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地方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特色实践课程的探索

2022-11-11李明峰乔志伟红2

安顺学院学报 2022年5期
关键词:垃圾文明校园

李明峰 闫 茹 乔志伟 董 红2

(1.安顺学院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2.安顺市实验学校,贵州 安顺561000)

1 研究背景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重要内容,科学分析了当前生态环境面临的挑战,深刻回答了为什么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什么样的生态文明、怎样建设生态文明等问题,形成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1]。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指出“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2],生态文明建设同每个人息息相关,每个人都应作践行者、推动者[3]。在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必须通过开展全民生态文明教育,增强人们生态文明意识,提升生态文明素养,规范生态文明行为[4]。

贵州省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先行省份,秉承“生态文明教育兴,则生态文明建设兴”的理念,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将生态文明教育作为素质教育。根据贵州省教育厅的安排部署,各类高校以《贵州省生态文明教育读本》(大学版)为主要教材[5],针对高等教育各阶段学生开展生态文明通识教育课程,旨在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加强中国特色生态文明研究学科体系建设,夯实生态文明学科基础,帮助学生树立绿色生态文明观念,提升学生生态文明素养,培养出具有优良的生态文明意识和较强的生态文明践行能力的高素质人才。

由于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是博大精深的科学体系,且生态文明教育课程是面向不同专业学生开展的通识教育课程。因此,生态文明教育需要深刻把握生态文明研究的学科特点、发展规律和内在要求,充分考虑教学对象的特点,不断地优化调整学科布局、丰富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和探索创新实践课程。在生态文明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的设计上需要着力构建多学科、多角度、多层次、全方位的生态文明研究学科体系,以达到教学目标和教学要求[6]。为此,本文以贵州省某高校生态文明教育课程为例,对该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实践课程进行探讨,并结合前期实际的教学工作,探索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导向的高效实用的生态文明特色实践课程。

2 生态文明教育理论课程优化

生态文明教育课程作为开学第一课,是大学一年级新生的必修课。课程共设置18学时,其中理论课时为12学时,实践课时为4学时,考查课时为2学时。理论课程按照《贵州省生态文明教育读本》(大学版)的教材内容共分为4个部分[7],具体课程内容设置见表1。

表1 课程内容设置

理论课程内容安排符合知识论的规律,以生态学、环境学、地理学等多学科的科学知识为基础,立足贵州,系统介绍了与生态文明建设相关科学理论、思想内涵、面临问题、解决方向和产业实践等。

目前,生态文明教育课程处于初步发展阶段,理论课程的日常授课方式仍以传统的多媒体课件展示为主,缺乏学生的积极参与性与自主学习性。在教学内容方面,主要以教学大纲为主导,课本内容为主题,缺乏与不同领域的前沿研究和进展的结合,内容针对性不足,缺乏拓展和实时性。此外,课堂中讲授基本概念、发展历史、政策和法规等文字阐述较多的内容时,缺乏新颖的教学形式,学生课堂积极性不高。

因此,在日后授课过程中拟将慕课和雨课堂等新媒体教学引入课堂教学中,通过课前预习、课堂实时答题、课堂互动弹幕和共建知识体系思维导图等形式进行课堂互动教学,提高知识点趣味性和学生学习积极性。在教学内容方面,利用“互联网+”的时代背景,充分利用互联网资源,整合多方面、多领域教学案例,替代和补充传统的书籍资源,以此丰富课堂教学内容,使其更具科学性和前瞻性。例如,在讲解乡村生态文明建设的内容时,可以结合中央广电总台央视新闻发布的系列时政微视频《宜居乡村——跟着总书记一起建设美丽中国》,将“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在浙江的实践和“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在内蒙古赤峰的实践等案例引入课堂教学,让学生更直观的感受乡村生态文明建设后农村生态环境的实质性改变,理解“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体会“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的美丽乡村景象,从而树立“保护生态环境,共筑美丽家园”的生态文明意识。此外,在介绍全球气候变化的内容时,可以引入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第六次气候变化评估报告[8],介绍国际权威气候变化评估组织和报告、对全球、中国等主要区域当前气候变化状态、气候变化归因、未来气候变化趋势的评估结论进行学习,引导学生关注生态领域科学前沿热点,增加学生生态专业知识储备,提高学生保护环境、践行绿色低碳生活的意识。

