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浙江省人口短中期发展趋势预测分析
——基于队列要素模型和比外推法*

2022-11-12张兴文吴思远陈灿宇

统计科学与实践 2022年8期
关键词:性别比生育率生育

□张兴文 李 杨 吴思远 王 娟 陈灿宇

人口是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性、战略性资源,人口变动趋势和发展态势往往是开展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发展规划和相关政策等国家治理活动的关键变量。面对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等战略目标任务的选择与管理,优化完善生育政策、引导人口合理分布、促进人口有序流动、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向常住人口覆盖等战术任务的确定与执行,深入研究浙江省多层区域人口出生、死亡、迁移等变量之间的内在规律,进而预测、模拟区域人口发展趋势,具有重要意义。

但是,综合考察当前人口预测相关研究,普遍存在以下问题:一是区域人口预测缺乏系统论的视角。传统单区域人口预测无法将地市、县域等较小、开放区域的人口预测纳入更高的系统层级去考虑,导致其与上级区域的系统耦合性不足。二是市域、县域人口预测能力不足、关注度不高。往往因基础数据维度和质量不足,研究力量不足等原因,而缺乏人口预测能力;智库研究、学术研究等往往会比较关注省域人口总量、结构的预测,但对市域、县域人口总量、结构预测关注度不高。

|数据方法

本文以2020 年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以下简称“七人普”)数据为基础,以2021—2035 年为预测周期,从人口系统论视角出发,通过人口队列要素模型和趋势外推的方法组合,对浙江省未来人口总量、结构以及分地市、分县尺度的人口分布进行预测,形成多层区域人口的整体性趋势判断。

(一)建立人口队列要素模型,开展省级人口预测

队列要素模型是最经典的人口预测模型,其核心思想是依据人口平衡方程,通过设定出生、死亡和迁移等人口内生参数,来推导未来特定时间段内的人口规模和结构变化①宋健.人口学方法的传承与演变[J].人口与经济,2020(04):1-14.。本研究主要借助PADIS-INT国际人口预测软件来实现。

1.模型建立与求解

(1)T 年出生男性/女性人口

其中,Hx,t为t 时期x 岁妇女生育率在同期妇女总和生育率中所占的比重。ASBRx,t为妇女分年龄别生育率,TFRx,t妇女总和生育率。Bt为出生总人口,为t 年出生的男性人口,为女性人口;r 为出生人口性别比。

(2)T+1 年,x+1 岁男性/女性人口

在此,以男性人口为例进行说明:

Mx,t为t 年x 岁年龄组的男性人口,其中x=1,…100(100 岁以上的人口统一加入100 岁组);

2.参数估计。通过PADIS-INT软件进行人口队列模型预测,主要涉及起始人口,以及生育、死亡、迁移等相关的共计8 个参数。

(1)起始人口。本文利用2020年末浙江省人口总数和“七人普”人口总数之间的比值,将“七人普”分年龄、性别的单岁组数据,统一乘以该比值,推断得到2020 年末浙江省分年龄、性别的单岁组数据,作为起始人口数。

(2)总和生育率。总和生育率是假定队列人口稳态发展条件下的时期年龄别生育率的累计值,该指标被用来综合反映时期生育水平②宋健,唐诗萌.1995 年以来中国妇女生育模式的特点及变化[J].中国人口科学,2017(04):15-27+126.。“七人普”数据显示,浙江省常住人口总和生育率仅1.0,已经处于极低生育水平。综合分析“单独两孩”“全面二孩”政策调整以来的出生人口数量,可以看到浙江省的生育高峰已过。根据国际经验,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总和生育率在降到非常低的水平之后,可能又会出现一定程度的回升③陈佳鞠,靳永爱.世界生育水平的变动历程及未来展望:趋势比较与规律总结[J].人口学刊,2021,43(06):41-53.。综合考虑三孩政策的实施以及“浙有善育”相关政策的推出,本研究对浙江总和生育率提出高、中、低三个方案,如表1 所示。

⑤汛期应服从防洪调度,同时兼顾水量的年际变化,每年九、十月份开始,应视河湖水情及上游来水情况逐步蓄水,必要时继续抽江水补充湖库,以保证冬春水量的正常供给。

表1 浙江省未来总和生育率估计

(3)生育模式。根据“七人普”数据,可以看出2020 年浙江常住人口生育呈晚峰型分布,平均生育年龄为29.09 岁,峰值出现在27 岁。本研究假设未来生育模式保持不变。

