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样板戏的改编与被改编
——以《沙家浜》为例
2022-11-12安宁
安 宁
(河南大学 文学院,河南 开封 475000)
“样板戏”是指20 世纪60 年代至70 年代,在中国内地被树立为文艺作品榜样的二十几个作品的统称。样板戏以戏剧作品为主,包含少量音乐作品的中大型舞台戏,带有鲜明的时代特征。“样板”一词在最初造词时取“榜样”的意思,1964 年6 月5 日,“全国京剧现代戏观摩演出大会”在北京举行,大会盛况空前,会后部分剧目进行了全国巡演。1965 年3 月16 日,《解放日报》登载的一篇题为《认真地向京剧〈红灯记〉学习》的评论文章说:看过这出戏的人……连连称道“好戏!好戏!”并认为这是京剧革命化的一个出色样板。上海戏剧工作者纷纷表示,要向京剧《红灯记》学习。这就是“样板”一词第一次出现在大众面前。随后,“样板戏”迅速成为流行于大江南北的时尚词汇。不久,“样板”这个词就流行到了北京,从1966 年开始,“样板戏”正式作为官方用语出现。20 世纪60 年代中叶到70年代,样板戏作为中国内地几乎唯一的文艺形式,占据了全国绝大部分戏剧舞台。样板戏因为其特有的政治意义,在改编和被改编时都呈现出了与传统戏剧不同的特点。
一、样板戏最初多由别的作品改编而来
样板戏本质上是一种对别的剧种进行改编、移植的新戏剧形式,是一个从筛选到改编的过程,其改编对象涉及京剧、沪剧、话剧等。由于时代的需要,在改编过程中必然要进行内容的精粹、演绎,形式的夸张、变形,以完成时代赋予“样板戏”的价值观塑造任务。
20 世纪60 年代初,为了改进宣传工作,也为了繁荣文艺市场,丰富大众娱乐生活,北京京剧团接到了对时下流行的进步题材沪剧《芦荡火种》的改编任务,就按照指令着手把这部沪剧改编为现代京剧。
沪剧《芦荡火种》创作于20 世纪50 年代初,是由纪实文学改编而成,主笔汪曾祺是当时中国最著名的作家之一。该剧赶上了国家抗战故事写作的热潮,不仅有设置巧妙的矛盾冲突、有血有肉的人物形象,还保留了相对真实的故事情节和生活场景,沪剧剧种特色与其“江南韵味”融为一体——剧中“春来茶馆”“甜芦粟”“芦荡”“捕鱼”“凫水”等极具江南特色的意象融入张弛有度的剧情中,为情节推进增色不少。该剧详尽地描绘了江南水乡民生百态,剧中阿庆嫂、胡传魁等人保留了部分乡音,胡传魁曾经作为土匪的“切口”,和阿庆嫂开茶馆招待四方来客,精明果敢说话圆滑,“江湖气息”浓重的特点表现得淋漓尽致。《芦荡火种》的艺术价值很高,又带有极强的人民英雄色彩、弘扬救亡图存的民族精神,非常契合当时政治宣传的主题,这是其可以迅速流行并最终被选为样板戏原型的原因之一。
相比于沪剧《芦荡火种》,样板戏《沙家浜》在人物、唱词、情节等很多方面都有较大幅度的修改,在最大限度保留原剧精华的基础上,使其情节逻辑都更符合当时人们的审美需求,人物形象也更加立体饱满,唱词更是朗朗上口,许多经典桥段传唱至今。
首先是人物的改动。《芦荡火种》中沙老太有两个儿子:参加抗战不归家的沙四龙和一心向党的小儿子沙七龙,剧中还出现了沙老太将叶思忠误认为是沙四龙,而叶思忠也喊了沙老太妈妈的情节,体现了党员和百姓始终是一家人的共产主义思想。改编时则完全删去了这一情节和“沙七龙”这个人物。
