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与经济协调发展及空间分布探究
——以江阴为例
2022-11-12李学婧
□李学婧
人口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和核心要素,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积极应对人口变化带来的挑战,对于保持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意义重大。本文以江阴为研究对象,利用全国人口普查获取的常住人口数据,采用人口—经济增长弹性、地理集中度、空间重心分析等方法,对江阴2010 年以来人口与经济发展的协调性及空间格局演变特征进行实证研究,以期为科学制定江阴区域人口和经济发展政策、实现人口与经济的合理分布及协调发展提供依据。
|江阴人口与经济发展现状
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显示,2020 年,江阴共有常住人口177.95万人,比2010 年增加18.44 万人,年均增长1.1%,人口指标增速相对平稳。相比之下,江阴经济指标增长明显,GDP 从2010 年的1984.37亿元增长至2020 年的4113.75 亿元,可比价年均增长7.9%,远高于人口年均增速。
从各乡镇人口、经济增长速度看,2010—2020 年,高新区、临港开发区、云亭街道、周庄镇、新桥镇、顾山镇、祝塘镇等7 个乡镇人口年均增长率高于江阴平均水平;其中,云亭街道、新桥镇、祝塘镇是江阴人口增长最快的3 个乡镇,人口年均增速分别为3.3%、2.5%和2.1%。高新区、临港开发区、云亭街道、周庄镇、新桥镇等5 个乡镇GDP 年均增长率高于江阴平均水平;其中,高新区经济增长最快,GDP 年均增速为10.2%。总体来看,经济发达的乡镇人口增长相对较快,人口出现负增长的两个乡镇(月城镇、徐霞客镇)经济增速则相对较慢(表1)。
表1 2010—2020 年江阴人口、经济增长率(单位:%)
|实证研究
(一)人口—经济增长的弹性分析
根据人口—经济增长弹性值计算结果,过去二十年,江阴经济总体上与人口规模保持适度的同方向增长变化,经济增长并未带动人口大量增长。2000—2010 年,江阴地区生产总值每增长1%,人口增长0.04%,2010—2020 年,江阴地区生产总值每增长1%,人口增长0.11%,经济增长对人口增长的影响有所增强,人口与经济增长整体上协调发展。从乡镇数据看,2000—2010 年,各乡镇人口—经济增长弹性差距较小,数值最高的乡镇比最低的乡镇高0.08 个百分点;2010—2020 年,各乡镇之间弹性差距拉大,数值最高的乡镇比最低的乡镇高0.41 个百分点。
根据各板块人口—经济增长弹性数值变化趋势,可以分为三种类型。第一种类型为人口—经济增长弹性逐渐升高型,包括高新区、临港开发区、南闸街道、云亭街道、青阳镇、华士镇、周庄镇、新桥镇、顾山镇、祝塘镇等10 个板块,经济增长对这些板块人口增长的拉动力逐渐增强。第二种类型为人口—经济增长弹性逐渐降低型,仅徐霞客镇属于此类型,经济增长对该板块的人口增长影响逐渐降低,人口与经济增长开始向协调发展。第三种类型为人口—经济增长弹性基本平衡型,包括澄江街道、月城镇、长泾镇等3 个板块,人口增长与经济发展已进入相对平衡阶段(表2)。
表2 2000—2020 年江阴人口—经济增长弹性
(二)人口与经济的地理集中度分析
根据2020 年的计算结果,采用自然断裂分类法,生成人口与经济地理集中度(图略),分别将人口与经济地理集中度划分为三个类型:一类为地理集中度最低型,二类为稍高型,三类为最高型。2020 年,江阴人口地理集中度最低的乡镇包括临港开区发、南闸街道、月城镇、青阳镇、徐霞客镇、长泾镇;人口地理集中度稍高的乡镇包括高新区、云亭街道、华士镇、周庄镇、新桥镇、顾山镇、祝塘镇;人口地理集中度最高的乡镇为澄江街道。经济地理集中度最低的乡镇包括南闸街道、月城镇、青阳镇、徐霞客镇、长泾镇、顾山镇、祝塘镇;经济地理集中度稍高的乡镇包括临港开发区、云亭街道、周庄镇、华士镇;经济地理集中度最高的乡镇包括高新区、澄江街道、新桥镇。除高新区、临港开发区、新桥镇、顾山镇、祝塘镇外,其余9 个乡镇人口与经济地理集中度类型高度吻合。
从时间变化看,2010—2020年,江阴各乡镇的经济与人口地理集中度随时间的变化均比较小,变化相对较大的有云亭街道、祝塘镇和顾山镇。云亭街道与市中心澄江街道相邻,近年来得益于城市“南拓”的规划以及敔山湾新城的开发建设,云亭街道在做优做强先进制造业的同时,大力推进功能开发、服务配套和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促进了项目招引和人口落户,因此人口、经济聚集程度都有明显提高。祝塘镇、顾山镇的经济聚集程度变化不明显,但由于这两个乡镇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过去10 年,人口—经济增长弹性较高,因此,这两个乡镇人口聚集程度明显提升。其余乡镇的人口、经济聚集程度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
