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事业单位财务内控管理的必要性与对策分析
2022-11-13盛媛媛江苏丘陵地区镇江农业科学研究所
盛媛媛 江苏丘陵地区镇江农业科学研究所
引言
财务内控管理的主要目的是为了保证财务报告的可靠性,通过加强内部审查控制保证事业单位能够合法合规开展业务活动。财务内部控制管理对于事业单位整体发展以及财政资金使用等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是事业单位开展各项管理工作的基础。为了推进事业单位财务活动规范化、制度化发展,必须有效加强事业单位的财务内控管理,改善财务内控问题,提升财务管理效率。
一、事业单位财务内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财务管理内控制度仍不完善
近年来,国家相继颁布并实施了新《预算法》《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试行)》等法律法规,从最关键的法律层面对事业单位财务内控管理工作提供了支持和帮助。然而,事业单位在执行财务内部控制工作的过程中,管理人员对财务内部控制管理工作缺乏适当的认知,因此事业单位没有建立或完善财务内部控制管理制度。例如,在财务内控管理相关岗位设置方面存在工作交叉、职责分布不明确等问题,经常出现一人身居多位的现象,为财务内控管理措施落实和内控责任追究埋下诸多隐患。当财务工作出现问题时无法具体确定某人或某科室的责任,从而大大削弱了财务内控管理制度的监督职能。
(二)内控管理人员综合能力不足
财务内控管理人员的综合水平直接决定了事业单位财务内部控制管理工作的真实水平。对现有事业单位管理层进行观察发现,管理人员普遍存在职业素质及综合能力良莠不齐的现象,因此对财务内控管理方面的知识了解不充分,对制度及工作内容无法形成正确的理解,单纯将财务内控管理工作当作流程性工作进行,甚至过分形式化。此外,由于事业单位缺少对相关人员的教育培训,导致很多职工缺乏专业化的基础知识及技术能力,因此在开展内控管理过程时存在较大的问题。
(三)财务审计监督力度较为薄弱
事业单位内控管理工作主要分为内部监督和外部监督两种类型,外部监督的主要执行者为社会群众及相关审计、纪委等部门,通过对事业单位财务报告、会计账簿等财务管理资料进行监督检查,保证事业单位财务安全。然而,由于事业单位财务内控工作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和保密性,因此无法借助外界的力量进行持续性监督和管理,一些外部监督只能在事后起到追责、寻找原因的作用,无法有效规避问题发生。而内部管理通过事业单位内部进行监督和管控,能够最大程度上将财务内控工作覆盖到各项工作的所有细节中,从而尽心全面地监督和控制。
二、加强事业单位财务内控管理的必要性
(一)促进财务系统精细化发展
加强事业单位财务内部控制能够提升单位内部财务信息准确性与可靠性。事业单位可通过建立内部财务控制制度,对资金来源进行严格筛选,及时上报事业单位应用财政资金异常并提出解决对策,改善财务内控管理问题,保证财务信息真实可靠,为财务内控管理活动提供可靠依据。此外,政府重点关注辖区内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具体情况,加强财务内控管理指导监督,有助于提高财务内部控制管理工作的效率,促进财务系统的精细化发展。
(二)提升财务管理工作的水平
事业单位重视财务内部控制管理,结合本单位管理现状采取针对性措施,可以优化财务内控管理流程,营造严谨财务管理工作氛围,提升事业单位整体工作水平。第一,事业单位加强财务内控管理需要更加清晰、明确地规划日常财务管理工作,使自身的财务管理能够更加系统化、规范化,从而使事业单位能够得到可持续性的发展。事业单位通过考察财务内控管理制度的贯彻落实情况,促使下属各部门职工自觉规范工作行为,事业单位依据相关考核制度进行财务内控风险评估,从而有效提升事业单位工业质量及效率,使其能够更好地为社会及群众服务。第二,在事业单位加强财务内部控制管理工作的过程中,需要确保职工具有足够的专业素养和职业技能,才能够使职工的能力可以充分发挥到事业单位的管理工作中,因此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事业单位全体职工的整体素质。
