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信息技术赋能阅读转型的实践探索

2022-11-12王金涛

小学教学参考(语文) 2022年8期

[摘 要]技术是改变世界的力量。大数据、“互联网+”时代,技术的核心是解放,本质是服务。用信息技术支持学习,已经成为语文学习新样态。基于大数据时代背景下小学语文阅读范式变革的理论与实践探索,我们发现信息技术融入语文课堂的程度在逐渐加深,促进了阅读课堂的转型,未来阅读的趋势也将随之变化。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不仅要适应、学习新技术的要求,提高信息技术应用的能力,而且要以学生的发展中心,以信息技术服务学生的发展,探寻技术赋能阅读的新路径、新策略,使学生能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需要。

[关键词]技术赋能;阅读范式;未来阅读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22)22-0001-04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语文新课标”)明确指出:“教师要关注互联网时代日常生活中语言文字运用的新现象和新特点,认识信息技术对学生阅读和表达交流等带来的深刻影响,把握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深度融合的趋势,充分发挥信息技术在语文教学变革中的价值和功能。”那么如何将信息技术运用于阅读教学,促进阅读教学转型呢?笔者围绕着大数据时代背景下小学语文阅读范式变革这一问题,开展持续的研究与实践,旨在探索与洞察信息技术在阅读教学领域应用的情况与趋势,从而更好地促进阅读教学范式的转型与发展。

一、信息技术促进阅读范式转型的研究概述

2013年是“大数据元年”。大数据带来的信息风暴改变了我们的生活、工作和思维,开启了一次时代的转型。同时,伴随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提出以及“互联网+”、物联网时代的陆续到来,信息技术赋能阅读,使阅读教学的范式也在发生相应的变化。如表1所呈现的研究序列,便是笔者近年来深耕阅读范式变革的实践与思考。

技术升级、技术赋能等让原本单一、封闭的阅读形态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同时为推进大数据时代阅读范式变革提供了可参考的样本,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基于网络技术支持的问题化阅读,正在驱动“自组织式”阅读的深入

通过阅读实践,学生借助技术支持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了明显提升。在遇到阅读问题时,学生可以通过技术的支持,借助网络进行碎片化的信息搜索、处理与辨别,寻求问题解决的答案(或是路径);即使得不到解决,也可以进行技术的二次支持,进行问题发布、在线提问,发动互聯空间的用户一起来解决问题。(见图1)

(二)互联网作为一种技术存在,本质是链接

“链接一切”的阅读实现了知识从“节点”到“网络”的空间互联。链接一切串起了课内课外、线上线下各种阅读资源,最终形成大家所共识、共读与共享的阅读课程内容。其中,众筹阅读就是众筹思维在阅读教学领域的一种应用与推广,是基于互联网平台和新媒体技术,由项目发起人(老师或学生)就与某一阅读相关联的项目内容在平台上进行募集,其他人则根据各自的需求和意愿选择参与的行为(见图2)。众筹阅读是一种共建、共读、共享式的场景化、自链接的泛在阅读形态。

(三)“智能+”时代,“人机共读”展现新的阅读样态

由于信息技术的发展,“人机共读”成为现实,实现了融学生的情感体验、深度思考、个性化需求以及智能链接、自适应性学习为一体的目标,极大地满足了以学生为中心的个性化阅读的精准供给的要求。

虽然人工智能无法从根本上替代阅读,但是可以帮助人类更好地进行智能阅读活动。在工人智能时代,一些简单的阅读,如程式化、重复性、检索类的阅读可以交给机器来完成;深度阅读则由“学生·机器”协同完成,因为未来的阅读与沟通将不仅仅局限于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人机之间的沟通将成为重要的学习方法和学习目标。而个性化阅读仍要学生独立完成,因为人的情感体验、自我认知等思维是机器所没有的。因此,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是教育的本质之一,技术一定是为满足学生的生命需求服务的。

