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科研仪器设备全生命周期成本核算

2022-11-12王士国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2022年8期
关键词:仪器设备生命周期成本核算

王士国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财务处,北京 100083)

0 引 言

2021年,党中央、国务院带头“过紧日子”,9月提出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推动科技独立自强。作为重大科技突破的策源地与主力军,在京一流大学高等教育资源面临人力、财力、物力等资源有限的困境问题由来已久,严重影响其在基础研究中的引领作用。多所在京高校承担着疏解非首都功能,将迁至雄安新区,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与创新高地。降低运行成本,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成为普遍行之有效的做法。对于高校,研究科研仪器设备的全生命周期成本(Life Cycle Cost,简称LCC)核算对于落实“过紧日子”要求,推动成本控制、成本决策、财务分析,进而深化开放共享、实验室改革,具有重要的现实与指导意义[1-3]。从高校财务角度来看,成本是对象化的物的耗费。不同于制造类行业企业,高校科研仪器设备类“产品”,属于公共产品或准公共产品,除去产品本身商品性质,还包含了为学生提供教育服务,因此普遍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特点。高校科研仪器设备成本核算是一项业务技术性强的会计业务,需与采购、科技、设备管理等职能部门统筹协调[4]。现以科研规律为指导,对科研仪器设备全生命周期成本要素进行研究,对其发展趋势进行描述和判断,结合经济效益、质量、效率和规模等指标,运用全生命周期成本法进行分析,揭示高等教育科研仪器设备成本发生和形成过程,明确高教科研活动成本影响因素,从而明晰资源耗费主要环节,便于高校有针对性地开展成本控制核算,减少科技资源耗费,节约公共资源,提升高校治理效能。

1 成本核算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1.1 学院调研中发现科研仪器设备维护成本高

财务处走访了使用科研仪器设备的学院,重点对科学研究院的大型精密科研仪器设备收入与经费使用进行面对面调研,听取相关意见与建议。学院普遍贯彻执行了学校推行的开放共享制度。但学院普遍向财务处反映共享仪器设备的收入一般用来维护仪器设备,甚至有些设备的维护入不敷出,这给科研仪器设备开放共享带来很大的影响。根据走访发现这是由于仪器设备资源利用率提高,设备使用频繁造成,并带来一个共性问题:设备故障和问题的次数增多,运行和管理成本占支出的比例越来越高。

1.2 文献查阅科研仪器设备成本核算

目前根据文献调研和实地走访,发现问题集中在投入与产出关系失衡。究其原因,可以从目前科研仪器设备的开放共享成本核算方式展开:运行亏损、损益持平、运行结余。

(1)运行亏损。典型表现是亏损幅度较大,运行收益低,入不敷出。究其原因,由于缺乏统筹规划造成不必要的重复建设、仪器设备资源闲置,以及设备型号老旧、服役期超长,导致用户使用率低,机时不饱和,设备自主维修投入大,零件损耗大,管理人员投入成本高,改扩建成本增加。

(2)损益持平。典型表现是设备运行成本与收益基本持平,结余基本为零或是较少。这一类仪器设备的管理虽然进行了积极开放共享,机时数饱和甚至24 h运行,但由于缺乏定额管理、绩效考核或是信息化管理手段少、使用新工艺、新材料、新技术方面敏感性不高,造成零件浪费、人工费用高,导致运行成本高,甚至与收益持平,造成结余较低。

(3)运行结余。这类仪器设备积极利用信息化手段,采用了新工艺、新材料、新手段、新技术,使用了低碳绿色技术,运行成本经济,仪器设备耐用寿命长且采集大量数据后,将大数据进行整合,推进数据资产定价,实现了仪器设备与数据资产双重收益。

1.3 缺乏多部门联动的成本核算信息化系统

目前国家政策和制度文件,对于科研仪器设备没有统一的成本核算依据、成本核算信息化系统。但根据《事业单位成本核算基本指引》《高等学校财务制度》规定,应对设备、资产类收入进行内部成本费用核算、折旧提计。

对于采购部门,其信息化系统主要以采购程序信息化为主。对于高精尖、技术升级快、绿色采购的科研仪器设备大部分仍以进口国外产品为主,出现“采的便宜、用的贵、修的慢”甚至“修不起”顽疾,在全生命周期成本中,更换零件会出现国产品无法替代,等待国外零件周期长,甚至运维成本是采购成本若干倍的现象[5]。尤其新冠肺炎疫情以来,采购的进口仪器设备无法到海关办理免税手续,无法完成验收,资产入库、建账、审核、财务报销等手续耗费科研人员精力,导致财务预算执行率一直走低,科研活动被迫延期,仪器设备开放共享成为难题,导致一系列成本增加。

