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现状及路径分析

2022-11-11张乃丹

中国集体经济 2022年31期
关键词:长三角

张乃丹

摘要:长三角地区是长江经济带、“一带一路”的交汇地区,经济体量大,有较大的影响力。近年来,随着国民经济逐渐由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长三角在实现一体化发展的进程中新的机遇与挑战并存。文章分析了长三角一体化的研究背景、发展现状,提出了进一步提高以上海为增长极的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水平的路径建议。

关键词: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路径

一、引言

2018年11月5日,第一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在会上宣布,给予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支持,并将其上升为国家战略。继续深化改革,从而将对外开放提升到更高水平,同“一带一路”、京津冀、长江经济带、粤港澳大湾区一起推动区域协调发展。2019年12月,《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印发,规划范围为江、浙、皖、沪三省一市全部区域。2020年8月20日,在合肥召开的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指出实施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要紧紧围绕一体化和高质量这两个关键词抓好重点工作,真抓实干、埋头苦干,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不断取得成效。党中央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有重大的历史和现实意义,有利于提升长三角在世界经济格局中的能级和水平,引领我国参与全球合作和竞争,有利于充分发挥区域内各地区的比较优势。

目前,在长三角的发展过程中,三省一市之间呈现出了一定的差距,上海作为区域的核心,发展优势明显。因此,本文研究了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的现状,以便于更好地发挥出长三角区域的潜在优势,充分利用上海区域核心的发展优势带动其他区域的发展,为其一体化发展路径提出建议,发挥其在全国的引领作用。

二、理论基础

(一)增长极理论

法国经济学家弗朗索·瓦佩鲁在1950年最先提出增长极理论,他将增长极定义为一组有发展优势并且能将自己的发展效力扩散从而推动其他部门增长的主导型产业。布代维尔将增长极理论融合到区域理论之中,他认为增长极包含了双重含义,分别是经济变量之间的结构关系和经济现象的区位关系或地域结构关系。因此,增长极也具有两个方面的内涵:一是从经济意义的角度来看,特指具有推动作用的主导型产业部门;二是从地理意义的角度来看,特指拥有优越区位条件的地区。将条件好的区域中心城市培养成增长极,依靠先行发展的增长极带动整个区域经济的发展。

美国经济学家赫希曼提出不平衡增长论,认为经济的进步不会同时出现在每一个地区,由于资源存在稀缺性,国家应该合理分配资源,将资源集中优先供给增长极,再利用增长极的发展带动其他地区的发展。不平衡增长论提出的前向、后向及旁侧关联效应,给决策者提供了建议,政府可以加大对基础设施的投资,营造良好的外部发展环境,从而刺激经济的发展。

区域之间各种资源、要素的交流互通即为区域空间建立的相互作用。一方面,由于不同区域拥有不同的禀赋,存在互补的性质,所以地区之间产生了经济联系;另一方面,由于区域之间存在空间上的距离限制,并且受不同政策、文化的指引,所以存在可达性。除此之外,区域之间还会产生竞争以及其他区域带来的干扰。

(二)区域一体化

区域一体化可以定义为区域经济整合的状态及过程,如削弱与消除贸易壁垒、生产要素自由畅通流动等,最终体现为在生产要素的种类及结构、商品要素与居民收入水平趋同。孟庆民(2001)认为区域一体化的过程产生于不同空间范围内的不同主体都追求各自的利益,使得在不同的市场上都有了对于相对统一的追求,所以区域一体化既使得状态和过程实现统一,手段和目的也达到统一。邹卫星和周立群(2010)将区域一体化定义为多个方面一体化的整合,其中包括市场、基础设施、产业结构、政府职能、投资和环保等方面的一体化发挥发展。孙久文(2015)认为区域一体是一种空间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伴随着经济的集聚与分散,从概念上可以理解为在空间内不同的经济主体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关系。张学良(2021)认为从一体化的本质来看,需要使得要素能够跨越区域限制实现自由流动,进而达到优化配置。

三、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现状

(一)经济发展

经济水平是一个地区发展的基础,2020年长三角地区的GDP约24.47万亿元,约占全国经济总量的24%。可見,从全国范围来看,长三角地区占有较大一部分的经济体量,但就其内部而言,各地区之间的经济发展还存在一定差距。结合《国家统计年鉴》的数据进行分析,上海、江苏、浙江和安徽2010~2019年这十年间的人均价GDP(上年=100)水平变化情况如下图1所示。

