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静态不同冷却速度对球磨机钢球用钢60Mn2Cr组织的影响

2022-11-11燕际军白晓明

辽宁科技学院学报 2022年5期
关键词:珠光体贝氏体网状

燕际军,张 群,白晓明

(本钢板材股份有限公司 研发院,辽宁 本溪 117000)

随着我国采矿业的迅速发展,用于粉碎矿石用的球磨机钢球用钢需求量也在逐年增加,对质量水平的要求也逐年提高。球磨钢具有金相组织致密、晶粒细、不易变形、耐磨性能好、冲击韧性高、破碎率小等特点。材料的需求量日益增长,对产品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钢材组织形态是影响钢材性能的重要因素[1-3],越来越受到重视。热处理工艺是影响钢材组织形态的重要因素,不同的冷却速度得到不同的钢材组织形态,对钢材轧制过程起到指导意义。控制轧制、控制冷却技术在钢材轧制生产过程中得到了更加广泛的应用[4]。

本钢转炉大方坯连铸生产球磨钢,经过加热炉加热到1 200 ℃±20 ℃后,进入初轧机后,进入大棒连轧机组,轧制过程中几个控温点可以控制钢材冷却速度,从而控制钢材最终组织形态。

1 试验材料及方法

试验所用60Mn2Cr球磨机钢球用钢为转炉大方坯连铸连轧工艺生产。具体生产工艺为:高炉铁水→铁水预处理→180 t转炉冶炼→180 t精炼炉LF→180 t真空脱气炉RH→大方坯350 mm× 470 mm连铸坯→步进式加热炉加热→高压水除鳞→粗轧机组轧制→连轧机组轧制→缓冷→精整→探伤→检验→入库。化学成分控制如表1所示。

随机取1炉60Mn2Cr球磨钢试样,经线切割加工试样,成品试样如图1所示,其化学成分组成(质量分数,%)为:0.61C,0.28Si,1.03Mn,0.009P,0.008S,0.26Cr,0.008Cu,0.03Alt。

表1 化学成分控制

试样在Gleeble-2000热模拟机上室温真空环境中,以5 ℃·S-1的加热速度升温到1 200 ℃,保温5 min后,不进行变形处理,以0.5 ℃·S-1、1 ℃·S-1、2 ℃·S-1、5 ℃·S-1、10 ℃·S-1、20 ℃·S-1、30 ℃·S-1、40 ℃·S-1等 8个不同的冷却速度冷却。热处理工艺见图2所示。

图1 加工成品试样

图2 热处理工艺

2 试验结果

测得降温膨胀曲线,用切线法[5],来确定其临界点Ar1、Ar3。为使结果精确,更换试样,重复以上步骤,最后求得Ar1=585 ℃,Ar3=676 ℃。 测定其相应的温度-膨胀量曲线及Ms 点,结果为Ms=360 ℃。

图3为降温速度为1 ℃·S-1时的变形曲线,从图中可以看到温度降到600 ℃左右时,曲线变形量有个明显的上升后再下降,变形量的变化说明在此时组织发生了变化。图4为降温速度为5 ℃·S-1时的变形曲线,从图中可以看到温度降到600 ℃左右时,曲线变形量有个缓慢地上升后再下降,组织也发生了变化,但变化量与图3有所不同,充分证明不同的冷却速度导致材料的变形不同。

图3 降温速度为1 ℃·S-1时的变形曲线

图4 降温速度为5 ℃·S-1 时的变形曲线

图5 不同冷却速度的组织图谱

图5 为不同冷却速度下得到的金相组织照片。可发现,随冷速增大,晶粒越变细小。这是因为冷速越大,过冷度越大,铁素体开始转变温度Ar3 越低,形核驱动力越大,临界形核功和临界核半径减小,从而晶粒变细[6]。

从组织图谱图5可看出,60Mn2Cr钢过冷奥氏体连续冷却后获得了各种不同的组织:P+F网状(珠光体+铁素体)、P+F网状+M+B(珠光体+铁素体+马氏体+贝氏体)、M+P+B+T少量(马氏体+珠光体+贝氏体+屈氏体),以及M+B少量+T少量(马氏体+贝氏体+屈氏体)、M+B微量(马氏体+贝氏体)。随着冷却速度的加快,钢材组织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从最初的P+F网状的平衡组织,逐渐过渡到珠光体P消失,冷却速度达到5 ℃·S-1马氏体M开始出现,达到10 ℃·S-1屈氏体T出现,最终屈氏体T也消失,形成非平衡态的M+B微量组织。表2为不同冷却速度的组织形态。冷却速度为0.5 ℃~2 ℃·S-1时,组织为珠光体和铁素体网状(P+F网状);当冷却速度为5 ℃·S-1时,转变产物为珠光体、铁素体网状、马氏体和贝氏体(P+F网状+M+B);当冷却速度为10 ℃·S-1时,转变产物是马氏体、珠光体、贝氏体和少量屈氏体(M+P+B+T少量);当冷却速度为20~30 ℃·S-1时得到马氏体、少量贝氏体和少量屈氏体(M+B少量+T少量);当冷却速度为40 ℃·S-1时得到马氏体和微量贝氏体,继续提高冷却速度将出现马氏体(M)。

表2 不同冷却速度的组织变化

终轧温度会改变变形后材料的储存能和晶界迁移率,从而影响N/G(再结晶形核速率N与再结晶晶粒成长速度G之比),降低终轧温度会增加N/G,使得再结晶晶粒细化[6]。依据每个试样冷却速度及冷却后的组织形态绘制成CCT曲线,如图6。通过CCT曲线来指导钢材轧制过程中所需要的钢材内部组织。

图6 球磨钢60Mn2Cr CCT曲线

3 结论

(1)钢材降温到600 ℃左右时,组织发生改变,膨胀曲线出现拐点。

(2)不同的冷却速度,产生不同的热膨胀曲线,变形量不同。

(3)不同的冷却速度,导致不同的钢材组织形态。

(4)随着冷却速度的提高,钢材组织从相对平衡的P+F网状(珠光体+铁素体)逐渐过渡到非平衡的M+B微量(马氏体+贝氏体)。

猜你喜欢

珠光体贝氏体网状
低碳淬火贝氏体钢的回火组织和力学性能研究
提升珠光体组织的耐磨性能以及热稳定性
不同针灸疗法治疗寻常痤疮的网状Meta分析
SWRH82B热轧盘条心部异常网状渗碳体组织分析及改善措施
贝氏体的力学性能
8种针灸疗法治疗原发性痛经的网状Meta分析
蠕墨铸铁RuT400与RuT450的拉伸与疲劳性能
Al元素对高碳珠光体钢连续缓慢冷却相变行为的影响
热处理对增材制造贝氏体钢组织及性能的影响
稀土对高碳钢组织与性能的影响