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情境观点下戏曲电影《白蛇传·情》中的服饰解读

2022-11-12刘金金

戏剧之家 2022年4期
关键词:白素贞白蛇传外观

刘金金

(北京服装学院 北京 100029)

《白蛇传》是中国著名的民间传说,该故事初步定型于明代冯梦龙所著的《警世通言》中,成熟并盛行于清代,是中国民间集体创作的典范。作为我国四大民间爱情传说之一,《白蛇传》被诸多艺术家再创作,戏曲、电视剧、电影等形式层出不穷,也不乏经典版本。2021 年上映的戏曲电影《白蛇传·情》深受观众喜爱,赞美不绝于耳。龚和德说:“人物形象乃是剧本和舞台艺术各部门的创造中心,而服装、化妆能在很大程度上确定人物的外形外貌,是表现人物的社会地位、精神气质的有力因素之一,是演员塑造舞台形象的最直接的辅助手段。”同样,戏曲电影中的服饰亦是电影美术设计中不可或缺的一环。服饰是服装与装饰品的总称,在电影中能够装扮角色外观,更能传递人物内在的心理特质。故此,本文将从社会心理学的情境观点出发,探究戏曲电影《白蛇传·情》中外观服饰的多重意义。

一、情境观点

美国学者苏珊·凯瑟(Susan B.Kaiser)认为服装的社会意义如此复杂,其中一部分起因于不断变化的情境。在这里,情境一词指的是“人们着装的社会环境或更为复杂的日常生活结构,并且仅限于肉眼可见的个人外观”。情境的构成需要一定条件或是某种关系参与,包括知觉者和被知觉者分别具有的特质、两者间的关系以及他们产生互动行为的环境。而有关外观的信息就存在于各种情境之中。

以情境的观点研究外观,有三种不同学科的透视观点:认知观点、符号互动论观点以及文化观点。认知观点是个体对着装者外观知觉的思考历程。人们通过被作为刺激物的服装来获取某个个体或团体讯息(尤其是和人格特质有关的讯息),从而形成对彼此以及对自己的印象。符号互动论观点兼顾外观管理和外观知觉两方面,注重协调的过程,即当彼此都能互相了解时,才能构成有意义的沟通。因此,双向互动就成了焦点。文化观点则促使个体将服装视为一种有意义的文化形式,且处于各种文化层次的个体会通过某种方式管理自己的外观。兼顾广泛的文化情境,更能够让我们跟随历史进程的脚步探寻服装的意义。

而这三种不同的观点在研究方法上有着同一个前提:在情境下研究。将这三种观点合并,更能够让我们抓住所处情境的敏感度,探究外观服饰在各种情境中所具备的意义。

二、情境观点下戏曲电影中的服饰意义

(一)电影的社会情境

电影中的社会环境不同于日常生活,却来源于过去、现在,乃至未来的日常生活。当我们把电影脚本中罗列的诸多场景看作一个整体时,电影本身就构建了一个社会情境。若电影要在较短的时间内还原一个真实世界或虚幻世界的社会情境,同时能够启发观众思考,并与之产生共鸣,除了道具、特效等因素外,因服饰有着直观化的视觉特点,能够快速地向观众传递影片的相关讯息(如角色的身份、性格,影片的主题、风格等),所以也是必不可少的。在电影的社会情境下,观众会对人物角色的外观服饰产生一系列的心理感受,并通过间接的外观沟通去解读服饰以及它所蕴含的意义。这种意义不仅限于服饰本身,它涉及更为广泛的文化意义。

(二)戏曲电影中的服饰意义

1.认知观点下的服饰意义

认知观点强调的是一种外观知觉,尤其是指人们如何形成对彼此的印象。所以,认知观点是针对观众在观看电影时,通过获取某种相关讯息而产生的思考历程。当电影的画面一帧一帧向观众铺陈开来,观众首先是获得一种视觉上的感知,进而将从视觉上感知到的外观讯息转化为一种内在的概念认知。电影开场白素贞身穿白色服装、梳着对称发式,发髻不对称的小青身着青色服装。观众将捕捉到的这些外观线索简化成一条条讯息,认为白素贞是优雅的、温柔的,小青是活泼的、好动的。在这一过程中,不需要用台词、独白等其他的语言沟通形式向观众阐述人物角色的性格,观众在自己的认知结构下,就会主动将外观与隐含的特质相连接。进一步来说,观众自身的思考历程能够使原来电影塑造的角色更富有层次感。

