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梨园剧中的成功表达
——以梨园剧《鬓边不是海棠红》为例

2022-11-12郭蓓蓓

戏剧之家 2022年11期
关键词:梨园京剧传统

马 英,郭蓓蓓

(支部生活(走向世界)杂志社 山东 济南 250000)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文化自信的基础,是民族精神的基石。“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昌盛,就没有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可以多方位多角度切入,影视剧作为文化产品,具有独特的优势和广泛的影响力。好的影视作品往往从不同角度传递着传统文化的光芒,对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着积极的意义。

《鬓边不是海棠红》(以下简称《鬓边》)改编自网络同名小说,讲述了20 世纪30 年代的北平,一代京剧名伶商细蕊和爱国商人程凤台因戏结缘、相知相惜,两人在梨园百态和战火动乱中并肩前行,坚定了振兴京剧的信念和以身救国的崇高理想,最终携手与时代命运抗争的传奇故事。该剧视角独特,还原了民国动荡中最真实的京风国韵和家国情怀。《鬓边》自2020 年3 月在爱奇艺平台独播,2020 年8 月在北京卫视和安徽卫视黄金档播出,截至2022年3月25日,豆瓣评分8.0。该剧播出期间数次登上微博热搜榜。《鬓边》的广受好评与多种因素有关。本文将从《鬓边》中蕴涵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入手,分析此剧的成功之道,以期为今后的网络小说改编提供一定参考。

一、《鬓边》中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一)“国之大者”的家国情怀

儒家思想对中华传统文化影响至深,“以天下为己任”的社会责任观是中国人历来坚守的精神品格。孟子曰:“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中国人的家国情怀自古便有,融入血脉,是中华文明的根基所在。从孟子的“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到屈原的“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到陆游的“位卑未敢忘忧国”到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无不传递着“以天下为己任”的家国情怀。这种社会责任观代代传递,传承至今。好的文学作品必然承载着家国大义。

有人说:“十个民国九个悲。”意思是十个民国剧九个悲剧收场。在那个风雨飘摇、动荡不安的年代,个人寻求平安喜乐的生活都可能是奢望。《鬓边》的故事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展开的。军阀割据混战、日军侵华使得民不聊生。程凤台经历了海外留学、家道中落、东山再起,他在跌宕起伏的际遇中依旧保持赤子之心,将经商的大部分所得变为抗日经费。日军入侵北京之后想借助他的商运路线运送军用物资,他不惜以身犯险,将日军带到早已布置好的留仙洞中,里应外合、炸毁留仙洞,歼灭日军、销毁物资。他的三妹自小在他庇护下安然长大,看不惯程凤台与日军虚与委蛇,愤然离家投奔井冈山,选择了与哥哥“截然不同”的道路。商细蕊将自己多年积攒的积蓄毫无保留地献给中共地下工作者,让他们为“人人平等”的社会努力奋斗。为帮助他们把紧缺物资运出北京城,商细蕊不惜用自身声望拉日本友人作保,掩护他们顺利出城。曹司令是程凤台的姐夫,也是实际控制北京城的军阀。面对入侵的日军,他表面配合迎奉,暗中将军权、物资转移给儿子,支持其抗日。古大犁是占山为王的女土匪,她催产生子的第二天就上阵杀敌,不退不休。时代中的每个人贡献自己的微薄力量便可汇成涓涓细流最终凝聚成磅礴有力、绵延不绝的洪流,这就是刻在中国人骨子里的担当精神和家国情怀,也是《鬓边》一剧勾勒出的恢弘格局。

(二)传统戏曲瑰宝的京剧

被誉为国粹的京剧继承了传统戏剧的精华,独具东方艺术魅力,其背后是中华五千年历史文化的积淀,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璀璨明珠。虽为国粹,但涉及京剧体裁的电视剧却不多。

电视剧《鬓边》的出现,让人们在门类日益繁多、分类日益细化的电视剧中看到了久违的国粹京剧的身影,填补了此类空白。该剧用大量篇幅展现京剧创作与表演,剧集深植戏曲文化,希望让观众由热闹入门道。《鬓边》共呈现了二十多处京剧选段,包含了旦角八九个流派。许多经典剧目如《贵妃醉酒》《霸王别姬》《救风尘》《武家坡》《白蛇传》《战宛城》《阎惜姣》《长生殿》等在剧中一一呈现。这些剧目较好地融入了剧情,对剧情的发展起了推动作用。例如,程凤台和商细蕊成为莫逆之交的《长生殿》。程凤台接受的是西式教育,在此之前并不懂甚至有些排斥京剧。但他在商细蕊的《长生殿》中看到了自己起伏跌宕的前半生,在戏中读懂了商细蕊,并被京剧的艺术魅力深深折服。“商细蕊载着杨贵妃的魂,把人生百态、世道变迁徐徐道来……一抛水袖一声叹,演的人痴了,看的人醉了,演的人不知自己身在戏中,看的人不知自己身在梦里……”这出戏成为二人关系从淡漠相交到知己好友的转折点。