(4)出生人口性别比。根据“七人普”数据,常住人口出生性别比为110.16。根据省卫健委提供的2011—2017 年出生性别比资料,浙江出生人口性别比呈下降趋势,从2011 年的114.93 稳步下降到2017年的108.2。说明未来出生性别比呈下降趋势。本研究假设未来浙江常住人口出生性别比2020—2025 年逐步下降到108,2026—2035 年保持在107。

(5)平均预期寿命。2020 年浙江人口平均预期寿命为80.19 岁,其中男性为78.09 岁,女性为82.58岁。随着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提高和医疗技术的发展,未来一段时间内预期寿命将继续增加,但提升速度会放慢。假定2020—2035 年,浙江省男性和女性人均预期寿命均以每年0.2 岁的标准提升。本文设定的预期寿命如表2 所示。

表2 浙江省常住人口平均预期寿命设定(单位:岁)

(6)死亡率年龄模式。死亡模式,即在不同平均预期寿命水平下的分年龄存活率的分布。PADIS-INT软件提供了寇尔德曼西方模型和联合国生命表两种模式。由于西方模型是在130 个实际生命表数据的基础上建立的,这些生命表主要来自于非洲和亚洲国家,具有更广泛的代表性,因此本研究采用寇尔德曼西方模型生命表来进行预测分析。

(7)迁移规模。本研究结合常住人口变化量、年自然增长率,利用人口平衡方程对浙江省2011—2020 年人口净迁移规模进行了计算。数据显示,期间年均净流入规模达74.89 万人,最高为101.3 万人,最低为55.3 万人,且净迁移规模整体呈下降趋势。本研究不考虑超出常规的重大影响因素,设定人口迁移规模的高、中、低三种方案,具体假设如表3 所示。其中性别比按照2020 年“七人普”流动人口的性别比140.1:100。

表3 浙江省人口净迁移规模假设(单位:万人)

(8)迁移模式。根据“七人普”“分年龄、性别、迁移原因的户口在外乡镇街道的人”数据,可计算得到浙江流动人口分年龄性别的迁移模式,如图1 所示。本研究假设预测期间,流动人口迁移模式保持不变。

图1 2020 年“七人普”人口分年龄性别迁移模式(单位:%)

(二)采用比外推法,开展市、县区域人口总量预测

趋势外推法是根据预测变量的历史时间序列揭示出的变动趋势外推将来以确定预测值的一种预测方法。比外推法是趋势外推法的一种形式。具体方法为:首先,根据2015—2020 年的浙江省分地市、县市区常住人口时间序列数据,构建起一个i 地人口占上级区域的比重与年份的时间序列一元线性回归函数,见公式6;其次,利用公式7,基于人口队列要素模型形成的2021—2035 年浙江省人口总量预测数据,对各地市未来人口总量进行外推;进而利用地市人口预测数据对其下辖的县市区人口总量进行外推。

|模型与结果检验

(一)模型检验

1.人口队列要素模型。本研究模型求解所依托的人口队列模型运算软件PADIS-INT 具备甚至超过国际主流人口预测软件水平④翟振武,李龙,陈佳鞠,陈卫.人口预测在PADIS-INT 软件中的应用——MORTPAK、Spectrum 和PADIS-INT 比较分析[J].人口研究,2017,41(6):84-97.;所使用的基础数据均来自相关省级部门官方数据,具体参数估计也综合参考了省内相关专家、研究成果的基本判断,具有较高的可信度。

2.占比转变模型。本文利用2015—2020 年历史时间序列数据,对11 地市人口总量占全省人口总量比重、各地市下辖县(市、区)人口总量占该地市人口总理比重建立起一元线性回归函数(公式6)。相关函数的拟合优度如下表所示(表4、表5)。

表4 浙江11 地市人口占比转变一元线性回归的拟合优度(R2)

表5 浙江县市区人口占比转变一元线性回归的拟合优度(R2)

(二)结果检验

1.指标验证。对于预测结果,本文采用前测、后测的方法,通过绝对误差百分比(APE)、平均绝对误差百分比(MAPE)进行检验说明。从表6 的检验结果来看,模型预测的精度较高,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

表6 预测结果检验

其中,Ai为实际值,Fi为预测值。

2.对照验证。为进一步对分地市、县市区的2021—2035 年预测结果进行验证,本文引用杭州市、余杭区的预测中方案预测结果⑤杭州市、余杭区的预测数据,来自杭州市、余杭区人口发展“十四五”规划研究内部预测数据。作为参照组与本文中的方案进行对比,假设单区域的队列模型对各个区域的参数考虑更为周全、细致,将其作为结果验证的标准,结果如表7所示,可以看到杭州市的误差很小,余杭区在2021—2025 年、2031—2035 年两个时间段的误差也较小。

