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戏曲传承与保护工作的当湖实践

2022-11-13谢春英

戏剧之家 2022年14期
关键词:戏曲街道民间

谢春英

(平湖市当湖街道综合文化站 浙江 嘉兴 314202)

传统戏曲是流传在民间、扎根在民间的综合艺术,为当地群众所喜闻乐见,代代相传,生生不息,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当湖街道是平湖市的主城区,自古人才辈出,文化沉淀深厚。近年来,当湖街道充分发挥名人效应,以传统戏曲普及和传承创新项目为载体,通过建立“三项制度”,实施“五大工程”,让民间戏曲文化保护与传承有抓手,发展与创新有路径,老百姓的文化需求有保障。

一、实践与做法

自公共文化服务创新项目实施以来,当湖街道把民间戏曲保护全方位融入群众文化工作的各个方面、各个环节,与百姓生活有机融合,确保当湖民间的戏曲文化永葆其生命力。

(一)明晰传统戏曲保护与传承工作的正确方向,打造有“灵魂”的传承

保护与传承不是原封不动,亦不是因循守旧,而是符合时代潮流的文化继承和创新。保护项目启动以来,当湖街道主要领导高度重视,先后四次听取项目推进情况的专题汇报,并对项目阶段性实施情况进行“一月一跟踪”。与此同时,分管领导对以名人故居、戏曲活动场地等为主的文化资源保护开发,加大资源、资金协调整合力度,保障创新项目稳步实施。

(二)完善传统戏曲普及传承工作的支撑体系,打造有“生命”的传承

传承不能泛泛空谈,只有研究传承的载体,找准传承的切口和路径,做好深度融合的文章,才会让优秀传统文化深入人心,世代相传。创新项目实施以来,当湖文化站充分发挥民间文化对经济的促进作用,助推文旅融合发展,加强对传统戏曲普及传承产业支撑。街道利用楼宇引育发展相关戏曲文化创意产业,结合旅游发展普及传承戏曲文化,使民间戏曲文化由精神向物质的转化。如今,在当湖街道钱南扬纪念馆、七彩金虹景区,定期都有精彩的戏曲节目上演,受到游客青睐,“旅游+戏曲”已成为旅游发展的最大特色。

推动传统戏曲普及传承,人才是决定性因素。当湖街道从创新项目实施推进伊始,就把人才支撑体系的构建作为当务之急。一方面,街道眼睛向内,把具有专业特长、热爱民间戏曲的文艺积极分子吸纳到文化队伍,引导和扶持民间文艺团体、民间戏曲传承人、草根艺人等群体的发展;另一方面,街道走出平湖,搜集整理出乡贤钱南扬先生艺术生涯的生平事迹,在钱先生家属、学生的大力支持下,与上海师范大学达成戏曲文化战略合作协议,当湖街道文化站将成为上海师范大学戏曲教育实践基地、影视传媒学院戏曲教育基地,通过组织举办南戏国际学术研讨会,创建钱南扬纪念馆并开展常态化的戏曲传承活动。

(三)挖掘传统戏曲普及传承工作的独特基因,打造有“个性”的传承

传统戏曲文化的生命力在基层,活力在民间。创新项目实施以来,当湖街道文化站充分挖掘民间戏曲文化资源。作为“中国民俗研究的第一代学人”“南戏研究泰斗”钱南扬先生的故乡,当湖街道出资100 万元,历时8 个月,于2018 年10月底修缮钱南扬纪念馆暨当湖街道戏曲活动中心。如今,这里已成为广大戏曲爱好者的学习、交流和展示平台。

为更好地做好民间戏曲保护与传承工作,当湖街道还与平湖市职业中等专业学校签订合作协议,从学生人文素质教育、戏剧剧目创演、戏曲教育基地策划等方面开展合作,同时,将联合学校举办全校性的学术会议和戏剧影视艺术节,让传统戏曲在更多的青年学生中传唱。

同时,开展“三进三服务”文化惠民活动,与社区、村、企业各方签订民间戏曲“三进三服务”传承协议,让民间戏曲普及传承迈向更广阔的天地。平湖市民在了解地方曲艺的同时,充分感受到平湖地方戏曲和民族曲艺的魅力,促使他们热爱传统文化,传承传统文化。

二、成效与收获

传承发展民间戏曲文化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蓝图的落实,也同街道各条线的工作职能紧密相关,与新时代生产生活、人民群众日常行为密切相连。

(一)重保护得到了传承

首先,加强戏曲文化挖掘保护。目前,已举办送戏曲进村、进社区活动近20 场次,受益观众达近3000 人次。与此同时,结合非文化遗产普查专题对民间戏曲文化资源的进行科学梳理,对民间戏曲文化类别进行资源整合、建立台账和分类归档,建立民间戏曲文化相关项目定期排查机制。

其次,重点做好民间戏曲文化遗存的保护和监管。分期分批做好街道民间戏曲文化有关文物单位(点)的修缮和安全工作。建成“中国民俗研究的第一代学人”“南戏研究泰斗”钱南扬纪念馆。

第三,加强民间戏曲文化资源数字化建设。大力推进当湖街道民间戏曲文化和相关文物资源数据库的数字化保护。先后录入戏曲演出30多场。制作戏曲光盘30 部,定期在钱南扬纪念馆回放。

(二)重整理加强了研究

首先,加强民间戏曲文化资源的整理和研发。与上海师范大学签订战略协议,从文化建设、人才培养与戏剧影视相关文化产业开发三个维度,开展中小学及幼儿园戏剧师资培训,市民(乡民)人文素质教育,戏剧剧目创演等工作。以钱南扬纪念馆为载体,做好民间戏曲文化资源的搜集、整理和归档工作,丰富文化站艺术档案资源和展陈内容。

