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南戏《张协状元》版本、作者及产生年代研究综述

2022-11-13刘梦亚

戏剧之家 2022年6期
关键词:戏文南戏永乐

刘梦亚

(武汉大学 文学院,湖北 武汉 430000)

南戏《张协状元》戏文原存于明永乐年间编撰的《永乐大典》最后一卷(即13991 卷)中,与《小孙屠》《错立身》一起,史称《戏文三种》。永乐正本已佚,嘉靖副本所收《戏文三种》,经战乱流传国外,1920 年由叶恭绰先生从伦敦购回,现存于台湾省台北“国家图书馆”,但长期不为人所知,后于2009 年被台湾嘉义大学中文系副教授汪天成发现。本文主要聚焦于《张协状元》的版本、作者以及产生年代这三大基本问题,梳理近百年的研究成果,以期为日后的研究提供帮助。

一、南戏《张协状元》的版本考订

据俞为民先生考证,《张协状元》应有四个版本:一是《张协状元》之前的《状元张叶传》,依据是第一出副末开场所念的【满庭芳】词云:“《状元张叶传》,前回曾演,汝辈搬成。这番书会,要夺魁名。”由此可见,《张协状元》正是根据《状元张叶传》改编而成。二是《永乐大典》据以抄录的底本。三是《永乐大典》钞录本。四是《南曲九宫正始》中收录的“元传奇”《张协》,不过只有13 支佚曲而并非全本。俞氏经过与《永乐大典》本的比对发现,从两曲的句格、平仄、用韵等格律上看,“元传奇”《张协》要比《张协状元》本合律。故“元传奇”《张协》当在《永乐大典》本之后。但值得注意的是,并非只有《南曲九宫正始》征引《张协状元》,据汪天成统计,《增定南九宫曲谱》《南词新谱》等也均收录了一定数量的曲谱。

现今留存和出版的《张协状元》戏文版本主要有:一、古今小品书籍印行会覆排本。此版本是1931 年印行会据叶氏带回的原本翻刻而成,台湾有长安出版社翻印本。二、古本戏曲丛刊影印本。此版本是1954 年古本戏曲丛刊委员会影印北京图书馆(现国家图书馆)藏迻录永乐大典本。三、《永乐大典戏文三种校注》本。此版本是钱南扬先生1979年据古今小品书籍印行会覆排本为底本校注而成。该版本校点准确,注释精妙,是目前影响最大、使用范围最广的一个本子。四、《全元戏曲》本。此版本由王季思先生主持,以《古本戏曲丛刊》影印本为底本,参照钱南扬的校注本而成,1999 年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五、《张协状元校释》本。此版本是由胡雪冈以《古本戏曲丛刊》影印本为底本,参照钱南扬注本与《全元戏曲》校本而成,2006 年由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此书采钱注本、王校本所长,同时又有所订辨和发扬,匡补考析,增益了许多新资料。也是目前为止唯一一本《张协状元》的单行本。

2009 年嘉靖副本被发现后,引起了学界的热烈关注。江巨荣、俞为民、康保成等学者纷纷发文介绍,江、俞两位主要将《永乐大典》本与其他版本进行比较,康文对《大典》本的历史流转线索进行了梳理,反思其久未被发现的原因。目前原本尚未能付之影印。

二、南戏《张协状元》的作者争议

关于《张协状元》的作者,学界普遍认为是“九山书会”。依据是开场词【满庭芳】有句“占断东瓯盛事”,第二出【烛影摇红】里有句“九山书会,近目翻腾,别是风味。”据孙崇涛和胡雪冈考证,东瓯即温州,温州又别称“九山”或“九斗城”。所以,编演《张协状元》的“九山书会”即是“温州书会”或“永嘉书会”。

但是,《张协状元》究竟是九山书会的集体创作,或有具体改编者,在学界引起了争议。廖奔根据第二十六出李小二所演唱的两支【吴小四】曲,后又强调“我弗做,是我书院中双老哥做”,认为这是故意添置的插科打诨之语,用以点明作者。据此推断“双才人是其中的一个写定者,至少是一位加工润色者。”《〈永乐大典戏文三种〉之〈张协状元〉作者小考》一文持同样观点,并从【吴小四】一曲的口吻及对“书院”的考究来论证“双老哥”这句台词是在叙述有关事实,也即戏文作者是书院中的双老哥。但也有学者提出异议,台湾学者刘有恒在“昆曲小站网”发表《南戏〈张协状元〉的作者是姓双的书会才人吗》一文,认为仅凭廖文所举文字最多只能认为作者创作时把双才人【吴小四】中的两支吸收进来而已,不能据以判定作者身份,而且猜测十支【吴小四】曲是赚词,可能用于茶楼酒馆歌伎的小唱表演。廖奔再发文补证,并回应刘文质疑,认为双才人所写的十支【吴小四】联曲套牌根本不存在,况且小唱也不用于联曲套牌。综上,《张协状元》的作者是九山书会的双老哥的观点有一定道理,但所依据的也仅是剧本的内证,因此,将其认为是九山书会的集体创作更为合适。

三、南戏《张协状元》的时代断限

《张协状元》被公认是现存最早的南戏剧本,但具体创作的时段在学界一直有巨大争议,具体集中于宋代和元代两种说法,对于宋代,又有北宋末期、南宋初和南宋中后期三种观点。

(一)北宋说

以俞为民为代表。前已提及,俞氏根据格律认为《张协状元》的产生年代必在“元传奇”《张协》之前。此外,他认为剧本中保留着许多两宋时期的表演技艺与表演形式,如“艳段”“断送”、诸宫调、唱赚等,以及剧中提及的宋代的历史人物、名物制度及引用宋人作品中的成句,据此推断《张协状元》当作于北宋末年。