其次是唱词的改动。无论是《芦荡火种》还是《沙家浜》,最精彩的部分都是阿庆嫂与刁德一在茶坊的“智斗”。这段唱词的改动是公认的样板戏对原剧目改编得最成功的案例之一。《芦荡火种》中,阿庆嫂面对刁德一的故意试探时,唱词是“摆出八仙桌,招待十六方;砌起七星炉,全靠嘴一张。来者是客勤招待,照应两字谈不上。”而《沙家浜》中,这段唱词则被改成了“垒起七星灶,铜壶煮三江;摆开八仙桌,招待十六方。来的都是客,全凭嘴一张;相逢开口笑,过后不思量。人一走,茶就凉,有什么周详不周详?”不仅在语义上更为通顺、连贯,在韵脚上更符合普通话要求,在气势上也较原剧更胜一筹,最后一句的反问运用得恰到好处,起到了增强语气的作用,凸显出阿庆嫂过人的机智和对祖国、故土的赤诚之心,更弘扬了救亡图存的民族精神。
最后是情节上的改动。《芦荡火种》中原本有许多设计感很强的巧妙的“谍战”元素,例如传递消息时使用的藏头诗等。在改编时,为了追求宣传教育作用最大化及塑造主角“光明正大”的形象,编剧刻意删去了一些推动情节发展转折的结构,这样虽然有利于大众的理解和接受,但也不可避免地使剧情推进稍显突兀,比如胡传魁生硬的态度转变,就是为了突出代表“汉奸”这个群体的人的凶残。类似这样刻板的人物和动作,导致情节转变稍显生硬,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戏剧本身的艺术价值。
由《芦荡火种》改编而来的样板戏剧目的名称确定也很有历史意义。北京京剧院最初定剧名为《地下联络员》,剧名的确定问题直接汇报给了国家领导人,经国家领导人审阅后,由毛主席亲笔题名《沙家浜》。于是,这个充满活力和冲击力的“文艺样板之戏”迅速传遍大江南北,成为那个时代声名最为显赫的艺术作品之一。
从沪剧改编为样板戏,《沙家浜》的主要使命发生了巨大的改变,从追求记录性、艺术性变为了更加符合当时时代需要的“宣传教育”作品。因此,《沙家浜》在保留《芦荡火种》大部分剧情的基础上,添加了许多典型色彩极强的内容和“符号化”的语言,例如“姓蒋还是姓汪”“人一走茶就凉”等,高度契合时代宣传需要。但也有学者认为,这样的修改减少了戏剧本身追求的生活化、朴素化的元素,损失了一些真实性,拉远了戏剧与普通百姓生活的距离。表现在唱腔上,剧中一个类型的人物唱腔均高度类似,且正面人物始终正气凛然,缺少了“人情味”,宣传色彩过重,稍显刻意;尤其是在那个特殊的时代过去之后,就会显得单薄、过时、脱离现实。
这种情况跟现代文学“第二个十年”类似。当时,左翼诗人的诗作就因为题材单一化而使诗人的主观色彩渐渐从诗歌的艺术个性中消失。以《沙家浜》《智取威虎山》等为代表的样板戏也因其“传声筒”功能而损害了作品本身的朴素和厚重。正如学者蒋光慈所说:“无产阶级虽然肩负着创造新文化的任务,但是这种新文化并不是从空中就可以创造好的。旧的文化虽然一部分为资产阶级所利用了,但除却这部分无产阶级所不可采取的以外,还有一些人类共同的价值,我们绝对不可抛弃,而不采取之为建设新文化的材料。倘若不实行这种采取的方法,那么这种无凭无据的创造运动,简直是退后的运动了。”
二、现代作品对样板戏进行改编时的恢复与继承现象
与特殊时代追求艺术作品的宣传教育功能相对比,中国民间自古以来一直追求所谓“江湖气”的艺术呈现,这是作品鲜活、广受欢迎的重要原因。《芦荡火种》中的本地人物都具有这样的“江湖气”,无论是机智沉着的阿庆嫂,一身匪气的草根司令胡传魁,还是阴险狡诈的刁德一,甚至是沙奶奶之类“戏份”并不特别多的配角,都有其行走江湖的独特气质。江湖儿女重义气、明事理、辨忠奸,我党数年斗争取得最终胜利,少不了以沙家浜的阿庆嫂为代表的民间“江湖”势力的帮助。而样板戏《沙家浜》出于宣传教育的目的,请数位大师钻研雕琢每一句唱词,强调意识形态方面的规范严谨,强调正面人物形象的光辉高大,这样的改编反而牺牲了“民间写作”独特的江南风情和江湖韵味,成为了单纯的“宣传教育写作”,从而导致了其艺术性的流失和保质期的缩短。
