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的高校音乐教学探讨
2022-11-12焦杰洁
焦杰洁
(合肥师范学院 音乐学院,安徽 合肥 230601)
在世界音乐教育领域中,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的影响力不容小觑。越来越多的高校开始将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应用于音乐教育当中,其所包含的人本理念以及对于音乐原本性的尊重契合高校音乐教学的目标。因此,高校音乐教师应该从自身的角度深入理解奥尔夫音乐教学的内涵,形成正确的认知,并结合具体的音乐课程内容运用这种方法开展教学活动,以达到构建高校音乐优质课堂的目的。
一、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简介
(一)内涵
奥尔夫音乐教学法是德国作曲家、音乐家卡尔·奥尔夫经过较长时间教学、钻研与总结所形成的音乐教学体系,其具有完整性,属于世界三大音乐教育体系。奥尔夫音乐教学理念在关注音乐本身的同时,适当运用语言、动作等进行音乐教学,比较注重自然音源的应用,强化学生的音乐感受,使学生能够深入领悟音乐内涵,从而逐渐提高音乐素养和创造力。
(二)特点
1.原本性
这里的原本性所代表的是奥尔夫教育思想,其处于整个音乐教学体系的核心地位。在奥尔夫的认知中,应该针对音乐学习构建综合化的体系,使学生在学习乐器的同时还能够识谱、演唱歌曲、表演舞蹈,全面学习与音乐相关的知识。通过构建这样的教学体系促使学生在音乐素养与审美能力方面得到提升。另外,从音乐编排来看,重视音乐的节奏,鼓励采用原始且简单的音乐元素表达情感。奥尔夫还提出原本性不只包含音乐本身,也与其他要素有关。
2.创造性
奥尔夫认为,在音乐教学中所采用的培养方式应该突出创造性。教师不仅应该为学生弹奏乐器,也可以让学生参与到乐器弹奏之中,调动其能动性。另外,奥尔夫提倡教师在音乐课堂上开展朗诵、舞蹈、表演等多种活动,营造活跃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的音乐学习兴趣,并使其更加真切地领悟音乐内涵。
二、高校音乐教学中应用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的意义
(一)有利于促进学生积累音乐知识与提升音乐技能
知识与技能是音乐学习的两个集中表现。人本主义作为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的核心思想,要求教师突出学生在培养关系中的主体地位,结合音乐所具有的人文性,将人文知识作为载体,帮助学生塑造人文精神。在教学中,教师可以为学生讲解不同国家和民族的音乐知识,以介绍作曲家和欣赏音乐作品的方式使学生逐渐了解更多音乐风格,完善其音乐知识体系。从音乐技能培养来看,奥尔夫音乐教学法更加提倡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尤其是将身体动作和节奏表现有机融合,以这样的方式掌握节拍与节奏,提升动作的协调性以及对于节奏的掌握能力。
(二)有利于强化学生的团结合作意识
在奥尔夫音乐教学模式中,从教学对象的角度来看,其提倡两个观点,不仅应该重视培养学生的个性,还应该促进学生在学习中彼此合作。这里所提到的个性化指不同的学生在身心方面存在区别,这种区别也表现在掌握音乐技能方面,比如,性格内向和外向的学生在音乐操作方面有所不同。合作化指在统一的教学活动中,在发挥其个性的同时促进学生之间、师生之间进行深入交流,共同创造音乐。例如,奥尔夫乐器使用则是运用差异化节奏乐器与旋律乐器交织各种声部,在教学中协调织体和声部。乐器和声部之间的协调本质在于学生之间的合作。所以,高校音乐教师在教学中合理运用奥尔夫音乐教学法有利于强化学生的合作意识。
三、基于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的高校音乐教学策略
(一)借助奥尔夫音乐教学法提升声乐教学质量
语言和音乐之间存在互通的关系,都能够作为人表达情感的载体。所以,高校音乐教师在运用奥尔夫音乐教育思想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可以尝试采用语言训练的方法来培养学生的音乐感受力。例如,朗诵是一个比较有效的训练方法。在唱歌时,一般强调“字正腔圆”,这也契合朗诵的要求,并且从语气、节奏、发声原理、语调等方面来看,二者具有较多的相同点。教师在向学生教授音乐作品时,可以先展示歌词,训练学生融入自己的感情并带有节奏地进行朗读,基于此,进行演唱能够达到更好的歌唱效果。另外,教师还可以采用配音表演的方式让学生运用声音塑造一些影片中的角色,从而更好地感受到声音的多样化与魅力,并通过配音体会其中的情感。将这两种方式运用于高校声乐教学能够使课堂氛围更加活跃,使学生感受到音乐学习的趣味性,从而逐渐形成音乐的学习兴趣。