对于使用科研仪器设备的一线人员,由于国内仪器设备维修机构少。根据对在京近百所高校与1 000多家科研院所的微信公众号调研,鲜有专业的仪器设备维修队伍。当精密贵重仪器设备出现故障后,国产零件无法替代,只能求助于进口零件或是带着故障运行或是闲置,此时仪器设备产出的不是真实数据,即科研数据准确性受到质疑,无法保障科研高质量要求。

财务部门,成本核算方法按照成本信息需求不同,分为完全成本法与制造成本法;根据计入成本核算对象的方式不同,分为直接费用与间接费用;针对公共产品,有分类法(品种法)、分批法、作业成本法。目前高校财务采取的方法是利用品种法,即设置不同科目的费用核算来实现成本核算[6-7]。由于未设置多部门联动全生命周期成本核算的信息化系统,导致各部门在完成各自业务时仍以“程序”导向,未实现成本核算“结果”导向。

1.4 安全成本日益增高

安全成本主要来自仪器设备本身高精尖环境的要求以及信息化设备数据安全成本[8-9]。高校高精尖科研技术要开展特殊条件的实验,实验内容涉及特殊环境设备有磁场设备,超低温、超高温、高压、低压、强腐蚀设备,减震平台,特殊光源设备,净化、换气、灭菌设备,真空、粉末设备,放射源与射线等核装置[10-12]。核算安全成本,要包括一系列的环境评价报告、验收手续,这些都应归集到成本核算里,为实验室管理综合改革提供坚实的经济基础[13]。

2 科研规律指导下的成本管理举措

2.1 科研仪器设备成本核算内涵

每个高校的治理水平、采购规定、信息化技术、财务基础等现实基础条件都不尽相同,为便于开展全生命周期成本核算,有必要对科研仪器设备进行精确的分类与定义。科研仪器设备属于物的类别,在不同领域具有不同的名称,主要涉及固定资产、技术物资、教育装备、科技资源这4类(见表1)。固定资产要求单台价值在1 000元以上,且使用过程中保持原有物质形态,而技术物资和教育装备则对单台套物资没有价格界定,从范围上来说,明显技术物资和教育装备要比固定资产范围更广。科研仪器设备的划分更偏向于科技资源。科研仪器设备一般是为保证及时、有效、持续和稳定地开展科研教学活动,高校自行采购的具有专业性能的设备,包括各种形态的货物,以及整个活动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其他采购对象等。从预算来看,科研仪器设备的采购以科研经费预算为主,并且拥有更大的经费自主权,采购方式更加优化并且灵活,对于急需的科研设备,可免除招投标程,对于50万元以下的科研仪器设备预算的编制,只需要提供基本测算说明即可。从采购方式来看,科研仪器设备的成本核算方式具有灵活性、动态性。这是由科研活动本身所具有的不确定性决定,因此其预算设置相对灵活、完整性差。

表1 固定资产、技术物资、教育装备、科技资源中的科研仪器设备分类与管理要求

高校的成本核算,是指高校对实现其功能定位(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等功能)目标过程中,实际发生的各种耗费按照确定成本核算和成本项目进行归集、分配,计算确定各成本核算对象的总成本、单位成本等,并向有关使用者提供成本信息的活动。科研仪器设备的成本核算,按照全生命周期理论,往往是多维度的,就其采购成本、管理过程中的成本以及利用科研仪器设备所提供的教育服务进行核算。其成本核算也主要是发生在采购阶段、管理与运行阶段,对应这三个阶段的成本,有人工、备件、耗材、维修、物业费、水电气费,应进行动态的成本核算研究。

LCC管理理论最早兴起于20世纪60年代,美国军方对采购使用周期长、材料损耗量大、维护费用高的军事物资实行最低成本专业化管理。2019年12月《事业单位成本核算基本指引》中明确指出对于主要业务活动,可采取完成成本法进行归集和分配,这里讲的就是要把科研仪器设备所发生的全部耗费计算总成本,与LCC理论不谋而合。随着采购需求管理办法实施,“需由供应商提供设计方案、解决方案或者组织方案,采购人认为有必要考虑全生命周期成本的,可以明确使用年限,要求供应商报出安装调试费用、使用期间能源管理、废弃处置等全生命周期成本,作为评审时考虑的因素。”规定也提到对于全生命周期成本的要求。

