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维视域下的音乐行为
——《音乐的文化身份——以“藏彝走廊”为例的民族音乐学探索》书评
2022-11-12王磊磊
王磊磊
(临沂科技职业学院 山东 临沂 276000)
本书共分为七章:第一章——朝向文化的民族音乐学;第二章——民俗中的音乐;第三章——现代社会语境中的民间音乐;第四章——民间艺人的音乐生活;第五章——乡绅与洞泾会;第六章——生活在信仰之中;第七章——以民俗为基础的民族音乐学研究。该著作以田野工作为基础,以民族志的书写方式,以民族音乐学的学术理念来研究民间音乐行为,并阐释音乐的文化身份。在思维观念和研究方法上,该著作拓宽了音乐行为的范畴,证实了音乐行为不仅包括声音,更包括行为者、行为方式、行为对象、象征性乃至文化身份等多个方面。
一、扎实的田野工作
民族音乐学的基本工作方法便是田野工作,研究者通过田野工作获得第一手资料,并对有价值的资料进行案头整理分析,从而获得真实可靠的信息。作者主要以横断山脉少数民族地区的信仰和民俗中的音乐行为为案例,对“藏彝走廊”地区具有代表性的白族村寨音乐生活、藏传佛教寺院音乐、彝族村寨巫术仪式,以及傈僳族、羌族等少数民族及其支系进行田野调查。基于“藏彝走廊”地区的特殊性,作者深入地了解了该区域的文化背景,包括地理人文特点、多民族的文化特殊性等,在调研过程中,作者深入当地民众生活,学习当地的方言,深入理解当地人的情感、内心世界以及思维方式,通过扎实的田野工作获得“藏彝走廊”地区大量珍贵的活态音乐文化资料。
将具有代表性的音乐行为进行个案调查,以人类学、民俗学理论叙事性的写作方式书写田野个案,并对音响记谱进行整理,对音乐本体进行客观分析,对于音乐研究者来说至关重要。作者的田野工作研究对象是整体性的,包括音乐本体、音乐行为人及相关民间艺人、音乐受众以及他们的音乐生活、信仰观念、仪式结构等多个方面。音乐是民族音乐学者的主要研究对象,研究者不可脱离音乐本身谈音乐外延,而是要通过音乐了解其背后的文化内涵,并通过文化对音乐进行更深刻的解读,并探索其仪式、民俗、信仰以及族群的情感表达方式所反映出的文化内涵及价值。
该作品对特定区域的特定历史演进、文化背景及特征、宗教信仰、民俗风貌等多方面内容进行了历时与共时的多维整体性研究,并作出了相应的客观的文化结论,揭示了信仰、民俗与音乐行为之间的内在联系,表明了同一区域不同族群在文化上的差异性。作品通过研究具体的音乐行为和文化符号,挖掘其文化内核,使读者“近距离”地理解研究对象,突出个案的特殊性,并在个案之间寻找共性特征,通过具体实例以点带面、说明问题、阐述观点,具有极强的学术严谨性和说服力。作品以跨学科的多种方式进行研究,系统全面地分析具有客观性和深刻的思辨性。作品深刻地解读了“藏彝走廊”相关概念的由来和文化背景,对音乐行为的深层次内涵的解读具有创造性。
二、多维视角和思维方式
思维模式是一切文化的基础,是创造不同文化体系的根本原因。各个国家、民族都有着独具特色的音乐文化,并相异于其他民族,音乐文化差异的根本原因是文化构成、思维模式的不同,同时,一个地域音乐文化的特性也决定于各个地方的社会环境和地理环境。不同音乐文化存在于不同人群之中,具有其存在的内在价值和社会基础,各文化之间不存在优劣、高低之分,不存在普遍绝对的衡量标准。对不同民族的音乐文化,我们不能以自身文化背景为标准进行评判,而应当转变固有的思维模式,以文化相对性的观念看待异族文化,并对其进行客观全面的研究。
“藏彝走廊”地区的民众生活习惯与汉族地区不同,这种不同不仅表现在经济上,也表现在信仰模式、象征体系、社会心理结构等文化选择上,同时,也表现在其音乐行为及其象征意义上。对此,该著作采用了客观平等的研究视角和理念思路,并抱以尊重的态度对区域文化进行研究,这种方法值得我们在未来的研究道路上借鉴学习。在信息爆炸、文化交融的今天,对不同音乐文化差异的包容是时代文化进步的表现。
“藏彝走廊”这一特定地区的文化比较多样,各个文化在特定的文化背景下都有其存在的合理性和必然性,它们共同体现着音乐文化的特质,流露出人们对环境中所存在的事物的文化认同。作者在研究过程中,从视角和思维上扩大了音乐行为的范畴,指出音乐行为不仅包括音乐声音,更包括行为者、行为方式、行为对象、象征性乃至文化身份等多个方面。作品结合当地民俗、宗教信仰对民间音乐进行了全面系统的整体分析,视角新颖,有说服力,充分挖掘了民间音乐的文化价值,揭示了民间艺人、音乐行为以及受众之间的内在文化联系。
三、音乐行为的文化内核