表7 预测结果对照验证

|预测结果

(一)人口总量仍有十年以上持续增长期

低方案下,浙江省常住人口总量将于2030 年迎来拐点,峰值人口约为6790 万人;中、高方案下,人口总量将在2035 年之前将保持持续增长,其中,中方案的总人口在2030 年以后增速明显放缓,并逐步接近7000 万人;高方案下,预期总人口将超7200 万人。

(二)出生人口数量将持续下降

预测结果显示,浙江出生人口将居于30 万—50 万人的区间。在中方案和高方案下,全省出生人口规模总体能够维持在40 万人以上。而在低方案下,全省出生人口规模将持续下降,在2035 年将接近30万人的水平线。

(三)人口结构老化趋势明显

浙江老龄化程度持续加深,劳动年龄人口比重下降。根据中方案,到2023 年前后,浙江60 岁及以上常住老年人口比重将超过20%,老年人口总数超1300 万人;到2031—2035 年期间,60 岁及以上常住老年人口比重将超30%,老年人口总数超2100 万,进入深度老龄化阶段。劳动年龄人口比重由2020 年的67.01%下降到2035 年的57.59%(表8)。

表8 浙江省2020—2035 年劳动年龄人口与老年人口变化趋势

(四)人口区域分布呈集聚分化态势

预测显示,省内11 地市人口总量变化趋势开始分化。2021—2025年,杭州、宁波、金华、嘉兴等地市人口显著增长,而温州、舟山、绍兴人口总量则小幅减少。县域层面,以2021—2025 年数据分析,人口增长呈现显著的幂律分布特征,16 个人口增量最多的县(市、区),其人口增量合计超270 万,呈现典型的二八法则,18%的县(市、区)集聚了全省82%的人口增量(图2)。

图2 2020—2025 年浙江各县(市、区)人口变化量分布预测(单位:万人)

|对策建议

加强战略目标管理,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一直以来,人口长期均衡发展都是我国人口发展的主线,也是重要的人口发展战略和目标⑥杨宜勇 赵玉峰,积极促进我国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研究[J].2021(03):5-11.。作为一项战略目标,浙江要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将是一个中长期的系统动态均衡过程。战略目标的实现,需要在人口发展过程中予以评价、调整、控制,才能有效达到目标。因此,作为省级政府,须积极加强人口发展态势感知、趋势预判和评估评价,加强战略目标的分析、执行和评估,推动战略目标管理与战术任务执行有效互动,做到全过程闭环管理、宏观战略与微观政策有效结合。

优化完善生育政策,推动总和生育率逐步回升。建议把优化完善生育政策,推动总和生育率逐步回升,作为人口长期均衡发展战略目标下的重要任务,围绕“主观—客观—价值观”逻辑链,打出“加大政策激励满足生育主观需求、加强技术保障破解生育客观困难、塑造社会风尚革新生育价值观导向”组合拳,营造优化促进生育的良好氛围。

加强老龄社会建设,积极应对人口—社会变迁。浙江60 岁及以上老年人比重将超过20%,即将步入中等老龄化阶段。必须积极推动年轻型的社会架构向老年型的社会架构转变,积极加强老龄社会建设,推动社会向着积极看待老龄社会、老年人以及老年生活,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健全,老年人力资源有效挖掘和应用,老龄产业、老龄科技充分发展,老龄化与经济社会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方向迈进。

支持人口自由流动,推动要素配置与人口分布相匹配。人口的自由流动不仅有利于改善资源配置效率,而且也是公民能够充分平等地享受国家和区域发展成果的基本条件。建议将促进人口自由流动作为重要的政策着力点,合理配置公共资源,建立健全“人随产业走、服务随人走、钱随人走”的体制机制,积极引导人口合理自由流动。

加强人口统计监测,探索构建人口预测预报制度。人口数据采集、分析与应用,对开展区域发展战略规划、经济社会发展政策、公共资源高效配置等相关治理活动具有重要意义。建议积极进行人口统计监测,打破人口数据管理的部门分割,实现相关行政部门的数据共享、融合,切实提高人口统计监测的准确性、完整性和时效性,进一步探索构建人口预测预报制度,为区域高质量发展和治理能力提升提供有效的人口数据支撑。

猜你喜欢

性别比生育率生育
七部门联合发文 进一步完善和落实积极生育支持措施
生育路上的苦与乐
低生育率:怀疑、再调查与重复验证
生育路上的苦与乐
三孩生育政策全面放开
韩国生育率创50年来新低
男生多?女生多?
全球生育率,新加坡最低
中国出生人口性别比“七连降”
外籍妈妈提升德国平均生育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