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气息在扬琴演奏中的运用
——以《黄土情》为例

2022-11-12张婷婷姚绍昭

戏剧之家 2022年4期
关键词:九连扬琴乐句

陈 曦,张婷婷,姚绍昭

(广西大学 艺术学院,广西 南宁 530004)

对于扬琴演奏者来说,气息尤为重要,它并不是独立存在的,而是贯穿演奏者的演奏过程之中,影响着演奏的音色和所创造的意境。气息分为“呼吸”“贯通”“气韵”三个层次:“呼吸”是人们在正常情况下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过程,对乐曲里句与句之间的呼吸、气口横向分析;“贯通”是纵向分析,将演奏力度、速度与呼吸相结合;“气韵”指气息和韵律,是前两个层次的升华,通过演奏者提臂并协调综合各部位的运动来制造手部的重量感,通过感受这种重量来加深演奏艺术性。三个层次相互融合逐步递进,使演奏者的整个音乐表演过程连贯流畅,意境更加丰富,从而得到更好的演奏效果。

一、气息在扬琴演奏中的作用

(一)气息影响音色呈现

对于扬琴演奏者来说,演绎扬琴作品时最重要的就是对音色的把控力。在演奏过程中,气息的稳定决定了音色的质量。如果气息顺畅,扬琴的音色在听觉上是饱满圆润、具有弹性的。气息的控制对于音色的呈现有一定影响,从而影响着乐曲的表现力。一首具有感染力的作品,在演奏中想要得到更好的效果,对于音色的选择和处理上应更加灵活,不同音色的音乐在气息的处理上亦有不同:抒情段落的音乐给人以柔美之感,节奏舒缓,旋律柔和,音色轻巧,在气息的处理上应放缓一些,使气息缓缓吸入,令人置身于美的意境之中;叙事段落的音乐较为庄重,激烈紧张的气氛构造出立体的空间形象,快速的节奏使情绪更加激昂,音色坚实有力,气息愈加局促。因此,在长期的练习过程中,演奏者要加强演奏气息的训练,熟练掌握呼吸方法,呈现最佳音色效果,使音乐更加具有吸引力。

(二)气息影响力度强弱

演奏者演奏出来的音乐想要感染听众,在音乐的处理上一定要注意力度的变化。没有强弱变化的音乐就如一杯平平无奇的白开水,无法引起人们任何情绪上的波动,甚至还会令人感到枯燥。音乐力度强弱的变化同样受到气息的影响,需要演奏者将气息运用得恰到好处。呼吸频率的快慢影响了整体的音乐节奏和演奏力度的强弱:节奏明快的段落重音更加突出,需要较多的爆发力,呼吸频率加快,演奏力度增强;节奏舒缓的段落需要将乐句弹得连贯,呼吸频率减慢,演奏力度变弱;表达意境的部分在力度上的要求相对更弱,这时应尽量屏住呼吸,控制下落击弦的力度,注意作品的内涵和情感的表达,将全部情绪融入乐曲中。

(三)气息影响演奏体态

每一次舞台的演奏都是一场音乐的表演艺术,不仅需要演奏者精湛的演奏技巧,演奏者自身的演奏体态也非常重要。放松的演奏体态可以在视觉上感染观众,使演出效果更加完美。演奏者的肢体语言与气息也是紧密结合的,气息控制着肢体语言的表达,演奏者对于气息的把握也是通过肢体语言反映的。演奏的全程都要注意气息的处理,没有肢体动作的表演,无法体现出音乐的魅力,难以让观众产生欣赏的欲望,在演奏中气息应与肢体互相协调配合。因此,演奏者应在对作品充分理解领悟的基础上,调整呼吸,放松身心,将细腻的情感带入乐曲,协调气息与肢体动作之间的联系,提升自身对作品的表演能力,从而更好地感染听众。