几年下来,从阅读方式的转变到阅读流程的再造、阅读范式的变革,再到探寻其教学意义以及课程资源的精准供给等,笔者进行了较为系统的探索与实践。但是,“究竟哪一个范式能够在未来指导科学研究……选择必然是要取决于所理解的未来前景,而不是过去的成就”(库恩语)。为此,笔者将在不断的实践中创新、在总结中反思。

二、技术促进阅读范式转型的实践表达

翻阅历年来的《地平线报告》,不难发现诸如翻转课堂、创客空间、机器人技术、人工智能等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相对滞后,甚至有些技术并没有得到真正应用的情况,更谈不上深度结合。可以讲,目前还没有哪一项技术能像PPT一样,能在当下的课堂教学中得到广泛的应用。原因有很多,不排除我们对技术的排斥,抑或是技术的迭代已经超出了我们教师的接受能力。但是,也并不能因为这样而拒绝新技术,一味地坚守过去的方法。对此,约翰·杜威就曾指出:“如果我们还用昨天的方式教育今天的孩子,那等于抹杀孩子的未来。”为此,语文新课标提出了建议:“积极利用网络资源平台拓展学习空间,丰富学习资源,整合多种媒介的学习内容。”如何深入实践呢?至少在以下三个方面,我们需要达成共识并予以落实。

(一)寻找技术应用的场景比开发新技术更为重要

当下的阅读教学,并不缺乏技术的支持,因为可“拿来”的技术有很多,且都很前沿。例如,机器人就整合了硬件制造、数据采集和智能处理等最新成果,已经在很多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与推广。李开复对此就曾说:“人工智能时代,程式化的、重复性的、仅靠记忆与练习就可以掌握的技能将是最没有价值的技能,几乎一定可以由机器来完成。”所以,在阅读中我们所遇到的工具性、检索类的阅读就可以交给智能机器人,让机器人去检索、整合与处理这些信息,并为我们所用。清华附小学生利用大数据来研究苏轼就是一个典型。《苏轼诗词全集》中“子由”是出现频率最高的词语,达229次; “归来”出现157次;“归去”出现92次……这些机械性的检索完全由机器来完成。在这个基础上,学生再去挖掘数据的意义,结合苏轼被贬谪的经历,发现苏轼一生三次被谪,每次被谪结束之后,苏轼诗词中“归来”出现的次数就会有所增加。阅读的趣味和意义由此产生。

对此,未来的阅读与沟通将不仅仅局限于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人机之间的沟通将成为重要的学习方法和学习路径。据悉,谷歌的搜索引擎正在使用谷歌大脑优化搜索结果的排序,或直接回答用户感兴趣的知識性问题……“谷歌上能查到的东西不需要在课堂上教。”设想一下,课内课外还有多少内容是原创的?还有多少内容在网上是检索不到的?还有多少内容是人工智能解决不了的问题呢?“有问题找度娘”,这就是技术满足实际生活与学习需求最好的应用。例如,在学习统编语文教材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景阳冈》这篇古典名著选文时,由于古今语言风格上的差异,学生的阅读出现不少的问题。如何解决课文难读的问题呢?教师可以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推送相关链接,让学生通过手机客户端扫码进行解决。此外,还可以通过“听书”来完成《水浒传》整本书的阅读。而学生在阅读过程中遇到的所有问题都可以随时随地通过“百度”等路径进行问答、检索、链接,进行深度阅读。

(二)重构阅读社群关系比享受互联网服务更重要

互联网“链接一切”的服务固然重要,但技术最终是为人服务的,不仅仅是简单地将物“链”在一起,同时也是把人凝聚在一起。阅读,是一种社会交际。马克思说,人都是社会化的。万物互联时代,阅读自身的社交、去中心化、参与感和内生需求等特点,决定了阅读社群建设有着重要价值。