另外,当出现认知不协调的情况时,认知观点会让人们力求原认知结构与当下心理状态之间的平衡与协调,并会主动保持思考历程的一致性和连续性。基于《白蛇传》故事的电影化,白素贞与小青的发式并不是传统的古装剧造型,而是含有典型刘海贴片、鬓角等由粤剧元素改动而来的发式。《白蛇传·情》将戏曲与电影相结合,使得人物外观做出了新的改变,给观众一种视觉上的新奇美学刺激。观众不会一味地否认人物角色的外观,相反,观众会在电影的社会情境下不断探寻造型设计所蕴含的内在线索——掐丝铜艺的精致、流动元素的优雅以及保留的戏曲韵味,这将赋予外观更多的意义。在这一认知协调的过程中,观众在受到新的视觉刺激后会不断更新他们原有的认知结构,并将它视为一种创新。

2.符号互动论观点下的服饰意义

符号互动论的观点主要聚焦于特定情境下双方的互动历程,因此电影服饰不能独立于电影所展现的特定情境而存在。没有参与到电影的特定社会情境中的观众,对人物角色的服饰外观的解读只能停留在表面,使得服饰意义少之又少。就像将一张服饰设计稿放置在观众视野中,不设定情境的前提下它就是一件没有附加意义的服饰。在电影的特定社会情境下互动的价值在于,观众逐渐透过故事的放映与情节的推动,不断更新他们对角色服饰的解释,勾画出服饰所具有的更广泛的意义。《白蛇传·情》中,白素贞的大部分服饰都有水袖。没有观看此电影的人可能认为,水袖是对戏曲服饰元素的运用,这是“水袖”作为一种象征符号,在人们认知结构中的共享意义。而电影中有这样一个片段:白素贞为救许仙,硬闯金山寺,大战十八罗汉。酣战中,她挥动数米长的水袖,卷起灯架上的烛台砸向对战的罗汉。与手持尖锐武器的十八罗汉相比,白素贞的武器是舞动的水袖,温柔但有力,坚韧却不会伤及性命。甩出的水袖不仅仅是白素贞为救许仙所呈现的勇敢,更是白素贞内心的“芸芸众生”。水袖不再只是戏曲服饰的符号,而是与人物角色融为一体,显露了白素贞内含的人格特质,饱含着更深层的意义。

相较于日常情境而言,电影中的社会情境较为特殊——即在双方互动的过程中,观众是较为主动的一方。在观看电影的过程中,观众会积极地、主动地探寻符合角色外观服饰最为贴切的意义。因此,互动是一种动态而非静态的历程,需要观众在情境互动中不断加以修改或归纳服饰的意义。《白蛇传·情》中,除却婚服的那一抹红色,白素贞的服装远远望去都接近白色。随着忆情、钟情、惊情、求情、伤情、续情、未了情等情境逐一呈现在观众视野中,观众会从这个动态过程中意识到白素贞每一款服装的“白”都各不相同。换言之,选择不同的服装以便符合特定情境的需要,创造出特定的人物形象。在电影开场与许仙相遇时,白素贞的服装是白中透着淡淡的藕粉色,展露了初见许仙时的美好;在伤情部分,白色的服装上有较为明显的黑色纹路,透露着白素贞得知许仙皈依佛门后的痛苦和丝丝的恨;在续情部分,服装白色夹杂着灰色,就如同白素贞原谅了许仙,但被伤之后的印记并不会消失。在整部电影中,对爱情忠贞不渝的白蛇一袭白衣贯穿整部电影,服装成为情感的符号,通过细微之处的色彩差异隐喻着故事的发展、暗示了白素贞的心境变化。由此看来,外观服饰在不同的情境下有着不同的内隐意义。符号互动论观点将意义的变动视为一种正常现象。因人们会在电影的社会情境下不断与角色外观互动,所以这一过程中会发挥自己的主动性产生某种感觉、判断和解释。继而,外观服饰的意义被逐渐深化,愈益丰富,愈益深邃。