(三)提高财务风险预防及控制
事业单位主要是国家为了进行社会公益,由国家机关或其他组织利用国有资产举办的社会服务性组织,接受政府的领导,代表国家来行使自身的权利和职责。因此,事业单位想要提升财务内控管理水平,需要制定能够清晰、有效地划分内部各项工作中的权利及职责关系的财务内控管理制度,为财务内控管理活动提供制度指导。同时,加大财务内控监管力度,能够有效提高资金的合理利用,运用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来对各项财务管理工作进行监督和管控,有效提升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质量,最大程度上对财务风险及廉政风险进行预防和控制。
(四)体现我国服务型社会观点
事业单位的主要作用是向公众提供不同的服务,同时能够在各种形式的活动中发挥作用,因此需要满足当前市场消费者和社会的需求。在事业单位提供服务及开展活动的过程中,若内部财务监管工作不到位,则很有可能出现权责划分不明确、私自占用资金等情况,以至于给社会和人民的实际利益造成影响。因此,加强事业单位的财务内控管理,能够有效避免权责不明确、滥用职权的情况。通过对相关责任人进行处罚,并且对事业单位参与的各项活动中涉及的资金明细进行核实,才能够切实提升事业单位财务监管工作质量,促使事业单位不断优化财务管理工作,创新财务内控管理办法,提供让群众满意的服务。
(五)保障事业单位资产安全性
由于事业单位的大部分资金都来源于中央财政的拨款,为事业单位向社会及群众提供各项服务、开展多样化活动提供资金支持。就目前情况来看,国家正在加大打击贪污腐败和以权谋私等问题的力度。因此,加强事业单位的财务内控管理,能够促进对自身财务工作进行全面、系统的监督和管控,最大程度上提高事业单位自身的资产安全性,促进社会的稳定、和谐。
三、加强事业单位财务内控管理具体对策
(一)建立健全财务内控管理制度
加强事业单位财务内控管理的首要任务是建立健全财务内控管理制度,必须经过深入的研究和调查考证后才能够制定出针对性的财务内控管理制度,确保财务内控工作的开展具有制度依据。事业单位应当从实际出发,广泛听取各科室及职工的意见,对各方意见进行整合并且不断进行优化和完善,最终形成具有本单位特色的、系统完整的财务内控管理制度。针对性调整财务内控管理制度内容时,事业单位可与当地高校合作邀请专家学者进行专业指导,客观地发现制度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从而有助于事业单位“对症下药”,根据事业单位实际情况以及业务流程进行专业化的设计。此外,事业单位可以组织财务、办公室等科室成立专业化的内控工作小组,定期对当前财务内控管理制度落实情况和财务内部管控效果进行客观的评估,方便事业单位及时找出问题并进一步进行优化,从而形成一套可行性强、适用性强的内控制度。
事业单位应当根据财务内控管理制度来明确各个科室、岗位的职能责任,并确保财务科室的队伍完善,各个岗位的工作人员都应当配备齐全,包括出纳、专项资金管理、会计、审计、内控等,才能够细化各个岗位人员的具体责任。最后还需要对财务内控人员进行系统的培训,提升其对事业单位财务内控的正确认知,使其能够积极参与到财务内控工作中,有效提升财务内控管理制度的合理性。
(二)提升财务人员技术业务水平
为了使事业单位能够顺应当前的时代,领导者应当专注于事业单位在内部财务控制方面的工作,加强对财务内部控制工作的宣传力度,并且不断分析和研究相关法律法规,最大程度上让每位职工能够意识到财务内控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同时事业单位的领导者要充分发挥自身的领导带头作用,在单位内部形成良好的财务内控管理氛围。
同时,还应当强化财务内控人员的综合素质及工作能力,由于财务内控人员业务能力以及工作态度直接影响财务内部控制工作质量,因此增强财务内控人员的技术能力非常重要。事业单位管理者或人事科长应当根据财务内控管理制度落实情况及财务内控人员工作表现,不断进行财务内控培训,确保财务内控人员的工作能力,并且在提升财务内控人员综合素质及工作能力的同时,有效发挥财务内控管理制度在事业单位内部的作用。此外,人事科室及办公室应当与财务科室联合,针对财务内控管理制度中的各项决定与激励机制、责任机制相结合,充分促进财务内控管理工作在事业单位的落实,确保财务内控管理工作的成效。
(三)加大财务内部控制监督力度