由图1可知,4条曲线都呈递增状态,表明2010~2019年间上海、江苏、浙江和安徽的人均GDP都呈现出了不断增长的趋势,上海的人均GDP处于最高水平,并且相对其他三省来说,增速也较快,使得区域之间一直保持着明显的差距。安徽的人均GDP最低,其趋势线较为平缓,因此其增速较其他三个省市也较慢。因此,以人均GDP为经济发展的衡量指标,上海的发展水平最高,其次是江苏、浙江,安徽位于最后。以具体数值分析,上海市2019年的人均GDP为129427.3元,江苏为99452.37元,浙江为87164.26元,安徽为39054.56元,这一年上海市的人均GDP达到了安徽省的3.3倍,可以看出长三角区域内,也存在着较大的发展差距,上海作为长三角经济发展的中心,有着显著的经济增长优势,需发动领先带头作用,通过辐射效应拉动其他地区的经济进一步增长,从而推动区域一体化的进程。

(二)教育发展

教育水平是衡量一个地区发展情况的一个较为重要的指标,教育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和技术创新有一定的关联,良好的教育为当地提供了优质的专业领域人才,更有利于创新活动的进行,创新成果的产出,从而为地区发展带来源源不断的动力,进而走向区域发展的前列。因此,本文对比了上海、江苏、浙江和安徽的每万人拥有高等学校的数量,此处使用的人口总数来自《中国城市统计年鉴》2019年末的户籍总人口数。

从图2中可以看出,上海市的每万人拥有高校数最大,其次是浙江和江苏,两者差距非常细微,安徽位于最后,与上海之间存在较大的差距,不到上海的二分之一。总的来说,上海的高校数量领先于长三角区域内的其他三省,良好的教育能带来两方面的优势,一方面,吸引人才从外地流入本地区进行学习深造;另一方面,也直接为上海培养了一批具备各方面专业知识、技能的优秀人才,从而使得上海拥有丰富的人才储备,更具有创新活力。另外,从高校质量来分析,上海的高质量高校数领先于其他三省份,市内有多所国家重点建设高校,蕴含雄厚的师资力量,招生资源较优,其培养出的人才在专业领域具有更大的竞争能力。

(三)技术创新发展

技术创新是一个地区发展的活力所在,随着经济发展背景的改变,科技对一个地区发展的重要性越来越强,领先的技术水平能带来更快速的发展。从全国来看,长三角地区拥有相对领先的技术创新能力,尤其是上海创新实力强劲,但长三角域内的创新水平差距也显著存在。《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中将上海市,江苏省南京、无锡、常州、苏州、南通、扬州、镇江、盐城、泰州,浙江省杭州、宁波、温州、湖州、嘉兴、绍兴、金华、舟山、台州,安徽省合肥、芜湖、马鞍山、铜陵、安庆、滁州、池州、宣城等27个城市作为中心区。长三角中心区27个市2019年的专利授权量如下图3所示。

从图3可知,2019年上海市的专利授权量超过了10万个,远超其他中心区城市,上海市在技术创新方面处于领先地位。第二是苏州市,专利授权量超过了8万个,在江苏区内数量最多,也拥有较强的创新能力。第三是杭州市,超过了6万个,是浙江区专利授权量最高的城市,浙江区其余城市,如宁波、温州等也拥有相对较高的授权量。而安徽区的专利授权量明显低于其他三块区域,授权量最高的合肥与杭州、苏州及上海之间差距显著,除合肥市以外,其他市的专利授权量都明显较少,都低于1万个。因此将专利授权量作为衡量技术创新的指标,安徽省的技术创新水平处于相对落后阶段。

(四)生态文明

随着经济发展进入新的时代背景,生态文明建设也成为区域发展关注的重点,优良的生态环境有助于区域生活质量的提升及可持续发展。分别从三个角度来分析长三角区域的生态文明水平,首先,从时间的纵向序列来看,长三角整体的生態文明建设水平比较平稳,只有较小的波动起伏。其次,从空间分布来看,城市群内生态文明建设水平差异明显,生态文明建设较高水平城市主要属于上海都市圈及杭州都市圈,部分长三角城市群中的地级市的生态文明建设存在盲目性或建设意识不强的情况。最后,从空间相关性来看,长三角城市群生态文明建设水平呈现显著的空间集聚特征。可见,长三角的生态文明发展情况存在参差,其一体化进程还需要各地的协同合作。2019年,成立了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的示范区,由上海青浦、江苏吴江、浙江嘉善三个地区构成,以生态示范区来为区域内其他地区提供学习经验,共同引领更加健康绿色的一体化发展进程。