二、扬琴曲《黄土情》中气息的表现与运用

《黄土情》这首作品的创作背景是黄河教授少年时对西北生活的记忆及感受。西北地区的人们淳朴善良,西北的黄土高坡一望无际。这首曲子是一首具有现代化特点的传统乐曲,采用了中国传统音乐创作技法与西方现代创作技法相结合的方法,在旋律的表现上既富有现代气息又不失西北传统音乐的风格。在这首曲子中,不仅有景有情,情景交融,黄河教授更将自己对西北地区的思念写在乐曲中,百感交集,使音乐形象更加生动具体。《黄土情》这首作品创作于1998 年,2000 年完成与乐队的伴奏。这首独奏曲加入了乐队的伴奏后,特别是唢呐和锣鼓,独特的西北地区音乐风格特征更为明显。

《黄土情》这首扬琴曲分为五个部分:引子、慢板、赋格、快板、尾声,表现出了黄土高原的绵延不断、凄凉广阔的自然地貌,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生活以及西北人民憨厚真诚的情怀,体现了浓郁的地方特色。

(一)引子

前两个乐句构成引子段落的前半部分,两个乐句同头异尾,前后呼应。首先是带有同音装饰音的齐竹,右手为高音区上行,左手为低音区下行,这两个乐句都始于“f”的力度,因此演奏应配合腹式呼吸,做准备动作时深吸一口气,使中腰和腹部的支持力加强,手臂跟随气息向上走,击弦时手臂放松,将力通过琴竹下落至琴弦上,原音与其装饰音保持在同一力度,整个身体产生一种向下“坐”的感觉。这两个乐句的气息分别经过对比鲜明的一长串快速上行半音阶,最后呼气下落结束至力度为“sf”的低音,这时击弦的音色浑厚,音质富有重量感,描绘了黄土高原辽阔雄浑的景象,营造出一种深远的意境。

(二)慢板

慢板部分是这首作品的主题部分。通过前一部分的九连弹技法和后一部分的大段轮音表现出作者对过往时光和淳朴的西北人民的怀念之情。单旋律声部的九连弹技法是黄河教授独创的一种新的演奏技法,与平常的双手轮音不同,九连弹的演奏技法是左右手交替,每一只手连续反复演奏出同样的九个音。整段九连弹演奏部分贯穿了乐曲的主导乐思,主题思维特征明显,有着浓郁的地方风格,是整个乐曲中最具特色的部分。九连弹这一乐段是中国扬琴体系中“点”性旋律与“线”性旋律相结合的体现,气息则在扬琴由“点”到“线”的演奏特点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大段九连弹的部分可以划分为四句,以四小节为一句,整体的气息应是均匀平缓的,在每一个乐句里,九连弹的第一个音应是弱的,下落时尽量屏住呼吸,随着音乐舒缓展开,气息恢复顺畅,这样可以避免出现音头,击弦的力度在这一段不应过强,琴竹抬起的幅度也不应过高,由“点”到“线”,从而保持乐句的流畅性。九连弹部分的旋律平稳且宽大舒展,描述了纵目远眺,一望无际的黄土高坡尽收眼底的内心平静之感。

九连弹之后的轮音部分又可分为两层,前一层的轮音,共两个乐句八个小节,谱面上情绪的标注为“富有感慨地”,力度由“mp”的单声部旋律开始,在最后第七、八小节逐渐加强至“mf”,第二层“内心向往地”轮音的力度由“mf”开始,因而在第一层轮音的后两个小节中的情绪和气息需要起到一个过渡作用。在这两个小节力度渐强的同时呼吸渐强,将情绪推至最高点,使其两层轮音自然衔接。第二层的双声部轮音,在右手加入了低八度的衬音,乐曲的情感继续推进。这一段是整个情绪的宣泄,力度在乐句里大量变化,层层递进,气息的控制在这一段运用要更加灵活,肢体与气息的配合也要更加密切。在呼吸急促的部分,动作幅度要尽可能大,呼吸缓慢且平稳的部分,小幅度的动作要做到优美。这一段落体现了作者感怀往事,百感交集的内心感慨与激动。

