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剧表演中的情感与肢体语言分析
2022-11-13张宁
张 宁
(北京大学 艺术学院,北京 100871)
在话剧艺术表演中,应当将情感的表达和肢体语言的表现、应用作为一项关键课题,积极加强研究、探讨与实践,既要正确领会话剧表演中情感与肢体语言的作用,更要不断锻炼话剧表演技术、技巧,加深对话剧艺术内涵的把握,通过情感的表达和肢体语言的表现,增强话剧表演的感染力,使话剧表演能够取得更好的效果,真正打动人心,得到观众的认可和喜爱。
一、话剧表演中的情感表达
(一)话剧表演中情感表达的作用
1.情感表达是连接观众与话剧的桥梁和纽带
作为一种表演艺术,话剧表演应当要让观众的身心进入话剧的情境中,这样才能让观众更好地体验、感受话剧艺术,而不只是简单了解话剧故事、话剧情节。但是,对于观众来说,他们与话剧的表演者之间是存在明显界限的,表演过程中观众不可能登上舞台,不可能感受舞台中的环境、氛围,更不可能深入了解话剧剧本。为了弥补观众作为话剧“主体”的这种缺位,就必须依靠话剧表演者的情感表达来增强表演所带给观众的身心触动,构建起连接观众与话剧的桥梁和纽带,从而让观众真正融入话剧艺术中,更好地体验、感受话剧艺术。
2.引发观众对话剧艺术表演的情感共鸣
任何一种艺术形式,尤其是表演艺术形式,都应当唤起观众的情感共鸣,这样的话剧艺术、话剧表演才算得上是成功的。抛开话剧艺术的创作不谈,单就话剧表演来说,如果表演者在舞台上自己不能将人物角色应有的情感反应表达出来,就势必会让整个表演过程显得“干瘪”,如同在走一个程序化的过程,完全是外在的形式展现,根本不能打动观众,更不能让观众找到情感上的线索,产生情感上的共鸣。只有表演者能够流露出真挚的情感,将人物角色应有的情感反应准确表现出来,才能打动观众,引发他们对话剧艺术表演的情感共鸣。
3.准确传递话剧思想情感
虽然说语言是人们获取信息的主要方式和途径,但“思想情感”具有一定的抽象性,正所谓“大悟无言”。有时候一些复杂、微妙的情感,通过语言是无法准确传递出来的,唯一的方法是让对方“感同身受”,这样才能让对方准确理解思想、领会情感。在话剧艺术的表演中,表演者通过情感表达,能够感染观众,使观众产生一种移情过程——用被感染了的客观事物衬托主观情绪,这样就能更加准确地传递话剧思想情感。
(二)升华话剧表演情感表达的方式
1.以自身对生活的体验和感悟为基础
俗话说“艺术来源于生活”,简而言之,所有的艺术形式都是从不同的层面、不同的视角、不同的方式表现生活,只不过在艺术思想的深度和抽象程度上存在差异。就话剧艺术来说,其表现的方式相对直观和形象,而且与现实生活往往紧密相关,生活中随处可见的场景、随处可见的人物,上到家国情怀、下到家长里短,都可以成为话剧的元素和内容,其所反映的也是最现实的思想和情感。因此,作为话剧的表演者,应当具有丰富的人生阅历,重视对生活中细节情感的观察和积累,以自身对生活的体验和感悟为基础,把握住不同人物在不同情境下的心理活动特点,这样才能真正表现出话剧中人物应有的情感。
2.加深对话剧剧本的理解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每个人对事物的感受和认知都是存在差异的,对于话剧艺术的表演者来说同样也是如此。面对同样的剧本,同样的人物角色,不同表演者的理解可能各有不同,但是这种不同和差异并不会脱离剧本的中心情感。只有将剧本读透、理解透,话剧演员才能领会中心情感,并基于个人理解、个人表演特色,将这种情感表达出来。这就要求表演者要严肃、认真对待剧本,深入研读剧本,全身心投入剧本中,加深对话剧剧本的理解,然后再用自己的方式将思想和情感表现出来。
3.合理运用调动情感的技巧、方法
话剧表演归根结底也属于一种专业性、技术性的工作,所以在表演中可以利用一定的技巧和方法,这些技巧和方法在情感的表达中也同样适用。比如,在上台之前,可以采用唤起情绪记忆的方法,提前将自己置身于话剧的情景、情节中,酝酿准备表达或“爆发”的情感。除此之外,要配合好表情、台词语言、肢体语言,多方面展现情感、表达情感,让观众能够从多个维度体验到情感的活动和变化。