四、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的路径

(一)推动教育、医疗互联互通

地区的公共服务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有较大的相关性,长三角区域内的经济发展存在着明显的差距,上海拥有领先的经济实力,其公共服务水平也领先于其他区域,在教育、医疗方面优势尤为显著

1. 推动长三角区域教育一体化的进程。教育对于培养新一代的增长力量尤为重要,教育公平也一直是各方面关注的重点。长三角区域的教育资源存在着质量上的较大差异,虽然从每万人拥有普通中小学数量来看,各地区之间没有较大的差距,但数量的趋同掩盖了更深层面的质量差异,如师资差异。因此,推动教育的一体化,可以加强长三角区域内教师的联合培训,便于老师之间分享教学经验,提升学校的教育质量,从而为学生提供更优质的教育环境。另外,从高等教育来看,此类院校培养的人才即将进入社会工作,能较快将知识转化为生产力,此类人员的教育及培养对相应地区而言也十分重要,可以加强各地高等学校之间的交流与互动,以联合培养等方式,推动教育相对一体化的进程。

2. 推进长三角区域医疗联合体的建设。区域医联体作为区域卫生健康一体化建设的重要载体,对提升区域优质医疗卫生资源共享度、提高人民群众的健康获得感、推进区域高质量一体化具有重要意义。虽然长三角在医联体建设方面有了初步的发展成果,但顶层机制设计有缺陷、医联体内部生态待优化等问题依然存在。因此,为了推进医联体的建设,首先,需要共同发展,构建一个完整的医疗服务链条,将区域内各个层级的医疗、公共卫生机构的资源集合起来,为人民提供一系列一体化、连续性的医疗健康服务。其次,需要改善规划内容,将医疗服务进行分级,对不同等级的病症采取不同举措。医联体中有多种不同类别和级别的医疗机构,所以学习国际上医联体建设经验,了解不同层级、类型医疗机构的特点,再按其特点进行定位,有助于优化提升医联体内部的生态环境、提高医联体的整体运行效率。最后,与新型技术创新相结合,实现医疗智能化,并依靠互联网平台,从而为人们跨区域就医的在线挂号、查检查单等提供便利。

(二)加强长三角区域交通的联通性

交通是区际联系的必要媒介,良好的交通运输条件能有效地降低区域互联互通的成本,使得要素的流动更加便捷。长三角区域由于地形及经济优势,交通发展较快,但为了进一步畅通区际联系,交通的联通性还存在着改进空间,努力形成更完善的交通网络。首先,选取关键的交通网络区域,优化以枢纽经济区为关键节点的交通网络体系,使得高铁、机场、港口与高速公路和城际快速通道之间能够实现高效联通。然后,注重区域内的城际交通对接,并将其落到实处,加快实现长三角都市圈“1小时通勤网”和城市群“2小时通达网”,完善以上海为核心,以南京和杭州为中心联动其余城市协调发展的长三角多层级交通体系设计。 多层级的交通网络体系会给区域交通带来更高的运行效率,要充分发挥中心城市的作用,利用核心优势联结周边地区形成辐射效用。

(三)加强区域协同创新,构建区域创新共同体

1. 改善与重大科技相关的基础设施布局,加大建设力度,推动共建共享。截至2018年底,长三角地区共有重大科学技术设施17个(分中心未列入),其中包括已建成和建成的设施,形成了在基础设施方面一定的集群优势。安徽省合肥市拥有密集的大科学装置,仅次于北京和上海。同时,以长三角高质量一体化发展战略为指导,与沪苏浙协同加快超算中心等新型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的进程。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背景下,充分利用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的独特条件及区域内的集群优势。一方面,进一步提升装置性能,进行实验研究;另一方面,增强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的共享共用力度,将全国,甚至全球的专业人才汇聚于此,以先进装置为依托,开展科学研究,在特定项目上进行合作,推动大范围深入国际合作,提升在国际科技领域的影响力。学习发达国家领先的经验,整合重要设施资源,推动人才、技术等要素的自由流动,深入共建共享,构建稳固的创新联合体,助推区域内外的大范围深层次合作。同时,以设施为依托,升级组织方式,适应大科学时代背景下科学研究范式的变革。

2. 合作攻关具有共同特性的技术及具有关键作用的技术,扩大技术成果的产出量。利用上海、南京、苏州、杭州、合肥等城市创新要素集聚和产业配套相对较好优势,在研发方面展开进一步合作,完善要素对接的方式渠道,筛选出导致产业出现“卡脖子”问题的共性技术及关键技术,将各地科研人员及科研资源集中起来,协作开发,加快探索新模式促进技术协同创新,推进区域知识、信息、先进技术、资本等创新资源的区际流动、共享。