3 生态文明教育特色实践课程探索

高校开设生态文明教育实践课程主要是通过丰富的实践活动和参与形式对理论课程的巩固和扩展。高校开设生态文明实践课程主要目的是让学生在具体的实践活动中自主学习、自主思考,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做到学以致用,形成正确的生态文明价值观。然而,目前高校开设生态文明实践课程困难重重,首先高校开设课堂外的实践课程需要对实践地点、实践安全性、实践参与人规模等问题进行规划设计并需要学校多部门人员进行沟通配合,而生态文明教育通识课程涉及学生众多,课程规划的难度更大。其次,部分授课教师仍存在重课本理论知识,轻实践活动的思想。最后,学生被学分绩点的考核体制所约束,只关注考核形式的课程,对于课外实践活动缺乏积极主动性[9]。

A高校生态文明教育实践课程的设置仍处于起步阶段,主要以校外实践和学生自主调研的形式进行。首先,针对生态环境类专业的学生,该高校与当地中油优艺环保服务有限公司、绿色动力再生能源有限公司和华宏能源开发有限责任公司等合作建立生态文明教育校外实践基地,组织学生进行了校外实践学习。同时,该高校还组织了部分学生参与了生态文明主题的三下乡活动。校外实践活动的主要教学目的包括:(1)巩固和加强学生对生态产业的理解与认知;(2)了解生态产业多元化,例如生态农业、生态旅游业及生态工业等产业,并对生态产业所创造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深入思考;(3)激发学生探索生态科学的兴趣,提高了学生生态文明科学素质。

此外,针对非生态环境类学生仍选择传统的学生自主调查研究并汇总调查报告的形式。实践课程题目共设置了两个,包括“2021年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的主题是“低碳转型,绿色发展——共同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请结合课程理论知识,以你家乡或你熟悉的城市为调查对象,谈谈你对这一主题的认识。”和“贵州省建设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以来,结合课程理论知识,你认为你的家乡或校园的生态文明建设取得了哪些成绩?还有什么需要改进之处?”。然而,通过对学生实践报告的批阅和总结,发现多数学生的调查报告内容仅为网络资源上相关主题新闻报道的堆积,缺乏实际的调查数据、证据链和逻辑性,并未体现出学生的自主思考和学习的收获。为此,我们根据A高校现有教学环境和教学条件规划设计了五例适宜在校园中开展进行、无需多部门协调配合、学生参与性较强、具有教学意义符合该高校办学理念的特色的实践课程,学生可根据自生专业特点及兴趣爱好选择不同的实践课程,具体实践课程内容如下。

3.1 实践课程一:建设生态校园

A高校根据校园地貌特征,规划了四大生态科普项目,包括校园山体公园生物多样性基地、人工湿地生态系统、园林绿化植物科教路线和喀斯特地貌科普区,并与校园教学工作区、体育活动区、生活休闲区等各个功能园区相互融合形成开放的生态校园文化教育平台,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校园生态理念。

校园山体公园的建立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生活质量和幸福感,亦是优质的植物资源科教基地。校园山体公园的植被盖度在80%以上,常见的乔木有构树、樱花、火棘、朴树、蒙桑、杜仲、桃花、樟树、蔷薇、侧柏、榉树、马桑、八角枫、肉桂、梧桐、玉兰等,常见的灌木有木蓝、火棘、马桑、插田泡、蔷薇、覆盆子、卫茅、齿叶、冬青、云实、空心藨等。丰富的植物资源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实践教学条件,主要教学内容包括:(1)生态学、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等基本概念的介绍;(2)样方布设、植物群落调查步骤和方法,以及主要的调查指标(群丛名称、群落大小、群丛分层、盖度、多度、频度、地理位置、海拔、坡度、坡向和土壤情况等);(3)光、温度、水和土壤等生态因子的作用及生物的适应。主要教学目的:(1)通过野外实践教学验证和巩固课堂理论知识,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提高学生对生态学的认知度。(2)掌握生物多样性调查的基本内容和方法,提高学生的生态学专业水平。(3)了解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影响因子,认识和了解生物多样性资源的现状和存在问题,提高学生保护生态环境的生态文明素养。

人工湿地生态系统是通过栽种典型的水生生物群落,包括挺水、浮水和沉水植物群落,以及养殖一定数量和种类的水生动物,科学合理的设计水生动植物配比,形成健康有效的生物链,模拟自然湿地状态达到较好的生态平衡效果。人工湖的有机污染物去除效率较高,运行维护简单经济,且自身水质净化和水资源循环能力较好。主要教学内容包括:(1)湿地的定义、分类、分布和生态效益;(2)湿地中动植物的配置和生态护岸工程;(3)湿地面临的威胁、湿地的保护和治理。主要教学目的:(1)结合人工湿地生态系统学习掌握湿地生态系统的基本概念,体会湿地生态系统中水陆草等多中生物和谐共生;(2)学习了解湿地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和功能,认识湿地生态系统的重要性,提高保护湿地生态系统的意识(3)切身了解湿地生态系统的生态、社会和经济效益,杜绝任何破坏湿地生态系统的行为,为湿地生态保护贡献力量。

