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应用型本科院校管理会计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2022-11-13苗凤英

中国管理信息化 2022年10期
关键词:应用型案例教学方法

苗凤英

(内蒙古鸿德文理学院,呼和浩特 010070)

0 引言

近年来,随着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管理会计人才越来越受到重视。2016 年10 月,财政部印发的《会计改革与发展“十三五”规划纲要》提出要推进管理会计广泛应用。管理会计的应用在企业中也得到了重视。因此,应用型本科院校更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管理会计的实践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1 应用型本科院校管理会计课程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管理会计和财务会计作为现代会计的重要组成部分,管理会计越来越受到企业的重视。随着经济的发展,管理会计在企业中起着尤为重要的作用。管理会计可以提升企业经营管理水平,提高经济效益,可以帮助企业预测发展前景、制定经济发展目标、控制企业的经济活动。在普通企业中,管理会计人才也比较匮乏,这也为应用型本科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提供了方向。为了满足时代的发展需求,应用型本科院校必须要注重管理会计课程教学改革。很多应用型本科院校将管理会计课程纳入必修课。此外,应用型本科院校应该调整教学目标、方法和内容,为企业提供有能力的管理会计人才。针对这些情况,应用型本科院校可以在管理会计课程教学中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增强管理会计的实践性,重点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决策分析能力,使学生能够解决企业存在的问题,帮助企业实现更好的发展。

2 应用型本科院校管理会计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

2.1 重视理论教学,忽视实践教学

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办学目标是建设高质量的应用型大学,育人目标是培养应用型人才。同样,管理会计人才也是应用型人才。但是,很多应用型本科院校的管理会计课程教学都不重视实践教学,或者直接忽略实践教学,全部以理论教学代替实践操作。第一,很多学校不具备实践教学条件。多数应用型本科院校以前一直重视财务会计,很多设备软件都是针对财务会计而设计的,不适用于管理会计。此外,管理会计近几年才受到重视,所以学校还不完全具备实践教学的能力和条件,还没有专门建立管理会计机房和购买设备。有些应用型本科院校有设备和软件,但其功能不全,所以在实践过程中只能开展管理会计中的部分实验,学生还是难以全方位地掌握所学知识。第二,很多应用型本科院校教师不重视管理会计实践教学。管理会计课程中需要讲授的内容较多,理论也比较多。但是,因为课时等因素的限制,教师也只能讲授理论内容,让学生通过做习题和案例分析的方式运用管理会计知识,从而培养学生企业经营过程中所需的预测、决策、规划、控制、考核与业绩评价等工作能力。而这种理论教学无法满足企业对管理会计人才的要求,学生出了校园还得再实习才能上岗。

2.2 教学方法单一

教师的讲授过程方法一般都比较单一,很多都是采用讲授法和案例分析法等。这些单一的教学方法容易导致学生对管理会计内容不感兴趣,对新知识的学习不积极,无法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第一,讲授式教学方法。该教学方法一般都是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自主学习为辅。教师讲授过程中采用幻灯片和板书结合的方式,根据章节内容依次讲解,学生边听课边做笔记。这种教学方法容易导致教师一味地灌输知识,学生一味地接受知识,却不会积极主动地思考问题、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久而久之,学生形成习惯,等着教师讲解,被动地接受知识,缺少主观能动性。第二,案例分析教学方法。在管理会计教学中,采用案例分析教学方法的教师也比较多。但是,管理会计很多案例跟我国经济发展和实际生活不是很贴切,很多都是引用国外的案例,而且很多案例呈现的知识点也不全面,有些案例也不符合人才培养目标,导致教师能够选取的案例少之又少。

2.3 管理会计课程内容与其他课程内容重合

管理会计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融合了很多财务知识和数学知识。管理会计课程主要包括管理会计基础、预测、决策、规划、控制、考核与评价等内容。其中,本量利分析、货币时间价值、存货管理、标准成本及全面预算管理等内容在财务管理课程中也都会出现。这些教学内容在不同的学科中反复出现,也会浪费教学资源。虽然管理会计课程与其他课程之间存在一定的内在逻辑和递进关系,且这些内容在管理会计和财务管理中的侧重点不同,但是学生已经学过这部分内容,有些学生对这些知识点掌握得比较好,有些学生掌握得不好,从而也会对管理会计课程出现厌倦情绪。此外,教师讲授的内容较少涉及管理会计前沿性的知识点。如果管理会计先修课程与后续课程之间的交叉内容处理不当,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会导致任课教师存在很大的备课困难,开展教学活动也会有难度。

2.4 学生的基础比较差

管理会计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因此,学生只有在掌握成本会计、财务管理、高等数学及概率统计等知识的基础上才能开展管理会计课程的学习。但是,一些学生在学习成本会计和财务管理等专业知识的时候对其掌握不到位、了解不深入,导致学生的基础较差。学生学习高等数学和概率统计等知识点的时间比较早,或者有些学生数学功底比较差,所以学过的内容很多也都忘了。因此,他们在学习管理会计的时候就比较吃力,觉得很难,跟不上教师的教学进度,久而久之,就放弃了该课程的学习。

2.5 教师专业水平不高

管理会计是新兴学科,所以很多应用型本科院校教师对管理会计教学的研究没有财会会计那么深入,而且讲授该门课程的教师大部分都是财务会计或者财务管理专业的教师。在应用型本科院校中,很大一部分教师都是从校园到校园,他们可能研究生一毕业就承担了教学任务。这些老师一般都没有实践经验,都是从书本中学习,再讲授给学生。另外,管理会计实训课程需要具备一定的实践经验和能力,所以教师在讲授该课程的时候也有一定的难度,教师专业水平有待提高。