阅读社群是学生寻找同伴的地方,如在学校、班级,或是在社区。这样的社群不能因为互联网时代的微信群、朋友圈的兴起而解散,相反应该出现更多,遍布校园、社区的每一个角落。因为,人是群居动物,有复杂的情感,需要面对面的交往、碰撞,乃至产生冲突。人只有在社会交往中,才能更好地认识自己、发现自己,印证自己的想法,学习不可复制的内容。同时,因为“人与人之间的所有关系,都是精彩而回味无穷的,是互联网所不能给予的。这就是社会性”。所以,学生的阅读要植根于社群、社会交际的大背景之下,在具体的人、物、环境的交互中主动建构知识。例如,统编语文教材的“快乐读书吧”板块,其设计就体现了这样的理念,建构起一个非常鲜活的线下实体阅读社群。大家围绕着怎样读好一本书展开讨论与交流,这样能把全班学生聚集起来。无论技术发展到何种程度,这样的社群组织还是需要的。而技术就是要为这样的社群组织做好服务,如我们可以把线下的“快乐读书吧”升级为线上的“云吧”,将线下实体社群所生成的资源搬到“云吧”上来。这样,不仅可以记录下阅读社群的线下活动情况,还可以丰富阅读社群活动的形式和内容,让阅读社群能随时随地开展活动,形成对线下实体阅读社群的补充与拓展。

当下,互联网技术的确可以加快或颠覆学生的阅读建构方式,但不能替代学生阅读的真实体验和情感交流。这并不意味我们要放弃享受互联网便利的服务,相反的,我们要让互联网的服务尽可能地发挥最大的作用。

(三)赋能儿童的差异阅读比追求全面阅读更重要

技术解放了人,带来了更多的可能。但人是以差异而存在的,教育但不限于教育,就是在帮助每一个人成为自己所希望的“样子”。在技术还没有达到一定高度的时候,我们对差异的理解是定性的,仅仅是一种判断。但在大数据、人工智能时代,人的差异会因技术的升级变得可见、可量化。于是,我们对差异的理解就成了“定性+定量”的多元理解,变得更加理性。因人而异、因需而异,赋能儿童的个性化阅读,不仅成为可能,而且对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

基于大数据分析所支持的差异化阅读,让每一个学生的阅读内容都不一样,给予他们的帮助也是因人而异的。与此同时,由于技术的介入,每一个学生的阅读书目、阅读行为、阅读路径、阅读时效等都会被记录,并形成分析结果在第一时间予以反馈,教师、家长,包括学生自己都能看见。教师可以根据这些反馈及时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阅读服务;家长则可以实时监控孩子的阅读情况;学生则可以更好地发现自己的阅读兴趣及取向,并建构属于自己的个性化阅读体系。还是以统编语文教材的“快乐读书吧”板块为例进行说明。其中“相信你可以读更多”栏目,编者没有规定学生要读多少,而是拓展了一些学生可以阅读的资源和路径。这样的设计就体现了因人而异、因需而异的原则。可以预见,未来,学生的自我选择及阅读的整个过程都可能被记录下来。教师一旦掌握了这些数据,就可以通过技术来实现阅读资源的精准供给,从而能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差异化阅读要求。

三、技术促进阅读的未来趋势

技术解放了知识,也解放了人。虽然,技术的快速发展与教育教学的慢节奏形成了强烈的反差,但是它们都是一直向前发展的。未来的阅读应有未来的趋势和样态。

(一)未来,每一个人都会有一张属于自己的阅读图谱

未来,每一门课程都将有自己的知识图谱。张治在其《走进学校3.0时代》一书中明确提出:“如果知识是人类进步的阶梯,知识图谱就是人工智能进步的阶梯。将来,知识图谱会嵌入学习系统,让大规模的因材施教成为可能。”同样,随着技术的发展,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每一个人也都将会有一张属于自己的阅读地图。这张阅读地图既涵盖各个层面所推荐的阅读书目,又一定是经过技术处理的,在分析、筛选、匹配的情况下,自然地嵌入每个人的阅读图谱中。尽管,可能有很多阅读内容是以碎片化形式出现的,但是技术也会将这些碎片化的阅读内容链接在一起,关联成一张完整的阅读图谱,从而更好地满足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化阅读需求。