3.文化观点下的服饰意义

服饰是整体外观的一部分,外观则是社会情境中的一部分,而社会情境又是文化及历史环境中的一部分。因此,解读电影中的服饰需要兼顾更为广泛的文化情境。

电影中的服饰本身就有着历史的印记,是文化中根深蒂固的抽象观念的一种表现形式,更体现了当下的集体价值观,甚至是一种潜意识的层次表达出来的文化信念。观众在欣赏电影时,可能将这种文化信念映射到电影的社会情境中,并与服饰所携带的某种历史记忆产生契合。《白蛇传·情》中的服饰体现了两点:其一是戏曲文化,其二是东方美学。该电影中的服饰借鉴了戏曲服饰象征性符码的对襟、水袖等元素,并结合人物角色的演绎与情境的切换,将戏曲文化的含蓄、留白表达得淋漓尽致。人物的服装均采用古法染色,如小青那身绿色服装,先用蓝靛染出蓝色,再用栀子染黄,最后呈现出泛着淡淡绿色的石青、石绿的效果,与普通面料相比,颜色更为柔和自然,也更具古色古香。以植物晕染出的色调清新淡雅,色彩渐变自然、变化细微,有着简约、淡雅之美。此外,服装上的花纹是纯手工刺绣,似古代山水画的水纹和云纹,让服装更具层次感,又与服装的色彩交相辉映,使得人物的服装整体呈现出素净、雅致的气韵与美感,饱含东方美学。

戏曲电影《白蛇传·情》预告片的播出已是让大家赞扬与期待,正片上映后更是获得一片呼声。观众对电影呈现的内容会加以自己的经验分析,审视、评判、反馈都是在社会文化背景下进行的。被大众所认可的原因不胜枚举,尤其是在当代中国文化自信不断高涨的态势下,《白蛇传·情》的服饰艺术魅力与观众(尤其是年轻观众)心理产生深度共鸣,更有戏曲的融入与现代社会意识相互吻合。各大平台的较高评价就意识形态层面而言,是国人无组织的、潜意识的对中国戏曲文化和东方美学的认可与赞叹。

综上所述,服饰以其无可取代的具象表现方式在戏曲电影《白蛇传·情》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渗透着表层、中层与深层意义的展示。首先,服饰作为人物角色的外观,新的改变成为观众视觉上一种新奇的美学刺激。其次,在戏曲电影中的特殊情境下,服饰的意义不再只停留在外表的意象美,更是彰显了人物角色内心的情感之变化所在,凸显人物的性格,彰显角色的内在特质。最后,戏曲文化融于服饰之美,服饰之美传达东方美学韵味,不仅增强了电影的艺术美感,而且体现了背后蕴含的价值观与审美观,更是寄托了新时代下观众对中国文化自信的共同心理诉求。

戏曲电影是戏曲,更是电影。《白蛇传·情》打破了原有戏曲电影舞台复原的拍摄手法,颠覆了戏曲服饰大红大紫饱和度较高的刻板印象,把戏曲带入了“大片时代”,同时吸引了更多年轻人走进戏曲电影。在面向大众、面向喜欢看电影的年轻群体传播时,能够将文化自信的社会效应进一步带到戏曲电影中来,不但传承了作为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粤剧,更是弘扬了中国传统戏曲文化,创新了戏曲文化的传播形式。

三、结语

服饰在戏曲电影中作为一种传达讯息的外观线索和戏曲文化象征,在人物的塑造、角色心理的表征以及社会文化层面价值观的传达方面都具有重要的意义。文章以情境观点——一个更加综合的视角解读电影中的服饰及其意义,从观众的认知结构、互动历程以及文化解读三个层面分析《白蛇传·情》中的服饰,能够让我们更深层次地探寻其在戏曲电影中的特定社会情境中所具备的意义:影片中人物服饰的创新、服饰与人物内隐特质的联结以及服饰背后的文化情境内涵与集体价值观的体现。正是这层层意义的叠加,使得原本空洞的服饰注入了鲜活的灵魂,让塑造的角色更具感染力。

电影《白蛇传·情》中的服饰折射出的戏曲文化和东方美学是获得观众喜爱的关键,也是这部电影取得成功的重要元素。不仅拉近了观众与戏曲之间的距离,使戏曲的魅力在更多维度和细节上被观众感知,而且充满中国古典美学魅力,提升了电影的艺术感,对以后戏曲电影的制作与发展有着积极的借鉴价值和启迪意义。将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戏曲与东方美学展现在更多受众(尤其是年轻群体)眼前,是以后电影服饰设计的一大思路,更是对中国优秀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猜你喜欢

白素贞白蛇传外观
外观动作自适应目标跟踪方法
A Shopping Story to Remember
不论外观还是声音,它都很美 Yamaha(雅马哈)A-S3200合并功放
白素贞飞行时为什么要一只手伸向前
“宣白”CP《天乩之白蛇传说》
白素贞飞行时为什么要一只手伸向前
京剧《白蛇传》经典性的内在构成
方外观遗迹旧照
略论白蛇传故事的主题流变
白素贞:风雨湖心醉一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