二、话剧中肢体语言的应用
(一)话剧表演中肢体语言的作用
1.准确塑造人物角色
话剧表演是现场化、视觉化的表演艺术,因此各个角色人物应当具有鲜明的个性特点,服务于话剧故事情节的推进与思想情感的表达。而肢体语言是展现一个人个性特点的最直观和外化的方式,在各种类型的戏剧表演中均是如此。因此,话剧表演中肢体语言的作用之一,便是帮助表演者更加准确地塑造人物角色,体现出人物角色的个性特点,使观众更容易理解故事情节、故事内涵。
2.调节和控制话剧表演的节奏
在话剧表演中,利用肢体语言独特的调节作用,能够让表演内容更加有条理,表演者的表现自然流畅,达到掌握全局,立体呈现的效果。肢体语言在表演过程中对剧情的作用主要是加深剧情印象和调整表演节奏和气氛。在剧情需要转折或者顺承时,肢体语言的优势就体现出来了。总的剧情的过场都是由肢体语言进行过渡的。这时候肢体语言也就变成了演员之间的“暗号”,有利于他们之间的配合。
3.烘托现场氛围、调动观众情绪
与语言、表情、神态等相比,肢体语言相对而言更加直观,能够给观众带来的视觉、身心体验也更加震撼。因此,表演者通过恰到好处的肢体语言应用,能够有效烘托现场氛围,特别是在关键情节中,肢体语言可以极大地调动观众情绪,将话剧表演推向高潮。
(二)话剧表演中肢体语言的应用
1.具有扎实的基本功
与情感表达的要求相同,话剧表演中肢体语言的应用也需要表演者以自身的生活阅历、生活经验为基础,要贴近生活、反映生活。除此之外,话剧表演者要具备扎实的基本功,如在日常应当经常进行一些形体方面的训练,保证肢体最基本的灵活性,要能够自如地控制个人肢体,这样才能在表演中做到自然、自如。
2.把握肢体语言的规律
话剧演员在实际练习中,应该不断摸索肢体语言的运用规律。只有这样,才能够在实际的话剧表演中将肢体语言运用得更好。与此同时,还应该注意话剧表演中肢体语言的运用应该符合话剧观众的审美习惯。演员应该研究观众的审美规律,然后结合所塑造人物的特点,确保话剧表演中肢体语言运用得当。
3.把握好即兴表演的尺度
与电影、电视剧不同,话剧表演是现场表演,所有情节、过程都必须“一条过”,不能出现任何失误。但是在话剧艺术表演的实践中,受各方面因素的影响,表演者或许不能完全根据排练完成表演,事实上这样也会导致话剧“灵气”的丧失,因此偶然间即兴表演,尤其是即兴的肢体语言,往往能够给话剧表演带来意想不到的效果。不过,即兴肢体语言的应用,一定要注意尺度,不能脱离原有的故事、情感线路,更不能过于夸张,否则就会有“哗众取宠”的嫌疑。其需要的是表演者的“灵光一闪”,既要与现实生活相贴近,又要满足推进表演进程的需要,更好地展现话剧故事。
4.与人物形象保持统一
最后,需要认识到话剧表演者是为人物角色形象服务的,人物角色又是为剧情故事的推进服务的,这样才能保证话剧的表演效果。因此,在肢体语言的应用中,应注意与人物形象保持统一,全面满足话剧表演的需要。表演者需要根据话剧剧情的需要,凭借自身的表演能力,让观众身临其境地感受到话剧的魅力。表演者应该深入了解话剧人物的个性及特征,发现话剧人物的特别之处,在话剧舞台上进行表演的时候,应该处于忘我状态,此阶段的表演者并不是自己,而是剧中的人物。表演者要全身心投入,感受人物的内心情感,将自己完美地融入人物中,然后通过个人的肢体语言来塑造和强化人物形象的特点,带领观众走进人物的内心深处,紧跟人物情感的变化和剧情的走向。也就是说,内在的情感表达、人物特性等,都可以通过外在的肢体语言来表现,表演者应当认识和捕捉到这一点,根据自己对人物的解读和理解,准确应用肢体语言。
三、结语
在话剧艺术表演中,不论是情感的表达还是肢体语言的应用都是不可或缺的,它们与话剧的表演效果密切相关。表演者一方面需要正确认识到情感表达和肢体语言的重要性,另一方面更要正确、合理地表达情感、运用好肢体语言,提高话剧表演的表现力、感染力,使话剧表演得到观众的认可和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