《鬓边》一剧渗透着一代代梨园人的坚守、创新和传承,剧里商细蕊自小学戏,唱念做打、手眼身法步体现了对传统技艺的坚守。成名后,他常自创动作、自制戏服甚至自创新剧,这体现了梨园匠人的创新精神。商细蕊和陈纫香打擂台,商细蕊自创了《赵飞燕》,他用观摩壁画得来的灵感,创造轻盈飘逸的玄女步伐,在鼓上舞蹈,用比扇子手绢轻盈、比水袖灵活、比剑柔美的翎子功,达到“掌上舞”的效果。既赢得了“座儿”的满堂喝彩,又在打擂中获胜。后来,面对日军入侵,商细蕊破除门户之见,带头录制影像,希望将这门技艺传承下去。这种匠人精神跨越了时空的局限,在当下依然让人心生敬佩,具有现实意义。

懂京剧的人看《鬓边》一剧可以沉醉其中,大段的京剧让戏迷既大饱眼福又大饱耳福;不懂京剧的人也可以管中窥豹,剧中出现大量关于戏曲的行话,诸如座儿、板眼、反串、京派、海派、堂会戏、倒仓、戏供奉、卧鱼、起堂、封箱、连台本戏……这些行话对于京剧在大众中的普及起到了很好的作用。方寸之间,伴着京胡响起,搭配风格迥异、色彩斑斓的脸谱,或娓娓道来一段柔美的故事,或铿锵高亢吟唱一段壮烈的传奇,道尽人间无数悲欢离合,这就是京剧。

(三)非遗之美

1.昆曲之美

昆曲有“百戏之祖、百戏之师”之称,被誉为“中国戏曲之母”。2001 年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2006 年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世界三大古典戏剧形式中唯一保留完整舞台传承样式的艺术之一。因其文辞典雅生动,意境曲折动人,旋律柔丽妩媚,一唱三叹,被誉为国人的“雅乐”,最适合表达深沉含蓄的情怀。《鬓边》一剧中共有五六处昆曲,对昆曲在大众中的普及起到了积极作用。商细蕊和陈纫香夜游秦淮河时,商有感而发吟唱了昆曲名篇《玉簪记》:“长清短清,哪管人离恨?云心水心,有甚闲愁闷?”

2.建筑之美

程凤台的府邸是旧式王府,飞檐斗拱、轩榭廊坊将王府的气派和风貌展现得淋漓尽致,让人近距离欣赏北方园林建筑之美。王府建筑采用传统的榫卯结构,不仅坚固美观而且有减压抗震的优势。榫卯结构是中国传统的建筑模式。榫头和卯眼咬合,将木构件组合在一起,进而衍生出千姿百态的组合,达到结构和功能的完美统一。这是工匠精神的传承,是传统手艺的积淀。

程凤台为加固留仙洞,想方设法联系“样式雷”的后人。“样式雷”是对我国清代一个雷姓建筑世家的赞誉,其家族从康熙年间起共有七代人,二百余年间承办皇家宫殿、园林、府邸、庙宇、陵寝等工程的设计与修造。故宫、天坛、圆明园、颐和园等均出自其手。“样式雷”家族历代流传下来的珍贵图文档案在2007 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为非物质文化遗产。

如果说榫卯结构凝结着中国传统建筑的精华,那么“样式雷”就是精华中的精华,凝聚着匠心匠魂。“样式雷”创作的样图类型众多而精细,对工程的每一个细节、每一个结构尺寸,全程有记载,是不可多得的建筑珍品和艺术珍品。他们将平面设计图纸按比例缩小,制作成精细无比的立体微观景观,即“烫样”。这不仅展示了高超的建筑设计水平,而且填补了建筑史空白。程凤台拜访“样式雷”后人时,其工作台上众多造型各异、姿态多变的“烫样”,书房中如山的建筑图纸,令人叹为观止。同时其借剧中人物之口表达了手艺传承之难,让我们惊叹老祖宗留下宝贵艺术作品的同时也思考着技艺的传承问题。

二、《鬓边》的成功对以后改编剧的启示

《鬓边》的成功对以后改编剧带来的启示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尊重原著,构筑丰满人物群像