按照此理论,科研仪器设备成本不能把采购成本与使用维护成本分割考虑,必须作为科研仪器设备的全生命周期成本进行总体考虑,因此按照此理论,构成主要包括采购成本(cost of investment,CI)、运行成本(cost of operation,CO)、养护成本(cost of maintenance,CM)、维修成本(cost of fault,CF)和处置成本(cost of disposal,CD(见图1))。全生命周期成本公式总结如下:LCC=CI+CO+CM+CF+CD。

2.2 成本核算制度与信息化两条线统筹建设

作为行业特色型高校,学校一直重视成本核算。从顶层设计、制度设计进行约束,推动内部控制建设。中国地质大学(北京)财务处制定了“财务管理办法”“内部控制实施管理办法(暂行)”“贯彻落实过‘紧日子’要求和坚持勤俭办学工作实施方案”等制度,健全固定资产管理内部控制制度,明确内部相关部门和岗位的职责权限,切实加强对固定资产的管理。通过设置设备费约束购置仪器、设备、样机、自行试制设备成本,以及对现有仪器设备进行升级改造和租赁外单位仪器设备(见表2)。设置材料费,来约束项目研究、开发过程中消耗的各种原材料、辅助材料等低值易耗品的采购及运输、装卸、整理等费用。设置测试化验加工费,约束项目研究、开发过程中支付给外单位(包括项目承担单位内部独立经济核算单位)的检验、测试、化验及加工等费用。设置燃料动力费,约束项目研究、开发过程中设备运行发生的可以单独计量的水、电、气、燃料消耗费用等。设置实验室(平台)改装费,约束改善实验条件,对实验室(平台)进行改装所发生的费用。设置维护费(维修费),约束科研仪器设备修理和维护费用。成本核算不能孤立的脱离业务活动进行成本核算,要与绩效评价结合起来才会发挥最大的效益。不同高校开展的业务活动类型不同,对业务活动中发生的各项费用进行归集、分配和计算方式和公式不尽相同。如北京大学、南开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华南理工大学、深圳大学等高校(网页调研)在试点征收科研用房资源使用费,对场地费进行科学合理的征收,优化资源配置,提高科研实验用房的使用效益。

表2 设备全生命周期成本(LCC)核算表

财务处作为配置资源的机构,充分利用信息化赋能,优化管理成本,提高治理水平。打通资产与财务对于科研仪器设备的管理路径,让师生少跑路,整个过程减少面对面,实现直接的键对键。整个业务办理无须到科研仪器设备入账部门,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在网上直接完成;实现无纸化设备报增业务办理。

对于提交补充材料,开通线上提交材料、验收凭证功能,对于10万元及以上设备验收提供“验收报告”,还应提交财务认可的购物凭据/发票、内贸购置设备提供购货合同、外贸购置设备提供外贸合同、代理协议、技术协议、报关单、免税表、银行流水单的复印件。利用信息化手段上传实物及验收资料要求图片清晰、有效,能减少师生来回跑路时间,利用移动办公/协同办公OA实现线上审批和手机屏幕签字,可进一步降低线下接触度。

2.3 雄安新校区建设有望实现全生命周期成本核算

由于科研活动汇集了诸多高端要素,科研仪器设备精密且贵重。依靠国外进口零件等先进技术是要不来的,要通过科技创新来解决维修难和采购成本问题。学校加大对科研仪器设备管理人员的专业化培训,定期组织专业化培训,提高使用人员的维护保养能力。落实采购需求,科学合理编制采购需求。以往我国科研经费投入“重物不重人”“重投入轻运行”。对于昂贵的大型精密仪器设备采购,高校采购方式普遍采用公开招投标,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综合成本低的产品往往更容易中标。学校编制采购需求,降低购置成本,是必然选择,尤其是科研仪器设备的论证,积极引入行业专家,来给那些真正有急需、服务国家战略、能解决卡脖子核心关键技术的科研仪器设备。目前部分在京高校已经开始启动雄安新区大学园区规划建设,承载着各高校国际大科学计划、高端精密仪器设备装置的运行与研究,目前已经进入制度制定、规划设计阶段,成本核算更加具有现实意义。要加大对安全设备、高精尖卡脖子技术设备、低碳绿色、信息化程度高的成本核算,充分利用科技资源,推动创新,围绕科研规律,优化科研仪器设备的采购,实现全生命周期成本核算。

