加符合污水处理行业特性,促进企业预算管理目标的顺利实现。
目前污水处理企业面临激烈的竞争压力,企业应不断优化预算管理模式,增强自身的竞争优势,为企业的健康稳定发展提供保障。
结语
综上所述,污水处理行业处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为全面提升经营管理水平,企业须强化对预算管理工作的认识,切实改进预算管理的弊端,建立健全针对性管理制度,开展科学性、精准性、预见性的预算管理工作。此外,企业应根据生产运营情况,围绕药剂、电费、污泥运输费等多种工作展开分析,从而全面提升预算管理水平,切实改进所面临的问题,为污水处理企业的稳定发展提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