其次,加强戏曲文化的系统性学术研究。与有关单位承办“钱南扬学术成就暨第八届南戏国际学术研讨会”,邀请来自省内外的70 余位戏曲专家学者,围绕钱南扬先生与南戏影响展开研讨。

(三)重推介加大了传播

首先,加强戏曲文化新闻宣传。一年戏曲文化利用浙报、浙江新闻客户端、嘉兴日报等媒体报道10 多次。综合运用广播、电视、报纸、新闻网站及所属新媒体平台,进行民间戏曲文化专题报道,实现民间戏曲文化广泛传播,打造当湖民间戏曲文化品牌。同时,运用微博、微信、抖音、客户端等新媒体,通过微课堂、微访谈、微展览、微视频等传播方式,提升民间戏曲文化的美誉度和影响力。

其次,深化民间戏曲文化主题教育。推动民间戏曲文化进校园工程,与平湖市职业中等专业学校签订合作协议,开发富有特色的戏曲文化课程,共同举办戏剧影视艺术节;开展“三进三服务”文化活动,让民间戏曲文化更深入社区、村、企业,通过请进来走出去、专题培训、展示展演等形式,进一步展现民间曲艺魅力,实现文化惠民。

(四)重创作收获了精品

首先,打造戏曲文化文艺精品。深入接轨上海文化资源优势,充分利用乡贤资源,与上海师范大学等共同推进戏剧剧目创演工作;组织创作一批以当湖为背景的戏曲人物和相关民间戏曲传说故事为题材的戏剧、影视、广播剧等优秀文艺作品;开展戏曲文化优秀剧目征集等活动。2018 年新创作了拨子书《陆杲建造报本塔》,在市拨子书新创大赛中荣获二等奖,广受群众欢迎。

其次,创作民间戏曲网络文艺精品。制定民间戏曲网络文艺精品创作和传播计划,将优秀民间戏曲文化网络文艺作品纳入平湖市及当湖文艺发展基金评选资助扶持项目;引导文创企业开发出品一批具有地域特色、人文历史、当湖风情的网络戏曲作品、动漫衍生品等演艺产品。

(五)重融合促进了发展

首先,加大戏曲文化旅游开发。坚持三产融合发展思路,研究制定戏曲文化产业发展规划;倡导民间戏曲文化和绿色自然景观结合,规划打造一批民间戏曲文化研学游基地、精品线路与农家乐景点,培育生成一批民间戏曲旅游项目和产品,激活演艺旅游市场。

其次,打造“戏曲文化+”品牌。结合钱南扬纪念馆、七彩金虹景区建设、美丽乡村建设、文化礼堂建设,助推民间戏曲与文化游、观光游、生态游、乡村游、民俗游、休闲度假游的融合协调发展,形成以民间戏曲旅游为主题、形式多样、游客喜欢的复合型乡村旅游线路和产品。

三、经验与启示

一是保护传承戏曲文化必须要增强文化自信。戏曲文化是当湖街道最具典型性的优秀传统文化标识,当湖人民共有的精神家园,加强传统戏曲文化研究,推动戏曲文化普及传承和创新,是当湖街道作为主城区的责任担当和历史使命。深入分析研究民间戏曲的地域特色,充分发挥民间戏曲的独特造化功能,对于促进全民艺术普及,使其更好地外化于行、内化于心,具有重要的时代意义。

平湖市当湖街道普及传承戏曲文化,为当地戏曲艺术传承探索了新的路径,增强了文化自信。地方戏曲通过普及传承,增强了当地群众的自豪感和家乡认同感。

二是保护传承戏曲文化必须要注入发展活力。当湖与上海地缘相近,人文相亲,以保护与传承戏曲文化搭桥,间接增进了沪浙两地人民的情感和友谊,为当湖更好地接轨上海、服务上海,全面融入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实施嘉兴“首位战略”,推进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注入新活力。戏曲的选材,主要来自日常生活、历史演义、民间传说等多种途径,之所以具有寓教于乐的功效,就在于它有着鲜明的价值导向。各类题材的选择、各种故事的演绎,都有一定的内在价值支撑,在传道授业、陶冶情操、娱乐休闲的同时,潜移默化地向人们传递着某种价值导向,且由于形式活泼、内容生动,更具感召力。

通过戏曲传承,文化发展助推经济发展。当湖街道传承民间戏曲文化,为经济建设助力,实现了经济社会和谐发展,有效提升了当湖街道的影响力和竞争力。

三是保护传承戏曲文化必须要满足人民的文化需求。自戏曲文化普及传承公共文化服务创新项目实施以来,街道先后投入130 万元,用于相关文化资源开发保护。修缮纪念馆一座,完善和升级各类文化设施3 处,开展“三进三服务”活动20 场次,满足了人民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同时,每个周六的下午,在钱南扬纪念馆内,都会有一场戏曲的演出在馆内举行,到现在为止,已演出68 场次。这样的演出既培育、壮大了戏曲队伍,也吸引一批长期稳定的戏迷。

猜你喜欢

戏曲街道民间
戏曲其实真的挺帅的
热闹的街道
用一生诠释对戏曲的爱
论戏曲批评的“非戏曲化”倾向
热闹的街道
高人隐藏在民间
高人隐藏在民间
高人隐藏在民间
街道等
高人隐藏在民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