所以,到了2003 年,当代新生派的导演对样板戏进行第一轮改编的时候,都采用了现代价值观。尽量在保留原始剧情的前提下,还原相对真实的人物社会环境,弱化当时过于强调的宣传教育色彩。这样的改编在当时是不成功的,2003 年《沙家浜》小说出版,立即在全国文艺界遭到了广泛的批判;2004 年的电视剧《林海雪原》也遭到了唾骂,样板戏的小说改编似乎不可能进行下去了。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2006 年,由样板戏《沙家浜》改编而来的同名电视剧上映了。该剧对原样板戏进行了精细的打磨,巧妙处理了历史背景和主题意义的关系,又由陈道明、许晴等知名度较高的演员主演,最终取得了非常可观的收视率,被誉为“精雕细琢的改编经典”,打开了样板戏现代改编的突破口,让样板戏在当代获得了新生。
而真正使样板戏改编的影视作品收视率达到巅峰的,还是2014 年上映的由徐克执导,张涵予、梁家辉、林更新等主演的电影《智取威虎山》,该片改编自同名样板戏,最终收获了不菲的票房和不错的口碑。
从上面两个改编成功的例子不难看出,样板戏改编成功背后的原因,首先是改编恢复了样板戏中蕴含的民间传奇色彩,还原了历史的质朴和厚重。例如电视剧《沙家浜》中,阿庆嫂的角色设置就抛开了样板戏为其塑造的高大上光环,让她依然具有“眼观六路耳听八方、胆大心细遇事不慌”的过人品质,同时,加上她“民间江湖人士”与“党组织内部人员”的双重身份,注定了她的经历具有极强的民间传奇色彩,让当下观众更好地理解历史,理解革命时代的真实情况和革命者感人的革命精神。
而同时,这类影视剧的改编也保留和传承了许多样板戏中的元素。例如,陈道明就曾将样板戏《沙家浜》的影碟带到电视剧拍摄现场经常观看,以揣摩样板戏中刁德一扮演者马长礼对角色的刻画。《沙家浜》电视剧的主题曲中,也直接嵌入了阿庆嫂在“智斗”中的唱词。电视剧第22 集甚至完全照搬了样板戏最精彩的“智斗”片段,将原本的唱词作为现在的电视剧里的人物台词进行演绎,这类“样板戏元素”可以很好地唤醒中国人对那个红色时代的记忆,巧妙利用原本就已经深入人心的角色和唱词,高屋建瓴,深化主题,为电视剧的成功打下了基础。
三、总结
在样板戏对其他剧目进行改编时,作者往往为了追求当时的时代所需要的政治教化和意识形态宣传功能,而在剧中加入了大量的“斗争元素”和“政治立场”,这在某种程度上降低了其艺术价值。沪剧《芦荡火种》更像是抗战时期的“民间江湖故事”,艺术性较强,情节也以“吸引观众注意力”为主要创作基准;而京剧样板戏《沙家浜》更偏重其政治作用,风格感不强,同类型人物趋向单一化、同质化,艺术性相对较弱,有很强的意识形态宣传色彩。
而现代影视剧在对样板戏进行改编时,在淡化其特殊时代的政治宣传色彩的同时,注重恢复其故事情节本身所带有的民间传奇色彩,还原人物身上最受当代人喜爱的特征品质和故事发生的真实社会环境,而又尽量保留了原样板戏中最广为人知的精彩部分,可谓取其精华弃其糟粕。然而,有学者指出,改编的影视剧中,特技运用过多,也会产生“不真实”的感觉,过度商业化的情节,过于英雄主义的表现,也不符合历史上革命者的真实面貌。
总之,样板戏的改编与被改编,是一种需要关联研究的现象,对我们更好地理解时代特色,关注文艺作品内核,提升文艺作品的时代性,挖掘和保存优秀文艺作品,都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注释:
①《沙家浜》,1970 年9 月版,北京京剧团集体改编。
②沪剧《芦荡火种》,1964 年10 月第一版,上海人民沪剧团集体创作,文牧执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