将“藏彝走廊”地区的音乐行为放在特定的文化背景中进行解读,是该著作最显著的特点,这种研究方式使研究更加全面深刻。作者打破了区域和民族的固化分区方式,而是以文化为主线,使用民族和族群概念来对音乐文化区域进行划分。族群概念的使用是作者以文化为主线进行研究的具体体现,族群不同于民族,不单纯取决于血缘关系,而以文化为线条将个体组织成具有同一文化认同感的群体,这一群体具有与其他族群相异且鲜明的文化心理素质。
音乐行为是文化认同中的重要标志。作者将“藏彝走廊”地区的音乐行为与其民俗、宗教信仰相结合进行阐释。该地区的文化构成独特,人文地理与汉族文化相异甚远,且当地少数民族普遍有宗教信仰。宗教信仰普遍存在于人类社会之中,“无论怎样原始的民族,都有宗教与巫术,科学态度与科学。”文化人类学家杜尔克姆指出,宗教不只是神和神灵的思想,宗教一方面是神圣与世俗,另一方面是信仰与仪式,是一整套信仰和仪式活动。而宗教的核心不是教义,而是仪式;既是仪式,必有相应的音乐,音乐在某种意义上是世俗与神圣之间的桥梁,
书中具体的个案分析呈现出音乐行为在民俗宗教仪式中普遍存在,并为仪式活动服务,此时,音乐具有不同的仪式性功用,亦是用于仪式中的礼乐。
对于礼乐概念,民族音乐学者项阳先生指出,我们应该从逻辑起点上把乐分开为“礼乐”和“俗乐”,礼乐是具有群体性、类型性、层级性、体系化、固化性特征,仪式性地表达人类情感的方式,礼非乐不用,乐非礼不举。而与人类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非仪式用乐则为“俗乐”,“从事宗教仪式实际上是从世俗的日常生活进入到一个神圣的领域,所以,通常会以乐音来作为一种进入的标志。”由此可见,音乐行为不仅仅是歌舞本身,更是适应当前民俗仪式需要的文化符号,具有祭祀、宣泄、审美等功能,服务于以乐敬神的信仰目的,在此,音乐也便被赋予了更多的文化内涵,成为一种情感的记忆,唤起人们的信仰情感与宗教精神。为此,作者将音乐行为贯穿于民俗文化、宗教文化中,以民俗传统、宗教信仰为文化依托,对音乐文化进行解读,充分揭示了音乐和文化的相互作用关系。文化影响着民间传统音乐的发展走向,音乐行为与文化发展相适应。
同时,作者关注着“藏彝走廊”地区的历史演进和未来发展,对民间艺术传承现状进行了深刻反思。民间传统音乐往往因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而失去原有的功用性,然后逐渐被抛弃。在笔者看来,单纯满足欣赏需要的传统音乐的生命力极为脆弱,受众群体的局限性、受众群体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的变化,都将极大地影响传统音乐的传承。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也都发生着巨大变化,原本活态的音乐文化在失去原有的社会功能后将逐渐僵化,沦为失去生命力的文化标本。对此,国家和当地政府要给予相关政策支持和资金支持,将地方传统音乐作为特色文化加以保存,并将其舞台化、市场化,在继承其精华的基础上为其注入新的生命力,使传统音乐作为特色文化产业生存下去。但是,在舞台化、市场化的过程中,是否应当根据当下人的审美标准对传统音乐进行调整,要保留多少传统音乐的元素,才能使其既不失去民间艺术特质,又能适应当下环境实现自我造血、独立生存,仍是一个问题。
四、结语
民间音乐植根于地域文化和社会生活之中,是文化发展的产物和缩影,是当地文化的一部分,文化生活通过音乐行为得以展现,反之,音乐行为亦能反映当地的人文风貌以及文化心理素质,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音乐的文化身份——以“藏彝走廊”为例的民族音乐学探索》一书摒弃了平面化的研究方式,从文化的角度来谈具体的音乐问题,语言流畅清晰,结构布局合理,并配有插图和谱例,方便读者理解。
该书把音乐与民间习俗、仪式信仰、人文历史等要素的相互影响作为问题进行整体研究,涉及音乐、艺术、文学、人类学等多个学科,同时,对当前民族音乐学的学科研究方法等问题进行剖析和解读,开拓了学术视角和思维观念,其研究价值超乎研究对象音乐本身,赋予了民间音乐更多文化内涵,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和强烈的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