(二)采用体态律动开展视唱练耳教学活动
这里所提到的体态律动指以身体运动的方式将音乐表达出来。高校音乐教师在开展视唱练耳教学活动时,应该重视带领学生进行节奏练习,并在实际练习中运用奥尔夫教学法的体态律动,即“声势教学”。“声势”教学提倡将人体作为一种天然的乐器,以拍手、跺脚、捻指、拍腿等基本动作制造力度不同的声响。在奥尔夫的认知中,不同的歌曲其旋律一定有所差异,但是节奏却可以相同。这也就使得声势教学与节奏之间的联系比较紧密,将节奏作为开展音乐教学活动的基础。例如,学生自身活动的节奏特点为:行走——四分音符,跑步——八分音符。所以,教师可以将这两种音符作为着手点,带领学生进行节奏训练,并逐渐向单声部或者多声部过渡。很多高校音乐教师青睐于运用“卡农”与回旋曲的形式开展节奏训练活动。
(三)创新奥尔夫教学思想优化音乐教学效果
与以往的音乐教育理念相比,奥尔夫教学理念具有一定的创新性,主要体现在其提倡将音乐和舞蹈动作以及自然音源等因素相融合。这样的教学方式能够带给学生更加深切的音乐感受,使学生在欣赏音乐的过程中能够运用语言、动作等理解音乐所承载的情感。在高校的音乐课堂上,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教学活动:第一,合理利用自然音源强化学生对音乐的理解。艺术感知力在学生学习音乐的过程中十分关键。如果学生缺乏音乐感知力,则难以在演奏乐器和演唱歌曲时投入感情。所以,教师可以采用自然音源拓展学生的想象空间。例如,教师可以收集落雨的声音、海浪拍打礁石的声音、公园中鸟鸣的声音等,运用这些声音为学生创设音乐情境。基于此,为学生播放相关音乐曲目供学生鉴赏。以这样的方式锻炼学生的音乐感知力。第二,教师应该做好收集创作要素的工作,帮助学生寻找音乐创作的灵感。对于高校学生来说,创作音乐难于学习音乐。音乐的魅力应该通过演绎作品和创作作品这两个方面来展现。教师可以在音乐教学中将所收集的音乐创作要素进行整合,并让学生结合自己的创作需求自主选择要素。第三,教师还可以将一些其他要素融合到音乐当中,促使学生的音乐表达能力得到提升。掌握一定的音乐知识和技能后,学生能够借助音乐表达自己的想法,在演绎音乐作品时学生能够融入其中,使得音乐的感染力更强,对于听众形成吸引力。所以,教师应该重视将其他元素融入具体的音乐教学活动当中,通过这样的方式强化学生的音乐表达能力。
(四)选择合适时机在音乐教学中渗透民族文化
当前,高校学生的生活节奏较快,音乐成为了学生所乐于选择的一种放松身心、缓解负面情绪以及减压的方式。基于这样的情况,在奥尔夫音乐教育理念的指导下,高校音乐教师可以在授课中融入时代文化与民族文化。从高校音乐教育的特点来看,教师可以在使用奥尔夫音乐教学法时融入文化的元素,使音乐教学活动更加契合我国高校学生的学习情况。教师可以借助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向一些民族音乐中融入民族特色文化,凸显我国音乐的独特性,并使高校学生在接受音乐教育的过程中得到文化熏陶,从而深入了解我国各个民族的音乐特点,强化学生主动学习本民族音乐文化的意识。
例如,教师在带领学生进行音乐作品欣赏活动时,可以播放一些具有民族特色或者具有民族文化背景的歌曲,比如,蒙古族民歌《嘎达梅林》、江苏地区民歌《茉莉花》、西藏地区民歌《北京的金山上》等。当学生聆听蒙古族歌曲时,能够形成自由、舒缓之感,其整首歌曲的音调相对较高,音域比较宽广,将蒙古族长调民歌的特点充分体现出来。在欣赏歌曲时,学生能够了解到蒙古族人民的生活习惯等知识,而这也是歌曲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原因。蒙古族牧民生活的地方有广阔的大草原,他们在游牧中会即兴哼唱一些曲调,并随即创编了这种具有辽阔特点的歌曲。当学生聆听藏族民歌时,能够形成热情、真诚之感,这就充分体现了藏族民歌的特色。《北京的金山上》这首歌曲的曲调较为嘹亮且高亢,将藏族人民对毛主席的感情表达得淋漓尽致。教师带领学生欣赏不同民族与地域音乐,能够使学生沉浸在音乐的世界中,感受音乐魅力。
四、结论
综上所述,当前,越来越多高校音乐教师青睐于采用奥尔夫教学法,并达到了较为理想的教学效果。在具体的音乐授课中,教师应该借助奥尔夫音乐教学法提升声乐教学质量;采用体态律动开展视唱练耳教学活动;创新奥尔夫教学思想优化音乐教学效果;选择合适时机在音乐教学中渗透民族文化。希望本文能为提升高校音乐教学质量提供一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