2.4 科研仪器设备实施开放共享收费定价与成本核算

开放共享高校不仅可以社会服务,获得额外收入,而在某种程度上对运行成本、设备折旧、管理成本等方面费用对冲[14]。我校大型仪器设备价值达8亿元以上,共有43 463台件。高端科研仪器设备呈现分布高度集中。其中单台价值50万元(含)至100万元(不含)的大型精密科研仪器设备达100台/套以上,单台价值在100万元(含)至500万元(不含)的大型精密科研仪器设备达59台套,单台价值在500万元(含)以上的大型精密科研仪器设备6台套,分别是多接收杯等离子体质谱仪(Plasma 3、Neptune Plus各1台)、多接收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2台、Ar-Ar全自动测年系统、热电离质谱仪,均在学校科学研究院。其中单台价值最高达702.5万元。学校大型仪器设备共享收入的25%为学校开放服务成本,由学校统筹用于学校管理运行及实验室建设,由财务处统筹管理使用;5%建立仪器设备共享基金,用于校级共享平台建设及维护、业务培训、专家评审、工作表彰奖励、仪器维修补充、安全管理等,由国有资产与实验室管理处统筹管理使用;70%用于仪器设备开放服务成本,其中30%为奖酬基金,40%为大仪发展基金,由教学科研单位统筹管理使用。仪器设备开放共享实行有偿服务。根据仪器设备开放共享服务项目的设备折旧、房屋占用、水电气等能源消耗、人力成本、材料消耗、设备维护、安全管理、税费等因素确定收费标准。收费标准分为校外收费标准和校内收费标准。其中校外收费标准是学校与校外委托单位的结算价格;校内收费标准是校内开放共享服务的结算价格,在校外收费标准基础上按照80%确定。

3 优化成本核算建议

从全生命周期成本结构视角,应从以下3个方面进行成本核算。

3.1 优化采购成本,提高脑力成本补偿

采购部门根据采购需求管理办法,结合科研规律,根据LCC核算理论,制定科研仪器设备科学合理、可操作性强的采购需求制度,积极推动规模化采购,结合学科特点,推进仪器设备采购放管服,降低采购成本。提高维修仪器设备设施的水平,建立服务效率高的科研仪器设备维修服务体系,根据国务院2021年关于科研经费的改革意见,提高“人头费”,加强培训,提高学校专业技术人员的维修技术水平,调动人员积极性,加强科研仪器设备维修人员队伍建设。

3.2 优化管理成本、信息化管理成本、碳中和成本

对于不同类别的科研项目与研究活动的特点,高校要利用信息化,为成本核算积极赋能。新冠肺炎疫情加速了科研仪器设备财务建账报账信息化进程。数字资产是高校优化管理成本的另一个方向。当下高校利用财政资金购置先进的信息化系统,会产生大量有价值的数据,高校应积极推进数据资产界定,一般来说国有资产处或信息网络中心应牵头积极推进定价,与财务部门进行对接。数据资产对于成本核算来说可能增值的。财务部门应积极引进先进的数字化信息技术,如人工智能、区块链技术,实现可信分布的票据管理,进而改进财务报销管理方式。在当前碳中和背景下,很多科研仪器设备成本中,应根据政策适当地加入碳中和成本。

3.3 利用第三方赋能减少运输成本与时间成本

在科研仪器设备全生命周期成本核算过程中,大量服务机构、供货商、公司、企业(统称第三方机构)在物力(硬件)、信息(软件)、环境治理方面提供了有力技术支持,并承担着科研仪器设备进出校院纽带的角色。利用第三方机构赋能,建立集中配送与专业配送的服务模式,利用大数据推进智慧服务配送体系,有利于降低运输成本和时间成本。

4 结 语

高校的内部治理的三条主线主要涉及人、财、物。人是根本,财是基础,物是保障。在科研仪器设备全生命周期成本核算过程中,要优化物的采购与管理成本,推动财务成本核算信息化工作,提高人的脑力成本补偿,调动专业人员的积极性,激发创造性,借助信息化赋能,建立服务效率高的科研仪器设备维修服务体系,降低运行成本,提高资金使用效益。积极建设雄安新区大科学科技中心,不断推动科研仪器设备高质量数据与成果产出,为世界重要人才中心与创新高地建设提供高质量科技供给。

猜你喜欢

仪器设备生命周期成本核算
医院成本核算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全生命周期下呼吸机质量控制
公路施工财务管理和成本核算
浅析通过产品质量统计的改进规范质量成本核算
浅析建筑业营改增对工程成本核算的影响
采购与论证分离模式下的大型仪器设备购置论证思考与探索——以吉林大学为例
如何做好实验室仪器设备检定或校准证书的确认工作(二)
从生命周期视角看并购保险
民用飞机全生命周期KPI的研究与应用
做好农作物种子检验机构仪器设备维护管理工作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