事业单位要想加强财务内控管理工作,必须从各个方面来提升财务内控制度实施的效果。首先,要确保内部控制监督机制的完善。要想保证事业单位中财务内控制度的各项内容都能够得到有效的落实,就必须具备相应的内部控制监督机制,对事业单位的财务内控管理工作进行实时的监督,从而针对财务内控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时进行处理,将财务内控制度的不足之处进行优化,从而充分提升财务内控管理制度的有效性。其次,要确保内部审计部门的独立性。在完善内部控制监督机制的过程中,必须要注意确保内部审计工作的独立性,从而充分发挥监督机制的监管作用,有效提升内部审计监督工作的效能,对事业单位各科室及职工产生威慑警示的作用,避免存在心存侥幸的现象,从而充分提升财务内控管理制度的规范性。
此外,事业单位应当合理利用内部审计、财政局、监察委等各级别监管机构的工作职能及检查反馈机制,在事业单位开展财务内控工作时严格的管控,充分提升事业单位的财务内部控制管理水平。最后,事业单位可以在每个月、每个季度、每半年、每年这四个时间节点开展自查工作,在运营网站向社会公示前一阶段的财务内控管理工作开展情况。例如,在每半年末对绩效管理预算进行自评,针对各个项目支出内容及执行情况进行公开、透明、公正的评价和审查,就一些预算项目绩效较低的项目进行原因追查和责任问责,对预算项目绩效较高的项目进行公开表扬,并将结果公示在运营网站中,从而强化事业单位财务内控管理工作效果。
(四)全面贯彻落实预算管理工作
在开展财务内部控制管理工作过程中,财务内控管理人员应当充分结合事业单位自身的工作情况,提升对预算管理的重视,针对财务管理从预算编制、执行及评价等多个方面严格开展监督和管控,保证事业单位财务预算编制与实际执行符合国家政策要求。针对事业单位普遍存在工程项目的情况,预算管理工作在其中显得尤为重要,直接影响到事业单位的项目能否顺利进行、能够获得较高的收益等。因此,事业单位必须加强预算管理,针对各科室、各项目的支出及成本预算进行严格的审查与核算,始终贯彻落实会计核算标准。
在财务内控管理人员开展预算管理工作过程中,必须首先确定项目情况,预先规划项目实施的具体流程,最大程度上避免超额预算的情况。具体应当从两方面进行控制:(1)严格落实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系统填报工作。事业单位可以通过设置专门的项目财务管理岗位的方法,有效避免工作交叉而出现的职责混乱现象。针对项目中涉及的采购环节,根据相关规范文件对各项成本进行核实,同时做好采购成本的数据填报工作,最大程度上避免暗箱操作的现象。(2)事业单位相关课题人员在进行项目资金申报工作时,需要结合当前行业市场的情况以及市场价格的变化情况,预先做好项目成本预算。在项目开展时,严格按照成本预算标准来执行各项工作,切忌成本、资金的浪费。
(五)借助数字信息化的技术手段
在科学技术不断进步的时代背景下,事业单位原有的财务管理制度已经无法满足现代社会发展变化的要求,因此要不断对内部控制制度的管理模式进行优化和创新,合理运用数字信息技术,加大财务科室及各科室对信息化技术的使用力度,尽量避免人为因素造成财务信息数据偏差。例如,财务审计人员可以借助相关计算机系统实现线上办公,通过设置系统应用权限、口令等方式增强审计工作安全性与真实性,通过对一些保密数据信息进行加密传输,降低人为操作带来的泄密风险,充分提升财务科室职工的工作质量及效率。
在借助数字信息化技术手段的同时,还需要做好财务科室人员信息化技术操作的培训,强化其综合业务能力以及法律安全防范意识。同时,对财务内控管理工作中的各个流程采取阶段性分离制度,针对审核、数据输入、文件输出、计算机操作等各环节的工作进行岗位分离,对各方面的财务信息数据进行加密处理,从而确保事业单位财务信息数据的安全性,避免出现数据丢失或被窃取的情况。
结语
综上所述,事业单位财务内控管理工作是一项长远、系统的过程,需要事业单位充分结合自身发展的实际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财务管理制度,才能够确保事业单位管理工作的科学、合理、高效。在国民经济进入常态化稳定发展阶段的背景下,事业单位必须要有效加强财务内控管理工作,充分发挥自身的服务职能,确保自身能够健康、可持续发展,才能够真正为社会主义建设发挥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