正如查尔斯·汉迪在《疯狂的时代》一书中所指出的:“对教育而言,真正需要的不是国家制订的课程表,而是给每一位孩子一份私人进程表。”未来学生的阅读,将会在国家层面所推荐书目的基础上实现阅读的“私人订制”,不断地充实与完善学生个人的阅读图谱。

(二)未来,每一个人都会有一个专属的阅读智能助手

在大数据、互联网、智能化等技术的支持下,人机协同的程度将会越来越高。生活中,我们到银行办理业务,机器人带给我们的服务是多元的,几乎能解决目前我们所遇到的全部问题。可以想象,未来的很多领域,包括我们教育教学都将会有这样的一个人工智能助手,但凡机器能做的,都将会交给机器去完成。同样,未来的阅读,也不会再是学生独立一个人的阅读,除了建构自己的阅读社群,必然也还会有一个专属于自己的阅读智能助手。

当前,一屏万卷的阅读已经出现,我们也在悄悄地利用机器在为我们服务。事实上,當我们在读屏幕的时候,屏幕也在读我们。屏幕读的是我们阅读过程中的各种动作、表情,目的是开展基于阅读行为的大数据分析,了解阅读情况。这样,不仅能完整记录下我们每时每刻的阅读情况,生成专属于我们每一个人的阅读报告,还能协助我们处理一些诸如搜索、分析等工作,让阅读真正发生且发出声音来。

(三)未来,每一个人都会有一种个性化阅读方式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未来阅读,可能会再现这样的场景。未来每一种学习方式都会被尊重,将不再追求学更多的知识,而是追求学习方式的多样化。在这种背景下,每一个人都会有自己的阅读方式,碎片化阅读和整本书阅读、线上阅读和线下阅读相结合、相交替……技术的变革必将引发阅读方式、阅读体验、阅读路径等一系列的变革,未来阅读场景也将发生相应的变化。在这种情况下,全息阅读、跨界阅读、泛在阅读、创客阅读、问题化阅读、众筹阅读等,都将会落实到具体的阅读实践中,以满足不同学生的个性化阅读需求。

未来,虽然人的阅读方式越来越趋向个性化,但事实上学生之间已不再是竞争的关系,而是相互协作的学习伙伴关系。因为,去中心化的阅读社群会让每一个人的潜能得到充分释放,加上技术的支持,人们将会拥有更多、更大的展示与互动平台,群体智慧也会因此生成并辐射。

“科技不应高居象牙塔,而要普济天下。”华为正是秉承这样的理念而普济天下,服务民生。对此,我们必须认识到:只有当新的技术从脉冲式介入走向常态化应用,才能从根本上解放人、服务人,我们才能真正享受到技术所带来的红利。当前,我们的教育、教学的变革确实滞后于技术发展。而教育是一个慢的过程,人的阅读也是一个慢的过程。面对应接不暇的各种技术,我们不能盲目地被动接纳,而要经过严格而科学的鉴别、选择、加工与整合,找到适合于技术应用的最佳场景,让技术切实为人的阅读服务、为人的发展服务。

[ 参 考 文 献 ]

[1] 托马斯·库恩.科学革命的结构(第四版)[M]. 北京:金吾伦,胡新和,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

[2] 李开复,王咏刚.人工智能[M].北京:北京文化发展出版社,2015.

[3] 张治.走进学校3.0时代[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8.

[4] 孙洪涛.共生与演进:地平线报告中技术的教育应用趋势解析[J].开放学习研究,2017(2):21-26.

[5] 王金涛.未来阅读[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21.

(责编 韦 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