从小说到影视剧的改编是一种文学形式的转换。作为两种不同的艺术形式,在相互转换过程中不可能一一对等。小说《鬓边》有一定的书粉,这部分“原著粉”可以说是小说改编最牢固的粉丝基础。小说影视化的时候,必然会有一些改动,只要这些改动是合理的、符合剧情走向的,是可以接受的。但要遵循“升华主题,强化主线”的原则,杜绝大幅度魔改。现在有的影视剧改编过程中因为种种原因加入大量副线,有时喧宾夺主,占用大量时长和篇幅,一集中主角出场仅几分钟或者几集都没有主角戏份,影响观剧体验。《鬓边》中的主线清晰明朗,始终围绕商细蕊和程凤台,其他副线为主线服务。除了爱戏成痴的商细蕊,姜登宝、宁九郎、陈纫香、蒋梦萍、俞青、原小荻、腊月红等各色梨园人物围绕商细蕊粉墨出场,多层次展现了民国时期的梨园百态。古大犁和曹贵修戏份不多,却意外圈粉。古大犁是绿林好汉,曹贵修是将军之子。两人原是对头,但抗日的共同目标让两人携手,终成欢喜冤家。

(二)矩阵宣传,减少文化折扣

影视艺术要赢在当下,必须跟随文化潮流。年轻观众最难听懂的是京剧唱词。《鬓边》在爱奇艺平台播出时,每逢有戏曲片段,屏幕上就会出现弹幕,这一“提词器”帮助观众了解相应的戏曲知识。譬如,商细蕊唱《武家坡》时,弹幕上出现“传统京剧《红鬃烈马》中的一折,讲述相府之女王宝钏独居破瓦寒窑18 年,在困顿中写下血书,托鸿雁寄往西凉,薛平贵得信,告别代战公主急返长安,夫妻相认的故事。”这样一来,哪怕是戏曲“小白”,也会对此戏曲片段有大致了解,不会被“劝退”了。即使不懂唱腔,还可以欣赏精致的戏服和雅致的扮相。《鬓边》中这样的弹幕比比皆是,很好地普及了经典剧目知识,降低了非京剧爱好者追剧的门槛。

除此之外,平台还建构内容矩阵,形成传播国粹文化的合力。《鬓边》在爱奇艺播出期间,平台请京剧演员王珮瑜推出脱口秀《瑜你台上见》对《鬓边》中的戏曲桥段进行深入解读,助力电视剧的热播。

(三)精美服化道,原味再现

《鬓边》剧中精美的服化道生动还原了民国时期的梨园风貌,让爱戏成痴的商细蕊这个角色活了起来。该剧邀请了梨园泰斗、京剧表演艺术家毕谷云和两位京剧名旦尹俊、牟元笛作为戏曲指导,其全程跟组。商细蕊在戏曲《战宛城》中有个咬手绢的动作就是牟元笛亲自指导的。演员尹正演得妩媚动人,用范湘儿的话就是“比女人还女人”。剧中戏曲演员上台前的化妆,从包头勒头、化妆贴片到梳头戴头面,全程由专业戏曲老师操作。剧中出现的王府戏楼和梨园会馆1:1 复制了京广会馆和湖广会馆。水云楼的灵感则源自四合院,对称严谨,主次分明,不仅有梨园的文化底蕴,还有民国厚重的年代感。

《鬓边》剧中所用200 多套戏服均是手工绣制,其中专属定制的有100 多套,每一套都耗费数月完成。戏服从版型、剪裁到纹样,都由专业绣娘绣制而成,力求贴近人物性格,展现民国之风。剧中商细蕊的杨贵妃戏服上的刺绣是苏绣,由绣娘花费数月完成。不同于穿洋装、烫头发的新式女性,范湘儿是个穿旗袍、簪发髻的旧式妇女。她常服上的刺绣是正宗的京绣,这是“四大名绣”之一,2014 年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这让她的服饰低调奢华、大气华贵,符合人物内敛文秀的设定。

三、结语

《鬓边》中蕴涵着家国大义的宏大格局、美轮美奂的国粹京剧、穿插其中的各色非遗文化,这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就了这部剧的大格局。改编过程中尊重原著、矩阵宣传和精美服化道成就了该剧的细节和框架。作为一部成功改编的电视剧,《鬓边》以文化人、以文育人,向世界展现了中国精神和中国力量,对坚定文化自信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猜你喜欢

梨园京剧传统
饭后“老传统”该改了
京剧表演开始了
梨园周年管理历
梨园寻梦淮安缘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梨园”演变考述
老传统当传承
我的京剧之路
口耳相传的直苴赛装传统
梨园逐梦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