2.6 考核方式不科学

一般情况下,管理会计课程的考核方式跟其他课程一样,都是由平时成绩、期中成绩和期末成绩构成。期末成绩占60%~70%,占比较大。这就容易导致学生到了期末就死记硬背来掌握重要的知识点,不会灵活运用。管理会计人才要具备综合能力,如良好的沟通协调能力,还要具备预测和决策的能力,以此对企业未来的发展作出良好的规划。但是,一般在期末考试中考核学生综合分析能力的题相对来说很少,都是一些最基本的知识点。

2.7 教材不适用

管理会计课程教师在每学期选取教材时比较困难,因为很多管理会计的教材理论性比较强,内容有一定的深度和难度。教材作为学生学习的辅助工具,如果内容特别难,学生就不好理解,而且一个应用型本科院校在选取教材时要偏向实践性比较强的教材。但是,管理会计教材偏实践的相对来说比较少。

3 应用型本科院校管理会计课程教学改革建议

3.1 重视实践教学

管理会计的课程综合性很强,学生只有动手操作才能加深印象。因此,应用型本科院校要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管理会计实训课的比例。在实训课中,让学生自己动手,体验管理会计人员的各项工作流程,了解管理会计人员的工作内容。教师在平时教学过程中,也可以让学生多分组讨论,多布置作业,培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学校也可以购买相关软件,学生可以用软件进行实际操作,也可以通过案例分析掌握管理会计的重点内容。学校每学期可以邀请企业的管理会计人员给学生讲授管理会计实践内容和前沿性的知识。

3.2 创新教学方法与手段

教师一般采用讲授式教学方法。但是,因管理会计课程的性质,教师应该改变教学方法。如果教师一味地讲解,学生就不太喜欢思考,就等着教师灌输知识。因此,教师可以多采用讨论式或者探究式教学方法。学生可以分组讨论企业案例、研究公司战略,教师要让每一个学生积极参与小组讨论,或者教师提出问题,让学生主动思考,带着问题听讲,这样收获会更多,而且可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此外,管理会计综合性强,内容相对来说比较难,学生课后练习时难免会有问题,所以教师可以自己录课,讲解难点内容,或者是开创公众号,每周发布两篇管理会计相关的内容,学生也能在文章下面跟教师互动,这样可以全方位帮助学生掌握相关知识。

3.3 优化管理会计教学内容

管理会计课程与财务管理、成本会计课程重合的内容需要重新整合。比如,货币时间价值的内容就可以放在财务管理中,存货管理的内容也可以放在财务管理中,全面预算管理的内容可以放在管理会计中。管理会计课程更应该重视战略管理的内容讲授,删掉一部分与财务管理和成本会计重合的内容,多增加一些管理会计前沿性的内容,让学生掌握管理会计比较前沿的知识点,为毕业后就业打下基础。在内容整合过程中,应用型本科院校可以多增加一些企业的实际案例,在案例分析中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3.4 夯实学生的专业基础

应用型本科院校学生一般从大二就开始学习较多专业课程。当学生刚开始学习专业内容的时候,教师就可以强调专业课的重要性,灌输专业基础一定要打牢的思想。此外,教师也可以督促学生多考一些专业相关的资格证书,这对学生未来的就业和专业知识的掌握具有一定的帮助。学校也可以多为学生组织技能比赛,这样学生在竞赛过程中能够加深对专业知识的理解。

3.5 提升教师专业水平

应用型本科院校需要加强管理会计课程师资队伍的建设,提升教师的专业水平。第一,可以开展校企合作,将教师送到企业参加培训,积累实践经验,增强实践能力,接触管理会计前沿性的内容。第二,可以邀请业内专家给教师培训,多方面提高教师教学水平。第三,可以邀请专家加入本校的管理会计师资队伍中。第四,鼓励年轻教师考取管理会计证书,年轻教师在不断学习过程中积累相关的知识和经验,有助于自己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第五,鼓励教师做科研,研究方向定为管理会计,主要研究管理会计前沿性的内容,这样也有助于教师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

3.6 考核方式多样化

第一,管理会计课程考核除了平时、期中、期末考试,还可以增加管理会计软件的应用和管理会计岗位模拟演练等考核内容。第二,期末考试题型也可以调整,从以前的单选题、多选题、判断题和计算题,可以改成单选题、多选题、判断题、计算题、案例分析题及论述题等,这样能够考查学生的综合能力。第三,适当地调整分数比重,平时成绩可以多占一些,注重学生平时的学习过程,减少期末成绩的比重,这样也能够避免学生为了应付期末考试而不认真听讲,多根据学生平时的表现进行打分。

3.7 编写教材

应用型本科院校管理会计教师应该针对本校的学生特点和人才培养方案编制合适的教材。在编些教材时,邀请有经验的教授和管理会计专家作指导,内容要多注重实践,编写实践性较强的教材,理论内容要易于理解,深度适中。在教材中多加入我国企业的典型案例,有利于学生了解我国企业的真实情况。

4 结语

应用型本科院校要重视管理会计课程改革,通过转变传统的教学方法、重视实践教学、提升教师专业水平、重新整合管理会计教学内容等方式真正实现教学改革,为社会培养出合格的管理会计人才。

猜你喜欢

应用型案例教学方法
关于应用型复合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探讨
案例4 奔跑吧,少年!
初中英语写作教学方法初探
“5-2-1”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实践
教学方法与知识类型的适宜
随机变量分布及统计案例拔高卷
第8讲 “应用型问题”复习精讲
发生在你我身边的那些治超案例
一个模拟案例引发的多重思考
基于应用型的成本会计教学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