A高校根据四季常青,四季花香的原则,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地设计校园园林景观,并规划了特色的园林绿化植物科教路线,该路线包含116种绿化植物,隶属56科96属,优势乔木有桂花树、樟树、侧柏、樱树、紫薇、银杏、柳杉、石楠和玉兰等,优势灌木有八角金盘、小叶女贞、红叶石楠、金叶女贞、红花檵木、黄杨和南天竹等。主要教学内容包括:(1)对常见绿化植物进行识别调查,并结合我国丰富的园林植物资源,系统的介绍绿化植物层次分明、错落有致和四季常绿等设计理念。(2)学习如何通过不同植物和构筑物构建舒适美观的生活空间。主要教学目的:(1)学习识别常见绿化树种并掌握其形态特征和生长习性;(2)切身体会绿化植物的在营造生态康养空间和促进人与自然的交流的魅力。

喀斯特地貌科普区的设置是立足贵州典型地貌特征,通过自然地貌和人工设计相结合,展现石灰岩表面溶沟、石芽、石林等溶蚀地貌和地下裂隙。并结合科普展示牌对喀斯特的概念、起源、分类、分布、形成的基本条件和影响因素等内容进行实地科普教学,激发学生认识贵州、热爱贵州、服务贵州的热情。

3.2 实践课程二:校园垃圾分类

校园垃圾分类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将垃圾分类储存、投放和搬运,并将其转变成公共资源的一系列活动。为深入推进校园垃圾分类工作,自2017年12月《贵州省生活垃圾分类制度实施方案》发布以来,A高校多次组织开展了垃圾分类知识专题学习,并组织动员全校师生和离退休人员开展垃圾分类宣传推广。此外,该高校成立了垃圾分类志愿者队伍,队伍成员主要为在校师生、物业管理人员、离退休人员和周边社区人员,形成了“绿色校园,绿色生活”新风尚。

作为生态文明教育实践课程之一,A高校拟在校园重新规划25个固定垃圾分类投放点,分时段进行垃圾分类投放,并在各垃圾投放点配置一名志愿者,每位志愿者到岗三天。按照一学年36个教学周,三天25位志愿者,共计需要2100名志愿者(2100=36 × 7 × 25/3)。主要教学目的:(1)巩固和普及校园垃圾分类知识,提高学生校园垃圾分类的参与率。(2)提高学生垃圾分类意识与垃圾分类自觉性,鼓励学生成为垃圾分类的先行者、宣传者和监督者。

3.3 实践课程三:生态文明大讲堂

“生态文明大讲堂”实践课程的主要内容是学生根据生态文明教育理论课程,选择垃圾分类、水资源保护、气候变化、环境污染、植树造林、环境普法和乡村振兴等生态文明知识相关主题,自行组建3-5人的宣讲小组,准备45分钟的科普课程。针对所有参赛队伍进行三轮筛选,第一轮根据学生的宣讲提纲和宣讲内容初步筛选20组主题突出、贴近生活和时效性较强的小组。第二轮根据试讲效果选择10组简洁易懂和群众喜爱的小组。第三轮通过专业培训择优选择5组专业能力较强和宣讲更深入人心的小组。最终组建一支为人师表、善教乐教、热心公益、专业能力较强的生态文明志愿宣讲队伍,打造“生态文明大讲堂”系列课程。将“生态文明大讲堂”开设到街道社区、中小学和相关企事业单位中,实现理论和社会实践的有效结合,使学生拥有服务地方、服务社会的平台。

3.4 实践课程四:生态文明短视频大赛

随着我国移动社交短视频的快速发展,短视频凭借其短小精炼、成本低廉、操作简单和普及面广等特点成为新媒体主流的传播路径之一。为了进一步加强学校生态文明宣传教育工作,提高学生的生态文明素养和生态文明传播意识,A高校拟借助短视频的传播及制作特点以“低碳生活,从我做起”为主题开展生态文明短视频大赛。生态文明短视频大赛要求学生组建5-10人的参赛队伍,用镜头记录工作与生活中方方面面的绿色低碳生活方式,并按照参赛要求编辑成5分钟以内的短视频。参赛作品的内容可从倡导勤俭节约、落实循环利用、增绿美丽中国、绿色消费低碳出行、保护生态环境和减少生活污染等方面入手,主要目的为通过短视频激发人们对于绿色低碳生活的态度和责任,树立低碳生活的意识,响应“绿色发展理念”的号召,践行低碳生活从自身做起。