从空间尺度看,江阴人口地理集中度和经济地理集中度分布并不均衡,人口地理集中度数值最高的乡镇是最低乡镇的4.7 倍,经济地理集中度数值最高的乡镇是最低乡镇的10.7 倍。澄江街道作为江阴中心城片区的重要组成部分,以江阴7%的土地面积容纳了江阴20%的常住人口,创造了江阴15%的经济总量,人口和经济聚集程度均相对较高。澄东片区(周庄镇、华士镇、新桥镇)作为江阴率先发展工业的经济强镇,主要以纺织、服装、轻工等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外来务工人员数量庞大,人口和经济聚集程度也相对较高。澄西片区的临港开发区虽然常住人口总数仅次于澄江街道,但由于下设石化新材料产业园、江阴综合保税区等6 个特色园区,园区土地面积较大,人口聚集程度相对较低。澄南片区(月城镇、青阳镇、徐霞客镇)生态水网地区以现代农业为主要产业,参与区域生态环境共保和旅游发展,人口和经济聚集程度均相对较低。
(三)人口与经济增长的重心变化
由图1 可以看出,江阴的人口重心、经济重心与行政区域几何重心并不重合,人口重心和经济重心一直位于几何重心的西北方向,且人口重心位于经济重心的北方。从2010 年到2020 年,江阴的人口重心和经济重心整体由南向北偏移,人口重心偏移幅度明显,经济重心的偏移幅度和移动距离相对较小。
图1 江阴人口与经济重心变化图
江阴的人口重心2010 年位于云亭街道,2020 年位于澄江街道,总体上向西北方向偏移,究其原因,与江阴人口地理集中度和城市规划有关。长期以来,江阴澄南片区人口集中度较低,人口主要集中在中心城片区及澄东片区,因此人口重心一直处于几何重心的北方。根据《江阴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30)》,在近期市域片区划分的基础上远期进行优化整合,中心城片区、澄西片区、澄东片区(周庄镇、华士镇)整合为北部沿江集聚片区,是江阴综合服务、生活居住、商贸流通、工业生产能功能的主体承载地区,2010—2020 年常住人口增长量排名前三的乡镇分别为临港开发区(4.50 万人)、云亭街道(2.31 万人)和澄江街道(2.24 万人),加之临港开发区土地面积较大,因此人口重心向澄江街道和临港开发区方向偏移。
2010—2020 年,江阴的经济重心一直在云亭街道,并且由西向东北方向移动,移动的幅度并不大,经济重心仍处于江阴几何重心的西北方位。经济重心的变动与区域经济发展态势有关,2010 年以后,江阴以沿江地区为产业发展重心,统筹市域工业布局,规划形成“临港产业集聚区”“高新产业集聚区”“东部优势产业集聚区”,北部沿江集聚片区的经济体量占江阴经济体量的比重由2010 年的56.1%上升至2020 年的58.3%,其中高新区的GDP 年均增长率远高于其余乡镇,因此经济重心逐渐向高新区方向偏移,但由于澄西片区土地面积较大,在经济重心的计算上占据优势,经济重心仍处于江阴几何重心的西北方位。
|结论与建议
总体来看,江阴的人口与经济一直处于良性增长态势,经济增长对人口增长的影响有所增强;人口与经济聚集呈东北高、西南低的分布格局,人口重心与经济重心一直位于几何重心的西北方向,且人口重心位于经济重心的北方;各乡镇间人口与经济的不一致性差距缩小,人口与经济发展的协调性增强。为促进江阴人口与经济长期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应重点关注以下方面:
一是统筹规划空间布局,实现人口流动与资源环境相协调。要持续优化城市功能发展定位,积极推进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较强、经济发展空间较大的乡镇吸纳和集聚人口,引导人口自愿、平稳、有序转移,从而使江阴整体具有足够的人口吸纳能力,逐步形成人口流动与资源开发保护相协调的经济发展格局。
二是健全产业发展政策,实现人口流动与产业布局相协调。要依托各乡镇现有产业基础和优势条件,精准实施产业差异化发展,经济发展较慢的乡镇要舍弃比较优势弱的低技术产品和产业,积极探寻新的经济增长动力和增长方式,加快产业转移和产业集聚,通过产业带动的方式促进劳动力要素的合理流动。
三是推进公共服务均等化,实现人口流动与城市承载力相协调。要统筹推进劳动就业和户籍制度改革,减少公共服务因户口带来的差异对待,从而实现人口流动对经济发展的长期支撑。要增强中心城区和重点乡镇的综合承载能力和治理能力,加快补齐民生短板,以公平稳定的公共服务供给满足流动人口的融入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