(二)南宋初期说

以钱南扬、庄一拂、冯其庸、杨秋红为代表。钱南扬先生认为这是“戏文初期”的作品;庄一拂先生《古典戏曲存目汇考》认为戏中下场诗有“不许留人到四更”句,“四更”之语是宋人口语,“确认其大致为南宋中叶前作品”。冯文的依据与俞氏类似但略有不同,其认为在剧本开头所保留的比较早的说唱诸宫调的形式是南诸宫调,而南诸宫调是诸宫调传入南宋以后的产物,再加上剧中故事发生的背景是在北宋,所以更倾向于剧本产生在南宋初年。此外,还有杨秋红根据戏文中的张协因梦占卜情节支持南宋初期说。

(三)南宋中后期说

以王季思、胡忌、孙崇涛、胡雪冈等为代表。王季思认为:“现存《永乐大典》三种里面,《张协状元》一种应是南宋中叶以后在浙江温州一带流行的戏文。”胡雪冈和孙崇涛的论据主要有二:其一,第二十三出“(旦白)村南村北梧桐角,山后山前白菜花”一诗考为曹豳所作,诗既为曹氏“布衣时经过”所题,当在其嘉泰二年(1202 年)中进士之前。其二,第一出末白【满庭芳】中道:“教坊格范,绯绿可仝声。”考“绯绿”,即“绯绿社”,是南宋临安的一个杂剧组织,“九山书会”以“绯绿社”自夸,当是南宋端平二年以前之事。故戏文应产生于南宋中后期。但俞为民先生对此提出异议,他认为《张协状元》的两句诗与曹豳诗不存在引用和被引用的关系,“绯绿”也并不是“绯绿社”,而是身着绯、绿色宽衫的教坊艺人。此外,黄婧从食价、工价、酒价等物价角度考证《张协状元》产生年代应在南宋嘉定年间,为南宋中后期说提供了佐证。

(四)元代说

以青木正儿、梁会锡、刘怀堂、杨栋、武迪、都刘平等为代表。青木正儿在《中国近世戏曲史》中说“此戏文之作,恐已为元代之下之事。”惜未有考证,只有推论。后率先提出“元代说”的是韩国学者梁会锡。梁文根据对载录《张协状元》的文献之编纂体系、该剧的编者、该剧与其他早期剧作的关系以及对该剧语言、曲文、曲牌的仔细研究及鉴别,提出《张协状元》写于元代中期以后的见解。由于其文搜集材料较全面,且对此问题的探索较有启发性,故在学界引起了较大的反响。然而其考证并非无懈可击,胡雪冈《对〈“张协状元”写定于元代中期以后〉文的商榷》对梁会锡所提的七个问题逐一反驳,认为梁说不能成立,《张协状元》应该是南宋的作品。刘怀堂通过对宋人避讳、接丝鞭的习俗以及对宋代宫廷礼制的考证,判断《张协状元》戏文应是元代初期的作品。徐振贵考证戏文中有六处引用元代诗文,故当是元代作品。杨栋或受梁文启发,采用内证法对剧中所用南宋曲牌的时间进行推断,并利用近年出土文物上的元曲本生曲样本,对《张协状元》所用的五支元曲做出确认,从而判定《张》剧的编写年代不早于元初,应在关汉卿等早期元杂剧家之后。但此论遭到学术界大量质疑,一些学者专门发文进行商榷。杨氏也作出回应。后来武迪、都刘平继续从曲牌着手,力证元代说。

以上诸说均有一定道理,但也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利用名物制度来进行断限,一般只能证明作品的时间上限,却不能证明作品的时间下限;用曲牌来论证其写定的时间,时常存在证据不足、无法确断的情况。另外,有学者认为应区分《张协状元》的“写成期”和“编定期”,盖因《张》剧是一个“层叠式的文本”,因此“从《张协状元》中出现的大量的北宋名物制度及所见宋杂剧段数来看,这一故事的主体当产生于北宋年间,此时未必有文字文本出现,但舞台上已有张协故事在搬演。南宋末,随着北方艺人的南下,带来成熟的曲牌体音乐体制。而复数‘每’和助词‘的’的少量出现,说明《永乐大典》所录文本的底本写定时间,当为元代初年。”是可参考。

四、结语

《张协状元》作为早期南戏的代表,一直受到研究者的重视,尤其是其时代断限一直是学界关注的焦点和争议最多的地方。对于《张协状元》这种不署名的戏剧作品,我们常苦于并没有确凿的外部文献材料,最终还是要采取内证的手段来探讨,这也是研究者所面临的无法解决的难题,只能寄希望于之后新材料的发现以及新方法、新视角的开掘。

猜你喜欢

戏文南戏永乐
彩色笔动起来
明万历《荔枝记》戏文新解
瓯剧高腔与南戏渊源关系考
华天骅手捏戏文泥塑作品
喻湘涟手捏戏文泥塑作品
《永乐大典》所见明人佚集二种
“南戏遗响”莆仙戏:从“草台”到课堂
“印度戏剧输入说”的生发与南戏研究的专门化
浅析《拜月亭记》中所体现的“南戏”艺术风格
从北昆《白兔记-咬脐郎》看再造旧戏文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