(三)赋格

这一乐段运用了对比、倒影的手法,上下两个声部间相互穿插、形成对比,又彼此呼应,相互融合。这种多声部织体的表现手法既丰富了乐曲的内容,增强了旋律线条的律动感,也纵向拉伸了旋律线条的厚度。整段音乐亲切自然,与前面主题段落形成对比。首先是力度为“mp”的慢起,当左手的旋律停止,右手旋律跟上,左右手两个声部旋律前呼后应,犹如对唱山歌般你问我答。气息在这一段落应借鉴山歌对唱,在句与句之间产生一个呼吸的气口。大量前八后十六的节奏型使旋律轻快活泼,这一段落呼吸应稍微急促,注重节奏的律动与气息的相互作用。富有动感的旋律描绘了西北人民劳作时闲聊的场景及作者劳作时轻快活泼的心情。

(四)快板

各种不规则节奏型来回交替演奏却使整个段落变得有规则。大量不规则的节奏型和大量不规则的重音是快板段落的主要特点。在这一段中应特别注意切分音的节奏型,普遍切分音的节奏重音在第二个长音上,但在这里的切分音的三个音都为重音,因此在每一句的切分音之前要准备充足的气息,才能将力度和情绪饱满地演奏出来。切分音之后的长串十六分音符在演奏中要弹得清晰,特别是每一句的最后一组十六分音符,在演奏中常常会为了换下一句的气口,速度过快而弹得不够清楚。中后部分的八分齐竹谱面上记有对比明显的强弱变化,在演奏中呼吸要更加急促,呼吸的起伏影响着情绪的变化。之后注意音乐的推进,力度上逐渐加强,以最快最强的速度和力度达到乐曲的高潮,情绪在最后做了个强收,表现出西北人民雄姿英发、万象更新的热闹景象。

(五)尾声

尾声部分采用了连续的轮音,与引子相呼应,情绪逐渐沉稳,表达出内心的宁静。这一段的力度由“mp”开始,呼吸应快速从快板的急促和情绪的高涨中调整下来,等待气息稍微平稳后,开始最后一段的尾声。这一部分整体的力度虽然都是弱的,但也应注意情绪的起伏,连贯的气息影响着演奏的流畅性,通过轮音小范围强弱浮动表达出作者对西北地区这片黄土地的不舍之情。最后主题句再现,与引子不同的是右手采用了正竹,而不再是手指拨弦,正竹演奏的音色更加浑厚,将思绪拉回现实,表现出内心的坚定。最后右手演奏结束的五个低音时只需将气息缓缓呼出,弹奏出的声音如钟声般撩人心绪,透出一丝丝人生的惆怅。

演奏中对于气息的把握决定着演奏的效果,本文将气息与《黄土情》这首作品的演奏方法结合分析,对作品蕴含的情感有了更深刻的体会。在日常的练习过程中,演奏者应注重气息的运用,对气息进行有效控制,从而提高演奏水平。

注释:

①赵博.气息在扬琴演奏中的重要性探讨[J].戏剧之家,2018,(23):75.

②张舒欣.论扬琴独奏曲〈林冲夜奔〉演奏中的气息运用[D].南京师范大学,2020.

猜你喜欢

九连扬琴乐句
一生为客恨情多
应用于合重奏的扬琴音域介绍
我与扬琴协奏曲《凤点头》的“缘”
十连休“后”九连休“,主妇不干了:比平时还累!
该丘斯曲式学之乐句式研究
从“洋琴”到“扬琴”——探究民族乐器扬琴的中国化演变
钢琴演奏中划分乐句的方法及表现乐句的策略
扬琴的传入与流变探析
互帮互助话团结
一○四团九连枸杞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