3. 推动高新技术企业资格区域间互相认可,推动成果转化进程。推荐将上海技术交易所、浙江科技大市场、江苏省技术产权交易市场和安徽创新馆作为依托平台,联合位于上海的国家技术转移东部中心,位于苏州的苏南中心,继续推进长三角技术转移和交易体系建设,建立科技成果信息共享平台,推动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所需的基础数据信息共享,加快科技成果产业化的进程,使得科技成果更快速地转化为经济发展的助推力量。

4. 共同创办助推科技创新发展的基金,保障创新的持续进行。首先,根据区域内的实际情况明确所需科创基金的种类和规模,借鉴京津冀一体化发展经验,考虑成立长三角科技成果转化创业投资资金、长三角产业协同发展基金等;其次,通过分析产业的类型、生产运作方式及发展前景等,找到基金给予重点支持的领域,进而形成可以向其他区域推广的一体化基金发展的良好经验;最后,利用区域优势吸引国内外大额基金进入长三角地区,建设科技创新基金的示范园区。

(四)推进生态文明一体化

长三角区域的生态文明水平在空间上存在差异,推进域内生态文明一体化主要有以下三项建议。首先,在进行生态文明建设的过程中,要注重技术创新水平提升,改善环境管理措施,利用新技术改进旧产业的生产方式,优化产业结构,提高不可再生资源的使用效率,降低产业发展、资源消耗对环境带来的危害,完善环境治理体系,各地方要依据实际情况确定发展定位,逐步推动本地区产业转型升级,凭借各自的优势开展具有特色化的绿色发展,创建出有利于可持续发展的环境;其次,生态环境较好的地区应当发挥带头作用,通过分享生态环境治理经验、共享发展红利,为其他地区作出优秀的示范,并将改进技术辐射至周边地区,进而带动周边城市生态环境良性发展,以一体化的发展意识为指导,构建环境信息和技術资源的共享交换平台,借助信息化工具使得最新的信息能得到及时传递;最后,各地方政府应合理地规划城市的绿化面积及污染治理投入额度,详细分析本地的生态环境质量及现存的相关问题,了解相关民众的现实需求,建设良好的市政环境,合理分配财政投入,进一步推动生态文明的发展,以此来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进程。

参考文献:

[1]孟庆民.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概念与机制[J].开发研究,2001(02):47-49.

[2]邹卫星,周立群.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剖析:长三角、珠三角与环渤海[J].改革,2010(10):86-93.

[3]孙久文.区域经济一体化:理论、意义与“十三五”时期发展思路[J].区域经济评论,2015(06):8-10.

[4]张学良,吴胜男.长三角一体化新发展与安徽新作为[J].学术界,2021(03):58-66.

[5]吕文.区域一体化对长三角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研究[D].北京:外交学院,2021.

[6] 李爱香.长三角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目标实现分析[J].合作经济与科技,2020(10):4-9.

[7]凤启龙.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长三角区域医联体发展的价值导向[J].南京社会科学,2021(05):63-70.

[8]胡彬,林柏韬.国家战略导向的空间价值变迁与长三角一体化发展[J].区域经济评论,2021(03):44-50.

[9]房逸靖,张治栋.要素流动、技术扩散与地区间经济差距——基于长三角城市群的经验证据[J].区域经济评论,2021(03):66-75.

[10]李雪松,张雨迪,孙博文.区域一体化促进了经济增长效率吗?——基于长江经济带的实证分析[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7,27(01):10-19.

[11]李雪松,孙博文.密度、距离、分割与区域市场一体化——来自长江经济带的实证[J].宏观经济研究,2015(06):117-128.

[12]赵菁奇,金露露,王泽强.长三角区域创新共同体建设研究——基于技术创新政策效果评价的视角[J].华东经济管理,2021,35(05):40-46.

[13]杜宇玮.长三角加强交通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的关键问题及对策[J].江南论坛,2021(03):4-6.

[14]耿鹏,郑中团.长三角城市群生态文明建设水平空间度量与溢出效应分析[J].生态经济,2021,37(07):211-219.

(作者单位:西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猜你喜欢

长三角
庆祝长三角氢健康发展研究院成立
关于开展第一届长三角统计论坛的征文通知
“1+1=7”凝聚长三角人大更大合力
百年辉煌
——长三角油画作品选之四
紧扣一体化 全面融入长三角
“首届长三角新青年改稿会”作品选
2019长三角企业100强
长三角城市群今年将有很多大动作
长三角地区秸秆的综合利用路径分析
长三角瞭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