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氧氟沙星与加替沙星对白内障围术期患者康复效果的比较
2022-11-12吴琼,黎黎
吴 琼, 黎 黎
(1. 西北妇女儿童医院 眼科, 陕西 西安, 710061; 2. 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眼科, 陕西 西安, 710061)
目前,临床治疗白内障多采用手术方法,但眼表的非致病菌可通过手术切口进入眼内形成致病菌,引发眼内结膜囊细菌感染[1]。为了避免上述情况的发生,临床建议实施局部抗菌药治疗,例如在白内障围术期使用具有广谱抗菌作用的氟喹诺酮类滴眼液[2-3]。然而,氟喹诺酮类滴眼液种类较多,在选择第3代(左氧氟沙星)或第4代(加替沙星)氟喹诺酮类滴眼液方面尚无统一标准。本研究比较左氧氟沙星与加替沙星对结膜囊细菌培养阳性率、角膜荧光素染色(FLS)评分及生活满意度量表(SWLS)评分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5月—2021年6月104例白内障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52例。纳入标准: ① 术前确诊为白内障者; ② 接受超声乳化手术治疗者; ③ 认知功能正常者; ④ 对本研究使用药物无过敏和禁忌证者。排除标准: ① 患有葡萄膜样、睑板腺等疾病者; ② 患有严重心功能不全者; ③ 患有凝血功能障碍者。2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1.2 方法
2组患者均在术前3 d分别点用局部抗菌药物,观察组采用0.3%加替沙星滴眼液(郑州卓峰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80653)治疗,对照组采用0.3%左氧氟沙星滴眼液[参天制药(中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J20150106]治疗, 4次/d; 2组均在术后第1天开始点用抗菌药物,持续7 d, 4次/d, 每次1滴。
表1 2组一般资料比较
1.3 观察指标
① 细菌培养阳性率。分别在术前使用抗菌药点眼3 d后(T1)、术后使用抗菌药点眼7 d后(T2)采用无菌棉拭子收集结膜囊中分泌物,置于无菌培养管中,送检进行细菌培养及菌株鉴定。② FLS评分[4]。治疗前、治疗结束后3 d内进行FLS评分评估,其中0分为无染色情况出现, 1分为角膜荧光素染色点数≤20个, 2分为角膜荧光素染色点数>20个, 3分为角膜荧光素染色呈片区。③ SWLS评分[5]。治疗前、治疗结束后3 d内进行评估,内容包括5个条目,按照1~7分计分,得分越高表示生活满意度越高。④ 临床症状评分。评估内容包括分泌物增多、结膜充血、角膜浸润、角膜溃疡、角膜水肿等, 0分为无, 1分为轻度, 2分为中度, 3分为重度。⑤ 炎症因子。治疗前、治疗结束后3 d内采集患者静脉血3 mL, 3 000转/min离心15 min, 取上清液,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白细胞介素-8(IL-8)、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⑥ 不良反应。观察患者用药期间不良反应情况,包括刺激感、疼痛感、眼部瘙痒感、口腔味苦等。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2.0软件分析研究数据。计量资料采用均值±标准差表示,组间比较行独立样本t检验; 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组间比较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2组细菌培养阳性率比较
观察组T1、T2时的细菌培养阳性率分别为25.00%(13/52)、1.92%(1/52), 低于对照组的44.23%(23/52)、15.38%(8/52),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2组FLS评分、SWLS评分比较
治疗前, 2组FLS评分、SWL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治疗后,观察组FLS评分低于对照组, SWLS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2组临床症状评分比较
治疗前, 2组临床症状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治疗后,观察组临床症状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2.4 2组炎症因子水平比较
治疗前, 2组IL-8、sICAM-1、TNF-α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治疗后,观察组IL-8、sICAM-1、TNF-α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2.5 2组不良反应比较
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85%, 低于对照组的26.92%,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5。
表2 2组治疗前后FLS评分、SWLS评分比较 分
表3 2组临床症状评分比较 分
表4 2组炎症因子水平比较
表5 2组不良反应比较[n(%)]
3 讨 论
白内障是临床常见疾病,主要是因晶状体浑浊引起视力下降,随着病情的进展,可发展为失明[6]。现阶段采用的超声乳化手术治疗白内障的效果较为理想,但眼表的非致病菌可经白内障手术切口进入眼内成为致病菌,进而引发术后感染性眼内炎; 感染性眼内炎的发生又会通过侵犯眼内组织而引起前房积脓、角膜水肿及突发视力下降等临床表现,甚至造成眼球萎缩[7-8]。因此,消除白内障患者围术期眼表附属菌群十分必要,对降低术后眼内炎发生率具有重要的意义。目前临床多选择术前行聚维酮碘洗眼和使用局部抗菌药来减少眼表细菌的菌群[9],其中局部抗菌药又以氟喹诺酮类滴眼液最为常见,这也是因其具有广谱抗菌活性、良好眼渗透作用及抑菌时间长等优点,可预防白内障围术期感染。研究[10]建议可采用氨基糖苷类局部抗菌药,但该药物虽然能有效杀灭结膜囊细菌,但前房穿透性相对较差,仅能杀灭眼表细菌,对于前房内可能出现的致病菌效果较差[11]; 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不仅具有较好的前房穿透性,而且能在前房内维持较长时间的抑菌作用[12], 故本研究更建议采用氟喹诺酮类滴眼液治疗。
作为第3代氟喹诺酮类抗菌药,既往研究[13-14]已证实左氧氟沙星在减少睑缘和结膜囊细菌量方面具有较为理想的效果。但也有研究[15]发现,表皮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对左氧氟沙星有耐药性,而表皮葡萄球菌等革兰氏阳性菌往往是导致白内障术后感染的主要致病菌,因此左氧氟沙星在结膜囊细菌培养阳性改善方面效果并不显著。加替沙星属第4代氟喹诺酮类抗菌药,其分子结构有所改善,不仅对衣原体、革兰氏阳性菌、支原体等具有较强的抗菌活性,而且能通过抑制细胞DNA复制合成来加快细菌凋亡速度[16]。此外,加替沙星的靶点作用使细胞靶位突变后仍可保持一定活性,对降低耐药性具有重要的意义[17]。本研究结果显示,采取加替沙星治疗的观察组的细菌培养阳性率显著低于采取左氧氟沙星治疗的对照组,提示加替沙星的抗菌效果优于左氧氟沙星,因而IL-8、sICAM-1、TNF-α等炎症因子水平也较对照组显著下降。角膜荧光素染色是临床反映角膜上皮细胞完整性的客观指标。研究[18]指出,白内障可能会引起角膜上皮细胞损伤,加之感染性眼内炎影响下引起的角膜浸润、溃疡及水肿等一系列临床表现,也会导致角膜上皮细胞损伤,故临床常采用玻璃棒蘸荧光素液涂于结膜囊内观察患者角膜的情况。本研究中,观察组治疗后的FLS评分低于对照组,说明加替沙星的治疗有利于减轻感染性眼内炎对角膜上皮细胞的损害,患者的生活满意度也会随之提高。
综上所述,加替沙星在白内障围术期的抗菌效果优于左氧氟沙星,能显著降低细菌培养阳性率,改善FLS评分、SWLS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