针对所有参赛作品,将从主题立意高度、社会传播价值、拍摄制作技术和创新创意等四个方面进行打分。前二十名参赛作品通过学校新媒体账号发布,结合一个月内参赛作品在网络中的观看量、点赞量和转载量最终推选出十支形式新颖、群众喜爱、传播力强的优秀作品作为该高校年度绿色低碳生活宣传片,并将在学校网站首页、校园宣传屏、学校新媒体官方账号及周边社区宣传屏等多渠道进行对外传播,提高宣传片的传播面及影响力,呼吁更多的人加入绿色低碳生活的行列中为共建美丽中国做贡献。同时,为获奖队伍颁发校级生态文明年度优秀宣传员称号,为参与队伍颁发鼓励证书,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比赛,努力成为绿色低碳生活的宣传者、参与者和践行者。生态文明短视频大赛的举办不仅可以对学生进行生态文明教育,并且可以通过短视频平台将生态文明理念传递给更多的人。此外,年度绿色低碳生活宣传片的循环播放亦可以随时为师生及群众吹响绿色低碳生活的号角,逐步形成绿色低碳生活潜意识。

3.5 实践课程五:专业课题研究

对于学校生态环境类的学生,生态文明教育课不仅是科普教育,同时也是学生学术生涯的启蒙与引导。A高校开设有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环境工程、土地资源管理、农学、生物科学、植物保护等与生态文明相关专业,涉及博士和高级职称师资100余人。强大的学科支撑和教师团队指导,为生态环境类学生开设生态文明建设相关课题研究的实践课程提供有力支持。相关研究课题包括校园厨余垃圾堆肥、食用菌培育、污水处理与净化、植物病虫害防治等。

校园厨余垃圾堆肥项目的建设主要考虑到校园厨余垃圾是高校生活垃圾的重要组成部分,约占生活垃圾的30%-60%,校园厨余垃圾处理的负担较重。并且高校具有在校师生人数较多、就餐时间和地点集中、厨余垃圾产生量较大且多样化等特点,便于试验样本的采集与分析为项目的推进与延续提供重要的支撑。校园厨余垃圾堆肥项目的主要内容有:(1)厨余垃圾堆肥技术的学习与探究,学习掌握好养堆肥、厌氧消化、蚯蚓堆肥和集装箱堆肥的方法与技术,探究不同堆肥方式难易程度及规模推广性;(2)厨余垃圾堆肥的生物化学计量特征,探究不同厨余垃圾堆肥方式对其生物化学计量特征的影响,包括pH值、有机质含量、氮、磷、钾等养分含量;(3)厨余垃圾堆肥的效益分析,通过计算不同厨余垃圾堆肥方式后可提供的有机质及养分含量以及被植被再利用率估算其产生的效益,并选择最优方案进一步进行优化与推广。该项目的实施不仅可以减轻校园厨余垃圾的处理负担,还可以为学生提供探究生态科学的学习平台。

食用菌培育项目主要针对贵州乡村振兴林业经济食用菌产业而建设,主要目的是通过控制试验探索提高食用菌品质和产量的关键影响因素,进而提出最优栽培原料及栽培技术。食用菌培育项目的主要内容有:(1)食用菌培育技术的学习与探究,学习掌握大球盖菇和羊肚菌等食用菌的培育方法与技术,探究不同食用菌的培育关键技术,测定不同食用菌的成分和生长性状制定不同食用菌品质评估体系;(2)分别对不同食用菌设置栽培原料试验、富锌和富硒试验、避污试验、病虫害试验和养分添加试验等,根据试验结果分析影响食用菌品质和产量的关键影响因素,进而制定最优栽培技术手册。

专业课题研究实践课程的设置主要是培养学生学术研究的兴趣,提高学生面对科学问题勇于挑战的信心,培育学生学术研究的专业性,努力培养符合生态文明社会发展的应用型人才。

结 语

针对A高校在开展生态文明教育理论和实践课程中存在的这些问题,我们认为首先要优化课堂教学方式和拓展课堂教学内容,提高课堂趣味性和学生积极性。其次,因地制宜结合校园情况,设计符合校园特色的实践课程,包括:(1)建设生态校园;(2)校园垃圾分类;(3)生态文明大讲堂;(4)生态文明短视频大赛;(5)专业课题研究。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实践课程,提高学生参与性和自主学习性。高校生态文明教育是不断探索和优化的过程,每位教师需要结合实际教学情况对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进行总结归纳,并探索最优教学模式,为我国生态文明社会建设培育和输送人才。

猜你喜欢

垃圾文明校园
请文明演绎
垃圾去哪了
漫说文明
那一双“分拣垃圾”的手
倒垃圾
对不文明说“不”
校园的早晨
春满校园
文明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